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讀書信二‧古典詩詞天空(增修版):唐至清代日月星辰晴雨雪九二首 (電子書)

賞讀書信二‧古典詩詞天空(增修版):唐至清代日月星辰晴雨雪九二首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夏玉露
图书标签:
  • 古典诗词
  • 唐诗
  • 宋词
  • 清诗
  • 中国古典文学
  • 诗歌
  • 书信
  • 增修版
  • 电子书
  • 日月星辰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適合國中以上學子奠定國文基礎。
  ‧適合喜歡古典詩詞的成年男女於閒暇時賞讀。
  ‧精選唐代到清代的主題詩詞,按朝代及作者出生年排列,每首皆附有注釋,並搭配劇情連貫的交換書信,詩詞‧譯文對照則合併於書末,讀者可透過本書對古典詩詞有總體的認識。

  賞讀詩詞自由式,讓人越讀越愛

  92首與日月星辰、晴雲雨雪相關的詩詞
  88種賞讀古典詩詞的角度
  【新增「詩詞‧譯文對照」單元】


  打破傳統分類,從現代人的角度選讀跨時代詩詞。
  可以欣賞文字之美、可以沉醉其中、可以隨意聯想,也可以唱反調……

  跟著兩位久別重逢的國中同學
  李真希╳王明晴
  透過感性與知性的書信對談
  在賞讀詩詞的同時,重溫年少歲月,品嚐人生滋味

  一起品味古典詩詞精煉的遣詞用字,
  也在古典詩詞裡找到自己的心情。
  原來,古典詩詞如此美麗,又如此貼近現代生活。

  ◎前情提要
  李真希和王明晴在國中同學的婚禮上重逢後,決定要通信賞讀詩詞,順便聊聊彼此的生活點滴與感想。在賞讀與「花草樹木」相關的花園主題詩詞之後,她們要開始以「天空」為主題,賞讀與「日月星辰、晴雲雨雪」相關的詩詞。

  ‧李真希:任職於臺北DF動畫臺,剛放下對前男友亞翔的眷戀,與同事弘宇交往中。目前,弘宇已辭掉工作,創業開設的冰淇淋店正要開幕。

  ‧王明晴:任職於中部某農會,已婚,丈夫為國中地理老師,育有差距六歲的一雙兒女。

  ◎給明晴的信
  明晴:
  我選讀張九齡的〈望月懷遠〉做為天空系列的開頭。在這首詩裡,雖然有「情人怨遙夜」這一句,我卻感覺到濃濃的暖意。因為詩裡沒有對所思念之人的怨恨,反而是想把滿滿的月光送給他。雖然詩人也知道這願望無法實現,只能期待彼此在夢中相會,但這樣的想法已讓讀者感到溫馨了。

  不過,我覺得這種心情比較有可能發生在親友之間。對於遠在他方的親友,我們總會獻上祝福,希望他一切都好。但若是面對情人,難免會因渴望獨占而心生埋怨;而且,要是對方獨自在他鄉過得很好,也會懷疑自己在對方心中的地位是否一點都微不足道。愛情真是最濃烈也最脆弱的感情啊。

  所以,我始終不認為遠距離戀愛能夠維持長久。不過,我也不覺得伴侶非要天天黏在一起不可,偶爾分開一陣子並無所謂,但以見面密度來說,每年有一半以上的天數能見到面,說說話、相處幾小時,會是比較好且真實的互動吧。

  雖然,這世上也有那種心有靈犀的、追求柏拉圖式戀愛的伴侶,光是透過電話或線上聊天,就可以獲得心靈的滿足。但我覺得,所謂的伴侶,就是要能夠共享生活並相處愉快,才有意義。寫到這裡,我突然發現,或許這才是我當初選擇放棄亞翔的真正原因。原來如此啊。

