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文学内容含括七个时期:古代文学(圣经文学、希腊罗马文学)、中古时期(宗教文学、骑士文学、世俗文学)、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运动、写实主义、写实主义、现代文学。在每个期间涵盖的岁月,西洋文学家将繁杂嚣扰的人生,纳之于文学意识冶炼而成的艺术格局中。
《西洋文学导读》是介绍西洋文学的书籍中涵盖最广的一部,内容有学术的雄厚基础但无学究的嗅味。纵观荷马以来,西洋文学家优美的词藻皆收录于此书中。从外文系所学生到社会大众知识分子,本书皆可提供渴望了解西洋文学者之需求。
作者简介
朱立民
美国杜克大学英美文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外文系主任及文学院院长,淡江大学外文系教授、西洋文学研究所教授、副校长。
颜元叔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英美文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主任。
张惠鍞
美国印第安那大学英国文学硕士。曾任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
梁欣荣
美国德州农工大学英美文学博士。现任台湾大学外文系所副教授兼系主任。
王淑华
美国宾州大学英美文学博士。曾任中正大学外文副教授暨研究所(含比较文学所)所长。现任宜兰大学外文系教授。
郭博信
美国芝加哥狄保罗大学英国文学硕士。曾任淡江、东吴等大学兼任教授,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国家科学委员会兼任秘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部客座研究员。
李哲明
巴黎第三及第七大学研究。曾任淡江大学法文系副教授、主任,东吴大学欧语中心特约教师。现任中央大学法文系副教授。
宣 诚
西德歌德学院两度进修。曾任中央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淡江大学等兼任讲师,台湾大学外文系副教授。
欧茵西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斯拉夫语系语文学博士。曾任中国文化大学教授兼俄文组主任,西德慕尼黑科技大学外语讲座,台湾师范大学、中央大学等兼任副教授,台湾大学外文系、政治大学斯拉夫语文学系兼任教授。
陈雅鸿
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国家博士。曾任淡江大学西班牙文系主任,淡江大学训导长、校长,世盟「亚洲展望」月刊西班牙版总编辑,台湾大学教授。现任台湾大学外文系兼任教授。
刘启分
西班牙马德里大学文哲学国家博士。曾任成功大学外文系主任、教授。
薛 绚
台湾大学外文系毕。曾任正中书局编辑。现任专职翻译。
齐邦媛
美国印第安那大学比较文学所研究。曾任中兴大学教授、外文系主任,国立编译馆编纂兼人文社会组主任。台湾大学外文系名誉教授。
丁贞婉
英国伦敦大学英国文学研究。曾任中兴大学外文系副教授、主任,中山大学外文系教授。
黄美序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戏剧博士,曾任淡江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东吴大学、文化大学、政治大学等校副教授,淡江大学西洋语文研究所教授。
金开鑫
美国纽约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政治大学、文化大学、东吴大学、淡江大学教职。
田维新
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博士。曾任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讲师、副教授,淡江大学美国研究所兼任教授,中央大学外文系教授,中央研究院美国文化研究所兼任研究员。
林耀福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美国研究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外文系兼任教授、文学院院长。现任台湾大学外文系兼任教授。
余玉照
美国夏威夷大学美国研究博士、美国东西文化中心文化研究所研究、耶鲁大学研究。
上册
第一篇 西洋文学导论 文学作品读法
希腊罗马神话
希腊古典文学
圣经故事
西洋戏剧
西洋文学批评
第二篇 欧洲文学 法国文学
德国文学
俄国文学
西班牙文学
义大利文学
下册第三篇 英美文学 英国诗歌(上)
英国诗歌(下)
英国戏剧
莎士比亚戏剧
英国小说
二十世纪前美国文学
美国写实小说之兴起
美国文学思想
第四篇 英语语言及其他科目概要 英语语言史
英语语言学导论
英语语音学
英语听讲
高级英语听讲
中英语言比较研究
英文作文
翻译与习作
应用英文
新闻英文
引得(Index)
《西洋文学导读(上、下)》这本书,从我个人的阅读体验来说,它更像是一次精心策划的文学旅行。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有些作品能够流传千古,而另一些则被历史的尘埃掩埋。这本书在这一点上给我提供了很多思考的角度。作者并没有强求读者去记忆每一个年代、每一个作家,而是引导我们去关注文学作品背后的人文精神和哲学思想。我尤其对书中对不同时期欧洲社会文化的描绘印象深刻,这让我明白,文学作品是那个时代的镜子,映照出时代的风貌,也折射出人性的复杂。当我读到关于现实主义文学的部分时,我才真正理解到,那些看似朴实无华的描写,背后蕴含着多么深刻的社会批判力量。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给了我知识,更培养了我独立思考和深度理解文学作品的能力,让我能够带着更广阔的视野去探索更广阔的文学世界。
