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知名的顧問、演說傢和作傢,同時也是前哈佛商學院教授。哈默德著作甚豐,其中一本與他人閤著的《聰明抉擇:做更佳選擇的實用方針》(Smart Choices: A Practical Guide to Making Better Decisions)是得奬的暢銷書,且被翻譯成十多種語言。哈默德創辦瞭約翰.哈默德協會(John S. Hammond & Associates),主要在協助經理人製定高難度的策略性決定以及規劃重要的協商。
羅夫.金尼
南加大馬紹爾(Marshall)商學院和工程學院教授。他在舊金山也擁有一傢私人管理顧問公司,客戶包括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等。他最知名之處是處理涉及多重目標的睏難決策。金 尼博士著作極多,例如與霍華.瑞發(Howard Raiffa)閤著的《價值焦點思考:創意決策製定之道》(Value-Focused Thinking: A Path to Creative Decision-Making)。他曾任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目前是「全國工程學會」(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的成員。
霍華.瑞發
榮譽退休教授兼決策分析師,1957-1994年間於哈佛大學商學院執教。他是「甘迺迪政府學院」(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的創辦人之一,也在其中擔任教職員。他是2000年「迪剋森科學奬」(Dickson Prize for Science)的得主,主要是錶揚他一生在賽局(game)理論、統計決策理論、決策分析、社會風險分析、以及協商藝術與科學上的貢獻。
丹尼爾.康納曼
普林斯頓大學伍德羅威爾遜公共與國際事務學院(Woodrow Wilson School of Public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at Princeton University)的資深學者,極品顧問公司(Greatest Good)的閤夥人,也是古根漢集團(Guggenheim Partners)的顧問。2002年,他和特弗斯基以認知偏誤方麵的研究,榮獲諾貝爾經濟學奬。
丹.洛瓦羅
雪梨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企業策略教授,也是麥肯錫公司的資深顧問。
奧利維.席波尼
麥肯錫巴黎分公司高階主管。
凱瑟琳.廷斯利
華盛頓特區的喬治城大學麥剋多諾商學院副教授。
羅賓.狄隆
喬治城大學麥剋多諾商學院(Georgetown's McDonough School of Business)副教授。
彼得.麥德森
猶他州普若佛(Provo)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梅利歐特管理學院(Marriott School of Management)助理教授。
瑞姆.夏藍
曾任教於哈佛商學院,以及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Kellogg School),並曾擔任奇異公司(GE)、福特汽車、杜邦公司(DuPont)、電子資料係統公司(EDS)與法瑪西亞製藥(Pharmacia)的高階主管顧問。他撰寫眾多文章與書籍,包括《CEO要你知道的事》(What the CEO Wants You to Know),閤著有《執行力》(Execution),繁體中文版皆由天下文化齣版。
大衛.葛文
哈佛商學院講座教授。他最近在《哈佛商業評論》的文章是2008年8月號的〈小店傢大企業〉(The Multiunit Enterprise),以及同年3月號的〈成為一傢會學習的公司〉(Is Yours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哈佛大學心理學係社會倫理講座教授,以及哈佛大學拉德剋裏夫高等研究院(Radcliff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講座教授。
馬剋斯.巴澤曼
哈佛商學院企管講座教授。
多裏.丘夫
哈佛大學院組織行為及社會心理學聯閤學位計畫博士候選人。
湯瑪斯.戴文波特
美國麻州貝伯森學院(Babson College)資訊科技與管理學特聘教授,著有13本書,包括與珍妮.哈瑞斯(Jeanne G. Harris)閤著的《魔鬼都在數據裏》(Competing on Analytics,繁體中文版由中國生産力中心齣版)。明年將齣版新書《數據分析啓動:聰明決策、優質成果》(Analytics at Work: Smarter Decisions, Better Results, HBP, 2010)。
美國達特茅斯學院塔剋商學院(Tuck School of Business at Dartmouth College)管理學講座教授,著有《從輝煌到湮滅》(Why Smart Executives Fail,繁體中文版由商智齣版)。
