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上编 中古音入门
1.如何研究中古音
2.广韵的声韵系统
3.审音和押韵用的韵书
4.现代国语音系的形成过程
下编 上古音入门
1.古韵分部的接力赛
2.古韵各部的念法
3.不同韵间的关系
4.上古的声母
5.上古的复声母
6.上古有<平上去入>吗
古音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部门,目前社会上对语言学的研究,风气未开,少数谈语言问题的,不是从文学的观点看语言,就是从哲学的观点看语言,真正由语言学来谈语言的着作,实在不多见。特别是目前的人文学界,对于和语言的认识了解,可以说相当的贫乏,而语言学又是一切人文学科的一门基础科目,我们看看各大学中文系所开的课程,有关语言学的就只有文字、声韵、讯诂而已,学生们在和语言基本知识普遍空白的情况下,乍然接触这些科目,又难免有适应困难的情形,因此,担任这些课程的教授们往往须付出更大的耐心与毅力来帮助同学们解决困惑。本书的编撰正是针对这样的状况,企图提供有志汉语言学习的人一条方便的门径。同时,我们也希望借这本小书,能多少改变一下当前大学中文系重『文』轻『语』的学术风气。
本书分两部分,上编<中古音入门>,由林庆勋执笔,下编<上古音入门>,由竺家宁执笔。初学者应该先阅读上编,具备了中古音的知识,再阅读下编。本书撰写时间较为匆促,缺漏之处难免,希望读者提出指正。
着者谨识 1989年7月
拿到《古音学入门》这本书,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年头还有人在写这种“冷门”的学术读物吗?要知道,“古音学”这几个字,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子陈腐的气息,好像是属于图书馆最深处,或者只有那些埋头故人堆里的学者才会去碰的东西。我承认,一开始我是带着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去翻阅的,准备好迎接一场无聊的知识轰炸。 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对“学术书”的刻板印象。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令人眼花缭乱的音系图表和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把我领进了古音的世界。我喜欢它叙事性的开篇,那种娓娓道来的感觉,好像作者不是在写书,而是在跟我讲一段关于语言演变的奇妙旅程。我仿佛看到,文字和声音是如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变化、演化,就像河流一样,有源头,也有奔腾的入海口。 书中的例子非常生动,作者挑选的都是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典故、诗句,甚至是一些地方戏曲的唱腔。这让我一下子就找到了共鸣点,不再是冰冷的理论,而是活生生的、能触摸到的文化碎片。我开始跟着作者的引导,去想象那些古老的读音,去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韵律。我甚至会拿起一些古诗,尝试着去用书里提到的发音方式来朗读,那种感觉,真的非常奇妙,好像自己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古人的距离。 这本书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没有把我变成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而是激发了我主动探索的欲望。我开始好奇,为什么有些字的发音会变成现在这样?为什么有些成语的来源,都跟古音的变化有关?它像一个引路人,在我可能感到迷茫的地方,及时点亮一盏灯,并且让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是在“学习”,而是在“玩味”,在“品鉴”语言的独特魅力。 总而言之,《古音学入门》这本书,绝对是一本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启发性于一身的佳作。它把一个看似高深莫测的领域,变得如此平易近人,甚至让人跃跃欲试。如果你也像我一样,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声音”感到好奇,那么这本书,绝对是你不容错过的一本。它会让你觉得,原来,打开一本书,也能开启一段奇妙的“听”古之旅。
