设计的存在

设计的存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设计
  • 哲学
  • 存在主义
  • 思考
  • 创意
  • 艺术
  • 文化
  • 人文
  • 深度阅读
  • 生活方式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香港新生代最受注目的设计师Danny Cheng真诚分享
切实可行的设计师养成

  ˙年度最感动人心的设计教练书
  本书除了有精彩的作品外,也是一本给设计人的教练书,分享学习养成、职场坚持与人生关键的磨练,在年轻人遇到职场困境的路上,一步步引导。

  ˙分享如何凭着己力,坚持与热爱,成就设计上有自己的风采;
  融合专访+真实故事+作品分析,带读者走进Danny Cheng的设计生涯。从设计概念到自我信仰,从学习到昇华,以27个经典案例解析,大量精美实拍图片和作者的设计理念阐述,告诉设计人如何凭着坚持与热爱,成就自己的设计风格,如何在面对业主需求的同时坚持自我。不藏私的经历与心得,陪伴在设计路上独行的你!

  ˙5大信念
  - 重点一   因为设计,我有了信念
  - 重点二   要能分析,掌握学到位的关键
  - 重点三   坚持简约,蜕变也能融合的核心
  - 重点四   领悟带领,是一份责任,也是「我」存在的意义
  - 重点五   因为要求,建立自我的价值

本书特色

  ★香港当代最成功的设计师之一Danny Cheng不藏私的经历与心得分享
  ★从心态到规则,从本源到细节,用真实故事阐述设计和成长的关键
  ★简约不简单!27个经典案例,从私人住宅、商业空间到售楼中心,20年坚持自我风格,又能为业主考虑良多,所有设计细节都值得年轻设计师探究。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郑炳坤  Danny Cheng


  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国际营销与设计学院,就学期间就获得安大略省室内设计评选的年度项目奖,为香港当代最受注目的设计师。

  其作品忠于简约,又能满足居住需求,近年来更展现商业空间的设计长才,又能将极简主义昇华融入其他风格,在香港与大陆作品展现令人惊艳的设计才华,更是连年在国际上获得上百大奖。

  DANNY热爱设计、灵感敏锐、虚心学习,他常说:「设计是24小时的工作」,更是印证他在设计路程上成功原因,不断学习钻研,一路以自己努力创造出不同阶段的作品,

  经历
  1996年回到香港,与友人合组元素设计建筑有限公司
  2002年成立Danny Cheng室内设计有限公司
  从1995年至今获得国际、两岸三地设计大奖超过上百次。
  网站:www.dannycheng.com

