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内第一本探讨融合教育教学策略的书。
内容涵盖六大部分:第一部份着重学前融合班级环境的安排及设计,包含环境安排的原则及空间的设计;第二部份介绍作息的安排;第三部份探讨课程设计的原则;第四部份探讨教室管理;第五部份介绍学前融合班中的游戏治疗及游戏团体;第六部份则介绍活动式教学法及其流程,并辅以实例说明。
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以实务为取向,简洁地陈述各种教学原则,并辅以图表,希能提供学前工作者在教学上一个新的思考方向。
这本书真的让我对“学前融合班”有了全新的认识。我是在高雄担任一位兼任幼教老师,同时也是一位喜欢阅读教育类书籍的妈妈。之前在处理班级教学时,总是觉得在“普教”和“特教”之间难以找到一个平衡点,常常会因为顾及到有特殊需求的学生,而影响到其他孩子的学习进度,反之亦然。阅读《学前融合班教学策略篇》之后,我才真正理解到,融合教育并不是要让老师们“顾此失彼”,而是要找到一个能够“兼顾”的方法。书中关于“个别化教育计划”(IEP)的撰写和执行,让我学到了如何为每一个孩子量身定制学习目标和支持策略,并且如何在日常教学中灵活地运用。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强调了“弹性”与“变通”的重要性,鼓励老师们要根据孩子的实际反应和需求,随时调整教学计划,而不是死板地遵循某种模式。这本书也让我明白,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和学习方式,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改变”他们,而是去“理解”他们,并且提供最适合他们的支持。这本书真的让我从“教”孩子,转变为“陪”孩子一起成长。
评分老实说,我一开始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是有点忐忑的。毕竟“融合班”这三个字,对我这个在新北教书十几年的老师来说,总觉得是个充满挑战的课题。我们班上的孩子,各种发展速度、学习风格都有,常常觉得像在变魔术,要同时满足几十个孩子,还要顾虑到班上可能有少数需要特别照顾的孩子,压力真的很大。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不是那些大道理,而是那些具体到“怎么做”的步骤。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差异化教学”的讨论,它不是要老师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要我们看到每个孩子独特的闪光点,并根据他们的不同,提供不同的学习材料和支持。例如,书中提到如何设计“分层任务”,让能力较强的孩子可以挑战更深度的内容,而需要支持的孩子则可以透过视觉提示或减化指令来完成,这让我茅塞顿开。我还记得书中一个关于“合作学习”的策略,如何引导不同能力的孩子互相支持、共同完成任务,这不仅能提升学习成效,更能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同理心,这真的是一举数得的好方法。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面对一大堆孩子感到手足无措的老师,而是更有信心、更有方向去引导他们,让他们在快乐的环境中成长。
评分这本《学前融合班教学策略篇》真的是解了我多年的燃眉之急!我是个在臺北市立幼儿园担任教保员的妈妈,家里有两个孩子,大儿子就被诊断出有轻微的注意力不足过动障碍(ADHD),所以当初决定投入幼教领域,也是希望能够在工作和照顾孩子之间找到平衡,并且更了解如何支持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在班级里,我们班上就有一位小天使,她有发展迟缓的状况,刚开始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有效引导,也常常觉得力不从心。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明白原来有很多细腻且可行的方法可以运用。书中针对不同学习特质的孩子,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像是如何运用视觉支持系统帮助孩子理解指令,或是如何设计感觉统合的活动来安抚或激发孩子的学习情绪,都写得非常详细,甚至还附上了许多範例和图片,让我在实际操作时能够事半功倍。特别是关于如何与家长沟通的部分,让我学习到如何用更专业、更具同理心的方式,去解释孩子的状况,并与家长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努力。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教学技巧,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传递,让我从过去可能比较笼统的理解,提升到能够精准地掌握每一个孩子的需求,提供最适切的支持。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在学前教育现场的老师,以及对融合教育有兴趣的家长们。
评分我是一位在臺南某私立幼儿园任职的园长,近几年我们园区积极推行融合教育理念,但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不少挑战。尤其是在教师培训方面,很多老师对于如何有效地在同一个班级里,同时照顾到有不同发展需求的孩子,感到有些茫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购入了这本《学前融合班教学策略篇》,希望能够为我的老师们提供一些指导。这本书的亮点在于它非常系统化地阐述了融合教育的核心理念,并且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同儕支持”的章节,它教导我们如何设计活动,让班上能力较强的孩子能够主动地帮助和引导能力较弱的孩子,这不仅能提升学习效率,更能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此外,书中对于“环境布置”的建议也非常有价值,例如如何利用空间、色彩和教具来营造一个包容性更强的学习环境,让所有孩子都能感到舒适和自在。这本书的语言清晰易懂,逻辑性强,很适合团队研读和讨论。我们园区的老师们在阅读后,都表示获益良多,对融合班的教学更有信心和方向感了。
评分自从我的小儿子在幼儿园被诊断出有亚斯伯格症候群后,我们全家都陷入了一段低潮期。我原本是位全职妈妈,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可以说是倾注了所有的心力,但面对儿子的特殊需求,我还是感到力不从心,甚至常常会因为他的行为而感到挫败。后来,在孩子老师的推荐下,我读了这本《学前融合班教学策略篇》。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支持特殊孩子,并不一定需要多么高深的专业知识,很多时候,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解他们的世界,并且用对方法。书中对于如何与有社交障碍的孩子互动,如何帮助他们理解情绪和建立人际关系,提供了很多非常实用的建议。我学会了如何用清晰、简洁的语言来沟通,如何设定明确的界限,以及如何运用视觉化的方式来帮助他理解规则和期望。最让我感动的是,书里强调了“接纳”与“鼓励”的重要性。它让我明白,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应该看到他们的优点,并给予他们成长的空间和机会。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学指南,更像是一位温柔的导师,引导我在育儿的道路上,用更积极、更具包容性的态度去面对挑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