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織品印花配色手帖:從布料找靈感,傳統織品到流行品牌的955種配色方案,打造最強設計美感 (電子書)

世界織品印花配色手帖:從布料找靈感,傳統織品到流行品牌的955種配色方案,打造最強設計美感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The halations
图书标签:
  • 配色方案
  • 织品印花
  • 设计灵感
  • 色彩搭配
  • 传统织物
  • 流行品牌
  • 图案设计
  • 时尚设计
  • 色彩趋势
  • 设计美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228件世界傳統織品,955種即看即學配色實例。
★創新配色條,一眼看懂織品色彩比例。
★圖解配色靈感所需的色彩基礎及配色結構。
★標記RGB與CMYK數值,印刷或數位檔皆可對應
 
◇據說正式的蘇格蘭格紋花色超過7000種。
◇夏威夷襯衫的起源,竟來自日本。
◇中東織毯中的羊角圖騰、鉤狀圖騰、狼嘴圖騰,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東南亞女性傳統服飾「娘惹衫」,是以什麼布料製成的?
◇流行於日本大正時代到昭和時代的銘仙和服,為何至今仍深受女性喜愛?
◇韓國未婚女性或兒童在節慶時穿的傳統韓服,其衣袖布料的條紋色彩隱含了什麼心願?
 
透過學習配色,同時環遊世界,
認識各國織染技法與文化
 
這是一本前所未見的新型態配色書,幫助讀者從世界各地的傳統織品中了解色彩圖案和設計。歐洲印花布、亞洲染布、美洲手織布、非洲蠟染、中東織毯⋯⋯收錄世界各地228件傳統織品,從中認識異國色彩美學與配色技巧。

書中介紹世界各地織品歷史演變、織染技法與文化影響,並詳細解說色彩構成、布料樣式特徵、紋樣意涵等,豐富的色彩搭配技巧與文化底蘊,適合創作者、設計師、對傳統文化有興趣的人閱讀。

◎非洲.中東織品
以非洲大陸為中心,介紹包括土耳其、伊朗等國家在內的非洲及中東地方織品。大地色彩、動物色彩,樹木及植物的自然色系隨處可見。整體來說,這些地方的織品配色特徵是散發強大力量,帶來充滿活力的感受。

◎歐洲織品
介紹法國、德國、英國、瑞典等地織品。和世界上其他區域不同,歐洲有許多設計師成立織品品牌,設計風格也更成熟洗練。即使是自古以來的傳統花紋,也能創造出不顯過時的新意,展現出眾品味。

◎東亞織品
介紹日本、中國、台灣、韓國的織品。由於過去日本及韓國受到中國色彩影響,歷史愈悠久的織品,愈常使用紅色等鮮豔醒目的配色。

◎東南亞織品
介紹印尼及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織品。有來自少數民族的獨特設計,也有出自設計師之手的洗練設計。多變的風格正是東南亞織品的特色。此外,令人聯想起南國氣候的濃烈配色也很吸引目光。

