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新约导览

21世纪新约导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David L. Palmer
图书标签:
  • 新约
  • 圣经
  • 导读
  • 基督教
  • 神学
  • 宗教
  • 信仰
  • 21世纪
  • 释经
  • 灵修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每个新约旅人的背包里,都该有这一本书

  基督徒日常的个人读经,像是一次次自助小旅行,每天轻便装束就可以出发。行囊虽然简单,渴求探索的心却从来不简单。我们期待认识更多圣经的人事时地物,巴不得知道每个事件的原因、发展、变化、影响,既能够在EMPTY大道上掌握主要脉络,也可以转进经节小巷里品味背景细节。《21世纪新约导览》正像一本背包客旅行指南,让你在新约世界里快意穿梭。

  想要认识一个景点或一部经典,熟悉它的历史、地理、文化等背景都是必不能少的。新约写于希腊罗马世界中,阅读新约的人对于希腊征服者的伟业、罗马历代皇帝的善恶、犹太行政官的权衡心思,总要多点认识,才能知道经文发生的环境及转折。看透欧亚非三洲之间的地中海风云,更帮助我们掌握新约故事中人事兴衰的变化关键。

  作者巧妙地用五个英文字把新约的发展顺序梳理清楚,分别是Expectations(期待)、Messiah(弥赛亚)、Pentecost(五旬节)、Teaching(教导)、Yet-to-come(将要来临),这个架构帮我们迅速建立对新约的认识。书籍内文搭配随书附赠的全彩新约年代大事表,让我们在时间与空间、视觉与思维之间纵横新约,领略其中的奥妙之处,让人欲罢不能。

热烈推荐

  李志秋博士∕新加坡神学院新约副教授
  林盈沼博士∕中华信义神学院新约专任教授
  孙宝玲博士∕台湾神学研究学院新约教授
  陈安安博士∕台湾浸会神学院新约助理教授
  陈凤翔∕信望爱圣经网站执行长
  杨永民∕火把行道会牧师
  刘群茂∕士林灵粮堂主任牧师
  谢乐知博士∕圣光神学院新约副教授
 
历史的回响与未来的启示:一部聚焦古典文明的深度探析 主题:古典文明的兴衰、哲学思想的演变与对现代社会的深刻反思 内容梗概: 本书以宏大的历史视角,深入剖析了从古希腊城邦的勃兴到罗马帝国的衰亡,直至中世纪早期基督教文化整合的漫长历程。它不仅仅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教科书”,更是一次对人类文明源头进行哲学式追问的智识之旅。全书结构严谨,以时间为轴,以思想为核,力图勾勒出古典时代如何塑造了西方乃至全球的政治结构、伦理观念和知识体系。 第一部分:理性之光——古希腊的黄金时代(约500字) 本部分将聚焦于公元前六世纪至公元前四世纪的爱琴海世界,探讨雅典民主的实验性及其内在的张力。我们将不再仅仅罗列关键人物和战役,而是深入探究“城邦”(Polis)这一概念的本质——它如何既是公民自由的堡垒,又是社会排斥的温床。 重点分析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自然观,从米利都学派对“本原”(Arche)的探索,到赫拉克利特与巴门尼德关于“变动”与“永恒”的辩证冲突,揭示了西方理性思维的最初萌芽。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不再被视为一句口号,而是被置于当时社会道德衰落的背景下,分析其对个体伦理责任的重塑。 柏拉图的《理想国》将作为研究西方政治哲学和形而上学的核心文本。我们细致辨析“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对立如何影响了后世的二元论思维,以及他提出的“哲学王”制度对现代精英治理理论的深远暗示与潜在危机。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则被视为对柏拉图理想主义的回归大地,从形式逻辑到政治伦理学,他构建的知识分类体系,直至科学革命前夕,都是西方学术的基石。特别是其“中道”思想,在伦理层面如何平衡激情与理性,在政治层面如何调和寡头与平民的权力诉求,将被详尽阐述。 第二部分:秩序与疆域——罗马帝国的构建与转型(约500字) 罗马的故事,是关于法律、工程和军事组织如何将一个意大利半岛上的城邦,转变为横跨三大洲的庞大帝国的过程。本书将罗马的成功归结于其无与伦比的制度适应性与实用主义精神。 对罗马法系的考察将占据重要篇幅。从《十二铜表法》的朴素规定,到“万民法”(Jus Gentium)的形成,分析罗马法如何超越了特定民族的习俗,发展出一套具有普适性的、基于自然理性(Natural Law)的法律原则。这种法律思想的演进,直接塑造了现代西方法律的框架。 此外,我们将审视罗马帝国后期的危机。这不是简单的军事失败,而是一场深刻的身份危机与经济结构失衡。戴克里先的改革(四帝共治制)与君士坦丁的政策(迁都君士坦丁堡与对基督教的接纳)如何试图挽救一个内部结构已然僵化的庞大机器。这种对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之间张力的处理方式,为后世的帝国治理提供了宝贵的教训。 第三部分:信念的整合与黑暗的黎明(约500字) 随着古典世界的终结,本书进入公元四世纪至七世纪的过渡期。重点分析基督教的崛起如何成为连接古典遗产与中世纪世界的主要桥梁。 我们将探讨早期教父神学(如奥古斯丁)如何巧妙地吸收和改造了柏拉图主义和斯多葛主义的思想,以构建一套既能解释人类罪性,又能提供救赎希望的宏大神学体系。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被视为对罗马帝国衰落的哲学回应,它将人类的理想寄托于一个超越尘世的彼岸,从而极大地削弱了世俗政权的历史必然性。 同时,本书也会深入探讨日耳曼民族的迁徙对西欧政治地理的重塑。这不仅仅是蛮族的入侵,更是古典晚期社会结构瓦解后,地方权力碎片化与新的军事封建关系萌芽的过程。我们分析了古典知识(尤其是希腊文文献)在西欧的衰退与在拜占庭和伊斯兰世界中的保存与发展,强调了这一时期知识的“断裂”与“转移”的复杂性。 结论:回望源头,洞察当下 本书的最终目的,是引导读者认识到我们今天的政治、道德、知识结构,无一不深深根植于古典文明的土壤。它提醒我们,任何伟大的文明体系,其内部都蕴含着自我否定的种子,而对“理性”、“正义”和“自由”的持久探索,才是人类历史最宝贵的遗产。全书拒绝提供简单的答案,旨在激发读者对这些古老议题的持续思考。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大卫‧帕默(David L. Palmer)