  得奖纪录(2010-2018)
  2018Awards:
  DFA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 2018                          Organiser: 香港设计中心
  M+中国高端室内设计大奖 - 2018年度影响力 TOP 100         Organiser:红星美凯龙
  M+中国高端室内设计大赛 - 敦煌石窟之榆林44窟梦之队       Organiser:红星美凯龙
  2018 TID   AWARD                              Organiser:中华民国室内设计协会
  亚太室内设计大奖2018 (APIDA),居住空间设计组别铜奖  Organiser:香港室内设计协会
  金点设计奖 (住宅空间)                                Organiser:台湾创意设计中心
  2017Awards:
  亚太区室内设计大奖 2017 - 餐厅组别获奖        Organiser:    香港室内设计协会
  成功设计大奖 - 空间组别                       Organiser:成功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
  IAI最佳设计大奖 -样板房空间                           Organiser:亚太设计师联盟
  德国设计大奖                                         Organiser:德国设计理事会
  最佳售楼处空间奖 (优秀奖) Organiser:中国(上海)国际建筑及室内设计节外金滩奖组委会
  A DESIGN AWARD WINNER金奖        Organiser:A Design Award & Competition
  A DESIGN AWARD WINNER银奖        Organiser:A Design Award & Competition
  2016Awards:            
  年度杰出设计师大奖                               Organiser:现代装饰国际传媒奖
  年度家居空间大奖                                 Organiser:现代装饰国际传媒奖
  最佳空间设计大奖 - IB雅舍室内设计及家品品牌2016                Organiser:雅舍
  IF设计大奖2016 , 室内设计组别奖                Organiser: iF国际论坛设计(德国)
  IF设计大奖2016 , 室内设计组别奖                Organiser: iF国际论坛设计(德国)
  2015Awards:            
  香港最有价值公司服务大奖2015                  Organiser: Mediazone Publishing
  IB雅舍室内设计及家品品牌2015, 室内设计最佳示范单位          Organiser: 雅舍
  中国最佳设计奖BEST100, 2015, 室内设计类                  Organiser:精品家居
  亚太室内设计大奖2015(APIDA), 样板空间设计组别奖   Organiser:香港室内设计协会
  2015金点设计奖, 空间设计奖          Organiser: 经济部工业局及台湾创意设计中心
  2014Awards:    
  第九届中国建筑装饰设计创新年会, 2013-2014年度十大最具影响力设计师(住宅空间类)
  Organiser: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
  IB雅舍室内设计及家品品牌2014, 最佳风格设计                    Organiser:雅舍
  IAI设计优胜奖2014, 样板房类别                                  Organiser: IAI
  摩登家庭室内设计菁英奖2014                            Organiser:    摩登家庭
  亚太室内设计大奖2014(APIDA), 样板空间设计组别十大 Organiser:香港室内设计协会
  亚太室内设计大奖2014(APIDA), 样板空间设计组别金奖Organiser:香港室内设计协会
  2014中国最成功设计大奖, 空间室内设计组Organiser:中国最成功设计大奖组织委员会(上海)
  2013Awards:    
  IB雅舍室内设计及家品品牌2013, 建筑美感组别奖                  Organiser:雅舍
  2013最成功设计大奖, 空间室内设计组Organiser:中国最成功设计大奖组织委员会(上海)
  2013最成功设计大奖, 空间室内设计组别奖金奖Organiser:中国最成功设计大奖组织委员会(上海)
  IAI设计优胜奖2013, 空间设计奖, 公共区域, 银奖                    Organiser:IAI
  2013星火中国设计大奖, 公共空间组铜奖                      Organiser:星火国际
  透视室内设计大奖2013, 公共空间组金奖                      Organiser:透视杂志
  第二十届亚太室内设计大奖, 公共空间设计组别奖        Organiser:香港室内设计协会
  亚洲最具影响力大奖2013, 住宅空间设计完间, 优秀奖       Organiser:香港设计中心
  安德马丁国际室内设计大奖2013, 年度优秀设计师        Organiser:    安德马丁国际
  2012Awards:    
  2012最成功设计大奖, 空间室内最成功设计奖Organiser:中国最成功设计大奖组织委员会(上海)
  2012最成功设计大奖, 空间室内成功设计奖Organiser:中国最成功设计大奖组织委员会(上海)
  第二十届亚太室内设计大奖2012, 空间室内设计组别奖Organiser:香港室内设计协会
  IF设计大奖2012, 室内设计组别奖                  Organiser:IF国际论坛设计(德国)
  IF设计大奖2012, 室内设计组别奖                  Organiser:IF国际论坛设计(德国)
  室内设计及家品品牌大奖2012, 空间规划组别奖      Organiser:雅舍
  IC@WARD -金指环全球室内设计大奖2012, 住宅组别金奖Organiser:国际室内建筑师与设计师理事会(广州)
  2011Awards:    
  IF中国设计大奖2011, 室内设计组别奖         Organiser:    IF国际论坛设计(德国)
  香港设计师协会环球设计大奖2011, 空间住宅设计组别银奖Organiser:    香港设计师协会
  香港设计师协会环球设计大奖2011, 空间住宅设计组别银奖Organiser:香港设计师协会第九届现代装饰国际传媒奖2011, 年度家居空间大奖        Organiser:现代装饰杂志社2011最成功设计大奖, 空间室内设计组别奖 Organiser:中国最成功设计大奖组织委员会(上海)
  2011台湾室内设计大奖, 居住空间 /单层组别奖      Organiser:中华民国室内设计协会
  2011台湾室内设计大奖, 居住空间 /单层组别奖      Organiser:中华民国室内设计协会
  iC@ward – 金指环全球室内设计大奖2010  Organiser:    国际室内建筑师与设计师理事会(广州)
  2010Awards:
  Elite Homes Award 2010    Organiser:        Edipresse Hong Kong L
  第十八届亚太室内设计大奖                           Organiser:香港室内设计协会
  The 2010 Andrew Martin Interior Design Award  Organiser:  Andrew Mart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Awards 2010                         Organiser:Perspective Limited
  2010 Asia Pacific Space Design Award         Organiser: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国际部
  iF中国设计大奖2010                             Organiser:iF国际论坛设计(德国)
  Perspective 40 under 40 – Year 2010           Organiser:    Perspective Limited
  2010台湾室内设计大奖                      Organiser:    中华民国室内设计协会  
  2010亚太室内设计双年大奖赛(IAIC–Awards)Organiser:亚太室内设计双年大奖赛组委会 (上海)
  2010 星火中国设计大奖         Organiser:    星火国际
  2010 最成功设计大奖                Organiser: 中国最成功设计大奖组织委员会 (上海)
 

