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的怪物:二战日本的加害者及其罪行

昭和的怪物:二战日本的加害者及其罪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二战史
  • 日本战犯
  • 战争罪行
  • 历史研究
  • 昭和史
  • 加害者研究
  • 日本历史
  • 二战
  • 历史
  • 罪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昭和历史研究的第一人——保坂 正康
  探究东条英机、石原莞尔、犬养毅等人遗留的历史之谜
  取得亲信们最真实的证词,透过家人等相关人士或本人的声音
  剖开历史的断面

  「我希望借由描述『昭和怪物』军人石原莞尔度过的昭和前期,忠实地让现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真相,浮上台面。」——保坂 正康

  日本的昭和时代已过去三十年,距离太平洋战争划下句号更长达七十余年,尽管二战并非这一代日本人的经验,但在当时无法被釐清的部分、或者即使被纳入日本教科书中也未曾发掘的真相,在跨越平成、迈向令和的新时代中逐渐变得清晰,同时将颠覆读者对某些历史人物的既定印象。

  本书为在日本被誉为「昭和历史研究第一人」的知名作家保坂正康,透过访谈为主的文字,还原包括东条英机、石原莞尔、犬养毅、渡边和子、濑岛龙三及吉田茂在内,这六位二战加害者与被害者的人物性格,并点出在同时代当中无法看见的风景。为建构这幅重要的构图以及人类的样貌,作者四十多年来共与将近四千人见面,聆听他们讲述其经验和想法,以期阐明包含日中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在内的昭和时期战争始末。

  为了更详实地描绘昭和历史的面貌,保坂正康在细细咀嚼大量证词和场景后,不时撰写成非文学类的作品,甚至花费将近七年的时间,採访战时的首相东条英机,将他实际的面貌写成评传。然而就在当时,他发现这位军官僚所指挥的战争,若能与石原莞尔两相比较,将更能看出其于历史上的罪过。在日本,经常有人指责东条英机缺乏思想与哲学,但作者对此认为,东条英机实则不懂得思想与哲学的意义,他只是一昧地在现实之中思考该如何二择一,进而推动战争。而这部分的相关精彩论述分析,也收入本书当中。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保坂正康(Hosaka Masayasu)


  一九三九年出生于北海道。现代史研究者、非文学类作家。毕业于同志社大学文学部。一九七二年以《去死团事件》出道。二○○四年自费发行杂志《昭和史讲座》,获得菊池宽赏。二○一七年,以《民族主以的昭和》荣获和辻哲郎文化赏。持续实证研究近现代史,至今为止取得超过四千人的证词。着作包括《陆军省军务局与日美开战》、《那场战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往来昭和史的大河》等。

译者简介    

陈心慧


  青山学院大学国际传播学系硕士。现任专业中日笔译、口译人员。译有《代表的日本人》、《餐桌上的日本史》、《日本古都图解事典》、《切腹的日本史》、《速解日本文化论》、《论语与算盘》(以上为远足出版)、《世界史的诞生》、《日本史的诞生》等。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东条英机怕的是什么?
第二章  石原莞尔是否知道东条暗杀计画?
第三章  石原莞尔的「世界最终战争论」究竟是什么?
第四章  犬养毅是否看穿袭击的黑影?
第五章  渡边和子至死都无法宽恕的人是谁?
第六章  濑岛龙三如何窜改史实?
第七章  吉田茂为何坚持护宪?
 
后记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精神击落」
 
昭和十六(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清晨,日本军成功偷袭珍珠港。当天傍晚,东条英机召集陆海军的军人和统帅部的幕僚等亲信,在官邸的食堂举办小宴会,以下是他当时的发言:
 
「(战果)超乎想像。罗斯福也终于要失势了。」
 
根据赤松贞雄所说,这场偷袭几乎瞒着所有人,东条英机自傲地说:「正因为是我的内阁,才能如此保密。」赤松贞雄结束晚班值勤,一早准备回家,踏出官邸时看到海军的鹿冈円平赶来,据说他当时才知道珍珠港偷袭成功的消息。对于行动如此保密,东条英机喜形于色。
 
然而事实上,美国早已破解密码,一切都被看穿,说来也是非常讽刺的事。
 
昭和十七(一九四二)年十月十四日,在靖国神社临时大祭上,东条英机在向遗族致敬之后,面对情报局次长奥村喜和男的阿谀奉承,说出以下这一段话:
 