评分这本《古音学入门》我刚拿到手,其实没抱太大希望,觉得可能又是那种一本正经、读起来让人打瞌睡的学术著作。你知道的,很多“入门”的书,往往只是把复杂的概念拆解一下,然后堆砌一堆名词术语,对新手来说,还是像天书一样。我就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翻开了它。 结果,我简直要惊呼了!这本书的打开方式,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作者的写作风格,与其说是“授业解惑”,不如说是“娓娓道来”,好像一位博学多闻的老朋友,在茶余饭后,兴致勃勃地跟你聊起他研究了几十年的宝贝。他没有一开始就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用一种非常轻松、甚至带点幽默的方式,把那些看似高深的古音学知识,一点一点渗透到我脑子里。 我最喜欢的是,这本书里有大量的“故事”和“实例”。作者不会直接告诉你“古音是怎样的”,而是会先讲一个关于某个字、某个词的发音演变的小故事,或者引用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古诗,然后带你一步步去体会,它在古代读起来,应该是怎样的声音。我脑海里立刻就浮现出,古代的读书人,他们是怎么吟诵诗歌的?那些说书先生,他们又是用什么样的腔调来讲述历史的?这本书,就像是给了我一把钥匙,让我能够去“听”到那些已经消失的声音。 它不像很多理论书那样,让你死记硬背。它更注重让你去“感受”,去“体会”。我开始尝试着去模仿书里的一些发音,虽然我知道我不可能百分百还原,但那种尝试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乐趣。我甚至觉得,我以前读古诗,很多时候只是在“看”,而这本书,让我开始学会“听”。它让我意识到,原来语言是有生命的,是有温度的,是随着时间和文化一起成长的。 总而言之,《古音学入门》这本书,绝对是那种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爱上某个学问领域的绝佳范例。它不仅让我对古音学有了初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那些古老的文字和诗歌,有了全新的、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对这些东西充满好奇,但又觉得无从下手,那么这本书,真的值得你拥有。它会让你觉得,学习,原来可以这么有趣,这么引人入胜。
评分最近因为工作缘故,接触到一些跟传统文化相关的东西,然后就有人推荐了这本《古音学入门》。坦白说,一开始我看到书名,心里还是有点打鼓的,觉得这种听起来就很“学究”的书,估计会很枯燥,很难啃。毕竟我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对语音学什么的,基本是门外汉。但是,出于礼貌(也有一点点好奇),我还是翻开了这本书。 结果,我的“担忧”瞬间被抛到了九霄云外!这本书的写法,真的太出乎我意料了。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一堆术语,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着我一步步走入古代语音的世界。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坐在书桌前硬啃书本的学生,而是变成了一个好奇的探险家,跟着作者的脚步,去发现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声音密码。 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也很幽默。他不会用那种高高在上的语气来“教导”你,而是用一种平等的姿态,跟你分享他的发现和研究。我尤其喜欢书中那些“生活化”的例子,他会从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现象入手,然后引申到古音学的知识点。这种连接,真的让我觉得,“哇,原来古音学离我们这么近!”我不再觉得它是一个遥远而抽象的学问,而是活生生存在于我们文化中的一部分。 这本书最让我着迷的一点,就是它能够让我“听到”古人的声音。我常常会因为书里描述的某个古音现象,联想到自己以前读过的诗句,突然之间,那些文字就变得有了生命。我开始尝试着去模仿书中描述的发音,虽然我知道我不可能完全还原,但那种尝试本身,就充满了乐趣。它让我意识到,我们现在阅读古文的方式,可能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声音的魅力。 我必须说,这本《古音学入门》已经彻底改变了我对很多古老文本的看法。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语音学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更深入、更生动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书。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对古诗词、古文、甚至是戏曲感兴趣,但又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那么这本书,绝对是你迈出第一步的绝佳选择。它会让你觉得,学习,原来可以如此轻松有趣,充满发现的惊喜。
