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2-01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佛教美术则出现于东汉中晚期,至汉末、三国时期则较广泛地流行开来。佛像艺术在中国的发展,除了对佛教教义精神的追求之外,也受到不同时代审美变迁的影响。
中国形式的佛像在五胡十六国时展露端倪。到了十六国至北魏初期,渐渐汉化的佛像除了已呈现其艺术价值外,并表现出传统的审美情趣。北魏佛教大兴,深入民间,形成了以铸造小型佛像以祈求福泽之风气。云冈石窟的开凿,更使中国佛像艺术走进繁荣期,此时期的佛像,我们可以从其制作的优劣,来推测出佛像施愿者的身分。进入隋之后的中国佛像承继北朝遗韵,「薄衣贴体」则为唐代佛像的特色。到了宋代,佛像具有饱满瑰丽的作风,以及圆熟的手法,姿态自然或更为精致。
综观中国佛像艺术,初期以西来的键陀螺,秣菟罗风格为主流,其后逐渐汉化;北朝及唐为中国佛像形象转变的两个重要时间点,同时佛像也慢慢地脱离了佛教原有的色彩,至宋朝时则彻底的退去宗教的色彩。
本书附录的「佛教单体造像诸问题」,阐述:一.最初的佛像、二.早期金铜佛像、三.青州风格佛像、四.定州系白石佛像、五.唐代的倚坐弥勒佛像、六.罗汉、祖师与神僧像、七.后期的观音像。
本书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授权台北艺术家出版社,同步出版系列「北京故宫珍藏文物」中的一册,全书以200幅彩色图版(另增局部特写图版)与解说对照呈现,图文并茂。
200件佛像以精美画质呈现,是一本提供研究中国佛像「毫无争议的标准器、去伪存真的试金石」的重要专书,更是爱好收藏及审美人士不可缺少的参考书籍。
主编简介
李静杰∕中国北京大学考古系考古专业,历史学硕士;日本名古屋大学文学部美学美术史研究室博士。任职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为佛教图像学、佛教考古学专家。
前言 中国佛教造像的主旋律
南北朝、隋唐 佛像造像77件(包括图文)
宋元明清 佛像造123像件(包括图文)
附录一 佛教单体造像诸问题
附录二 参考文献
你应该知道的200件佛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你应该知道的200件佛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