「飞机不是靠飞机(引擎)飞向天空。是靠人飞向天空。是人的精神发动飞机。」
 
在访问飞行学校时,东条英机问道:「你们知道要用什么击落『敌机』吗?」听到学生回答要用高射砲击落,东条英机训示道:「不,要用精神击落。」
 
以下是昭和十八(一九四三)年六月二日,他在官邸晚餐时说的话。
 
「人们经常说我是政治家,但我最讨厌人家说我是政治家。我是战术家,绝非政治家。我只不过是依照多年来在陆军学到的战略方式去做罢了。」
 
这等同于承认他对战争的发展没有作为政治家的判断,只是以军人,而且是战略家的身分作战。等同于宣告东条英机对战争完全没有任何政治的判断。
 
再看到昭和十八年九月九日的发言,前一天听到轴心国之一的义大利投降的消息。对此,东条英机反而说这样的轴心体制更顺畅,并下令今后要视义大利为「敌国」。九月十日还说了以下这一段话:
 
「我经常说,要将圣上(天皇)当作神。当圣上下问,如果回答不知情,调查之后禀告,圣上绝不追究。但绝不可因此存有敷衍的苟且之心。必须据实以告。圣上对所有事情都心如明镜。」
 
东条英机下令自己的内阁阁僚要尽量与「神一般的天皇」接触,经常上奏。然而,正如大家所知,海相嶋田繁太郎等人在上奏时,窜改各种史料与文件。东条英机虽然这么说,但并没有详细报告战况恶化的情形。也就是说,他站在最接近天皇的立场,向周围的人描绘「有利于自己的天皇形象」。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简直就像一把锋利的解剖刀,直指日本在昭和时期那段黑暗的历史。我一直对战争的复杂性充满好奇,而“怪物”这个词,则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历史洪流中,行为极端、令人发指的个体。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对罪行的罗列,而是深入探讨这些“怪物”是如何形成的。是教育的失败?是军国主义的洗脑?还是某种特定社会环境下的扭曲?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够通过具体的案例,展现这些“怪物”在生活中的真实面貌,他们是否也曾有过温情和人性,又是什么让他们变得如此冷酷和残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战争是如何腐蚀人性的,以及那些被我们称为“怪物”的人,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这种深入的挖掘,对于我们认识历史、理解人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昭和的怪物:二战日本的加害者及其罪行》,犹如一声沉重的历史回响,瞬间勾起了我对那段特殊时期的种种联想。我一直对那些在历史巨轮下,扮演了施暴者角色的个体,抱有复杂而深刻的探究欲望。我好奇作者将如何定义和描绘这些“怪物”,他们是否仅仅是战争机器中的螺丝钉,还是内心深处就潜藏着残忍的基因?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鲜为人知的史料和案例,去剖析这些加害者是如何在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下,一步步走向罪恶的深渊。这种剖析,不是为了洗白或原谅,而是为了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战争对人性的摧残,以及个体责任在集体罪行中所扮演的角色。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发读者对历史真相的深刻反思,并警惕任何可能滋生“怪物”的社会土壤。

评分

我是一名对二战历史,特别是亚洲战场的历史研究者,这本书的标题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昭和的怪物:二战日本的加害者及其罪行》这个书名,直击了我一直以来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战争中的人性扭曲与个体责任。我一直认为,任何大规模的集体罪行,背后都离不开个体的参与和推动。那些被称为“怪物”的加害者,他们是如何在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下,一步步走向罪恶深渊的?这本书如果能深入剖析这些个体,提供详实的史料和严谨的分析,将极具价值。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现不同层面的加害者,从普通士兵到高级将领,从军国主义的狂热信徒到被裹挟的普通民众,以及他们各自在战争罪行中所扮演的角色。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导读者思考,是什么样的力量,能够将一个普通人变成“怪物”,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从中吸取教训,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

评分

当我在书店偶然看到这本书时,我内心深处是充满一种复杂的情绪。一方面,我对揭露战争罪行的历史著作始终抱有敬意,我认为这是对受害者负责,也是对历史真相的尊重。另一方面,我对于“昭和的怪物”这个词汇,又感到一丝不安。它似乎暗示着一种普遍性的、甚至有些宿命论的黑暗,仿佛那个时代本身就孕育了这样的“怪物”。我好奇作者将如何定义和界定这些“怪物”,他们是否仅仅是指那些直接施加暴力的人,还是包括了那些在体制内默许、纵容甚至推动罪行发生的人?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帮助读者理解这些“怪物”的形成机制,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我更关注的是,这本书是否能够超越简单的道德谴责,去探讨历史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让我们从更宏观的视角去审视那个时代的悲剧,以及它对后世留下的深刻影响。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昭和的怪物:二战日本的加害者及其罪行》给我一种强烈的冲击感,仿佛要打开一个潘多拉的盒子。我一直对近代日本的历史,特别是其在二战期间的行为,抱有深刻的反思和疑问。虽然我们都知道侵略和战争必然伴随着罪行,但“怪物”这个词汇,让我觉得这本书将不仅仅是枯燥的史料堆砌,而是试图深入挖掘那些实施罪行者的内心世界和动机。我好奇作者是如何界定“怪物”的,是那些在战场上残暴的士兵,还是在政治高层策划战争的决策者,抑或是那些在后方狂热煽动战争情绪的宣传者?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鲜为人知的案例和细节,去描绘这些“怪物”的形象,让他们不再是模糊的群体,而是有血有肉(尽管是染血的)的个体。理解这些“怪物”的形成过程,对于我们理解战争的本质,以及人性的阴暗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昭和的怪物:二战日本的加害者及其罪行》,给我一种直观且深刻的印象。它直接指向了那个时代一部分人的黑暗面,以及他们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一直对二战历史,特别是那些被宏大叙事所掩盖的个体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我好奇这本书将如何描绘这些“怪物”,他们的行为是否具有普遍性,又是否具有某种共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让我们能够近距离地审视这些加害者,理解他们的动机,以及他们是如何在战争的背景下,将人性中的阴暗面无限放大。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发读者对战争罪行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性的警惕。这种反思,不应仅仅停留在对过去的谴责,更应是对当下和未来的警示,提醒我们警惕任何可能导致大规模罪行的土壤。

