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第一女建筑师修泽兰──
超越时代的建筑先驱者
修泽兰是台湾战后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作品具高度表现性与雕塑性。设计作品类型多元,包括学校、教堂、火车站等,最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为阳明山中山楼、花园新城与卫道中学圣堂。
中山楼以当权者属意的「宫殿式建筑」受瞩目,深获蒋介石夫妇肯定,却也被贴上保守、「御用建筑师」的标签。她在乌来山区开发的花园新城,则是台湾第一个诉求良好品质与服务机能的山坡地住宅社区,极具前瞻性与时代指标意义。执业生涯中大量承接的校园建筑更是其建筑实践中不可抹灭的纪录。景美女中、彰化师专、台中师专、高雄师专、阳明高中、虎尾女中、兰阳女中、中山女高礼堂、高雄女中图书馆、台北女师专……俨然成为战后台湾迈向现代化过程中,打造中小学校园景观与形貌的要角。
本书以文献、图面资料和访谈为基础,建筑学者殷宝宁历经十多年书写,从修泽兰的个人生命史诠释其建筑实践的表现形式、建筑风格与意义内涵,并试图在以男性建筑师为支配性地位的建筑专业领域里,寻觅女性建筑师的身影与作品轨迹,重新检验历史观看角度,并重构其作品之历史性与时代意义,同时提出对台湾当代建筑现代化论述贫瘠的反思。
修泽兰为台湾留下的珍贵资产,是礼物,更是让我们得以透过追求现代化之梦,回顾战后以降,台湾整体建筑发展的历程,以及在建筑文化嬗递中,来思索我们究竟是谁。
联合推荐 王志弘(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教授兼所长)
阮庆岳(建筑评论家、小说家)
范巽绿(教育部政务次长)
夏铸九(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名誉教授)
孙全文(成功大学建筑系名誉教授)
黄光男(前台湾艺术大学校长、前行政院政务委员)
华昌宜(王大闳建筑研究及保存学会名誉理事长、前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教授)
郭中端(中冶环境造形顾问公司代表)
郭琼莹(中国文化大学景观学系系主任兼所长)
张清华(九典联合建筑师事务所主持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