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台灣太歲信仰之歷史沿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介绍


略述台灣太歲信仰之歷史沿革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著者 蘇原裕
出版者 致出版
翻译者
出版日期 出版日期:2021/12/24
语言 語言:繁體中文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2-23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描述

  近年來,在華人世界盛行起太歲信仰,每當春節之時,除了傳統之「安太歲」外,還盛行「點太歲燈」等風氣,本書將有系統地介紹此太歲信仰之來源及其歷史。
 
本書特色
 
  ★ 台灣少見的太歲信仰研究專著,系統性地介紹民間太歲信仰之來源及其歷史發展
  ★ 精選清宮、北京、江南、台北木柵指南宮四處的六十太歲神像圖錄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蘇原裕
 
  .法鼓佛教學院佛教學系碩士
  .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博士
 
  主修佛教藝術
  曾到南京東南大學藝術學院博士班
  研修美術考古及中國藝術批評專題
  出版《因陀羅禪畫的研究──以寒山拾得繪畫為核心》
略述台灣太歲信仰之歷史沿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图书目录

序/陳清香
序/劉國威
自序
 
第一章 太歲信仰之源流與歷史演變
第一節 太歲文化起源
第二節 古人之宇宙觀
第三節 從歲星到太歲之演化
 
第二章 太歲信仰之演化
第一節 唐宋太歲信仰之轉化
第二節 六十元辰與六十太歲
第三節 元明清之太歲信仰
 
第三章 斗姆信仰之興起
第一節 斗姆信仰之起源
第二節 道教斗姥與佛教摩利支天之合體
第三節 斗姆信仰與六十太歲信仰之合流
 
第四章 斗姆與六十太歲造型略論
第一節 斗姆與其脇侍
第二節 六十太歲之造型比照
第三節 斗姆與太歲之手持物
 
第五章 台灣太歲信仰之沿革與演變
第一節 五、六○年代(1970)以前之太歲信仰
第二節 七、八○年代(1990)宮觀寺廟之安太歲
第三節 九○年代(2000)以後之點太歲燈
 
第六章 結語
 
參考文獻

图书序言

自序
 
  二年前,農曆過年時,因所屬生肖沖犯太歲,身邊之親友,建議我去廟裡安個太歲,一方面隨順親友之意,另一方面也想反正也不礙事,無妨去試一試,就去松山慈祐宮花了數百元點了個太歲燈、也得到了一個隨身攜帶之太歲符,就這樣與太歲結了緣。
 
  回來後,因為好奇,就順手拿了(請了)廟裡的一些有關太歲之資料、書刊來看,這一開始竟然引出了我的興趣來,原來太歲之思想,早起於商周之時,為我國傳統之儒道思想之一,因此我就上國家圖書館,找了一些資料來看,諸如:陳峻誌的碩、博論,及石宜鑫、林怡青、陳鶴文之有關之碩論,埋頭研究起來,之後又去找了一些專論及專書來參照,就這樣在心中有了這本書之雛形。
 
  今年年初時,各大網路、新聞媒體,及各宮觀、寺廟又大加宣傳安太歲、點太歲燈之事,因此萌發了,我寫本書之念頭,於是暫時丟開了手邊之雜事,花了幾近半年時間,埋頭提筆寫就了此本小書。
 
  本書雖是寫台灣太歲信仰之歷史沿革,但是還是依照太歲信仰之起源,追溯至商周之起源時期,及歷經兩漢之醞釀、唐宋之演變、宋元民間傳說之附會,及信仰之民俗化,但到了明清之時,又沉寂了一段時日,直到1990年代,突然在以台灣為主之華人世界裡大加流行起來,蔚然成風。
 
  現時之太歲信仰的流行,雖然是以台灣為主,但因在台民初入台之時,並未有太歲之信仰跟隨著流傳過來,因此,在1990年開始興起安太歲、拜太歲之風時,各大宮觀、寺廟苦找不到太歲之來源與造像之依據,只能暫時以牌位代替之。幸而於此時,兩岸宗教事務交流興起,台灣之宗教團體,到北京參訪時,無意中發現了北京白雲觀中之元辰殿,正巧為祭拜「太歲」之專殿,設置有六十太歲神像及太歲統領—斗姆神君之像,一組完整之太歲專祀殿堂。
 