◎美洲.拉丁美洲織品
介紹以美洲、南美為中心的織品。一如美洲耀眼的陽光,這裡的織品以活力十足的配色居多。不少織品色彩濃烈,令人聯想到南美沙漠及叢林,取自自然景觀的大地色系也令人印象深刻。
传统工艺的现代演绎:全球非遗织物设计美学与色彩应用指南 本书导读: 本书深入探索全球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织物工艺及其蕴含的色彩哲学,旨在为当代设计师、纺织品艺术家以及对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份详尽的、具有实操指导意义的参考手册。我们超越了单纯的图案复刻,着眼于理解这些古老技术背后的文化语境、材料特性与色彩体系,从而启发创新性的设计实践。 第一章:古老织物的生命力——非遗传承与材料本源 本章聚焦于那些经受住时间考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认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纺织品技艺。我们将详细剖析起源于亚洲、非洲、欧洲及美洲的代表性工艺,例如印度的扎里(Zari)刺绣、日本的绞染(Shibori)、秘鲁的安第斯披肩编织,以及中亚的伊卡特(Ikat)扎染技术。 材料的哲学: 探讨传统织物中天然纤维的选择与处理方式——从野生棉、蚕丝到植物纤维的提取与染色。分析不同材料对色彩吸收率、光泽度以及最终质感的决定性影响。 工艺的灵魂: 深入解析手工织造、提花、刺绣、编结和印染等核心工艺流程。例如,理解提花工艺中经线与纬线的交织如何自然地创造出三维的纹理深度,以及传统蜡染技术中,蜡的涂抹与去除如何影响最终色彩的层次感与边缘锐度。 地域性与气候关联: 考察特定地理环境如何塑造了当地的纺织传统。例如,热带地区的轻薄透气结构与高寒地区对保暖性、厚重感的追求如何反映在织物的组织结构和色彩倾向中。 第二章:色彩的叙事诗——传统染料的生态学与心理学 色彩在非遗织物中绝非随机选择,它们是文化、宗教、社会地位和自然环境的综合体现。本章旨在系统梳理传统天然染料的制备方法、色谱范围以及它们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植物王国的调色盘: 详细介绍历史悠久的天然染料来源,包括靛蓝(蓝染的基石)、茜草根(红色系)、五倍子与铁(黑色和灰色)以及郁金和栀子(黄色系)。不仅记录配方,更重在阐述“固色”这一关键技术,以及媒染剂(如明矾、铁盐)对最终色相、色牢度的微妙调控。 色彩的阶级与符号: 分析在特定历史时期,某些颜色(如帝王黄、特定深度的紫色)是如何被严格管制,成为身份标识的工具。探讨宗教仪式和民间习俗如何赋予特定色彩以辟邪、祈福或纪念的寓意。 纹理与光影的互动: 深入研究当色彩附着于不同的织物表面(如光滑的丝绸、粗糙的麻布)时,其视觉表现力的巨大差异。讨论传统织物中如何利用不同纤维和染料的组合,实现如同现代光学效果般微妙的色彩渐变和反光效果。 第三章:跨文化图案的结构与语境重构 图案是文化记忆的载体。本章将这些传统的、往往具有复杂叙事性的图案进行解构、分类,并探讨如何以现代设计语言进行有效转化,而非简单的复制。 几何母题的解析: 归纳出世界范围内重复出现的几何母题,如螺旋、万字符(Swastika的非纳粹含义版本)、菱形和锯齿纹。分析这些基础几何元素在不同文化中代表的宇宙观或自然现象(如水流、山脉、生育力)。 动植物的象征系统: 考察以龙、凤凰、莲花、孔雀等为代表的动植物图案,如何在东西方设计体系中发展出截然不同的形态与寓意。例如,中国龙的威严与凯尔特结中龙形的缠绕感有何本质区别。 叙事性图案的提取: 针对复杂如壁毯或刺绣中包含的史诗或神话场景,本章提供一套“去背景化”的分析方法,帮助设计师提取出可独立使用的核心视觉元素,并将其移植到新的应用场景中,如现代室内设计或服装面料。 第四章:传统工艺的当代创新与可持续设计 在追求快速时尚和工业化的今天,如何让这些耗时耗力的传统工艺焕发新生?本章侧重于方法论的建构,探讨如何将传统智慧融入现代设计流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数字化与传统工艺的融合: 探讨如何利用三维扫描、CAD辅助设计等现代技术,精确记录并参数化传统织物的纹理和色彩数据,从而指导现代提花机或数码印花设备的精确重现或风格化演绎。 新应用场景的拓展: 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将传统织物的美学应用到前沿领域,如功能性面料的肌理设计、建筑外立面的软装结合,以及艺术装置的构建中。 可持续性的回归: 强调传统工艺(如植物染色、手工编织)本身蕴含的低能耗、可降解的环保特性。探讨如何建立公平贸易链条,确保技艺传承人的劳动价值得到公正回报,使“慢设计”成为未来趋势的一部分。 结语:时间编织的美学遗产 本书旨在成为一座桥梁,连接过去与未来,让读者在理解古老织物背后的复杂工艺与深厚文化意涵后,能够以一种更具尊重和洞察力的视角,去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具有持久美学价值的设计作品。我们相信,真正的创新源于对历史根源的深刻理解。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The halations
(武智美惠、伊藤智代美)
由編輯兼寫作的武智美惠,與設計兼插畫的伊藤智代美組成的雙人創作組合。兩人都喜愛繽紛色彩,各自出版過許多與「顏色」及「編織」有關的書。以The halations
名義則出版過《世界のパンチカラー配色見本帳》(PIE BOOKS)、《かぎ針編みのモチーフ 色づかいと配色の見本帖》(誠文堂新光社)、《かぎ針で編むモチーフデザインBOOK》(日本文芸社)等。
www.facebook.com/halations


