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器不仅是历史久远的器物材质,日常生活之中亦常见相关的应用表现,甚至在现代医疗仪器、生化科技、半导体工业及光电晶圆产业上,更发挥了重要的材料科学特性。另就玻璃工艺本身的表现特性来看,是脱胎于器物实用特性与艺术装饰手法,渐次形成独特的工艺创作类型。由于玻璃具有晶莹别出的透明性,或是炫目多彩的光泽效果,是故难以被任何的质材艺品所能取代,其艺术价值更不亚于从陶瓷器所衍生的陶艺。
论及台湾玻璃工艺的起源与发展,除了原住民渊源久远的传统琉璃珠之外,其实和六○年代新竹高度化的玻璃产业密不可分。因为发展玻璃产业的条件,必须要有丰富的硅砂原料,以及生产加工时的便捷能源供应,新竹地区正好符合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八○年代台湾历经世界性的能源危机,再加上现代多元化的材质转变,玻璃制品的市场需求曾发生快速的萎缩,于是部分吹制或铸造加工的玻璃匠师,转而从事玻璃饰品或小艺品的制作事业,不意竟形成一股新兴的地方文化产业。
真正提升台湾玻璃工艺创作的层面,并打开国际化的能见度者,当属八○年代末期,将国外先进的脱蜡铸造玻璃技术引入,其后历经九○年代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全国文艺季」的推波,办理年度性「国际玻璃艺术节」的大型活动,因而吸引大批的年轻人投入,于是开启台湾现代玻璃艺术的新境地。在历经二十余年后的新世纪来临,当时的年轻世代大多已自立门户,并成为当代玻璃艺术界的新秀,并期未来能够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尖兵。
本书介绍的玻璃艺术家包括:许金烺、施秀菊、黄安福、李国阳、林启灿、杨惠姗、张毅、王侠军、毛?灿、陈琼瑶、苏建华、陈宗汉、梁志伟、王铃蓁。
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益,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当我翻开它,仿佛就走进了另一个世界,一个由玻璃和光芒交织而成的奇妙空间。书中对台湾玻璃产业的描绘,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的产业如何从无到有,茁壮成长。而“琉璃光芒”这一主题,更是将玻璃艺术的美学价值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我被书中展示的那些精美的琉璃作品深深吸引,它们不仅仅是冰冷的材质,更是承载着情感、故事和文化的艺术品。作者在描述这些作品时,不仅仅侧重于技法的精湛,更关注于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意境。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光影游戏”的章节,它让我看到了玻璃在光线的照射下,是如何变幻出无穷的色彩和形态,这种自然的魅力,在匠人的手中被放大和升华。这本书让我对台湾的艺术设计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玻璃这一古老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材料,产生了全新的敬畏和热爱。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我拿到手后,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纸张的质感非常棒,印刷色彩饱满而细腻,每一页都仿佛在诉说着玻璃工艺的悠久历史与辉煌成就。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玻璃产业的书,更像是一部艺术史的缩影。书中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玻璃制品进行了详尽的梳理,从古老的罗马玻璃器皿到现代的琉璃艺术品,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匠人的心血和时代的印记。特别是对于台湾本土的玻璃工艺,作者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展示,许多我从未见过的精美作品赫然眼前,让我对台湾的艺术设计领域有了全新的认识。那些晶莹剔透、流光溢彩的琉璃作品,在灯光的映衬下,折射出七彩的光芒,仿佛拥有生命一般,令人目眩神迷。书中的文字描述也同样精彩,不仅有对作品美学的解读,更融入了工艺制作的技巧和发展历程,让我对玻璃这一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材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仿佛漫步在一个流光溢彩的玻璃王国,心中充满了对艺术的敬畏和对创作者的钦佩。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绝对超出了我对一本“工艺设计艺术”书籍的预期。它更像是一部关于“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深度探索。作者在文字中巧妙地将物理学原理、美学理论以及人文情感融为一体,为读者呈现了一场关于玻璃艺术的思想盛宴。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流光溢彩”的阐述深感震撼,它不仅仅是对视觉效果的描述,更是对事物内在生命力和外在表现力的深刻洞察。书中对台湾玻璃产业的介绍,让我看到了一个新兴产业如何在短短的时间内,凭借着创新和热情,跻身国际舞台。我看到了一些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玻璃艺术作品,在书中得到了详尽的介绍,让我对这些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入。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艺术的浪漫,让人在阅读中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艺术的熏陶。
评分我是一名对传统工艺充满热情的爱好者,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内心就充满了期待。这本书的内容确实没有让我失望,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和深入的视角来审视台湾的玻璃产业和琉璃艺术。作者在书中详细介绍了从早期玻璃制造的技术到现代琉璃艺术的发展脉络,尤其是在台湾本土艺术家的作品呈现上,更是做足了功课。我惊喜地发现,许多我熟知的台湾艺术家,原来在玻璃艺术领域也有如此深厚的造诣。书中对作品的解读,不仅仅是简单的图文展示,更穿插了艺术家的创作理念、设计灵感以及工艺上的挑战,这些细节让作品的生命力得以更加鲜活地展现出来。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关于“吹制”和“拉丝”等技法的介绍,配合精美的插图,仿佛让我亲临现场,感受到了工匠的巧手和智慧。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台湾在工艺设计领域的独特魅力和国际影响力,也让我对未来玻璃艺术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评分这本《台湾艺术经典大系工艺设计艺术2-玻璃产业.琉璃光芒》与其说是一本工具书,不如说更像是一本引发思考的哲学读物。它不仅仅停留在对“玻璃”这一材质的物质性进行描述,更深入地探讨了“光芒”所蕴含的精神意义。作者通过对大量案例的分析,展现了玻璃艺术如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信仰和审美追求。我尤其被其中关于琉璃光影的章节所吸引,它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光线折射,更是一种心灵的映射,一种对生命短暂却又绚烂的哲思。书中对不同时代的设计理念和工艺革新进行了细致的剖析,让我看到了玻璃艺术是如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它既保留了传统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的创新,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想象着那些工匠们在炉火旁,用双手塑造出如此美轮美奂的艺术品时的情景。那不仅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一种对美的极致追求,一种对生命光辉的礼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