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26
宣告一位文坛巨匠诞生的经典作品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童妮?摩里森首部小说
《最蓝的眼睛》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童妮.摩里森的第一部小说,故事以摩里森的家乡俄亥俄州乐仁镇为背景,叙述十一?的黑人女孩琵可拉祈求自己的眼睛能够变蓝,以便看起来像金发碧眼的孩子那样漂亮,那样讨人喜爱。琵可拉以为这样的改变能使其人生从此不同:父亲不再酗酒;母亲不再蔑视家人;哥哥不再离家出走;其他人不再欺侮她、忽略她。然而,发生在她身上的一件骇人事件,让全镇的金盏花不见踪影,也使她的人生走向悲剧性毁灭。
书里不仅深刻描绘出有所渴盼的孩童心中所存在的惧怕与孤独,更借由一个以他人眼光来判定自我价值的极端例子,披露种族主义对黑人族群的残害,批判盲目追求主流价值观将导致自我迷失,带给读者强烈的警惕与震撼。本书在美国自1970年出版后持续引发探讨,并已堂堂入列经典小说之林。
作者简介
童妮?摩里森(Toni Morrison)
本名Chloe Anthony Wofford,1931年生于美国俄亥俄州乐仁镇。1953年毕业于华府以专收非裔学生扬名的郝华德大学(Howard University)英文系,两年后取得康乃尔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专研福克纳和吴尔芙意识流小说。1965年起在纽约州雪城蓝灯出版社分社担任教科书编辑,之后并获聘为纽约市蓝灯出版社总社编辑。在工作与育儿之余,她开始从事小说创作。1970年出版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此后创作不辍,陆续出版《苏拉》(Sula, 1973)、《所罗门之歌》(Song of Solomon, 1977)、《黑宝贝》(Tar Baby, 1981)、《宠儿》(Beloved, 1987)等四部小说,其中,《所罗门之歌》荣获全国书评家协会奖;《宠儿》赢得普立兹奖小说类奖项。其间,并因其杰出的创作表现,先后受聘于知名大学任教,1989年更荣膺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在该校教授文学创作迄今。1992年,小说《爵士乐》(Jazz)和文学论述《在暗处戏耍:白色和文学想像》(Playing in the Dark: Whiteness and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出版。次年获颁诺贝尔文学奖,获奖颂辞推崇其作品具有史诗力量,以精准的对话诗意盎然地呈现出美国黑人的世界。近十多年来,创作力始终亢沛不坠,长篇小说《乐园》(Paradise, 1997)和《Love》(Love, 2003)出版之后依旧佳评如潮。
译者简介
曾珍珍
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国立东华大学英美语文学系教授。研究领域涵盖神话与文学、生态诗学、女性文学。教学之余亦尝试创作与翻译。着作散见《中外文学》与报纸副刊。译有希腊悲剧《米蒂亚》、《写给雨季的歌──伊莉莎白.碧许诗选》,以及二十世纪基督教护教大师C. S. Lewis 文学性着作五种,包括《裸颜》和《卿卿如晤》。
推荐序
导读
译者序
《最蓝的眼睛》
秋
冬
春
夏
后记
译註
台华语词对照表
最蓝的眼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最蓝的眼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