橋本實千代(監修)
在女裝織品批發公司工作11年後,踏上色彩學講師之路。曾在Creat School及跡見學園女子大學任教,並受聘為企業及個人擔任色彩學講師。活躍於電視及報章雜誌等媒體,撰寫專欄連載文章。現為日本色彩學會正式會員、色彩檢定協會認可色彩講師、東京商工會議所認可講師。擔任修訂的近作有《世界でいちばん素敵な色の教室》、《366日日本の美しい色》/監修(三才ブックス)。

譯者簡介

邱香凝
曾任職唱片公司、出版社、電腦娛樂產業,目前為專職譯者。喜愛閱讀與書寫,用翻譯看世界。
Instagram:做翻譯的人 @hsianghsiang3.0

图书目录

色彩基礎與配色結構⋯⋯4
如何使用本書⋯⋯12

●Africa/Middle East 非洲.中東
非洲蠟染⋯⋯14
Bògòlanfini泥染布(Bògòlan)⋯⋯22
肯特布⋯⋯26
庫巴布⋯⋯30
Adire Eleko型染布⋯⋯32
坎加/Lambahoany纏腰布⋯⋯34
Kilim羊毛平織布⋯⋯40
波斯地毯⋯⋯46
Gabbeh長毛地毯⋯⋯52

●Europe/歐洲
印花布/SOULEIADO⋯⋯58
印花布/LES TOILES DU SOLEIL⋯⋯66
印花布/Toile de Jouy⋯⋯72
戈布蘭織品⋯⋯80
雪尼爾布/FEILER⋯⋯82
雅卡爾織品⋯⋯90
印花布/William Morris⋯⋯94
印花布/LAURA ASHLEY⋯⋯100
蘇格蘭格紋⋯⋯106
印花布/KLIPPAN⋯⋯110
提花織帶⋯⋯116
歐洲古董布⋯⋯120

●East Asia/東亞
琉球紅型⋯⋯128
京友禪⋯⋯134
加賀友禪⋯⋯138
銘仙⋯⋯144
亞洲古董布⋯⋯150
Saekdong彩色條紋布⋯⋯156
中國花布⋯⋯158
綢緞⋯⋯162

●Southeast Asia/東南亞
印尼蠟染⋯⋯170
Ikat印尼紮染布⋯⋯176
泰絲/JIM THOMPSON⋯⋯180
傈僳族的拼織布⋯⋯188
克倫族的織品⋯⋯190
苗族蒙人的刺繡⋯⋯192

●America/Latin America/美國.拉丁美洲
奇馬約地毯/ORTEGAS⋯⋯196
夏威夷襯衫/SUN SURF⋯⋯202
油蠟布⋯⋯208
吉普賽領巾⋯⋯214
恰帕斯手織布⋯⋯218
瓜地馬拉織⋯⋯220
瓜地馬拉絣⋯⋯222
艾馬拉族的織品⋯⋯224
Manta⋯⋯226
西皮波族的泥染布⋯⋯228
莫拉⋯⋯230
美洲古董布⋯⋯236

COLUMN 1馬諦斯與織品⋯⋯51
COLUMN 2 Toile de Jouy的印刷技術⋯⋯79
COLUMN 3 加賀友禪繽紛的「加賀五彩」是?⋯⋯143
COLUMN 4 作為饋贈禮品的「手拭巾」⋯⋯155
COLUMN 5 旗袍與廣告⋯⋯168
COLUMN 6 服飾織品①⋯⋯186
COLUMN 7 服飾織品②⋯⋯242

用關鍵字選擇配色⋯⋯244
洽詢單位一覽⋯⋯252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2897409
  • EISBN:9789862897416
  • 規格:普通級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0歲~99歲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94.9MB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工具書真的讓人驚艷!光是看到那個厚度跟豐富的內容量,就覺得物超所值。我一直對服裝設計跟印花圖案很有興趣,但常常覺得自己的配色邏輯好像少了一點系統性,尤其是在面對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傳統織品時,總覺得少了那麼一點「味道」。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它不是只給你看一堆現成的顏色組合,而是把「靈感來源」跟你「實際應用」中間的橋樑建構得非常紮實。我特別喜歡它在介紹各種文化背景的織花時,會附帶說明該文化對色彩的偏好和象徵意義。這種深度挖掘,讓我對設計的理解從表面的「好看」提升到了「有故事性」。像是介紹一些古老歐洲宮廷的絲綢圖案配色,那種飽滿又帶點沉穩的華麗感,在現在的快時尚設計中很難找到對應的感覺,但透過書裡的解析,我立刻明白如何從中擷取元素,轉化到我自己的作品裡。對於想要在設計中加入更多歷史層次感的創作者來說,這本書簡直是尋寶地,它提供的不是死的參考,而是活的設計語彙庫,讓人忍不住想馬上動手試試看,把那些塵封的色彩智慧重新搬上檯面。