  希伯来协和学院(Hebrew Union College)哲学博士,辛辛那提肯伍德浸信会(Kenwood Baptist Church)主任牧师,戈登─康威尔神学院(Gordon-Conwell Theological Seminary)新约兼任教授。帕默博士是空坟墓研经指南新约部分的图表创作者,也在考古研读本圣经(Archaeological Study Bible)中贡献了四十多篇文章。他经常在CASKET EMPTY「空坟墓」研讨会上演说,并协助领导南美、亚洲、北非和中东的宣教团队。

  帕默博士和妻子Christine还有两个孩子,现居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
 

图书目录

推荐序一:探寻初代信仰群体的根源和憧憬╱孙宝玲
推荐序二:耶和华的拯救故事,真实发生!╱陈凤翔
推荐序三:见树也见林,阅读新约的绝佳策略╱谢乐知
前言…………………………………………………………001
导言……………………………………………………………005
 
第1章 期待…………………………………………………015
期待时期简述∕【新约年代大事表】∕神建立人对将临君王的期待……∕【本章路线图】∕以色列融入希腊世界∕波斯希腊战争∕古典希腊文化的黄金岁月∕【新约年代大事表】∕亚历山大击败波斯,在东方建立希腊治权∕【新约年代大事表】∕以色列受亚历山大继承者交战之苦害(但十一)∕托勒密统治以色列(301~200 BC)∕托勒密二世赞助翻译希腊文圣经(LXX)∕【新约年代大事表】∕西流古王朝统治以色列(198~142 BC)∕安提阿古三世容许以色列遵从祖先的律法∕神透过马加比家族拯救以色列∕【新约年代大事表】∕以色列对希腊文化的态度引发冲突∕安提阿古四世洗劫圣殿,强迫以色列摒弃神的律法∕【新约年代大事表】∕主前一六四年,重献圣殿(献殿节)∕哈斯摩尼人统治,「直到一位忠诚的先知兴起」∕以色列臣服于重回那地的罗马治权∕【新约年代大事表】∕庞培围攻耶路撒冷,闯入至圣所(63 BC)∕犹流凯撒将罗马共和改造成帝国∕凯撒奥古斯都作第一位罗马皇帝(27 BC~AD 14)∕希律以「犹太人的王、罗马人的朋友」之身分掌权∕【新约年代大事表】∕该撒利亚建立,耶路撒冷圣殿大肆整修∕以色列期待弥赛亚:等候神旧约的应许实现∕【新约年代大事表】∕神的国象征神驾临掌权∕带着王者身分的人子异象∕大卫的子孙复登王位∕罪恶得赎∕新的约∕圣灵的浇灌∕亚伯拉罕之福延伸至万民∕属神子民从死人中复活∕对世界和邪恶的最后审判∕创造新天新地∕
 
第2章 弥赛亚(一)……………………………………077
弥赛亚时期简述∕【新约年代大事表】∕【本章路线图】∕神差遣祂儿子进入世界作弥赛亚君王∕耶稣——弥赛亚、大卫的儿子、亚伯拉罕的后裔∕童女生子——以马内利已经来临!(太一)∕神的儿子耶稣福音的起头(可一)∕平安借着「救主,就是主基督」临到地上(路二11)∕「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约一14)∕以色列受弥赛亚「生产之痛」∕希律死后引发暴动——二千人被瓦卢斯钉十字架∕凯撒透过希律三子——亚基老、安提帕、腓力执行希律遗嘱∕藩王亚基老统治犹太、撒玛利亚、以土买(4 BC~AD 6)∕分封王安提帕统治加利利、庇哩亚(4 BC~AD 39)∕分封王腓力统治北方领土(4 BC~AD 34)∕犹太地被贬为罗马的一个省,由总督管治∕居里纽作户口登记;加利利的犹大发动叛乱∕撒都该人、法利赛人、爱色尼派、奋锐党人寻求神的义∕撒都该人∕法利赛人∕爱色尼派∕奋锐党人∕大祭司亚那由女婿该亚法继承职分∕希列和煞买——超群出众的拉比哲士∕以色列地上的百姓和散居之民演练盼望的礼仪∕【新约年代大事表】∕提庇留犹流凯撒作罗马皇帝∕希律安提帕建造提比哩亚城∕保罗在耶路撒冷受教于长老迦玛列门下∕本丢彼拉多作犹太总督∕主的话临到在旷野的约翰∕约翰传悔改的洗礼:「预备主的道」∕约翰是要来的以利亚∕【新约年代大事表】∕耶稣受洗,被圣灵充满,得称为神的儿子∕耶稣在旷野受魔鬼试探,并且得胜
 