麥可.曼金斯
貝恩公司(Bain & Company)舊金山辦事處的閤夥人,也是該公司組織實務的領導人。閤著有《時間、人纔、活力:剋服拖纍組織的力量和釋齣貴團隊的生産力》(Time, Talent, Energy: Overcome Organizational Drag and Unleash Your Team's Productive Power;哈佛商業評論齣版社[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ess],2017年)。
李察.史提爾
馬拉肯公司(Marakon)的紐約辦事處閤夥人。
圖書目錄
導讀 006真莫反感與有效決策 李瑞華
第1章 014透視決策的隱藏陷阱 The Hidden Traps in Decision Making 約翰.哈默德 John S. Hammond 羅夫.金尼 Ralph L. Keeney 霍華.瑞發 Howard Raiffa
第2章 046 重大決策前12問 Before You Make That Big Decision...... 丹尼爾.康納曼 Daniel Kahneman 丹.洛瓦羅 Dan Lovallo 奧利維.席波尼 Olivier Sibony
第3章 078 彆讓虛驚成浩劫 How to Avoid Catastrophe 凱瑟琳.廷斯利 Catherine H. Tinsley 羅賓.狄隆 Robin L. Dillon 彼得.麥德森 Peter M. Madsen 韋恩.帕瑟爾 Wayne Pacelle
第4章 106 剋服議而不決的文化 Conquering a Culture of Indecision 瑞姆.夏藍 Ram Charan 第5章 136 強化決策三要素 What You Don't Know About Making Decisions 大衛.葛文 David A. Garvin 麥可.羅伯托 Michael A. Roberto
第6章 164 誰是決策者? Who Has the D? 保羅.羅傑斯 Paul Rogers 瑪西亞.布蘭科 Marcia Blenko
第7章 194 你有多麼(不)道德? How (Un)ethical Are You? 馬劄林.巴納吉 Mahzarin R. Banaji 馬剋斯.巴澤曼 Max H. Bazerman 多裏.丘夫 Dolly Chugh
第8章 222打造更好的決策 Make Better Decisions 湯瑪斯.戴文波特 Thomas H. Davenport
第9章 240 萬一好領袖作齣壞決策 Why Good Leaders Make Bad Decisions 安德魯.坎貝爾 Andrew Campbell 喬.懷海德 Jo Whitehead 席尼.芬剋斯坦 Sydney Finkelstein
第10章 260 彆再計畫,開始決策 Stop Making Plans; Start Making Decisions 麥可.曼金斯 Michael C. Mankins 李察.史提爾 Richard Steele
四、感同身受 領導人的決策會影響很多人,也需要靠彆人去執行,如果隻有你認為是對的、好的,其他的利益關係人都覺得不對、不好,強硬去執行的後果必然是不好的,至少成本必然是更高的,所以過程中溝通非常重要。「溝通」的中文很有意思,「溝」是手段,「通」纔是目的。但我們卻往往隻重視「溝」而不重視「通」,所以常常是有溝沒有通。「通」必需是雙嚮的,而最佳的結果,不隻是理性層麵,也有感性層麵的理解和共識,雙方對彼此都能感同身受。決策者通過溝通,真正理解決策對各利害關係人産生的影響,以及他們的反應和感受,有助於更周全的評量和判斷。決策者也要幫各利害關係人理解決策背後的真相和初衷,努力達成共識,決策纔能有效執行。「共識」不一定是彼此完全同意,可以是相互理解後求同存異,西方的“Agree to disagree”是很形象的描述。我們都知道真理愈辯愈明,也知道包容多元意見的重要,但又因為太重視和諧,話說不透,諸多保留,這往往造成溝通的障礙。其實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能包容不同,又能維持和諧,包容建設性的衝突纔是建設性的和諧。感同身受的核心就是同理心,要求自己從對方的角度,也幫助對方從你的角度,雙方設身處地用心去感受彼此。這種同理心能提高決策的品質和執行的效益,達到更好的結果。
管理者現在較常討論偏誤,但光是討論,並不能消除偏誤。不過,還是有一些方法可以消除偏誤。最近,麥肯錫顧問公司研究一韆多個大型商業投資案,結果發現,組織若是努力減少決策過程中的偏誤影響,投資報酬最多可提升七個百分點(若想進一步瞭解這份研究,見2010年3月號《麥肯錫季刊》〔McKinsey Quarterly〕的〈行為策略調查〉〔The Case for Behavioral Strategy〕)。減少偏誤可以産生很大的效果。本文中,我們要提齣一種直接的做法,可以偵測齣偏誤,並盡量讓高階主管最常做的決策不受偏誤影響,這項決策就是評估他人的建議,判斷是否要採用、拒絕,或是交由上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