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包括学校本位课程发展、学校特色课程方案发展与实践、课程统整与统整化教学、教师协同合作、学习评量、课程评鑑、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与教学领导。作者不但将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务结合,并以竹师实小荣获教育部「标竿100-九年一贯推手学校」的课程与教学领导、规划与实践之经验作为实例。希望能为校长提供课程、教学领导及建构学校特色课程的参考;提供在职教师进行课程统整与统整化教学、协同教学与学习评量设计与实施之参考;让修习师资职前教育课程的学生在修习相关课程时,有一本理论与实务结合的参考书籍。
作者简介
郑渊全
现职:
国立新竹教育大学副教授兼职业继续教育研究所所长
学历:
国立高雄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博士
国立政治大学教育研究所教育硕士
全国公务人员教育行政类高等考试及格
经历:
台北县民国小教师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科员、股长
国立新竹师范学院实习组组长
国立新竹师范学院地方教育辅导组组长
国立新竹师范学院附设实验国民小学校长
国立新竹教育大学副教授兼职业继续育研究所所长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九年一贯课程的理念与目标
第二节 九年一贯课程的特色
第三节 九年一贯课程的学习内涵
第二章 学校课程发展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学校本位课程的意涵
第二节 学校本位课程与各层级课程
第三节 学校课程发展的责任与策略
第四节 学校课程发展与设计模式
第三章 学校整体课程之建构与发展
第一节 健全的课程组织
第二节 建构学校整体课程架构
第三节 学校课程发展计画
第四节 发展课程方案
第四章 学校层级课程之发展
第一节 决定课程发展准则与计画
第二节 课程发展设计之行动
第三节 课程实施
第四节 课程评鑑与反思
第五章 课程的统整与教学
第一节 课程统整的意义与功能
第二节 课程统整的原则
第三节 课程统整模式
第四节 统整的课程教学计画
第六章 协同教学
第一节 协同教学的意义与模式
第二节 协同教学的行政规划
第三节 教学群之协同教学运作
第七章 教学评量
第一节 教学评量的意义
第二节 教学评量之策略
第三节 创新的纸笔测验
第八章 学校课程评鑑
第一节 学校课程评鑑的内涵
第二节 学校整体课程评鑑
第三节 教科书评鑑
第四节 课程方案评鑑
第九章 有效的行政作为
第一节 规章之革新
第二节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之策略
第三节 课程领导与知识管理之运用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有意思,不是那种传统的学术书呆板风格,而是带点温润的设计感,深蓝色的主色调加上烫金的书名,在书架上相当显眼。拿到手后,纸质也算不错,触感挺扎实的,翻页的时候也不会有那种劣质纸的沙沙声。虽然我还没深入阅读,但光看目录和前言,就感觉内容应该非常丰富。我特别在意教材的实用性,因为我们学校这几年一直在推动教学改革,希望老师们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和操作方法,那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绝对是及时雨。我一直觉得,好的教学理念需要落地的实践,光有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希望这本书的二版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更多近期的教学趋势和技术应用,比如STEAM教育、项目式学习等等。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值挺高的,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带回课堂上试试看。
评分这本《课程发展与教学创新》(二版)完全是我近期教育研究的“救星”。作为一名教育研究者,我一直在关注如何将最新的教育理论转化为实际可行的教学策略。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对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更新的需求。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探究式学习”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阐述,这两种教学模式是我目前研究的重点。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更深入的理论解读,同时辅以详细的教学案例,最好是能够涵盖不同学科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此外,我还对书中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章节非常感兴趣。毕竟,教学创新最终还是要依靠教师的成长。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指导教师如何进行自我反思、如何有效开展教研活动、如何拥抱新技术来提升教学能力的具体建议,那将极大地促进我后续的研究工作。我对这本书的学术深度和实践指导价值都抱有很高的期望。
评分最近真的有在找一些关于课程设计和教学创新的书籍,因为现在的教育环境变化太快了,感觉不学习就要被淘汰了。我朋友推荐了这本《课程发展与教学创新》(二版),说它内容很扎实,而且是二版,应该比第一版更新更全面。我翻了一下,感觉整体架构很清晰,从课程理念到具体实施,都有比较详细的阐述。尤其让我眼前一亮的是,里面好像有不少关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章节,这真的是我们老师最头疼的问题之一。现在的小朋友接触的资讯太多了,要让他们静下心来学习,真的需要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我比较期待书中关于“差异化教学”的部分,因为班级里学生程度参差不齐,如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一直是教学中的一大挑战。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可操作的策略,那我简直太感激了。而且,二版通常会加入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这点也很吸引我。
评分买这本书纯粹是听同事提起,说对我们学校最近推行的“翻转课堂”有很大的帮助。我个人对理论性的东西总有点距离感,比较喜欢直接上手的干货。拿到书后,快速浏览了一下,发现内容确实挺务实的,不是那种空泛的理论说教。它里面似乎有不少教师案例分析,这点我非常喜欢,因为看到别人是怎么做的,比光看文字描述要直观得多。而且,书的语言风格也比较平易近人,没有太多晦涩难懂的学术术语,读起来不会有太大的压力。我尤其关注它在“教学评估”方面的论述,因为传统的考试方式已经越来越难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了。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多元化的评估方式,或者如何利用技术进行评估的思路,那就太棒了。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有用”,希望实际阅读后也能给我带来惊喜。
评分我是一个对教育充满热情,但也时常感到力不从心的中小学老师。近年来,教育界一直在喊“教学创新”,但究竟该如何创新,创新的方向在哪里,常常让我感到迷茫。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这本《课程发展与教学创新》(二版)。它的书名就直接击中了我内心最需要的部分。粗略翻阅,我发现它似乎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而是试图搭建一个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我尤其关注书中可能涉及到的“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因为我一直认为,教育不仅仅是老师教、学生学的单向过程,更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启发、共同成长的过程。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建立和维持有效学习共同体的具体方法和经验,那将对我非常有价值。另外,我也期待它能探讨如何在课程设计中融入更多跨学科的元素,打破学科壁垒,让学生看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更完整的知识体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