第3章 弥赛亚(二)……………………………………119
耶稣传扬神国的福音∕耶稣唿召门徒跟从祂∕耶稣传讲登山宝训∕耶稣用神蹟显明神的国∕【新约年代大事表】∕耶稣赶鬼:「神的国临近了」(太十二)∕耶稣的先知式神蹟:「这就是那位要来的先知」(约六)∕【新约年代大事表】∕耶稣用比喻宣扬神的国(太十三)∕【新约年代大事表】∕邀请人相信并接受饶恕(路十四)∕审判的警告和生命的应许∕耶稣的比喻实现了旧约∕【新约年代大事表】∕反对耶稣神国讲论的人渐多∕耶稣的权柄:「除了神以外,谁能赦罪呢?」(太九1~8)∕「人子是安息日的主」(太十二)∕耶稣接纳罪人,寻找失丧的人(路十五)∕彼得承认耶稣是弥赛亚、神的儿子∕耶稣教导说,弥赛亚必须受苦、受死,然后复活∕耶稣改变形像:摩西、以利亚讨论耶稣的出埃及∕耶稣解明神国的要义:「在后的将要在前,在前的将要在后」∕耶稣得荣耀的时候到了(约十二)∕耶稣在棕枝主日以大卫子孙的身分进入耶路撒冷∕【新约年代大事表】∕耶稣在圣殿院子教导众人∕耶稣教导门徒关于世代的终结和祂荣耀的再来∕耶稣与门徒守逾越节,吃最后的晚餐∕【新约年代大事表】∕耶稣在客西马尼园向父神祷告;门徒睡着了∕耶稣被出卖、捉拿、审讯;门徒不认祂∕耶稣按着神的旨意,为世人的罪被钉十字架(AD 33四月)∕耶稣从死里复活!∕【新约年代大事表】∕耶稣应许赐圣灵
 
第4章 五旬节(一)…………………………………………159
五旬节时期简述∕【新约年代大事表】∕【本章路线图】∕神将圣灵浇灌教会∕耶稣告诉门徒:「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马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徒一8)∕耶稣升到父神那里,作崇高的主∕圣灵在五旬节浇灌万民∕崇高的耶稣在耶路撒冷扩展祂的国度(徒一~七)∕耶路撒冷超过一万人信主!∕神关于基督的预言已经实现(徒三)∕司提反宣扬耶稣是弥赛亚,被石头打死∕崇高的耶稣在犹太和撒马利亚扩展祂的国度(徒八~十二)∕保罗受差遣成为列邦的使徒(徒九)∕彼得寻访罗马人哥尼流,带他归信耶稣(徒十~十一)∕彼得的讲道:凡相信耶稣的都得赦免(徒十)∕卡利古拉作罗马皇帝(AD 37~41)∕希律亚基帕一世在以色列作王统治(AD 41~44)∕雅各殉道,彼得被囚(徒十二)∕革老丢作罗马皇帝(AD 41~54)∕保罗和巴拿巴往耶路撒冷赈济饥荒∕雅各向散居的教会致函(约AD 45)∕崇高的耶稣扩展国度到地极(徒十三~二十八)∕第一次宣教旅程:保罗、巴拿巴受安提阿教会差遣(AD 46~48)∕【新约年代大事表】∕往塞浦路斯、加拉太、彼西底的安提阿、以哥念、路司得、特庇之旅程∕许多外邦人相信「基督为我们的罪舍命」∕保罗撰写加拉太书(约AD 48)∕耶路撒冷使徒会议接纳外邦信徒(徒十五)∕革老丢因「基里斯督」骚乱而将犹太人逐出罗马城
 
第5章 五旬节(二)……………………………………197
第二次宣教旅程:保罗、西拉受差遣往欧洲(AD 49~52)∕往路司得、特罗亚、腓立比、帖撒罗尼迦、庇哩亚、安提阿、哥林多之旅程∕【新约年代大事表】∕希腊人、罗马人、犹太人相信基督∕福音对抗拜偶像行为,创造在基督里的新社群∕保罗撰写帖撒罗尼迦前后书(约AD 51~52)∕第三次宣教旅程:保罗坚立教会,留在以弗所(AD 52~57)∕往加拉太、以弗所、腓立比、马其顿、以利哩古、哥林多之旅程∕保罗留在以弗所三年∕遭受犹太人和希腊人的反对和迫害∕保罗在推喇奴学房天天与人辩论∕保罗宣扬「神一切的旨意」(徒二十27)∕保罗撰写哥林多前后书(约AD 52~56)∕保罗住在哥林多三个月,望向「地极」∕保罗在哥林多撰写罗马书(AD 57)∕保罗带着外邦人的捐项到耶路撒冷(AD 57)∕保罗获得耶路撒冷教会的接纳,却在圣殿被捉拿(徒二十一)∕保罗在五旬节朝圣者、公议会、腓力斯面前作证(徒二十二~二十四)∕保罗为「以色列的盼望」被囚于该撒利亚(AD 57~59)∕保罗往该撒利亚、西顿、克里特、马耳他、罗马作见证(徒二十五~二十八)∕保罗在非斯都和希律亚基帕二世面前上诉于凯撒(徒二十五~二十六)∕保罗为着以色列的盼望而被捆锁(徒二十八)∕保罗撰写以弗所书、腓立比书、歌罗西书、腓利门书(约AD 60~62)∕保罗获释,往西班牙服事,却再次被囚∕保罗撰写提摩太前后书和提多书(约AD 63~65)
 