本書特色

  ‧每首詩詞皆附注釋,並貼心設計無注釋編號干擾賞讀的編排方式。讀者可直接從詩詞文字理解意境,從而延伸思考和想像。
  ‧精選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等歷代共62位文人的作品,皆附上作者簡要生平,讓讀者可對作者的創作觀點有基本了解,幫助理解詩詞涵義。
  ‧每組詩詞皆搭配一篇簡短好讀的書信散文,透過連續劇情、理性與感性兩種角度,將對詩詞的理解與領悟融入日常生活中。
书籍简介:唐宋词研究与鉴赏(精装典藏版) 本书聚焦于中国古典诗词的瑰丽篇章,特别是唐代与宋代词体的演变、风格流变及其对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这是一部集学术研究、文本细读与审美鉴赏于一体的综合性著作,旨在为古典文学爱好者、研究者及学生提供一座深入理解唐宋词殿堂的坚实阶梯。 --- 第一部分:唐代词的勃兴与初探——“别是新声”的开端 本书的第一部分将时间轴拉回唐代,探讨词这种新兴文体如何从燕乐歌辞的边缘走向文人创作的中心。我们将细致剖析唐代词体的早期形态,特别是晚唐五代时期,以温庭筠、韦庄、李煜为代表的词人的独特贡献。 一、 燕乐歌辞到文人创作的转型: 词源考辨: 追溯“曲子词”的起源,分析其在民间与宫廷中的流传,并考察其与近体诗在格律、音韵上的区别与联系。 花间派的审美转向: 深入解读“花间派”的文学主张。温庭筠的绮丽秾艳、铺陈排比,如何确立了早期词的“艳科”基调?我们不仅分析其主题(离愁别绪、闺怨相思),更着重于其在语言运用上如何追求精致与感官刺激,为后世词风定下了重要底色。 南唐之音: 重点剖析后主李煜的词风转变。从早期的“花间余韵”到国破家亡后的“以血书者”,李煜如何将个人命运的悲剧性融入词中,使词体首次展现出深沉的、超越个人情爱的哲思与家国之痛?其词作的散文化倾向和自然流转的语言如何预示了宋词的广阔境界? 二、 格律与形式的初步规范: 对唐代流行的主要词牌(如《菩萨蛮》《忆江南》《浪淘沙》等)的句法结构、平仄要求进行详尽的梳理。 探讨唐代词人对“协律”的认识与实践,分析他们如何在既定的音乐框架内,开拓抒情空间的努力与局限。 --- 第二部分:宋词的鼎盛与格局的拓展——“别开生面”的时代 宋代是词的黄金时代。本书的第二、三部分将集中火力分析北宋与南宋词人如何突破唐代“艳科”的藩篱,将词的题材、境界、风格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 北宋的“尚意”与“豪放”的奠基: 柳永与都市词的繁荣: 柳永如何通过大量创作长调慢词,将词的描写对象从闺阁扩展到市井百态、羁旅行役、乃至士大夫的应酬交游?分析其“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社会影响,及其对口语化、铺叙手法的娴熟运用。 苏轼的“以诗为词”的革命: 本章是全书的重点之一。苏轼如何以其广阔的胸襟和“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哲学理念,彻底解放了词的题材与语言?我们将深入探讨“豪放派”的内涵,分析苏轼如何将议论、哲理、写景的笔法引入词中,使词体具有了与近体诗平视的资格。 案例分析: 重点研读《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结构布局、意象选择及其蕴含的“大江东去”的旷达精神。 “婉约”的精进——秦观与周邦彦: 探讨在苏轼冲击之下,婉约派如何没有退化,反而走向了更精微的境界。秦观的“以情胜理”与周邦彦对音乐格律的极致掌控(“集大成者”),如何将音律美与意境美推向了极致。周邦彦在“集大成”过程中对词体的“程式化”贡献与潜在的束缚。 二、 南宋的“承继”与“变奏”: 李清照的“易安体”: 独立章节分析李清照这位“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词作如何超越传统闺阁题材,展现出女性知识分子在国破家亡中的个体觉醒与对生命本真的探求?重点剖析其语言的“本色美”与“清水出芙蓉”的艺术效果。 爱国主义主题的勃发: 探讨岳飞、张孝祥等词人如何将爱国情怀融入词体,使之成为承载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辛弃疾的“慷慨悲歌”与“稼轩体”: 详细分析辛弃疾如何继承苏轼的豪放,并将其转化为一种更具战斗性、更富于历史感和英雄主义的基调。探究其词中奇崛的用典、跳宕的结构、以及“以议入词”的独特手法。他的词是宋代文人政治理想破灭后,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呐喊。 --- 第三部分:词学理论与鉴赏方法论 本书的最后部分将视野从具体文本提升至理论层面,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的鉴赏工具。 一、 词体论辨析: 探讨历代词学大师如姜夔、张炎、王士禛等人对词体“本色”的界定与争论。词与诗的体性差异究竟何在?“词别是一家”的论断如何形成? “词体”与“音乐”的不可分割性研究:分析词牌的体制如何制约和启发了词人的创作,以及在宋元变迁中“失乐”后的词体命运。 二、 风格流派的辨析与审美标准: 构建一套辨识唐宋词流派的实用框架,教授读者如何从“意境的开阔度”、“语言的典雅性”、“音乐性的强弱”等维度,对词作进行准确的风格定位。 鉴赏指引: 结合具体的名篇,指导读者如何体会“境界”的营造(如由物及人、由景入情),如何欣赏词中“炼字”的妙处,以及如何捕捉词中转承启合处的“神来之笔”。 结论: 本书旨在展示唐宋词从萌芽到成熟,再到分流与融合的完整历程。它不仅是历史的回溯,更是对人类情感表达艺术的深度挖掘。通过对这些不朽篇章的细致品读,读者将能领略古典文学中最富音乐性、最富意境美的艺术成就。 --- (全书约 150000 字,以深度文本分析和历史语境还原为核心,旨在提供一部兼具学术严谨性与审美愉悦感的宋词研究力作。)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夏玉露


