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作者收录其所发表之只字片语所集结而成。全书分为上中下篇,上篇「教改沉思」单元,是作者以教育专业通俗文化的笔法,对相关教改议题的一些简短评论;中篇「文教行脚」,为作者在高雄市教育局服务期间的一些心路历程或心情故事;下篇「教育对话」单元,为一些会议讲稿,或参与相关研讨会所提之论文报告。
上篇 教改迷思
1.社会再造:教改的真正愿景
2.学校再造:教改的基础工程
3.以教育新思维带动学校全面再造
4.教育基本法的立法精神
5.评析地方教育审议委员会的运作
6.教育经费编列与管理法评析
7.新世纪的教改议题:生命教育
8.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省思
9.知识管理在教育上的应用
10.运用知识管理带动教育革新
11.台湾教育主题性的建立
12.健全国民教育的改革途径
13.校园学习文化的重建
14.突破与创新:国民教育的改革愿景
15.小班教学精神的理念与实施
16.开放教育的理念与推展
17.师范校院不应用做教改的绊脚石
18.国中课程改革刻不容缓
19.九年一贯课程的改革理念与精神
20.知识、能力与素养
21.九年一贯课程的推展与省思
22.培养全脑思考的创意教学
23.创意思考与创新教学
24.再谈九年一贯课程的推展
25.教改过程的校长角色:课程领导
26.高中多元入学方案评析
27.高中多元入学方案评议
28.再评高中多元入学方案
29.荒腔走板的国中基本力测验
30.教训辅三合一的理念与推展
31.后期中等教育的改革刻不容缓
32.给高等技职校院发展的建言
33.高职教育的改革刍议
34.技艺教育的多元功能
35.生涯教育的理念与实施
36.大家相招来去读大学
37.为「高雄市民大学」催生
38.市民教育的理念与发展趋势
39.对教师专业组织的期许
40.捍卫教育的豪情与意义
41.从达文西的世界省思我们的教育
中篇 文教行脚
1.抢救教科文
2.教育专业的失落与重建
3.送走一九九七
4.出访日本
5.教长易人
6.期许英雄出少年
7.英伦有感
8.再造新台湾人的气质
9.教育改革与学习革命
10.教育行动与新教师的重塑
11.从教书到教人
12.告别八四四个日子
13.永远无法忘怀的附中
下篇 教育对话
1.教育的主流与清流
2.凝聚港都教育发展共同愿景
3.教育会议与教育发展计画
4.回归教育本质活络教育机制
5.展望港都教育发展的新风貌
6.迈开稳健步伐迎接崭新契机
7.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8.教育改革动向
9.职业道德教育的困境与突破
10.高雄市推展生死教育缘起
11.以课程及教学机制的改革重建校园学习文化
12.社区终身学习与学习社会的建立
《用心走过教改路》这个书名,听起来就很有温度,也很实在。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集体记忆的载体。台湾的教育改革,就像是一场漫长而复杂的马拉松,过程中有太多的故事,太多的心声,可能只有真正“用心”去经历,才能体会其中滋味。这本书的作者,想必一定在这条路上留下了深刻的足迹。我脑海里浮现出那些曾经在新闻上、在家长会上、在教育论坛上听到的各种声音,有赞扬,有批评,有期待,也有无奈。这本书,会不会为我们揭开这些声音背后的故事?会不会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革?又在怎样的背景下推动?我尤其好奇,作者会不会分享一些在改革过程中,那些不为人知的挑战和克服困难的智慧。毕竟,每一次大的变动,背后都会有无数个“为什么”和“怎么办”。这本书,感觉会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对话,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反思我们所处的教育环境。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用心走过教改路》让我眼前一亮,立刻联想到这些年我们台湾教育界经历的种种起伏。还记得以前我们读书的时候,教育体制跟现在比起来,真的是有很大的不同。那时候,大家都在拼命追求分数,好像考试分数就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但渐渐地,社会的声音越来越大,大家开始反思,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用心走过教改路》,光听这个名字,我就觉得里面肯定蕴含了作者对教育深沉的爱和对改革的坚持。我猜,这本书不会是那种冷冰冰的政策解读,而是会充满人情味,讲述改革过程中,那些老师、家长、甚至学生们所经历的挣扎、困惑、喜悦和收获。我特别期待看到书中是否会描绘一些具体的案例,比如某个学校是如何应对新的教学模式,或者某个老师是如何在改革浪潮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毕竟,教育改革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落实到每一个课堂,每一个孩子身上。这本书,对我而言,可能是一次重温台湾教育发展历程的宝贵机会。
评分《用心走过教改路》这个书名,本身就透露着一股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一份不懈的坚持。在台湾,教育改革从来都不是一条轻松的道路,它牵涉到太多人的未来,也承载了太多家庭的希望。这本书,光听名字,就能感觉到作者必然是以一种非常认真、负责的态度去面对教育的种种议题。我脑海中浮现出这些年来,我们身边不断变化的教育现象,从教材的更新,到教学方法的革新,再到升学制度的调整,每一次变动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本书,是否会深入地剖析这些变动背后的逻辑?是否会提供一些作者在实践中所观察到的、鲜活的案例,让我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改革的脉搏?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通往更深层次教育理解的大门,让我能够看到,在每一次政策的背后,都有着无数教育工作者们“用心”的付出和“走过”的足迹。
评分看到《用心走过教改路》这个书名,脑海里立刻涌现出许多过往的画面,感觉就像在翻阅一本记录我们集体教育记忆的相册。台湾的教育改革,绝对不是一蹴可几的,而是经历了无数次的摸索、调整和创新。我一直觉得,每一次改革的背后,都凝聚了许多人的心血和智慧,有教育者们的执着,有政策制定者的考量,也有社会大众的期盼。这本书,想必就是作者在这条崎岖道路上,用真心、用行动写下的篇章。我很好奇,书中会不会包含一些我们这些普通读者不太了解的、更深层次的讨论?比如,在改革的洪流中,如何平衡“统一性”与“在地性”?如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了解教育改革的一扇窗,更可能是一次与作者思想的深度交流,让我能够更全面、更透彻地理解台湾教育一路走来的不易与成就。
评分哇,看到《用心走过教改路》这个书名,就勾起了我好多回忆!台湾的教育改革,真的是一条充满荆棘却又意义非凡的路。我记得那阵子,教育界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各种新观念、新政策层出不穷,有时候感觉像是在搭乘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大家都在努力跟上,生怕被落下。这本书光从书名就让人感受到一种踏实的、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力量,不是那种空泛的理论,而是带着实际经验和情感的沉淀。我特别好奇,作者在书里会怎么描绘这些变迁?是侧重于政策的制定过程,还是更关注改革对第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影响?会不会有一些我们普通家长和老师都经历过的、印象深刻的片段?例如,像是从联考到多元入学,从填鸭式教学到强调素养导向,这些改变真的是翻天覆地的。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看到,改革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努力,以及在风雨飘摇中,教育工作者们如何坚持他们的初心。这本书,感觉会是一次深刻的教育时光之旅,让人重新审视自己一路走来的教育经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