第6章 教导(一)…………………………………………237
教导时期简述∕【新约年代大事表】∕【本章路线图】∕神委派祂的子民把福音教导万民∕雅各书:耶稣的兄弟雅各写给耶路撒冷教会的信(约AD 45)∕加拉太书:保罗写给加拉太众教会的信(约AD 48)∕帖撒罗尼迦前后书:保罗写给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约AD 51~52)∕哥林多前后书:保罗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信(约AD 55~56)∕罗马书:保罗写给罗马教会的信(AD 57)
 
第7章 教导(二)…………………………………………279
保罗其余七封书信:监狱书信和教牧书信∕【本章路线图】∕以弗所书:保罗写给以弗所教会的信(约AD 60~62)∕腓立比书:保罗写给腓立比教会的信(约AD 60~62)∕歌罗西书:保罗写给歌罗西教会的信(约AD 60~62)∕腓利门书:保罗写给腓利门的信(约AD 60~62)∕提摩太前后书:保罗写给提摩太的信(约AD 63~65)∕提多书:保罗写给提多的信(约AD 63~65)
 
第8章 教导(三)…………………………………………311
【本章路线图】∕耶稣的兄弟雅各在耶路撒冷被处死(AD 62)∕罗马发生大火,基督徒受逼迫(AD 64)∕彼得前后书:彼得写给散居教会的信(约AD 64~65)∕尼禄统治期间,保罗被斩首,彼得被钉十字架(约AD 65)∕希伯来书:写给犹太(希伯来)基督徒的信(约AD 65)∕犹大书:犹大写给耶路撒冷教会的信(约AD 65)∕约翰壹贰叁书:使徒约翰写给教会的信(约AD 65~95)∕犹太罗马战争在该撒利亚爆发(AD 66)∕【新约年代大事表】∕新约关键信仰∕耶稣是弥赛亚、基督、主∕因信基督得称为义∕圣灵的内住和同在∕犹太人和外邦人「在基督里合一」∕万民因信而顺服∕「圣洁」的活祭∕基督在荣耀中重临审判世人
 
第9章 将要来临(一)…………………………………349
将要来临时期简述∕【新约年代大事表】∕【本章路线图】∕神彰显祂儿子现在的统治和将来的荣耀∕「但愿从那昔在、今在、永在的神……有恩惠、平安归与你们」(启一4~5)∕多米田作罗马皇帝(AD 81~96)∕基督徒在罗马帝国各处受逼迫∕约翰被放逐,「在耶稣的患难、国度、忍耐里一同有分」∕崇高的人子是教会的主(启一~三)∕崇高的主、将临的王耶稣向七教会说话(启二~三)∕崇高的人子在天上受敬拜(启四~五)∕耶稣配得展开七印封严、写着神旨意的书卷∕被杀的神羔羊从万国中买赎了人来∕崇高的人子发出忿怒并招聚一群百姓(启六~十一)∕七印:地的四分之一受审判,许多人得蒙救赎(启六~七)∕七号:地的三分之一受审判,神的子民盖上印(启八~十一)∕「世上的国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国;他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启十一15)
 
第10章 将要来临(二)……………………………………379
神与蛇的属灵争战(启十二~十五)∕神受到那蛇的抵挡∕人子被那兽仿冒∕人子的记号被兽的记号仿冒∕基督的新妇被巴比伦淫妇伪冒∕新耶路撒冷与大巴比伦∕生命树与火湖∕崇高的人子在最后胜利中荣耀再临∕基督审判巴比伦淫妇(启十七~十八)∕弥赛亚最后战胜兽、蛇、死亡(启十九~二十)∕新天新地(启二十一)∕新耶路撒冷从天而降,像新娘准备迎接丈夫(启二十一)∕蒙救赎的人类能够到生命树那里(启二十二)∕「是了,我必快来。」阿们。主耶稣啊,我愿你来!(启二十二20)

图书序言

推荐序三

见树也见林,阅读新约的绝佳策略


  随意从书架上拿一本书,这本书必定有标题,也有作者,作者有时有两个或三个。但无论如何,这书必定有标题,并透过标题点明全书的主旨。接着,我们打开目录,目录会将主题分作不同的子标题,标题和标题之间相互连结,每个单元都跟主题有关,阐明主题的不同面向。我们从书架上拿到的书一般都是如此。

  然而当打开我们熟悉的圣经的时候,映入眼帘的却和我们习惯看到的不太一样。新约全书似乎缺少明确的主题,目录下的各书卷彼此间似乎也没有太多的关联性。再仔细看,我们会发现这些书分别有不同的作者,写给不同的对象,写于不同的时间和环境背景,写作的风格不同,内容也不同,就连写作的理念和观点也都不尽相同。面对这含煳的标题和多元的书目,新约还称得上是一本书吗?

  因此,如何能够精确地掌握新约全书的内容,成了一大挑战。不同的阅读策略因应而生。有人尝试以「主题」的方式重新归纳整理新约的内容,将新约分作不同的主题,有上帝论、基督论、圣灵论、人论、罪论、救赎论等。这做法的优点在于我们可以迅速掌握新约全书的主题,缺点是我们再也看不到每卷书的特点。另一种策略是用「历史」的方式阅读新约,从这角度出发读新约,第一卷也许会是雅各书或是保罗书信,最后一卷也许会是使徒行传或是大公书信,这次序与我们熟知的目录次序大不相同。这做法的优点是可以让我们看到新约书卷和历史之间的互动,了解各卷书如何将神学处境化,以回应不同的历史处境。缺点是,我们难以明白书卷间的关连性。再次之,我们可以用「作者」的方式将新约分作保罗、彼得(马可福音及彼得前后书)、路加(路加与使徒行传),约翰(约翰福音、约翰壹贰叁书及启示录)等人的着作。这做法的优点是可以让我们清楚看到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和神学主题,也可以看到不同作者如何在处境中进行神学思考。但如何串连这些不同作者,却仍旧是个问题。最后,我们也可以採用「正典」的方式,按着新约目录的先后次序阅读新约,依序从马太福音读到启示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初代教会编纂新约过程中的巧思,新约以耶稣的故事为首,接着描述使徒如何跟随耶稣,并以使徒行传作为书信的导言,介绍书信背后的人事时地物,接着是两套不同的书信(保罗书信十四卷和大公书信七卷),象征外邦基督徒和犹太基督徒的合一,最后以启示录(内含七封书信)作总结,指引未来的盼望。

