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进入中年级后,对学习所产生的困扰愈来愈多。父母师长要能了解孩子学习上的困难所在,才能给予适当的鼓励与支持。本书以个案描述的方式呈现学生学习时的各种状况,并引导父母与教师如何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并从行为表现中觉察孩子可能的困扰因素。过去,我们会强调从评量工具的得分上了解孩子的学习问题,现在愈来愈多的情形发现,从评量工具得分上只能展现一部分的学习问题,真正要了解孩子的学习问题,实际观察能获得更多的讯息,也更能了解孩子可能的困扰因素。本书以中年级国语和数学的学习为主,其中国语的学习包含了阅读与写作的学习;数学的学习则包含了计算与文字题两部分。除了认知学习上的诊断与辅导外,本书特别加强学习动机上的诊断与辅导。本书的目的是希望认知学习与情意因素并重,让父母与师长能了解动机对孩子学习的影响后,再加强认知学习上的辅导。
第一篇 国语文学习
导 论 柯华葳
单元一 语词学习 方金雅
单元二 摘要策略 柯华葳
单元三 阅读赏析 刘佩云
单元四 基础作文 陈凤如
单元五 进阶作文 柯志恩
第二篇 数学学习
导 论 吴昭容
单元六 整数概念与计算 吴信辉
单元七 整数文字题 张景媛、陈萩卿
单元八 分数数概念与加减计算 吴昭容
单元九 小数数概念与加减计算 吴昭容
第三篇 动机学习
导 论 张景媛
单元十 学习行为适应与辅导 李丽君、张景媛
我一直認為,好的學習方法應該是內建於孩子心中的,而不是外加的。這本《我可以學的更好:學習診斷與輔導手冊(中年級版)》恰恰傳達了這樣的精神。它不是提供一套制式的學習準則,而是引導孩子成為自己學習的「偵探」。書中的「診斷」環節,讓孩子能夠跳脫家長和老師的視角,從自己的角度去剖析「為什麼我學不會?」。我兒子一直有個問題,就是聽老師講課時,總是會東想西想,心思很容易飄走。這本書就設計了一些情境,讓他去思考造成分心的原因,以及如何克服。例如,它引導孩子去覺察自己「什麼時候最容易分心?」「分心時我在想什麼?」。透過這樣的自我覺察,他開始能夠在課堂上提醒自己,試著將注意力拉回來。書中也強調了「練習」的重要性,但這種練習不是機械式的重複,而是有策略、有目標的練習。它鼓勵孩子去嘗試不同的方法,去找出對自己最有效的「練習模式」。我們家曾經為了寫作文而苦惱,兒子總是寫不出東西,或是寫得很零散。看了這本書後,我們開始練習「腦力激盪」,先在紙上寫下所有想到的點子,再慢慢組織成文章。兒子說,這樣寫作文好像比較有方向感了,也不會覺得那麼害怕下筆。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賦予了孩子「掌控自己學習」的能力,這對他們未來的人生發展,絕對是無可取代的寶貴財富。
评分我女兒之前考試成績一直不上不下,說是聽不懂也聽得懂,說是會寫也不會寫,總是在中間徘徊,讓我非常擔心。她自己也覺得很挫折,常常問我「為什麼我努力了,成績還是沒有進步?」。看她那麼沮喪,我也跟著心疼。後來在社團媽媽的推薦下,我入手了這本《我可以學的更好:學習診斷與輔導手冊(中年級版)》。一開始我以為它會是一本很學術、很嚴肅的書,沒想到它的內容卻相當生動有趣,而且非常實用。它裡面有非常多可以讓孩子動手做的練習,像是分析自己看書的習慣,或是如何有效率地做筆記。我女兒最喜歡的是其中一個關於「專注力」的單元,書中提供了一些簡單的小遊戲,讓她練習如何在容易分心的情況下保持專注。我們一起玩,我覺得很有趣,女兒也覺得很受用,她說現在上課聽講時,好像可以聽得更久了,也不會那麼容易跑神。書裡還有提到如何面對考試的壓力,這點對我們家長來說也很重要。以前我總是急著要她考高分,反而給她很大的壓力,現在我學會了引導她,讓她了解考試只是檢視學習成果的一種方式,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學習方法,並且不斷進步。女兒最近的數學成績有明顯的進步,她自己也很有成就感,笑容也變多了。
