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个人平衡计分卡创造组织&个人双赢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篇是将个人平衡计分卡视为发展个体、提升个人效率,以及在生活中不断成长的工具;其重点是让你所做的、有关未来发展的每一件事或每一个决定都是最好的。任何想要过更快乐、更充实的生活的人,都适合阅读这部分。目前的你也许正面临新的生活挑战,也许正站在职涯的十字路口上不知何去何从;无论如何,本书都能提供一个独特的工具,为你带来面对新挑战的能量与热情。
第二篇的重点则在说明如何运用个人平衡计分卡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工作参与度,以及强化他们独特的天赋;其内容包括如何在工作中找到快乐、提升员工生产力、降低员工请病假的机率,以及提升工作乐趣,最终获致组织的竞争优势。因此,第一篇与第二篇是可以分开运用的。
本书特色
1.本书是第一本将平衡计分卡应用在个人生活的书。平衡计分卡的主要目的是将公司的使命与策略具体行动化,以创造企业竞争优势。而作者将计分卡的「对象」从企业转移至个人,也就是教导读者如何透过平衡计分卡实践个人使命及关键成功要素,让原本十分抽象的人生意义变得具体、能够以实际行动呈现。
2. 务实的步骤与练习。既然要实践人们的使命、远景、目标等较为抽象的「哲学议题」,就得有具体的执行方法,例如作者大力宣扬的「唿吸与静思练习」。作者不仅详细解说这些练习的原理,也将它们拆解成清楚易行的步骤,让原本看似艰难的工具变得易于执行。
作者简介
休伯特.蓝波赛(Hubert K. Rampersad)
蓝波赛博士是组织行为及企业管理领域里备受尊崇与肯定的顾问,目前担任TPS国际股份有限公司(TPS International Inc.)的董事会主席暨总裁。其着作和论文繁多,《总体绩效计分卡》(Total Performance Scorecard)已翻译成二十种语言在全球各地发行,论文《个别学习、集体学习和道德标准之间的关联》(The Links Between Individual Learning, Collective Learning and Ethics)则是获得「2003年训练管理发展办法最佳杰出论文奖」。
译者简介
丁惠民
中兴大学企管系毕,曾任职于明?电脑人资部与制造处,随后担任《工商时报》记者及《电子化企业经理人报告》执行总编辑。现为专业文字工作者,译着甚丰,近期译作有《精实六标准差工具手册》、《黑带精神》、《六标准差设计 立即上手》、《六标准差管理立即上手》、《精实六标准差简单讲》。
前言
作者序
推荐序
第1部 促使个体发展、个人效率提升及成长的工具
第1章 导论
第2章 个人平衡计分卡
第3章 根据PDAC循环导入个人平衡计分卡
第4章 连结个人企图与个人行为
第2部 提高员工幸福感及促进人才发展的工具
第5章 结合个人企图与组织的共同企图
第6章 结合个人∕共同企图与企业伦理
第7章 展开个人平衡计分卡
第8章 有效的人才管理
第9章 个人平衡计分卡循环
后记
附录一 总体绩效计分卡软体
附录二 总体绩效计分卡循环
天啊!我必須說,這本《個人平衡計分卡》簡直像是我人生中的及時雨!我一直覺得自己好像被生活推著走,每天忙忙碌碌,卻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麼,更別提什麼幸福感或快樂指數了。這本書剛好就戳中了我的痛點。它沒有那種空泛的大道理,而是真的像一本行動藍圖,一步一步教你怎麼釐清自己的價值觀,設定真正有意義的目標。我最喜歡的是它提出的「財務、學習與成長、內部流程、客戶」這幾個面向,用在個人身上真的太貼切了!我開始學著衡量自己在這些方面的狀況,而不是只看到工作上的KPI。以前總覺得幸福感是很玄的東西,需要靠際遇,但這本書讓我明白,幸福感是可以被規劃、被實踐的。我現在每天早上起來,都會先看看我的「個人儀表板」,感覺更有方向感,也更能為自己做出的選擇負責。這絕對是一本改變我生活態度和方式的書,推薦給所有覺得人生有點迷茫、想活得更踏實、更有成就感的朋友們。