  这些不同的阅读策略各有千秋,本书作者似乎也看到这些不同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因此,作者截取了各方法的优点,以叙事的方式整合所有不同的元素。叙事中有「历史」,但不同于历史的方法,作者没有把福音书放到最后,而是放到最前。这做法和「正典」的方法相似,但与正典的方法不同,本书并没有按正典的次序阅读所有新约书卷。以保罗书信为例,作者是按着年代的先后次序介绍各书卷。另外,本书作者也採用「作者」的观念,故将新约全书分作不同的时期,各时期分别有不同的背景和主题。最后本书为我们明确指出了新约全书的「主题」,也就是本书的架构──空坟墓。新约的主题就是福音。福音就是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旧约和两约间的文献应许、预表、预言、期待、等候耶稣的复活。福音书讲述这复活的耶稣是谁,也讲述耶稣如何经历死亡,但有上帝叫祂从死里复活。书信则诉说我们如何将福音的真理应用在个人和教会的生活中。

  为此,本书为我们提供了阅读新约的绝佳策略,让我们不单见树也见林。我们可以借本书精确掌握各卷书的重点,也可以借本书了解书信和历史间的互动。我们也可以看到正典先后次序的重要性,更可以看到各时期以及新约全书的主题和重点。更重要的是,作者成功将这所有一切整合为一个故事。这样让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借由故事进到新约的世界中,将这故事化作我们自己的故事,并透过这身历其境的方式,我们的心能再次受神的话语感动,知道上帝已为我们成就大事:坟墓已经空了,耶稣是复活和永活的主,他与我们同在,为此我们可以带着无畏的信心奔走前方福音的道路。

谢乐知 博士
圣光神学院新约副教授

导言

  圣经是一个救赎故事,以创世记为开始,以启示录为结束。神默示了六十六卷书,用三种不同语言写成,时间跨度超过数千年,揭示了祂为全世界铺陈的单一故事。受神默示的作者,来自各个地方,年龄和社会阶层各异,向我们所有人说话。圣经整体的统一,表现在它所揭示之神的身分和性情,以及神在基督里为人类制定的拯救计画。「空坟墓研经指南」的写作目的,就是为帮助人了解神在历史中的救赎计画——耶稣是这救赎计画的中心。

  圣经是一个救赎故事。我们阅读圣经,就认识到永生神那无与伦比的性情。祂的道路高过我们的道路。祂既是公义的,也使不敬虔的人得称为义。透过圣经,我们也认识到自己。我们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但因为受罪的欺骗而堕落。借着圣经,我们得悉神为万民订立的救赎计画,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的死和复活是这救赎计画的高峰。我们看到,基督死在十字架上,使我们罪得赦免。借着祂的复活,我们找到永生的确实盼望。我们被圣灵转化,得着新生命。一切的研经工夫,都应当引领我们赞颂和敬拜为我们而被杀的羔羊(启五9~10)。

  圣经是一个在历史中展开的救赎故事。圣经从创造世界开始,以万物的圆满为终结。没有时间、空间或人的经验落在圣经的参照框架之外。没有人、族群或社会与圣经毫不相关。如同我们从旧约导览所使用的字首词CASKET看到的,神的拯救计画透过旧约的六个时期彰显出来:首先是创世(CREATION),继而是神唿召亚伯拉罕(ABRAHAM),然后在西奈(SINAI)和他的后裔立约。神的救赎计画在列王时期(KINGS)继续推进,这时候君王制度建立起来,大卫王蒙应许永远掌王权。虽然有被掳(EXILE)的审判,神的计画仍是确定的;最后,圣殿时期(TEMPLE)以局部复兴和未来盼望的生动描绘作结。当我们进入新约,看神的救赎计画如何借着基督实现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历史仍是重要的。圣经不是一本没有时间因素的目录,只谈论抽象原则的应用方法。圣经是神拯救行动的历史叙事。假如圣经中的事件没有在历史中真实发生,我们的信心就是徒然的,我们仍在罪恶当中。最重要的是,假如基督没有复活,那么我们「就算比众人更可怜」(林前十五19)。

  圣经是一个在历史中展开,以耶稣为中心的救赎故事。耶稣的生、死、复活所占的篇幅,比整本圣经的其他题目都多。耶稣告诉当时的宗教领袖,摩西的书上「有指着我写的话」(约五46)。耶稣的门徒宣称:「摩西在律法上所写的和众先知所记的那一位,我们遇见了,就是……拿撒勒人耶稣」(约一45)。耶稣多次引用圣经,向门徒说明「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长老、祭司长、文士许多的苦,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太十六21;参:太十七22~23)。在往以马忤斯的路上,耶稣把圣经上论到祂的死和复活的话,都教导祂的门徒知道(路二十四26~27)。这都提醒我们,耶稣是圣经所记载神救赎计画的中心。