  1976年生,資深編輯及採訪記者,熱愛寫作,為了重溫古典詩詞的美好而企畫此系列書籍,希望讓所有讀者都能輕鬆讀懂詩詞,浸淫在詩詞用字精練、意境無窮的絕美文字世界,著有《賞讀書信一‧古典詩詞花園(增修版):唐至清代繁花盛開一一五首》、《三六六.日日賞讀之二.古典詩詞美麗世界(唐至清代)》、《三六六.日日賞讀古典詩詞經典名作(唐至清代)》。

  另以天真璐為筆名,創作暖心系長篇小說,著有《遇時不候:誰是最愛》、《凝視愛:想要在一起》、《曾經美好:相信或不相信愛情》。

图书目录

◎唐
1 [五言律詩] 望月懷遠──────張九齡
2 [五言律詩] 秋宵月下有懷──────孟浩然
3 [五言律詩] 途中遇晴──────孟浩然
4 [五言古詩] 同從弟南齋翫月憶山陰崔少府──────王昌齡
5 [五言古詩] 月夜江行寄崔員外宗之──────李白
6 [五言古詩] 挂席江上待月有懷──────李白
7 [五言古詩] 淮海對雪贈傅靄──────李白
8 [五言律詩] 春夜喜雨──────杜甫
9 [七言律詩] 新秋──────杜甫
10 [五言律詩] 秋晚新晴夜月如練有懷樂天、新秋對月寄樂天──────劉禹錫
11 [五言絕句] 秋詞 二首──────劉禹錫
12 [五言律詩] 觀雲篇──────劉禹錫
13 [五言律詩] 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柳宗元
14 [七言律詩] 夢天──────李賀
15 [七言律詩] 春雨──────李商隱
16 [五言律詩] 秋月──────李商隱
17 [五言絕句]、[五言律詩] 細雨 二首──────李商隱
18 [詞] 更漏子 星斗稀──────溫庭筠
19 [詞] 菩薩蠻 南園滿地堆輕絮──────溫庭筠
20 [五言律詩] 章臺夜思──────韋莊

◎五代十國
21 [詞] 酒泉子 秋月嬋娟──────李珣
22 [詞] 漁歌子 九疑山──────李珣
23 [詞] 薄命女 天欲曉──────和凝
24 [詞] 喜遷鶯 霧濛濛──────馮延巳
25 [詞] 應天長 石城山下桃花綻──────馮延巳
26 [詞] 喜遷鶯 曉月墜──────李煜
27 [詞] 巫山一段雲 雨霽巫山上──────毛文錫
28 [詞] 生查子 春山煙欲收──────牛希濟
29 [詞] 河傳 秋雨──────閻選