图书目录

作者序

KEY 1. 因为「设计」,我有了信念
你的正向坚持,就是一种自我存在
先知道自己要什么character:永远在时代中心点
设计是一种全面态度

KEY2. 在不断精炼的过程中,看见设计的存在
设计是24小时的全心奉献
设计人的规矩
- 从规矩展现信念
- 要能「分析」,掌握学到位的关键
- 要能赶时间,珍惜每分每秒
确定什么是好的设计
懂细节,就是成长的印记
看懂,才知道自己不成熟
看懂,才知道自己文化狭隘
用心生活,每天都要突破自己

KEY3. 简约设计的真髓,能蜕变也能融合
设计的昇华:我的进阶启动式
「讲究」是经验带给设计的礼物

KEY4. 平面配置前,先好好地爱建筑
设计的本源:尊重建筑的肌理
感受樑柱存在的美感,是一种要学习「品味」
任何设计都要有原因
室内的分配:「界定」还是「非界定」
-    移动的隔间:门、墙、折、拉、推
-    高低度的运用
-    动线延展出生活

KEY 5 自我折磨,是设计人必走的荆棘场
工程讲究是磨练心性与落实的关键

结语

精选案例 × 27
026 流水逸景 优雅弧形打造丰富层次     •东莞 •销售中心
038 以纯净为名 片状层叠的极简美学      •香港 •愉景湾Chapel
046 内敛高贵 三代同堂雍容大宅      •香港 •私人住宅
058 对称、延长 和谐连贯空间之美    •澳门 •私人住宅
074 甜点与设计的味蕾 盛放新艺术飨宴    •香港  •餐厅
084 极致空间设计 灵活定制心之所想    •香港 •示范单位
094 简约不简单 从设计细节初探企业精神    •深圳 •集团总部
104 跨越现代与极简 纯粹原型展演未来设计  •广州   •品牌馆
114 纯白立体结构 艺术设计总汇集     •香港    •私人住宅
130 通透素材 撷景山水成为空间主角       • 香港   •示范单位
140 光影穿透空间 跃动城市活力         • 香港   •私人住宅
152 透明介面 内外合一阳光优游           • 香港   •私人住宅
166 黑、白、灰 时尚都会个性居   • 香港 •私人住宅
180 皓白办公空间 洄游动线不设限       •香港    •办公室
188 直与水准的内敛 收整非规则的菁英之家  •香港    • 私人住宅
200 极简之简 通透时尚的现代风格       •香港     • 私人住宅
210 尊贵会所 完美演绎品味与功能       •香港    •高级会所
218 纯白极简 小居室也能玩转大空间       •香港    •私人住宅
226 淡雅黑白对比 建筑化身艺术展览馆      •成都   • 销售中心
236 为爱而生 铺陈开阔自由的诗意         •昆明   •私人住宅
244 水准美学 架构小空间出色型格     •武汉   •示范单位
254 功能mix美感 简单韵味的巧妙小居      •香港    •示范单位
266 直型结构 开展悦木章节       •广州     •别墅示范单位
278 挑空佈局 纯净立体的花园别墅     •香港    •示范单位
290 延续山顶精神 Art Deco视觉趣味       • 香港    •餐厅
298 简约雪白线构 赋予开阔空间立体感      •香港    •私人住宅
308 色彩的协奏 鲜黄与白的Lemon House   •香港    •私人住宅