  我们这本研经指南的一段重要经文是哥林多前书十五章1~4节。保罗概述神的福音或「好消息」,福音包含神的庄严宣告:耶稣是弥赛亚,是神的儿子。福音陈述众信徒要秉持的真理。福音给人赖以「得救」的途径(林前十五2)。保罗郑重地为神福音的核心真理作见证。基督的死和复活是焦点:「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林前十五3~4)。这段经文,提供了CASKET字首词的神学内容,和「空坟墓研经指南」那具有指导性的封面图像。耶稣的死和复活,是指导我们研读圣经故事的定位中心。我们将会看到,耶稣实现了旧约的盼望,成就了神的救赎计画。祂的复活标示着新创造的开始。祂是亚伯拉罕的后裔。祂成全了神在西奈山颁布的律法。祂是神应许的大卫家的王。祂使人从被掳中归回。祂成为活的殿,代表神亲自与人同在,这殿永远不会被摧毁。在弥赛亚耶稣身上,神所有的应许都是「是的」,都是「阿们」的(林后一20)。

  新约书卷顺序

  开始研读新约的时候,第一件希望你做的事,就是打开圣经,翻到目录页。你会注意到新约有二十七卷书,从马太福音开始,到启示录结束。新约有四种不同材料:福音书(四卷)、历史(一卷)、书信(二十一卷)、预言(一卷)。新约头四卷书称为福音书,因为焦点放在神应许的弥赛亚耶稣已来临的好消息。四卷福音书是马太、马可、路加、约翰福音。福音书作者忠实地记录了弥赛亚耶稣的诞生、生平、公开事奉、受死、复活和升天。

  第二种材料是历史。这并不表示其他新约书卷不是历史记载,而是说,使徒行传称为历史,是因为路加记叙了弥赛亚升天后所发生的历史事件。路加忠实地陈述崇高的耶稣透过跟从祂的人在世上不断工作,他们靠着圣灵的同在和能力向万民传扬福音。

  第三种材料是书信。新约有二十一卷书信,对象是早期教会社群,他们在基督里拥有共同的信仰。这些书信包含有关基督徒教义和身分的教导,并论到属神的人如何作耶稣的跟从者。阅读新约书信的时候,要记着这些书信不是按时间次序排列的。这二十一卷书信是按作者来分类编排的,例如:保罗(十三卷)、希伯来书作者(一卷)、雅各(一卷)、彼得(两卷)、约翰(三卷)、犹大(一卷)。每位作者的书信,是按着长度排列,长的在前,短的在后。举例而言,罗马书是保罗的第一封信,不是因为写作日期最早或最重要,而是因为篇幅最长。腓利门书是保罗的最后一封信,不是因为写作日期最晚或最不重要,而是因为篇幅最短。

  第四种材料是预言。新约只有一卷预言书,就是启示录,它包含长篇的异象,讲述基督现在的掌权和将来的荣耀。启示录展望历史在基督再来时达至圆满的高峰。邪恶必被打败,那蛇被定罪。圣经以伊甸园为开始,将会以神的城为终结,新耶路撒冷从天降下,神永远与祂的子民同住。

  字首词EMPTY的含意

  字首词CASKET帮助我们把旧约当作一个救赎故事来读,并且把每卷书放在各自的历史脉络中。字首词EMPTY则会帮助我们同样看待新约。神在新约中的救赎计画,分为五个时期,每个时期有自己的标题和年份:期待(Expectation, 430~6 BC),弥赛亚(Messiah, 6 BC~AD 33),五旬节(Pentecost, AD 33~65),教导(Teaching, AD 33~95),将要来临(Yet-to-come, AD 95~基督再来)。每个标题描述了在那时期发生的事,每个标题的第一个字母拼成字首词EMPTY。

  神救赎计画的转捩点

  每个时期都由一个关键事件「划分」开来。就像不同的文化按照重要的领袖和决定性的事件来编排他们的历史,神也教导我们记下救赎计画中的关键时刻(申五15;赛四十六8~9;路二十四6~7;提后二8)。在每一个时期,我们会记下关键年份和事件,看神在基督里的拯救计画如何推进。我们也希望能了解属于每个时期的新约书卷。如果你能背诵字首词EMPTY,连同年份、关键事件、每个时期的人物,这就为你了解神在新约的救赎计画如何实现,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框架。完整的字首词组CASKET EMPTY提供了一个简练的方法,让你记下圣经的整体内容,而且一直以耶稣为中心。

  为什么是字首词组CASKET EMPTY?

  「空坟墓」这个词组让我们记住,耶稣的死和复活,是圣经所揭示的神拯救计画的焦点。「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照样,在基督里众人也都要复活」(林前十五22)。耶稣是神的爱子,因父神的爱而受差遣,为我们而死(约三16)。认识父神差到世上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约十七3)。耶稣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一29)。彼得说,耶稣「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使我们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义上活。因他受的鞭伤,你们便得了医治」(彼前二24;参:赛五十三5)。保罗写道,「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五8)。「空坟墓」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基督的十字架(林前二2;加六14)。

  「空坟墓」也把我们导向以基督的空坟墓为神的新创造之开端。基督的复活,显示祂所献上的赎罪祭已蒙接纳(路二十四5~7)。死的权势已被击败(来二14;启一17~18)。那控告人的已被摔下来了,「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罗八1;参:启十二10)。基督复活,成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和我们复活的保证(林前十五20)。还记得吧,我们在旧约导览中提到,亚伯拉罕有「复活的信心」。他相信神能从死人中带出生命(创十五6;参:罗四16~22)。这「复活的信心」是早期教会的特征,也是今日信徒的特征;我们相信神使耶稣从死里复活(罗四23~25)。弥赛亚的复活,正如这套研经指南的名称所代表,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
 
