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鏡為窗 大數據分析強化大學競爭力 (電子書)

化鏡為窗 大數據分析強化大學競爭力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蒞君
圖書標籤:
  • 大數據分析
  • 高等教育
  • 大學競爭力
  • 數位轉型
  • 教育科技
  • 資訊科技
  • 數據科學
  • 策略分析
  • 電子書
  • 化鏡為窗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直覺式校務治理OUT!大數據分析IN!

  在巨量資訊年代裡,「大數據」已經成為提升大學競爭力的必要工具,不僅能係統化地整閤校園資源,更能透過瞭解學生狀態,從學生為主體來推動校務發展,成為大學校院改進與辦學的重要依據,也是各界瞭解大學校務研究實務的途徑之一。讓學校分析自身資料、辨清優劣,如同一麵鏡子映射齣校務真實麵貌;從而連結全世界的大學公開資料、加以比較分析,進一步打開世界校務治理之窗,找到大學發展的飛翔方嚮。

  本書以多元化的實證技術,加上豐富的案例,輔以超過170張的全彩圖錶,不僅剖析高教相關議題的起因與複雜性,更具體展現交通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如何協助校務「化鏡為窗」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學習評估與評鑑」、「決策支援」、「資料治理」三大校務研究議題,以及「百川招生」等多元入學管道與「SAIL 計畫」、「跨域教學」等近年重要校務發展成效。

  期待本書提供的交大校務研究經驗,能與其他大學彼此切磋、共同精進,讓大數據分析不僅是「呈現數據」,更能針對學校的重點議題進入深入的探討,作為各校在未來麵對校務問題時,解決問題與參酌思考的重要指引。

本書特色

  1.交通大學首度不藏私公開,以大數據進行校務研究之專書。
  2.運用多元化實證技術,佐以豐富案例,具體呈現校務議題研究成效。
  3.在數據研究之外,更進一步剖析數據背後的意義,有利協助校方進行校務相關決策。
  4.全書全彩印刷,以大量統計圖錶及歸納清晰的錶格,與深入淺齣的文字相輔相成,有助讀者理解。
 

著者信息

編者簡介

王蒞君


  國立交通大學電機係講座教授、IEEE Fellow。現任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IBM智慧物聯網巨量資料分析研發中心主任、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工研院資通研究所特聘研究。研究專長包括無線通訊及軟體定義行動通訊網路、巨量資料分析與智慧物聯網等。

劉奕蘭

  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暨師資培育中心教授、大數據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專長為教育心理學、青少年的發展與適應、親子互動、霸淩旁觀者效應等。
 

圖書目錄

序言 交通大學代理校長陳信宏
緒章 翻轉校務研究新未來                      王蒞君、劉奕蘭

【學習評估與評鑑】
第二章 百川學子引領自學新潮流            吳俊育、粘美玟、程姿螢
第三章 SAIL計畫觸動大學教育新未來      陳鏗任、黎少奇、吳歡鵲
第四章 校務研究助攻破解跨領域成功密碼         張繐礠、卓坤申

【決策支援】
第五章 大數據精準招生開展共贏局麵            鄭朝陽、林珊如
第六章 多元學習歷程與招生就學錶現初探   陳思光、常善媚、林珊如
第七章 多元入學管道交大生學習成效盤點           王維菁、謝維軒
第八章 由交大再探大學均質化及不同生源學業錶現    毛靖嵐、洪慧念
第九章 正確解讀世界大學排名                           陳瑋真

【資料治理】
第十章 淺談校務資料治理                楊子奇、劉育君、林惠敏

終章  以大數據為「鏡」打開校務治理之「窗」            王蒞君

 

圖書序言

  • ISBN:9789578614413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9.9MB

圖書試讀

序章

翻轉校務研究新未來  
國立交通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 王蒞君、副主任 劉奕蘭


  校務研究源自美國大學,其宗旨是透過資料蒐集、分析學生及教職員學習與教學的成效,以促進高等教育機構的運作與決定。(註1)校務資料的公開化是全世界校務研究的趨勢,透過縝密的校務資料分析可以發掘學校的優勢與潛力,量化學校的研究能量及教學的特色,校務資料大數據分析的整體效益,就如這本書封麵所言,可以化鏡為窗。這些資料就像一麵鏡子讓我們看清自己,同時這麵鏡子也是一扇窗,是可以被打開的,告訴我們高等教育全球化未來的發展趨勢。

  2015 年教育部為善用學校資源並提高學生學習成效,提齣「大學提升校務專業管理能力計畫」,獎勵各大學建立以學生為基礎的學習資料庫。交大隨即成立「大數據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進行大學生學習成效評估以及提升機製的校務議題研究。

  本中心結閤資訊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 和校務研究(Institutional Research),提供證據為本的分析報告,協助學校領導、行政及教學單位進行決策。同時也為學校主管機關、排名機構及社會大眾提供辦學成效的相關數據。2018 年2月本中心提齣BEST 校務研究服務理念,包含瞭解需求(Business)、改善使用者經驗(Experience)、創新服務(Service)、先進技術(Technology)等四項領域,以掌握「從經驗決策走嚮資料決策」,以及「商業智慧走嚮人工智慧」的校務研究國際趨勢。

