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席.曼荼罗

茶席.曼荼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茶道
  • 日本文化
  • 禅意
  • 曼荼罗
  • 艺术
  • 生活美学
  • 仪式感
  • 静心
  • 文化艺术
  • 东方美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茶,用古老饮料的身分,用不同表现的制成,长红至今。懂得品茗是一种品味!从茶器的选用,到摆放茶席而成就的高雅情调,丰富了现代人们味觉飨宴之外的精神情调。

  人们聚在一起品茗创造了仪轨,扩张品茗在社会与空间的范围,从达官贵人到平凡百姓,无论是品的简约潇洒,或以隆重华丽厚实的外显,都得用心品,才知茶在无边。

  茶席的魅力从何而生?作者借用密宗图像之一的「曼荼罗」,意为圆轮具足;将茶、茶器聚集,意图使茶席达到美学境地。本书作者池宗宪带您从唐、宋、元、明、清,一路走到现代,窥看历代茶席风华,聚集每个时代品茗特质和茶器魅力,成为现代人习茶、佈置茶席的美感地带,并在茶席的穿透愉悦中,建构你我随心所欲的茶席。

  本书共有十个章节,每一章再用多个小标题点示精髓,加上丰富图版对应,当带给喜爱品茗的读者从身、心、灵,以及视觉上多种层次体会「茶道」的美妙感受。

作者简介

池宗宪

学历:
辅仁大学传播系毕业、铭传大学EMBA毕业、国立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毕业

经历:
自立晚报记者、组长;联合月刊主编;联合报专栏组记者:大成报编辑部总编辑;
人间福报新闻总监;茶人雅兴电子报总编辑;专业茶书作家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序 欢愉满足 尽在茶席
前言 曼荼罗─茶席美之源

1章 茶曼荼罗 美的共感
茶席是一种什么味道、茶器是终身伴侣、茶壶成为书法大师、茶器增值的诱惑
没有秩序的秩序、佈置善巧不善巧、茶席的精神娱乐性、喝茶有什么「道」
「茶道」各走各「道」、如何演出「事实茶道」、如何诠释茶器内涵
如何欣赏茶器美、如何以茶席自娱娱人

2章 茶席人文 深远况味
茶杯里的清新野趣、甘苦的闲适人生、空泛的享乐主义
枯索中的新味、喝茶也要有创意、茶隐的好日子、视觉与心灵的调和
进入他界娱乐性之境、用直觉来摆设茶席、茶与器是整体的概念

3章 盛唐茶席 华丽典雅
茶器是一种必要的风格、陆羽最喜欢用什么杯、唐代品茗魅力在哪里
唐代品茗快易通、唐代喝什么茶、像玉璧一般珍贵的团茶
先烤再磨的煮茶法、击拂茶末的点茶法、谁是唐代茶碗第一名
「祕色瓷」的秘密、金光闪闪的茶器、神秘波斯的工法
一套迷你版唐代茶器、品茶的正点「匀称」、隽永是追求的偶像
拥抱秀异的奢华

4章 宋代茶席 品不厌精
点茶流窜生活的美学、斗茶的羞耻心、品茶忆故人、沉敛后的修练
宋代茶席的爱现、古代的美如何影响现代的美、令人心动的游戏
视觉系的愉悦体验、好玩又实用的建盏、点茶的舞台主秀黑釉建盏
宋代点茶怎么点法、精品般对细节的要求、汤花展现的力与美、喫茶累积文化资本

5章 元代茶席 含蓄澎湃
保有点茶法的余晖、墓室壁画藏玄机、茶汤面可以画出诗句
李清照也是分茶高手、元人「疯」分茶、爱上常民散茶的俗饮
散茶进入元代人的品茗生活、朝野上下都爱品茶、揭开御茶园的千古之谜
马可孛罗看过的青花茶盏、釉色与汤色的绿光组曲、初入口的浅尝之美
端起茶托端起元代品茗风华

6章 明代茶席 浪漫甦醒
透视炒青绿茶制法、炒出翡翠色的迷人、四大才子爱茶终不悔
喝绿茶带来什么感动、明代品茗标准严格、先放茶还是先放水
泡茶用壶变小了、茶器的解析度、疼惜用器的真情、从茶画看简洁的明代茗风
用哪种茶杯喝茶?、幽人长日清谈、琴棋书画要伴茶