  就這樣,高雄關帝殿立即請大陸福建神像造像師傅,依樣仿造,並於1992年完成太歲專殿之設置及開光,另於1991年9月台南麻豆代天府,更是直接從北京白雲觀迎請回六十太歲神像,搶先設置太歲專殿供奉,成為台灣第一家有六十太歲之專殿的廟宇。此後,台灣各處之宮觀、寺廟,陸陸續續地設置起太歲專殿、或祭祀專壇,形成今日各大小宮觀、寺廟泰半皆有供奉太歲之盛況。
 
  廿一世紀的現代社會,隨著科技、電腦、網路之發展,實體的安太歲、拜太歲,也隨之轉換成點太歲燈,進而點雲端太歲燈、安雲端太歲,只要在自己之電腦或手機上,敲幾個鍵一切就可搞定,十分方便,更因為科技之發達,人們生活忙碌,精神上甚顯得空虛,太歲之信仰之簡易方便,非常適合現代人之生活需求,也就因此而大為興盛。
 
  最後,希望本書能帶給讀者,一個清晰的太歲信仰來源之概念。

图书试读

第一章 太歲信仰之源流與歷史演變 (節錄)
 
近年來,每當春節來臨之時,新聞媒體及網路上,除了傳統的習俗「點光明燈」外,還會大肆宣揚「安太歲」、「點太歲燈」等民間信仰習俗,各地方之大小宮觀、寺廟亦多宣揚此項活動,並提供此項服務(基本上是收費的服務)。
 
「安太歲」、「點太歲燈」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它們有何作用、功效?這些習俗是如何而來的?底下本文將就太歲文化之起源、太歲信仰之演化,做一系統性之論述與介紹。
 
◆ 第一節 太歲文化起源
 
早在殷商、周朝之初時,就有「太歲」之說了,《荀子》〈儒效篇〉中云:「武王之誅紂也,行之日以兵忌,東面而迎『太歲』」,雖然荀子(316BC?~235BC?)為戰國時期之人,《荀子》一書為前漢劉向(77BC~06BC)所整理而成之書,但從此書之描述可推知於殷商末年、周朝初興武王伐紂之時,已有「太歲」之思想與「太歲」之說了。在1976年陝西省臨潼縣零口鎮出土之西周青銅器「利簋」,其上有四行共三十二個字之銘文:
 
「珷征商 隹(唯)甲子朝歲
鼎 克昏(聞)夙又(有)商 辛未
王才(在)管師 易(賜)又(右)吏利
金 用乍(作)旜公寶尊彝」(見圖一)
 
此銘文已被金鼎文學者解讀了,其大意為:「周武王伐商朝紂王時,於甲子日清晨時,有『歲』星(木星)出現,應當屬於吉兆,周朝之師向商紂發起進攻,最終取得勝利,於第八天(辛未日),周武王對有功之人員,進行犒賞。」由於此銘文之紀載,可將「歲」之說,向前推至殷商末期周武王伐紂之時的西元前1046年,此處之「歲」為歲星(木星),相應於後來之「太歲」,後文將會有詳細之解說。
 
此外,於前漢時之一些文件中,亦有多處言及「歲」、「歲星」、「太歲」之記載,略舉如下:
 
《國語》〈周語〉:「昔武王伐殷,『歲』在鶉火,月在天駟,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黿。星與日辰之位,皆在北維。」

《漢書》〈天文志〉:「『歲星』所在,國不可伐,可以伐人。」

《漢書》〈郊祀志〉:「而雍有日、月、參、辰、南北斗、熒惑、太白、『歲星』、填星、辰星、二十八宿、風伯、雨師、四海、九臣、十四臣、諸布、諸嚴、諸逐之屬,百有餘廟。」、「宣帝(在位74BC~49BC)即位……又立『歲星』、辰星、太白、熒惑、南斗祠於長安城旁。」

略述台灣太歲信仰之歷史沿革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略述台灣太歲信仰之歷史沿革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略述台灣太歲信仰之歷史沿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略述台灣太歲信仰之歷史沿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