评分

当我看到这本书的题目时,一种既警惕又好奇的情绪油然而生。昭和时期,对于许多人来说,是日本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充满了变革与冲突。而“怪物”这个词,则为这本书蒙上了一层阴影,预示着它将要揭示一些不那么光彩,甚至令人不安的真相。我一直认为,历史的记录不应该仅仅是宏大的事件和政治格局,更应该关注那些在历史进程中,扮演了特定角色,并对他人造成伤害的个体。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我进入那些“怪物”的世界,去了解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思想,以及他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罪行的。这种了解,并不是为了同情或洗白,而是为了更深刻地理解战争的残酷性,以及人性中潜藏的黑暗。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独特的视角,让我能够从更全面的角度去审视那段历史,并从中获得更深刻的启示。

评分

读到这本书的标题,我立刻联想到了一系列经典的二战相关纪录片和书籍,那些关于轴心国士兵的残暴行为的描述,总是令人不寒而栗。但是,“昭和的怪物”这个提法,似乎更加聚焦于日本在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内部视角,它可能不仅仅是指代前线的士兵,也可能包含了在后方,或者在决策层面,那些直接或间接促成战争及其罪行发生的人。我一直认为,理解历史的关键在于理解人,理解那些做出选择的个体。那些被历史教科书简单标签化为“敌人”的群体,背后也拥有复杂的动机、情感和经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那些“怪物”的个人经历,让他们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活生生的人,尽管他们做了不可饶恕的事情。这种挖掘,并非为了洗白或原谅,而是为了更深刻地理解历史的残酷性,以及人性中潜藏的黑暗。如果这本书能够做到这一点,它将不仅仅是一本历史读物,更是一面映照人性的镜子,让我们审视自身,警惕历史的重演。

评分

初次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我便被一种历史的沉重感所吸引。《昭和的怪物:二战日本的加害者及其罪行》这个书名,直接点明了本书的主题,似乎要揭开一段不愿被提及,却又必须正视的历史。我一直认为,要真正理解历史,就必须深入到那些被宏大叙事所掩盖的细节中去,关注那些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不光彩角色的个体。我好奇作者将如何界定和描绘这些“怪物”,他们是否是系统性的产物,还是个体道德沦丧的极端表现?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通过详实的史料和生动的叙述,展现这些加害者的真实面貌,以及他们所犯下的罪行。这种展现,不是为了煽情,而是为了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战争的残酷,以及人性中可能存在的黑暗。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发我们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和平的珍视。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眼球,那种泛黄的旧照片质感,以及标题中“昭和的怪物”几个字,瞬间将人拉入了一个充满历史厚重感和一丝不祥预兆的时代。我一直对二战历史,尤其是那些被宏大叙事所掩盖的细节和人性层面有着浓厚的兴趣。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脑海中浮现的“昭和”二字,更多的是关于那个时代日本的崛起、经济的繁荣,以及随后泡沫经济的破灭。然而,书名明确点出了“加害者及其罪行”,这让我预感到,这本书将揭示一个截然不同、更为黑暗的昭和侧面,不再是那些歌颂英雄和民族精神的陈词滥调,而是直面那些在历史洪流中扮演了施暴者角色的个体。我对书中将如何描绘这些“怪物”,以及他们是如何从普通人蜕变为施暴者的过程,充满了期待。是体制的压迫,是狂热的意识形态,还是纯粹的人性扭曲?这些问题在我翻开书的第一页时,就已经在我心中回荡。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深入的分析,而不仅仅是罗列罪证,而是去探究那些隐藏在历史事件背后,促使个体走向罪恶深渊的深层原因。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