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最后的印度支那。
彷彿暗示着未来的命运,诺曼.路易斯赶在雨季刷洗走一切之前,
记录下殖民主义在这片土地上的黄昏。
「中南半岛,在世界的地图上,它不过是一长条的沿海地带,到底部隆起,即成东亚的臀部。它纯粹是一个政治体,原本是法国征服安南帝国及其附庸国后对应的殖民统治。然而这个联邦,正在解体当中。」──《东南方的国度》〈背景〉 一九五〇年,前往西贡 二战结束后,亚洲的变革迅速蔓延开来,所有国家都在战胜气氛与民族主义的支持下,迅速展开反殖民行动。不同于邻近的英属印度在战后旋即独立,法国人并不想放弃印度支那,并与蓬勃的抗争势力「越南独立同盟会」进行长期战事。除了越南本土的战争之外,柬埔寨与寮国的局势也不稳定,枪林弹雨下的土地,失去了以往的肥沃与壮阔。在这样的局势下,诺曼.路易斯决定前往西贡一探究竟,展开这场动盪与危险的旅程。
不为人知的半岛内陆
除了西贡与越中地区,沿着当今柬埔寨、寮国国界的高山地区,住着一群芒族、占族、嘉莱族、埃地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他们与越南人的关系疏远,且在独立的抗战中,常常成为被牺牲的对象。然而,华丽的鼓锣文化、盛大的宴客酒会、古老的习俗,叫路易斯赞叹不已。他接着更跨越山脉,前往柬埔寨吴哥窟,观赏在古城前表演的传统舞蹈。然而,这片土地还是逐步现代化,只剩寮国,还有法国人刻意保护、略保山林的野性。
「你应该见见越南知识分子!」 在旅程往返之中,路易斯有幸跟一位年轻的越南学生闲聊,这才发现,自己听到的几乎都是法国人的片面之词。于是旅程尾声路易斯才透过线民的引导,认识一批越盟分子。他们大多一贫如洗、装备简单、规矩森严,但独立的愿望强烈。此时,战事仍吃紧,面对法属印度支那的未来,只能等待命运的裁决,希望这个潜伏在丛林的文明,再度光芒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