 

图书序言

推荐序

享受过程 是设计给人生的养分


  一直以来,我做任何事都清楚知道自己的目的,包括出版各位手上这本书,我求的是内心快乐,而非想到潜在的宣传优势等等。当然我也喜欢站在舞台上,但是别人怎么评价,我觉得不重要,因为人生的重点不在于你必须要得到甚么,你才决定怎么做事,世间运行没有等值计算的道理,你必须要享受每一个过程,在此时、在当下。

  设计师是很刻苦的行业,真正的工作过程绝不是时尚优雅,其中的艰苦与繁琐很难令别人明白,因此你必须非常热爱这个职业,你要满足于自己每日的改变,对自己有信心、有耐性,要懂得享受自己的工作,又要爱漂亮的东西。当计画与结果不如人意的时候,也必须要坦然接受每个细节带来的影响,点点滴滴都将成为日后思考事情的元素,这些是我对自己、设计、待人接物的想法。

  当年轻的设计师问我如何做好设计时,我的提醒是:你必须要找到自己设计的重点,太深层次的理论先不用考虑,首先做好自己的本份,如何把喜欢的元素能再做到漂亮一点,做不到位的设计,好好思考一遍改善的方法,世界就相对会为你打开机会的门扉。我觉得这都是因热情而存在的,年轻人有热情,但可能缺乏改变的方法,或是细节没坚持到底,导致机会比较少。即使是我,在投入装修自宅的两年时光,没留意公司的运作,等装修完成后,银行帐户也空了,新的客户还没有着落。虽然我当时在设计圈有了一定的位置,但还是证明了只要不努力,谁都不会有机会。

  设计不好,就等着被拒绝,这是不变的结果。

  设计的路上,有孤单、有成就、有失手、有得到,常常还伴随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透过这本书,我将领悟的、经历过的、获得的一切,都分享给正独自走在设计路上的你。   
 
Danny Cheng 2019年1月 于香港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设计与存在》的标题,让我感觉它不仅仅是在谈论“做什么”的设计,更是在探索“为何设计”以及“设计如何成为存在”的根本问题。我猜想,作者可能会着重于“存在”的维度,探讨设计如何反映和塑造我们的生存状态。这可能包括我们如何通过设计来标记和理解空间,如何通过设计来建立社会秩序和文化认同,甚至如何通过设计来思考死亡和永恒。 我希望这本书能带领我进行一场关于“设计”的深度哲学之旅,从最基本的物质创造,到人类精神世界的构建。也许作者会谈到,设计的“存在”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随着社会、技术和人类观念的变迁而不断演化。我期待看到一些关于“无形设计”的探讨,比如信息架构、服务设计,甚至是社会创新,这些无形的设计如何同样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存在。