评分這本《我可以學的更好:學習診斷與輔導手冊(中年級版)》真的是我家小寶貝的救星!他從小就不太愛讀書,功課常常寫到心浮氣躁,每次我一催,他就開始找藉口,有時候甚至會哭鬧,弄得全家人都不得安寧。看了這麼多教養書,試了各種方法,感覺都沒什麼太大的起色。直到無意間在書局看到這本書,封面就寫著「學習診斷與輔導」,讓我覺得很有希望。買回家後,我跟孩子一起翻閱,書中的語言很貼近小朋友,不會像有些書一樣講得太艱深。它不是那種直接告訴你「這樣做」的書,而是引導孩子自己去思考,找出自己學習上的困難點。例如,它會設計一些小測驗,讓孩子了解自己是屬於哪一種學習類型,是視覺型、聽覺型還是動覺型。我家小寶貝做完之後,發現自己是比較偏向動覺型的,難怪他一直坐不住,老師講課的時候他會覺得很無聊。知道原因後,我們就開始針對他的學習類型調整,老師也給了一些建議,像是上課時可以讓他做一些小筆記,或是回家後透過操作模型來理解課本內容。真的,從來沒有想過,原來找出學習類型這麼重要!這本書不僅是給孩子看的,對家長也很有幫助,讓我更了解孩子,也知道該如何支持他。
评分作為一位長期關心孩子學習狀況的家長,我閱讀過不少相關書籍,但《我可以學的更好:學習診斷與輔導手冊(中年級版)》給我的感受是獨一無二的。它沒有那種過度強調「成功學」的浮誇,而是以一種非常紮實、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孩子認識並優化自己的學習模式。我特別欣賞書中對於「錯誤」的觀點,它將錯誤視為學習的機會,而不是必須被嚴厲懲罰的過失。這點對於我家女兒來說尤其重要,她曾經因為怕犯錯而不敢嘗試新事物,學習起來綁手綁腳。透過書中的引導,她開始學會從錯誤中汲取經驗,不再那麼害怕失敗。書中也涵蓋了許多關於「策略」的內容,像是如何記憶單字、如何理解複雜的課文、甚至是如何準備小組報告。這些策略都不是簡單的「死記硬背」,而是需要孩子動腦筋去思考,去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法。我們家曾經花了很多時間在背單字,效果卻不盡理想。看完書後,我們一起嘗試了書中介紹的「聯想法」和「圖像化記憶法」,女兒說這樣記單字真的變得有趣多了,而且記得更牢。這本書就像是一個學習的「導航儀」,幫助孩子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線,而不是盲目地往前衝。
评分這本書真的打破了我對「學習輔導」的刻板印象!我一直以為這種書會充斥著大道理,或是提供一堆死板的規則,但《我可以學的更好:學習診斷與輔導手冊(中年級版)》完全不是那回事。它更像是一位溫柔的引導者,陪伴孩子一起探索自己。書中的「診斷」部分,我覺得設計得非常巧妙,它不是直接批評孩子哪裡不好,而是透過提問和觀察,讓孩子自己去發現問題。例如,它會引導孩子思考「為什麼我常常寫作業寫到一半就停下來?」「我寫出來的東西,我自己讀起來會不會覺得很難懂?」。這些問題讓孩子從內心深處去反思,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家長的批評。我兒子之前就是寫作業拖拖拉拉,常常要弄很久,而且寫的字也歪七扭八的。看了這本書後,他自己說:「爸爸,我好像是容易被旁邊的東西吸引。」然後他就開始自己整理書桌,把一些不相干的東西收起來。書裡也有教孩子如何安排時間,做一份簡單的時間表,讓他們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這些都是很生活化的技能,學起來一點也不枯燥。我兒子現在寫作業的速度明顯加快了,而且字也工整了不少。我真的覺得,這本書不只教孩子學習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孩子自主學習的意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