评分老實說,我過去對「快樂指數」這類的東西總有點懷疑,覺得是不是太過於追求感官上的享樂,或者流於表面?但這本書徹底顛覆了我的想法。它所談論的「快樂指數」並不是那種短暫的興奮,而是一種更深層、更持久的滿足感,是建立在清楚的自我認知和有意義的生活之上。我喜歡書中將「快樂」這個概念,與「成就感」、「價值感」和「連結感」緊密結合。它讓我明白,真正的快樂,是來自於你在做對你來說重要的事情時,所產生的那種充實感。我現在會更有意識地去安排那些能讓我感到快樂的活動,而不是隨便打發時間。而且,書中關於「人際關係」在提升快樂指數中的重要性,也讓我重新思考了我與家人、朋友的互動方式。我開始更主動地關心和連結身邊的人,發現這真的讓我的心情變得更好,也更有歸屬感。這本書不僅提升了我的工作滿意度,更重要的是,讓我的生活變得更有色彩、更有人情味。
评分這本書真的讓我對「幸福感」這個詞有了全新的認識。我以前一直覺得幸福感是一種比較主觀、很難量化的東西,可能是突然收到一份禮物,或是和朋友聚會的時光。但《個人平衡計分卡》打破了我這個刻板印象。它告訴我,幸福感也可以是透過系統性的方法去培養和維持的。我特別喜歡書中探討的「快樂指數」的部分,它不是讓你一直假裝快樂,而是引導你去發現真正讓你感到愉悅和滿足的活動,並將它們融入你的日常。我之前總覺得自己應該要更「積極」,但有時候強迫自己做不喜歡的事情,反而更累。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重要的不是「有沒有」做這些事,而是「為什麼」做,以及做的時候你的感受如何。我開始學著去關注自己的內在感受,而不是一味追求外在的成就。這種由內而外的轉變,讓我感覺更輕鬆、更自在,也更能體會到生活中的小確幸。
评分說實話,一開始拿到這本書,我對「平衡計分卡」這個詞有點卻步,覺得是不是太學術、太企業化了?但讀了幾頁之後,我完全改觀了。作者非常巧妙地將企業管理的概念轉化為個人應用,而且完全不生硬。它不是要你把生活變成冰冷的數據報表,而是讓你用一種更系統、更全面的方式去審視自己的生活。我尤其欣賞它在「工作滿意度」這個部分提供的具體方法。我過去常常把工作上的壓力帶回家,影響了和家人的相處,也讓自己身心俱疲。這本書教我如何識別工作中的「瓶頸」,如何找到提升效率的方法,以及最重要的是,如何平衡工作和個人生活,讓兩者都能成為我幸福感的來源,而不是相互消耗。我開始練習每天記錄下讓我感到快樂的小事,還有讓我感到挫折的地方,然後思考如何改進。這種微小的調整,卻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改變。我不再感到被工作綁架,而是覺得自己能夠掌控工作,並從中獲得真正的滿足感。
评分我一直都是個很喜歡規劃和學習新東西的人,所以當我看到這本《個人平衡計分卡:提升幸福感、快樂指數及工作滿意度的行動藍圖》時,就覺得非讀不可。我原本以為它會是那種教你如何設定SMART目標的書,但它的深度遠遠超出了我的想像。它不僅僅是目標設定,更是一種思考生活的方式。我最欣賞的地方是它強調的「反思」和「調整」的循環。很多時候我們設定了目標,但如果執行過程中發現不適合,就很容易放棄。這本書教我如何定期檢視自己的「個人儀表板」,找出問題所在,然後靈活地調整策略,這讓我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更有韌性,也更能從錯誤中學習。它讓我覺得,追求個人成長和幸福感,就像經營一家成功的公司一樣,需要持續的投入、不斷的創新和靈活的應變。這本書絕對是一本值得我反覆閱讀、隨時翻閱的寶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