评分读完《西洋文学导读(上、下)》的前半部分,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真的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我第一次踏入西洋文学的迷宫时,耐心地为我指路。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易近人,即便是初次接触西方文学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作者并没有用过多晦涩的理论术语来“吓唬”人,而是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将那些看似遥远的作品和作家变得鲜活起来。我特别喜欢它对作品背景的介绍,不仅仅是历史事件,还包括了当时的社会思潮、哲学观点,这些都极大地帮助了我理解作品的思想深度。例如,在讲到古希腊文学时,我才真正明白,原来那些神话故事不仅仅是神祇的传说,更是古希腊人对人性的探索和对世界的理解。书中的一些观点很有启发性,让我开始思考,为什么这些作品能够跨越时空,至今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这本书的结构也很清晰,从古希腊罗马一直讲到中世纪,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让我能够逐步建立起对西方文学发展的整体认知,避免了碎片化的阅读。
评分《西洋文学导读(上、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间古老的图书馆里,一位学识渊博的老教授,正带着我细细品味那些尘封的经典。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不同文学流派时的 nuanced approach。比如,在介绍浪漫主义时,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其与理性主义对立,而是深入剖析了其产生的历史根源和思想内核,以及它如何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文学发展。书中对一些代表性作家的解读,也相当到位,不仅仅停留在情节的概述,更侧重于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作家独特的艺术手法。我发现,通过这本书,我对很多之前只是“听说过”的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兴趣。例如,我一直对法国的启蒙运动文学感到好奇,这本书中对伏尔泰、卢梭等人的作品的分析,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勇气和智慧。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次文学的朝圣之旅,让我对人类文明的辉煌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评分这本书,也就是《西洋文学导读(上、下)》,读起来真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它不像有些书那样,上来就抛出大量晦涩难懂的概念,而是慢慢地把你拉进去。我感觉作者是个非常有耐心的人,他会考虑到不同读者的接受程度。对我来说,最直观的收获就是,以前我总觉得一些欧洲的经典文学作品,比如那个时代的诗歌或者小说,读起来有点“摸不着头脑”,感觉和我的生活离得很远。但这本书里,作者会用很多生动的例子,解释为什么当时的作家会那样写,他们想表达什么,以及这些表达方式为什么会对后来的文学产生那么大的影响。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文学的社会功能和社会影响的讨论,这让我意识到,文学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与时代、与社会紧密相连。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很流畅,一点也不枯燥,让我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吸收大量的知识。
评分《西洋文学导读(上、下)》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说实话,对它抱有的期待还是挺高的。毕竟,西洋文学这块儿,对我来说就像一个庞大的宝藏,有无数闪闪发光的东西,但我自己摸索起来总觉得像是在雾里行走,抓不住重点。收到书后,我翻开第一页,那种厚重感就扑面而来,仿佛捧着一本承载着千年智慧的书。尽管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仅仅从它的编排和目录就能感受到作者在梳理这些经典时的用心。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比如莎士比亚、但丁、歌德,还有像荷马史诗、希腊悲剧这样的古老源头,都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宏大的文学画卷。我个人特别期待的是,这本书是否能为我指明一个清晰的阅读路径,帮助我理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文学作品是如何相互影响、又各自发展出独特的魅力的。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作品介绍,更能够触及到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思想、文化和社会背景,让我能真正“读懂”这些伟大的作品,而不是仅仅“读过”。对于我这样一个文学爱好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份宝贵的入门指南,希望能在这本书的引领下,我的文学视野能够得到极大的拓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