  為瞭實踐BEST 服務理念,我們需要從資料倉儲、資料治理、議題分析到行政決策,建置一套完整規劃的資料倉儲。建置過程中經過資料清洗去除不必要的雜質,纔能在去蕪存菁後的沃土中,撒下各種議題種子,也纔能長得又快又好。相關基礎建設與校務議題分析工作,簡述如下:

  三大基礎打底,資料治理快又好
  基礎建設工作主要分為三大核心項目:
  一、校務資料倉儲係統
  「資料倉儲」建置目的,是將散落各處室的資料進行整閤,具備節省重複蒐集資料的時間成本、可彈性自行串接主題性資料集、永久儲存校務資料與可做為校務研究資料儲存的單一窗口等特性。依照建置時間的順序,又可分為三個層麵

  (一)    策略層麵
  建置規劃需考量資料倉儲和校務資料特性,與可利用資源的多寡。本中心採取全麵建置策略:包括①資料盤點與檢視;②透過資料萃取(Extract)、轉置(Transform)和載入(Load)整閤全校校務相關資料;③迴應校級計畫指標與加值應用,目標為建置全校型資料倉儲。

  (二)    實施層麵
  整閤校內可運用的軟硬體資源,規劃資料倉儲係統架構及開發環境後,分階段進行需求訪談、校務資料盤點、邏輯確認、開發設計及測試驗證。

  (三)    服務層麵
  建置資料分析及資料申請服務流程:
  從提齣議題分析需求或資料申請→確認申請內容→資料整理及進度迴覆→迴饋分析結果或提供去識別化資料→結案

  資料分析部分由本中心提供議題分析報告給相關業務單位,透過電話或麵對麵說明報告內容,再由業務單位擬定相關措施,經單位主管同意及相關必要程序後付諸執行。

  二、資訊整閤平颱
  建置資料倉儲的同時也規劃「資訊整閤平颱」,目的為聚閤及管理資訊係統,並具備校務研究成果展示及申請資料功能,建置策略為每年於平颱上建置新的係統功能。本中心目前已完成中心網站、校務及財務資訊公開專區、數據視覺化係統與校庫資訊公開專區,未來將陸續建置校務資料自動填報、高中學習歷程、資料申請功能、校務資料雲端化等新係統。

  三、校務資料加值中心
  資料倉儲及資訊平颱趨於完善後,就會麵臨整閤資料庫申請、利用及發錶等問題。本中心為遵循《個人資料保護法》、《人體研究法》、《大學法》與資訊安全策略等規範,配閤資料不離校原則,於2018 年啟動「校務資料加值中心」規劃。包括簽署個資使用同意書、空間設計、軟硬體規劃、遠端虛擬桌麵建置、資料申請流程、REC 及校務議題委員會技術審查等,皆逐一規範資料使用規則。「校務資料加值中心」已於2019 年10 月完成空間及硬體設備的建置,並於2020 年3 月20 日於校內行政會議中通過「校務資料庫管理及申請使用作業要點」,嚴格規範資料使用辦法,以落實個資保護及資訊安全的策略。

  二大議題分析,校務研究動起來
  除瞭積極進行基礎建設,為瞭促進教職員參與校務研究,本中心也與教研所和統計所教師群閤作,在2018 年共執行超過20 個研究議題,依目的可分為二大類:

  一、學習評估與評鑑
  透過研究設計及評分策略,將學生學習轉化為可觀察、可評量的能力,藉由資料蒐集瞭解學習進展,達成改善教學與學習目標。2018 年主要聚焦於創新課程的學習成效評估,包括百川學位學程實施成效、理學院自主愛學習錶現、跨域學程學習成效、ICT 創創工坊學習評估、通識跨域選課現況分析、總整性課程學習成效等。

  二、決策支援
  為支援行政首長作為校內決策或調整現行製度的任務議題,包含國際生獎學金、境外生學習成效、起飛生就學率與學習錶現、高中多元學習錶現類型與大一修課錶現、高中與大學均質化、學生學習特質與學業錶現及世界大學排名等。

  三大焦點領域,分享成果不藏私
  本書的誕生,乃是前述校務研究議題成果的集結彙整,期盼將交大的校務研究經驗與其他大學校務研究工作夥伴分享,彼此切磋、共同精進。全書共分五大部分,除由本章介紹校務研究宗旨、目標及創新服務概念外,尚包括以下三大單元及結語:

  一、學習評估與評鑑
  為瞭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積極規劃各種教學政策,鼓勵教師教學精進,期盼提升全校教學創意與價值,交大自2015 年起,便以創新、彈性及多元的開課模式,延伸學生自主學習、彈性修課的可能性為目標,推動許多創新學製。

  其中,「跨域學程」的設置,即為統籌全校9 個學院的教學資源及重新規劃47個跨域課程模組,協助學生拓展跨域專長。「自主愛學習」則根據理學院推動的「自主愛學習啟航計畫」,製作優良的數位課程,透過「學習彈性」及「學習教練」製度的支持,培養學生處處學習的習慣,和自我規劃、自我監控的自主學習能力。「百川學位學程」更是特殊選纔招生培育試驗,招收具備特殊專長或創新設計力、獨立思考力潛能的高中生,讓學生選擇適閤自己的學程就讀,為跳脫傳統學係框架的全新學習體製。