评分这本《古音学入门》我最近刚开始看,只能说,这绝对是一本能激起你无限好奇心的书。我一直觉得,我们现在读古诗、古文,总感觉少了一点“味道”,尤其是那些韵律感,我们总是在脑子里想象,但总觉得隔靴搔痒。这本书,就像是给我打了一剂强心针,让我觉得,原来我们一直以来都在以一种“错误”的方式在“阅读”古人的作品。 它并没有上来就讲一大堆理论,而是先带我“听”。对,你没看错,是“听”。作者用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让我去体会,古人读同一个字、同一个词,可能和我们现在是截然不同的。我脑子里立刻就浮现出一些古装剧里的场景,那些唱词,那些念白,是不是真的就应该有那样的发音?这本书就是把这种模糊的猜测,一点点变成了更清晰的认知。它让我意识到,语音的变化,其实是伴随着历史和文化一起演变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书里有很多有趣的例子,把我日常生活中一些似曾相识的现象,一下子点通了。比如说,为什么有些古诗的押韵,我们现在读起来会觉得有点奇怪?为什么有些词语,古时候的意思和现在大相径庭?这本书就像一个侦探,带着我去寻找这些语言现象背后的原因,而这个原因,往往就藏在古老的语音里。我开始尝试着去读一些诗句,想象着作者所描述的古音,那种感觉,真的好像在跟古人对话一样,非常有穿越感。 让我觉得最特别的是,这本书并没有把古音学搞得像科举考试一样枯燥。它把很多复杂的知识点,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故事来讲解。我甚至觉得,有时候在看一本历史小说,只不过这本书的主角是“声音”和“文字”。它不是那种让你背诵公式的书,而是让你去“玩味”,去“体会”语言的奥秘。我开始对一些古籍,一些古老的歌谣,甚至是《诗经》里的那些词句,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想去探究它们在当初被吟唱出来时,究竟是何种风貌。 总的来说,《古音学入门》这本书,绝对是一本能打开你全新视野的读物。它不是那种让你看完就忘的书,而是会让你在未来的日子里,回看很多古老的文本时,都带着一种新的理解和感悟。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对那些古老的文字背后隐藏的“声音”感到好奇,那么这本书,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它让你觉得,学习,原来可以这么有趣,这么引人入胜。
评分哇!我最近入手一本叫《古音学入门》的书,我真的迫不及待想跟各位爱书的朋友分享一下我的初步感受。这书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学术,有点让人望而却步?一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毕竟“古音学”这几个字,好像就自带一种遥不可及的距离感,感觉是大学教授们的专利。但实际翻开之后,我才发现,这本书简直就是给我这种半路出家、对传统文化充满好奇但又怕被专业术语淹没的读者量身定做的! 它的开篇并没有直接跳进什么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用一种非常生动、甚至可以说是绘声绘色的方式,带我穿越回了古代。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些历史剧里唱戏的场景,或者是一些古老诗歌朗诵的画面。作者巧妙地将文字的演变、语音的变迁,用一种叙事性的手法呈现出来,让我觉得自己在听一个关于语言生命史的故事。这种“讲故事”的方式,真的太厉害了,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不再是被动地接收知识,而是跟着作者的引导,去“听”那些已经消逝的声音,去“感受”文字背后蕴含的韵律和情感。 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也让我非常惊喜。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教科书格式,而是充满设计感,甚至还搭配了一些古色古香的插画,让阅读体验变得非常愉悦。我尤其喜欢那些图文并茂的讲解,把一些抽象的语音学概念变得可视化,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的例子。我甚至觉得,如果我以前在学校里学古文时,能有这样一本辅助读物,肯定就不会那么头疼了。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在你可能要迷路的地方,及时伸出援手,并且还能让你觉得学习的过程是充满乐趣的。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在讲解一些比较复杂的概念时,会时不时地引用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古诗词,或者是一些流传至今的俗语、谚语。这简直是神来之笔!我一下子就找到了和书本内容的连接点,感觉那些古老的语言不再是遥远的过去,而是就活在我身边。我甚至开始试着去朗读那些诗句,去体会它们在古代读起来应该是怎样的音韵,那种感觉真的妙不可言。这本书没有让我觉得我在“学习”,而是在“探索”,在“发现”,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我很少在其他学术类书籍中获得的。 总而言之,《古音学入门》这本书,对于任何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对语言、诗歌、戏曲有兴趣的朋友来说,都是一本不容错过的入门读物。它成功地将一个看似高深的学问,变得亲切、有趣、而且易于理解。我强烈推荐大家入手一本,相信我,你不会后悔的!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把钥匙,带你打开一扇通往古老声音世界的大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