评分

《设计与存在》这个书名,总让我想起那些关于“何以为人”的哲学思辨。我好奇,作者会如何将“设计”这一行为,与人类的“存在”建立起一种深刻的联系。我预感,这本书不会仅仅停留在讨论“好看”或“好用”的设计,而是会深入挖掘设计行为背后所蕴含的人类意志、价值观和世界观。也许会探讨,当人类开始“设计”,也就意味着我们开始尝试超越自然的限制,开始主动地塑造我们所处的环境,甚至是我们自身。 我期待书中能有关于“生命设计”的思考,比如我们如何通过设计教育、设计城市、设计社会来影响下一代,以及这些设计行为如何反过来塑造了我们作为“存在”的特征。是否有些设计,虽然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但却因为承载了某种历史的记忆、情感的寄托,或者象征着某种精神的追求,而获得了“永恒”的“存在”?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让我重新审视那些习以为常的设计,并从中发现更深层次的意义。

评分

拿到《设计与存在》,一股莫名的期待感油然而生。它不像一本纯粹的技术手册,也不像一本简单的美学鉴赏集。我感觉它触及的,是更深层次的东西,是关于我们为何会去“设计”以及设计在我们的“存在”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脑海里浮现出,作者可能会从人类最原始的生存需求出发,比如建造庇护所、制作工具,来追溯设计的源头,并探讨这些最基本的设计如何奠定了我们对“秩序”和“意义”的理解。 我猜想,书中会穿插一些历史的片段,比如古埃及人如何通过精准的几何学来建造金字塔,古希腊人如何通过理性与和谐来创造出经典的神庙,以及工业革命如何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了我们对生产和消费的设计。我期待看到作者如何将这些宏观的历史进程,与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设计体验联系起来,比如一张桌子的摆放,一次对话的组织,甚至一次旅行的规划,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设计,是否也承载着我们对“存在”的理解和追求。

评分

拿到《设计与存在》这本书,我一直好奇它到底会探讨什么。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哲学深度,让我联想到艺术、哲学、甚至科学领域中关于“存在”的讨论。我设想,这本书可能会从设计的起源讲起,追溯人类最初的工具制造、庇护所建造,以及这些行为如何塑造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对自身的理解。也许作者会深入探讨,设计不仅仅是功能的实现,更是人类意志和创造力的具象化,是我们在物质世界中留下的独特印记。 想象一下,书中或许会引经据典,从古希腊哲学家对“形式”与“本质”的思辨,到现代主义设计对“功能至上”的追求,再到后现代主义对意义多元化的探索。我期待看到作者如何将这些看似遥远的理论,与我们日常接触的设计元素联系起来。比如,一把椅子,它的形状、材质、摆放位置,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姿态、情绪,甚至是社交互动。这本书会否拆解这些细微之处,揭示设计背后隐藏的文化、心理和权力关系?我希望能读到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挑战我过去对“设计”的既有印象。

评分

翻开《设计与存在》,我立刻被它那种宏大的叙事所吸引。作者似乎有意将“设计”置于一个更加广阔的语境中,不再局限于产品、建筑或平面设计这些狭窄的领域,而是将其看作是一种贯穿人类文明的根本性活动。我猜测,书中会大量的篇幅用来探讨“形式追随功能”这个经典命题,但它不会止步于此。也许作者会进一步追问:当功能已经满足,甚至被超越后,设计的“存在”价值又体现在何处?是美学上的愉悦?是情感上的共鸣?还是某种更深层次的精神寄托? 我设想,作者会引入一些跨学科的视角,比如心理学中关于人类感知与偏好的研究,人类学中关于社群与仪式的设计,甚至神经科学中关于大脑如何处理信息和做出选择的机制。这样的结合,将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何某些设计能够深入人心,而另一些则悄无声息。我期待书中能够出现一些令人拍案叫绝的案例分析,比如某个被历史遗忘的古代物件,其设计理念却至今仍影响深远;或者某个当下备受追捧的产品,其背后却蕴含着某种被忽视的哲学思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