  另外,「空坟墓」也让我们欣然接纳基督的死和复活,作为基督门徒的典范和新约伦理的模式。耶稣说:「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甚么益处呢?人还能拿甚么换生命呢?」(太十六24)。我们蒙召在日常行为和态度上效法基督的死,按照我们在基督里新生命的样式行事(腓二5~11)。保罗祈求,「使我认识基督,晓得他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或者我也得以从死里复活」(腓三10~11)。

  最后,「空坟墓」帮助我们向万民传达神伟大的救赎故事。惟有当我们对神的全球计画心存敬畏,我们才会怀着感恩回应神,愿意献上生命作祭物(罗十二1~2)。惟有当我们定睛看基督的拯救工作,祂的爱才会激励我们奉献自己参与宣教事奉(林后五14)。惟有当我们的心单单因基督而欢喜,我们才会预备迎接永恆的庆祝,那时蒙救赎的人要宣告:「曾被杀的羔羊是配得权柄、丰富、智慧、能力、尊贵、荣耀、颂赞的」(启五12)。我们与「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沧海里,和天地间一切所有被造之物,都说:『但愿颂赞、尊贵、荣耀、权势都归给坐宝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远远!』」(启五13)

  新约年代大事表

  本研经指南,是要配合新约年代大事表一同起阅读的。读这本书的时候,请把年代大事表打开。图表也可在以下网站取得:www.casketempty.com。把旧约年代大事表放在手边,也会使你得益。我每次教授「空坟墓」课程时,不管是在地方教会、神学院教室、小组查经班、宣教的场合,或是牧者会议,都喜欢把「空坟墓研经指南」的两张图表挂出来。把两张年代大事表都打开,有助于你发掘与神在基督里的救赎计画相关的圣经和神学主题。在你读这本研经指南的时候,我鼓励你翻阅书中引用的经文。除非特别註明,所有经文都是採自英文标准译本(ESV)。
  
  代表五个时期的五个图案

  开始第一章期待时期之前,请务必在年代大事表上找出代表每个时期的图案。把这些图案,连同每个时期的年份一起记下来,有助于你掌握新约的故事主线。以下是每个时期的概述。

  期待时期的图案:异象云彩

  期待时期的图案是异象云彩,代表着人对神的弥赛亚君王和祂国度的期待。异象云彩里的蓝色王冠,直接取自旧约列王时期,它代表犹大族系大卫家的王。期待时期是由旧约最后一位先知玛拉基(430 BC),到基督诞生的日子(6 BC)。这段时期常称为两约中间时期(intertestamental period)。四个地上的王国相继兴起,政权交替带动历史进程,准备迎接神的国度(但二1~45,七1~28)。在这两约中间时期,神逐渐加强人对弥赛亚来临的期待。神保守祂的子民不致妥协让步,又吸引万族万民归向祂。神引导祂的子民查考圣经,等待以色列的盼望在恰当时候实现。

  弥赛亚时期的图案:蓝色王冠

  弥赛亚时期的图案是蓝色王冠,代表神借着祂的儿子、弥赛亚耶稣施行公义统治。这个图案直接取自旧约年代大事表,说明大卫家的王权在耶稣身上得以实现。弥赛亚时期以耶稣的诞生(6 BC)为起始,以祂的死和复活为终结(AD 33)。耶稣就是神应许的弥赛亚、大卫的子孙、亚伯拉罕的后裔(太一1;参:创十二1~3;撒下七12~16)。神在历史中的救赎计画,现在借着基督得以实现。耶稣宣告,日期满了,神的国已经来临(可一14~15)。耶稣借着祂的言行和一生的顺服,显明神的国。耶稣为赎世人的罪而舍命,祂的死和复活带来新的创造(太二十28;赛五十三11)。

  五旬节时期的图案:烈燄云彩

  五旬节时期的图案是烈燄云彩,代表神的灵在五旬节浇灌给教会。这个图案发扬了旧约年代大事表的一个重要元素。还记得吧,象征神同在的云彩曾经充满会幕和圣殿,后来却因以色列的罪恶而离开了(结九~十一)。现在崇高的耶稣将圣灵浇灌所有的人,包括男人和女人、少年人和老年人、有钱人和贫穷人(徒二章;参:珥二28~32)。圣灵是神大有能力的亲临同在。圣灵充满所有相信的人,带来公义、愿意承担宣教使命和服事的生命。早期教会的见证从耶路撒冷开始,延伸至犹太和撒马利亚,直到地极(徒一8)。

  教导时期的图案:卷轴

  教导时期的图案是卷轴,代表早期教会的教导。这图案绘制成像是妥拉卷轴的小型版本。教会的教导服事,必定包括旧约。神在旧约圣经中应许,有一天世上的万民必寻求学习神的话,神的话必出自耶路撒冷(赛二;弥四)。耶稣託付门徒去教导万民(太二十八20;提前二7)。新约书卷大多数是书信,写作对象是基督徒社群。他们的见证范围在不断扩展,要见证耶稣是主宰和救主这个真理(弗四21)。这些书信教导神的子民如何在世过活。

  将要来临时期的图案:新耶路撒冷

  将要来临时期的图案是从天而降的新耶路撒冷,代表神的城。城的中间有生命树,人可以看到,也可以到那里去。新耶路撒冷向我们显明,神为万民铺陈的救赎故事始于伊甸园,终结于一座城。神的城从天降下,像装饰好、准备迎见丈夫的新娘(启二十一)。在城门里,生命水的河从神的宝座那里流出来(启二十二)。神和羔羊修复了前往生命树的途径。为基督所作的见证要继续传扬,来自各国、多得无法数算的人,都聚集在基督面前(启七)。再没有邪恶、罪孽或咒诅。神同在的福分失落于伊甸园,现在得以恢复,且存到永远(创二~三;启二十二)。