评分

我必須老實承認,我一開始買這本書是抱著有點「碰運氣」的心態,畢竟「955種配色方案」聽起來有點浮誇,擔心內容會過於零散或膚淺。結果,我完全錯了!它不只「量」夠,更重要的是「質」非常精準。它的編排邏輯非常清晰,從基礎的色環概念延伸到不同文化群體的傳統色彩美學,結構化程度很高,不像有些參考書就是把圖片拼湊在一起。最讓我驚喜的是,它竟然還收錄了當代一些前衛設計師或獨立品牌的配色案例,並對比了他們如何從傳統元素中抽取出「新」的配色語彙。這點超級重要,因為設計工作永遠不能只活在過去。我特別喜歡其中對「對比色」的處理,它不是教你怎麼用互補色製造刺眼感,而是教你如何利用不同明度與彩度的相近色,創造出細膩到令人屏息的層次變化。這種對色彩心理學和織物視覺效果的精準拿捏,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是本手冊,簡直像是一位耐心的色彩導師,隨時在你身邊提供最專業的指點。

评分

身為一個在業界打滾多年的視覺設計師,我必須說,市面上這種「配色寶典」看過不少,但大多是針對平面設計或網頁介面,很少能真正打到服裝設計師的心坎裡。這本《世界織品印花配色手帖》的出現,對我們這種常需要跟布料廠溝通,或是要為特定季度主題尋找布料靈感的專業人士來說,簡直是及時雨。它最棒的地方是,它直接從「布料」這個媒介出發,去拆解色彩結構。舉例來說,它怎麼分析東南亞蠟染(Batik)的色彩漸層與對比,或是日式絣織(Kasuri)那種看似隨機卻又極度講究的色塊分佈,這些都是平面設計書不會深入探討的。當你實際在看布料實體時,光線折射、纖維材質對顏色的影響是必須考量的,這本書巧妙地在圖例中模擬了這種質感。我拿它跟同事討論季度趨勢時,大家可以直接翻到特定頁面,指著某個配色組,不需要冗長的語言描述,就能達成高度共識。這本工具書極大地縮短了「腦中想像」到「實體呈現」之間的溝通落差,讓我的工作流程效率提升了不少,非常實在。

评分

我以前總覺得,要掌握全球頂尖的配色技巧,可能需要花大把錢去國外上課,或者訂閱昂貴的趨勢報告。這本《世界織品印花配色手帖》的出現,幾乎是將一個小型色彩資料庫搬回了我的書架上,而且價格相對親民許多。它成功地跨越了文化和時間的鴻溝,讓亞洲的設計師能夠輕鬆地與西方或非洲的色彩傳統進行對話。例如,書中對非洲部落圖騰色彩的解析,那種大膽、高飽和度的撞色美學,讓我這個習慣了東方內斂色調的人,在嘗試新風格時有了非常可靠的依據。它不只是「複製」這些配色,更提供了拆解結構的思維框架,讓你理解「為什麼」這樣的搭配在當地文化中是和諧且有力量的。這對於想要打造具有國際視野,但又不失自身文化根基的設計師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一本參考書。它真正做到了「從布料中找靈感」,而且是全世界的布料。

评分

這本工具書的排版和印刷品質,讓我感受到出版單位對「美感」的堅持,這對於一本探討「設計美感」的書來說,是基本要求,但很多時候大家都會忽略。紙張的選用讓那些印花和色彩的飽和度得以完美呈現,特別是那些需要仔細分辨細微色差的日本傳統染色案例,在低品質的印刷上很容易「糊掉」,但這本書的墨色非常清晰銳利。從讀者的使用角度來看,它的索引和分類方式也設計得十分人性化。例如,如果你正在尋找適用於「夏季度假系列」的清新配色,可以直接跳到「熱帶地區織物」章節;如果想做秋冬的「厚重毛料感」,也有對應的「緯線編織紋理」專區。這種以「應用場景」和「材質紋理」來分類的方式,遠比單純用年代或地域分類來得實用一百倍。它有效地將色彩知識嵌入到實際的設計情境中,讓使用者能快速找到解決方案,而不是被動地接受資訊。這對爭分奪秒的設計師來說,無疑是極大的幫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