◎北宋
30 [詞] 佳人醉 暮景蕭蕭雨霽──────柳永
31 [詞] 八聲甘州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柳永
32 [詞] 玉蝴蝶 望處雨收雲斷──────柳永
33 [詞] 御街行‧秋日懷舊──────范仲淹
34 [七言律詩] 晚泊岳陽──────歐陽修
35 [詞] 虞美人 秋風不似春風好──────晏幾道
36 [七言律詩] 遊月殿──────程顥
37 [七言律詩]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蘇軾
38 [七言律詩] 有美堂暴雨──────蘇軾
39 [詞] 南鄉子 晚景落瓊杯──────蘇軾
40 [詞] 南歌子 雨暗初疑夜──────蘇軾
41 [詞] 念奴嬌 斷虹霽雨──────黃庭堅
42 [詞] 滿庭芳 紅蓼花繁──────秦觀
43 [詞] 蝶戀花 曉日窺軒雙燕語──────秦觀
44 [詞]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晁補之
45 [詞] 少年游 朝雲漠漠散輕絲──────周邦彥
46 [詞] 玉樓春    桃溪不作從容住──────周邦彥
47 [詞] 霜葉飛    露迷衰草──────周邦彥
48 [詞] 夜飛鵲•別情──────周邦彥

◎北南宋之交
49 [詞] 小重山 月下潮生紅蓼汀──────汪藻
50 [詞] 行香子 草際鳴蛩──────李清照
51 [詞] 念奴嬌 蕭條庭院──────李清照
52 [七言律詩] 雨晴──────陳與義
53 [詞] 滿江紅‧自豫章阻風吳城山作──────張元幹

◎南宋
54 [詞] 霜天曉角 晚晴風歇──────范成大
55 [詞] 齊天樂‧中秋宿真定驛──────史達祖
56 [詞] 法曲獻仙音•弔雪香亭梅──────周密
57 [詞] 高陽臺•寄越中諸友──────周密
58 [詞] 聲聲慢‧都下與沈堯道同賦──────張炎

◎宋
59 [詞] 江神子慢 玉臺挂秋月──────田為
60 [詞] 驀山溪‧梅──────曹組

◎元
61 [詞] 摸魚子•七夕用嚴柔濟韻──────白樸
62 [詞] 水龍吟 春流兩岸桃花──────王惲
63 [散曲] 雁兒落帶得勝令 雲來山更佳──────張養浩
64 [散曲] 折桂令‧秋思──────喬吉
65 [散曲] 塞鴻秋 愛他時似愛初生月──────無名氏
66 [散曲] 殿前歡──────衛立中

◎明
67 [詞] 浪淘沙‧夜雨──────梁寅
68 [詞] 水龍吟 雞鳴風雨瀟──────劉基
69 [詞] 菩薩蠻 水晶簾外娟娟月──────楊基
70 [七言律詩] 月夜登閶門西虹橋──────文徵明
71 [詞] 一剪梅 雨打梨花深閉門──────唐寅

◎明末清初
72 [詞] 謁金門‧五月雨──────陳子龍
73 [詞] 玉樓春•白蓮──────王夫之

◎清
74 [詞] 蝶戀花‧和少游──────王士禛
75 [詞] 生查子 惆悵彩雲飛──────納蘭性德
76 [詞] 蝶戀花 辛苦最憐天上月──────納蘭性德
77 [詞] 菩薩蠻 為春憔悴留春住──────納蘭性德
78 [詞] 清平樂 將愁不去──────納蘭性德
79 [詞] 謁金門‧七月既望湖上雨後作──────厲鶚
80 [五言詩] 山行雜詩──────趙翼
81 [七言律詩] 秋夜──────黃景仁
82 [七言詩] 樓上對月──────黃景仁
83 [詞] 賣花聲 秋水淡盈盈──────郭麐
84 [七言律詩] 山雨──────何紹基
85 [五言律詩] 人境廬雜詩 二首──────黃遵憲
86 [詞] 浣溪沙 獨鳥沖波去意閒──────朱孝臧
87 [詞] 蝶戀花 獨向滄浪亭外路──────王國維
88 [詞] 漁家傲•東昌道中──────張淵懿