7章 清代茶席 经典豁达
皇帝爱茶引动名人效应、宫里都喝什么茶、超人气茶器─盖碗
南北喝茶大不同、壶上刻字最in、任伯年名画上壶身、茶担子见证百年茶颜
工夫茶席真功夫、潮汕工夫茶怎么泡、潮汕工夫茶器怎么用
泡工夫茶 朱泥壶最出名

8章 现代茶席 入境随俗
茶席设在哪儿最好?、诗人们以天地为茶席、茶室境小而景幽
松竹茶席最合味、茶席上放花合适吗、走出户外泡茶去
任何场地都可以办茶席、茶席跟着时间走

9章 生活茶席 ?味故事
如何设定茶席的主题、泡什么茶搭配什么茶器、银器品出真滋味
茶席上有哪些禁忌、茶席中的重头戏─赏茶器、茶器搭配的容量原则
茶器身世成为话题、品色品香有一套、好水是泡好茶的关键、品水的甘醇甜活
好水是什么好滋味、水的七情六慾、茶水交融的因缘、自我实现 就在茶席
无声胜有声的好滋味

10章 我的茶席 随心所欲
茶席如何构图、挥洒山水画的意境、留白与散点透视、注水体会百川收纳
「随类赋形」自在品茗、淡中之味的浑化、摆置因情境而变
茶席有什么技巧、随心所欲的开始
关键字索引

图书序言

出版前言 曼荼罗─茶席美之源

  茶席的吸引力从何而生?明白茶席曼荼罗的基本图像就知晓:一次茶席想要表达的指涉程度为何?或在图像上、用器上创造华丽或优雅沉敛,或用方便善巧单壶孤杯陈列俭朴的茶席,或以瑰丽满席的茶壶、杯、托……茶器加上花器的幻化,来满足艳丽的丰盛。取自茶器各体的审美趣味在哪儿获得?洞悉历代品茗风格和制茶之法,深入探索茶器形制釉色的结构,都将连动着茶人内化的底蕴,其实看似无形却有形,关连了整个茶席美感位置。

  佈置茶席,因茶人之品味、茶客之需要而异。茶席佈置产生的图像就如显现审美趣味,煞是短暂的剎那,如何化成永恆的心灵註脚?

  进行茶席曼荼罗先得了解如依密宗所规定仪则,如《大日经》所绘胎藏界曼荼罗;然,茶席的仪则可为初入门者得到依寻,但这非学习真意不可道,就如中国无茶道之名,却已历经唐、宋、元、明、清至今都已出现一套流传的「事实茶道」,直至20世纪才以「茶艺」之名,约定出品茗时由置茶、泡茶、注水、倒茶的仪则,但却都难现茶席曼荼罗。

  事实茶道?或以中国茶道茶艺为名,但却又难和应用「曼荼罗」的观想、仪则等内容,类比在茶席的外相表现,借此对照出内化的心灵境界,所带来的精神愉悦。

  以现存曼荼罗作品系日本空海大师唐贞元年间在长安请李真绘的「金刚界大曼荼罗」(又称「九会曼荼罗」),我想以此为茶席佈置的观想,会使你在茶席佈置有何灵感?

  「金刚界大曼荼罗」位置图以中央成身会为中心,上下左右各分成三等分,共为九会,是佛菩萨在阿迦尼咤夫宫与须弥顶集会场。名为九会,总的组织是一个金刚界曼荼罗,而金刚界曼荼罗主要又只是成身会作为说明佛果形相的出发点。图像中以方与圆的表现,看似分离两分,却还是一个整体,分隔的会合。

  茶席的佈置比照「九会图」而做了一次安排。那么你的茶席曼荼罗,又将如何佈置出茶席的殊胜力量?

  茶席曼荼罗在实际操作上是将茶器中的壶、杯、水方、茶巾等集中造出完备若坛城般,其形式或圆或方,中央以壶为尊,四方的杯、托、盘各占一隅,是为中院,中院周围是为茶罐或渣方成为外院。以形式的茶席曼荼罗立体形式的表达,是谁来主持茶席曼荼罗?要按茶主人自身对茶器认知而行创作,而将心中完美茶席曼荼罗具足呈现。

  茶席曼荼罗的因缘,透过精心安排,用轮圆具足的具体茶席来摄众至尽:茶席是现实的坛城,宛若掌握品茶之宜与不宜;茶席曼荼罗的场域由单席的创造仪轨,以致扩充事实茶道的归纳,才足以筑出各式各样的茶席曼荼罗,或在室内的清供雅集,或在户外与自然山川的结合……,其实每一次茶席都可由内心随类赋形、挥洒自如的。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