  在我们开始研读新约的时候,我祈求「空坟墓研经指南」的材料能让你对神的爱心增多,你的心灵和头脑会为着基督的位格和工作而着迷,圣灵会使用你的生命,在神唿召你去的地方服事祂。我祈求你能够与所有神的子民一起,经历神「向我们这信的人所显的能力是何等浩大,就是照他在基督身上所运行的大能大力,使他从死里复活」(弗一19~20)。阿们。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在思考人生的意义,总是觉得生活中缺少一些精神的支柱,而我一直认为,宗教经典中或许隐藏着答案。新约在我看来,是一部充满爱与希望的著作,但同时,它也充满了许多我难以理解的叙事和教义。《21世纪新约导览》这本书,光听名字就觉得很有“时代感”,好像能把那些古老的故事,用现代人能接受的方式讲出来。我最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理解,为什么耶稣的许多教导,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依然能够触动人心。我特别关注那些关于饶恕、爱人如己、谦卑服侍的部分,总觉得这些是人生最宝贵的品质,但又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完全做到。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实际的解读,让我明白如何将这些抽象的道理,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中?我不太喜欢那些过于说教或者空洞的解读,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亲切的长辈,用平实的语言,分享智慧,启发思考。我一直觉得,理解圣经,不仅仅是知识的累积,更是一种生命的体验。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打开那扇通往更深层生命理解的大门。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过不少关于圣经的解读书籍,但很多要么过于学术化,让人望而生畏,要么过于浅显,无法深入。当我在网络上看到《21世纪新约导览》的介绍时,第一个感觉是“这次可能不一样”。我最看重的是这本书是否能真正“导览”,也就是说,它能不能引导我这个普通读者,一步一步地走入新约的世界,而不是把我丢在原地,或者把我推向更深的迷宫。我关注的是这本书的“翻译”能力,它能否将那些古老的语言、复杂的比喻、遥远的文化,转化成我们今天能够理解的“白话”。这本书的作者团队似乎很庞大,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这一点让我觉得很有信心。毕竟,圣经内容涉及的方方面面很多,单一视角很难做到全面。我希望能看到书中对于新约中一些争议性话题的温和而理性的探讨,而不是一味地灌输某种固定的观点。同时,我对于书中如何连接新约和我们当下的生活感到好奇,毕竟,我们读圣经,最终是要应用到生活中的。这本书的定价也比较亲民,这让我觉得它更像是为了普及而设计,而不是为了迎合某种特定的群体,这一点我很欣赏。

评分

我是一个喜欢“刨根问底”的人,对于任何事物,我都希望能够了解其“为什么”和“如何”。在新约的学习过程中,我经常会遇到一些让我感到困惑的地方,比如一些看似矛盾的记载,或者一些听起来非常“激进”的教导。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解答我这些疑问的书。《21世纪新约导览》这本书,光看名字就充满了探索精神。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系统性”的解读,不仅仅是罗列经文,而是能够将新约的各个部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清晰的逻辑。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新约与旧约之间关系的阐述,以及新约中不同书卷之间的联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为什么这些内容会被收录在新约中,它们各自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鼓励我去思考,如何将新约的教导,应用到我个人的生活中。我不是一个喜欢被动接受信息的人,我更喜欢在阅读中进行互动和反思。希望这本书能够激发我的思考,而不是简单地给我一个标准答案。这本书的篇幅看起来不小,这让我觉得内容会很丰富,我很期待能从中获得更深入的理解。

评分

我一直对圣经的理解感到有些“卡住”,特别是新约的部分。虽然从小接触,但总觉得很多故事和教义在现代语境下难以完全体会,有时甚至会产生一些疑惑。这次在书店偶然翻到《21世纪新约导览》,书名就很有吸引力,觉得它可能给了我一个新角度来看待这些古老却又重要的文本。这本书的外观设计也很朴实,没有过于华丽的封面,反而让人觉得内容会是扎实的,值得细细品读。拿到手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了一下目录,看到里面将新约的书卷分门别类地进行介绍,并且似乎还融入了社会学、历史学甚至是心理学的视角。这让我感到非常兴奋,因为我一直认为,要真正理解圣经,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更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文化,甚至现代人的情感体验。我特别期待书里如何解释耶稣的教导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以及早期教会的形成和发展如何为我们今天的信仰生活提供借鉴。我对教会历史有一些浅薄的了解,但总觉得很多细节和关联性不够清晰,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理清脉络,更深刻地认识新约的价值。

评分

我一直对历史很有兴趣,而《21世纪新约导览》这本书,从书名来看,似乎在试图将新约的文本与我们身处的“21世纪”这个时代背景联系起来。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是运用了最新的考古发现?还是结合了现代的社会学理论?或者,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读框架,让我们能够以更宏观的视角,审视新约的形成和发展?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早期基督徒如何在罗马帝国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传播福音的叙述感兴趣。那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孕育伟大事物的时代。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理解,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新约的文本是如何被书写、被传播、被理解的。同时,我也希望能看到书中对新约文本中一些“晦涩”章节的梳理,比如一些象征性的语言,或者一些看起来难以理解的预言。我相信,这些内容背后一定有其深刻的含义,只是需要一个好的导引者,才能将它们呈现出来。这本书的外观看起来很专业,但我希望它的内容不会过于艰深,能够让像我这样对历史和文本解读有兴趣的读者,轻松上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