◎詩詞.譯文對照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9880961
  • EISBN:9789869880985
  • 叢書系列:iP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50.7MB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在數位閱讀的時代,內容的排版和電子書的閱讀體驗變得越來越重要。一本好的電子書,不僅僅是把紙本書掃描上去而已,它必須要考慮到不同載具上的呈現效果,尤其是在閱讀古典詩詞這種對字體和間距有要求的文本時。我希望這本《賞讀書信二》的電子版在排版上能夠盡善盡美,不會出現換行錯誤或者字體過小的情況。畢竟,閱讀古典詩詞需要一種儀式感,如果排版不佳,很容易讓人出戲。再者,如果它能提供良好的註釋和詞彙解釋功能(比如點擊生僻字即可彈出解釋),那就太棒了,這樣我就可以不用頻繁地跳出App去查字典,可以保持沉浸式的閱讀狀態。總之,光是這個主題就讓我充滿期待,希望它能為我的古典文學視野帶來新的啟發和享受。

评分

我最近迷上了一個台灣本土的古典詩詞論壇,裡面有很多資深愛好者會分享他們對某些詩句的獨特見解,有時候他們的討論深度和廣度,比我以前讀過的某些註解本還要來得精彩。我一直覺得,古典文學的魅力就在於它的開放性,每個人都能從中讀出屬於自己的風景。因此,我對這本《賞讀書信二》抱持著很高的期望,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新穎的論點,讓我能在那個論壇上拋磚引玉,跟大家激盪出更多火花。尤其「日月星辰晴雨雪」這幾個意象,在詩詞中出現的頻率極高,各有不同的象徵意義,如果書中能針對這九二首詩詞中對這些自然元素的描寫進行細緻的比較和分析,那絕對是值回票價的。我非常期待那種「原來如此!」的頓悟時刻。

评分

哇,這本書的書名真是氣派,光是「賞讀書信二‧古典詩詞天空」聽起來就很有文化底蘊,而且「唐至清代日月星辰晴雨雪九二首」這個副標題,簡直就是在對古典文學愛好者招手啊!我最近剛好在物色一些可以沉澱心靈的讀物,這本電子書的出現真是太及時了。不過說實話,雖然書名很吸引人,但我目前手邊的書單已經排到明年去了,這本我得先加入我的待讀清單,等我把手上的幾本歷史書和文史札記啃完,才能真正靜下心來細細品味這些古典詩詞的奧妙。我特別期待它能提供一些不一樣的賞析角度,畢竟光是唐詩宋詞,光是那些耳熟能詳的名篇,每隔一段時間重讀,都會有新的體會。我希望這本書能帶領我穿越時空,去感受那些詩人墨客在不同時代背景下的心境,畢竟在那個通訊不便的年代,一封書信往往承載了千言萬語,如果能從書信中探究詩詞的創作脈絡,那絕對是極佳的閱讀體驗。光是想像那種穿越歷史的感覺,就讓我躍躍欲試了。

评分

說到閱讀習慣,我現在比較偏好那種「有故事性」的歷史或文學作品,單純羅列作品和作者的傳記對我來說吸引力不大。這本電子書既然是以「書信」為載體,那麼它背後應該隱藏著許多文人雅士之間的情誼、誤解、或是在困境中互相扶持的點滴。我總覺得,隔著一層書信的文字,比直接的詩作更能展現一個人的真實面貌,因為書信是寫給特定對象的,語氣會更為親密和生活化。我希望作者能夠成功地將這些信件內容與詩詞的創作背景巧妙地融合,讓讀者彷彿參與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如果能附帶一些當時的社會背景介紹,哪怕只是隻字片語,都能讓這些唐清時期的詩詞閱讀起來更有立體感,而不是漂浮在歷史的虛空中。

评分

最近在追蹤一些獨立出版的文學刊物,他們的編輯風格和選材都很獨到,總能挖掘出一些市場上比較少見的文本。看到這本《賞讀書信二》的訊息,立刻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感覺它可能不是那種傳統教科書式的導讀,而是帶有一種更為個人化、更具生活氣息的解讀方式。台灣的文學閱讀風氣其實蠻多元的,大家不再滿足於制式化的介紹,反而更傾向於尋找那些能與當代生活產生共鳴的古典作品。我猜測,這本書或許會用一種比較口語化,甚至是帶點「八卦」的角度去解讀這些古代文人的情感糾葛和創作動機,那樣讀起來肯定輕鬆有趣得多,不會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術味。電子書的便利性也是一大加分項,這樣我就可以隨時隨地在通勤的捷運上,偷偷享受一下古典的浪漫了,不用擔心書頁泛黃或搬家時的重量問題,真是太適合現代人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