  本單元收錄章節,就是針對三種新式學製所進行的學生學習評估研究。張繐礠博士撰寫的〈校務研究助攻破解跨領域成功密碼〉描述高等教育推動跨域學程可能麵臨的製度、教學及學習睏境。為瞭解這些睏境背後的影響主因,需界定適閤的評估指標,如師資及學生人數、跨域學生的學習成績、學術研究力及畢業流嚮等,並透過校務資料迴應評估指標,以獲知初步的實施成效。

  〈SAIL 計畫觸動大學教育新未來〉一章,則探討107 學年第一學期參與「SAIL」計畫學生,參與課程的準備度與學習錶現情況,並透過學生在學習平颱的學習軌跡,瞭解不同類型學生在線上課程所展現的學習策略與路徑。吳俊育副教授在〈百川學子引領自學新潮流〉則採用質性與量化研究方法,蒐集結構化與非結構化資料。除以訪談及問捲調查瞭解學生入學後的學習適應情況外,也從學生入學麵談筆試資料中,歸納齣學生哪些特質最能影響錄取率,讓未來入學審查流程更加適切精準。

  二、決策支援
  值得一提的是,透過彙整各種數值證據,協助行政及學術單位從不同層麵瞭解學校現行製度狀況、整體競爭力及學生學習成效,更是校務研究的重要職責。校務研究的主要任務之一,在於提供數據分析所得實證,作為校方政策決定參考。

  對高等教育而言,學生是學校的最大資源,然而大學招生方式卻受到教育部嚴格規範。從1995 年教育部推動的「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到2007 年的「大學繁星計畫」,以及2014 年全麵施行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無不強調大學選纔多元化。因此,如何製定並發展精準的招生指標和策略,以招攬優秀適性的學生,便成為各大學的重要課題。

  本書第二單元「決策支援」即針對歷年不同管道入學的交大學生之特質、興趣及學習錶現進行分析,進一步協助學校製定招生指標,作為各學係選擇適性學生入學的參考。在〈大數據精準招生開展共贏局麵〉一文,鄭朝陽助理教授及林珊如特聘教授首先介紹如何使用巨量資料分析,協助交大招生專業計畫小組針對個人申請入學書麵審查,製定符閤各學係的審查指標,讓書麵評審標準更加科學化,也更具公平性。

  洪慧念教授的〈由交大再探大學均質化及不同生源學業錶現〉,根據過去數年交大大學部與研究所學生的入學管道與就讀學校來源,瞭解學生來源是否更趨多元,檢視教育部高中職均質化政策成效。王維菁教授於〈多元入學管道交大生學習成效盤點〉探討過去數年交大學生學習成績錶現,是否會因不同入學管道、就讀高中學校類型、性別而有所差異。

  而陳思光博士在〈多元學習歷程與招生就學錶現初探〉一文,從過去數年交大申請入學書麵資料中,檢視高中學員學習活動錶現類型與入學後學習錶現的關聯性,並提供各學係針對個人申請管道中的書麵審查建議,製定閤適的審查尺規。最後,陳瑋真研究助理撰寫的〈正確解讀世界大學排名〉是針對各大學研究論文、教學、師資、服務、設施、成就錶現和學術聲譽等資料的綜閤評估,也是大學辦學成效指標之一。然而,世界大學排名係統很多,各係統評量指標定義和權重都不同,到底應如何詮釋世界大學排名結果?該文即重點介紹目前較知名的世界大學排名係統,並提供解讀排名結果的建議。

  三、資料治理
  「校務資料治理」能整閤全校各處室部門的資訊,儼然是校務研究的基石,也是校務研究辦公室能否有效運作的關鍵。由楊子奇助理教授、劉育君研究助理及林惠敏助理研究員編寫的「資料治理」單元所收錄之〈淺談校務資料治理〉一文,便從廣義概念介紹資料治理定義、目的、理念與實踐論起,其次根據本校建立資料倉儲的經驗,描述校務資料倉儲規劃過程,包括資料倉儲建立前的準備工作、係統規劃架構、資料清洗與資料倉儲建立,以及後續資料安全維護,如資料安全使用與適法性。文中分享的交大經驗,實為他校資料治理與實踐的最佳範例參考。

  交通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自2015 年成立至今,已逐步完成資料倉儲建製與各類校務議題研究。本書收錄文章內容乃摘錄於各校務議題研究專文,可惜篇幅限製,無法完整呈現所有研究議題與內容,未來本中心仍將秉持BEST 服務理念,持續進行更多元的校務議題研究。也期望藉由這本書的拋磚引玉與分享,協助更多大學校務研究工作人員,一起為提升臺灣校務研究品質而努力。

  註1. Saupe, J. L., & Montgmery, J. R. (1970). The nature and role of institutional research: Memo to a college or university. (ED049672)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