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每年有100万人死于自杀,大约每40秒,就有一个人自杀身亡。而台湾的十大死因中,「自杀」也已经连续八年名列第九位,并且成为青少年十大死因中的第三位。如果进一步探讨自杀背后的因素,根据台北市自杀防治研究发展中心的统计资料,有70%的人患有「忧郁症」。而忧郁症,这个过去常被拿来和忧郁混为一谈、不被当作真正病症的疾病,也在近几年多件名人自杀的案例,以及脑神经医学的发展之下,成为一个广为大众探讨的热门议题。
根据流行病学的推估资料显示,台湾罹患忧郁症的人口,大约佔总人口数的4?5%,也就是70 ~ 80万人。未被医师诊断出来的患者,以及尚未发现、治疗的潜在患者,更高达140万人左右。这么庞大的高危险族群,对于社会、家庭、个人而言,就像不知何时会引爆的定时炸弹一样,都是极大的隐忧。但社会一般人对于忧郁症的认识却仍然不是很足够,以致于常有延误治疗甚至走上自杀一途的悲剧发生。
不仅如此,忧郁症发生率遍及各个年龄层,除了青少年忧郁症人口急速上升外,老人、妇女、中年男性等各族群也有不同的忧郁症成因,造成个人、家庭极大的痛苦和负担。教育部为了防范日渐升高的青少年忧郁症比例,还特别成立校园辅导计画、让忧郁症防范的观念深入各个校园。因此,忧郁症作为21世纪三大流行病之一(另外两个是癌症和爱滋病),确实值得我们特别加以重视,而且是不分年龄、不分性别都必须重视的全民健康问题!
本书是日本讲谈社「健康图书馆」系列丛书之一。本系列丛书最大的特色,除了由专家执笔、监修,确立其权威信实的品牌基础外,就是将艰涩难懂的医学知识,透过深入浅出、体贴入微、完全图解的编辑手法和写法,让人一看就懂、任何人都能轻松理解。精致的插图,简单明暸的表格,以及一般大众容易忽略的细节提醒,兼具知识深度与方便阅读性,让本书有别于市面上一般讲述忧郁症的书,适合各种年龄层和教育程度的读者阅读。只要花短短的时间,就可以轻松了解忧郁症的成因和治疗的最新方式,极适合做为推广全民预防及保健教育之用。
虽然忧郁症的成因相当复杂,但本书提到,只要接受药物治疗,并且加上好好的休养,就一定会痊癒。特别的是,本书以认知疗法为基础,提出了预防忧郁症复发的性格改造法,例如:利用唿吸法缓和情绪、写日记记录感情与思考、一天一次日光浴、重整生理时钟等方式,希望能为这个充满压力的艰困环境提供一些好的提案。本书台湾版并特别邀请新光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张尚文撰写台湾忧郁症的发展现况和最新治疗方法,并附上台湾现有的谘商和医疗资源供读者参考。对于患者、家属或是怀疑自己可能罹患忧郁症的人而言,都是非常实用的资讯指南。
本书特色
(一)大开本、完全图解,以图带文的方式编写,不分老少,一看就懂。
(二)提出「忧郁症是大部分的人都可能会罹患的疾病」的观念,让大众对忧郁症有所警觉。除了本人之外,患者身边的人如何观察及应对也提出专业建议。
(三)针对一般大众的需要,舍弃了硬梆梆的医学专业用语,以平易近人的切入角度和描述,说明忧郁症的成因和治疗方式。例如:「面对忧郁症患者不能说的话、不能做的事」,所列举的八大禁忌,包括:用「加油」来激励他、一大清早轰他起床、建议他去运动、带他去唱KTV、旅行等等,就是一般人因为不了解忧郁症可能会犯的错误;另外,以插图描述「恢复阶段反而是自杀危险性最高的时期」、「越是好人越容易发病」……这样从日常生活的细微处着眼的方法,是市面上一般同类书籍无法办到的。也是本书最大特色之一。
(四)针对老人、妇女、男性、青少年等不同族群的忧郁症分别说明成因和症状,适合各年龄族群阅读。
(五)除了忧郁症之外,也介绍和忧郁症相关、容易混淆或互为因果的疾病。
(六)各种忧郁症常用和最新治疗法、优缺失的介绍。
(七)以插图和表格的方式解说忧郁症,有文字阅读障碍的人也可轻松阅读。
(八)提供性格检测法,判断自己是否为忧郁症的高危险群。
(九)以认知疗法为基础,提出防止忧郁症复发的「性格改造法」。
日文版监修者简
野村总一郎
防卫医科大学精神科教授。1949年出生于广岛。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部毕业。曾任藤田学园保健卫生大学精神科副教授、立川共济医院精神科主任。1985?1987年留学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中心、梅约医学中心。着作有《忧郁症的动物模型》(海鸣社)、《与忧郁心情共处的方法》(河出书房新社)、《不想再「忧郁」了》(星和书店)、《认识忧郁症》(Medical Tribune)、《心的烦恼之精神医学》(PHP新书)、《疲劳外来》(讲谈社)等。
中文版审订者简介
张尚文
新光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中国医药学院医学系毕业。曾任长庚医院精神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新光医院精神科主任。
推荐序一 为什么你应该看这本书 陈家驹
推荐序二 你将更容易认识忧郁症 黄镇台
导读 「脑筋不转弯、情绪重感冒」的忧郁症 张尚文
前言
禁忌 面对忧郁症患者,不能说的话、不能做的事
1忧郁症与心情忧郁有何不同?
所谓忧郁症
忧郁症就像是心理得了感冒一般的疾病
心理的能量耗尽的状态
情绪忧郁
你真的得了忧郁症吗?
忧郁症与心情忧郁是不同的
发病
你可能没有注意到自己患了忧郁症
过程
某一天突然开始发病并逐渐恶化
发病期与恢复期可以清楚辨别
有些人甚至会突然变得有精神而且强势
假面忧郁症
心理的不适以身体的症状呈现出来
身体的警讯不太容易被诊断为忧郁症
心理疾病
忧郁症周边的心理疾病
认识忧郁症以外的心理疾病
2什么样的人容易发病?
性格
越是「好人」越容易发病
对于事情的轻重缓急不太会拿捏的类型
情感一直残留的类型
原因
环境、性别、压力等复合因素
有时候关键在哪里并不清楚
不是心情的问题,而是脑中的麻烦
也可能因为其他疾病或药物而发病
其他疾病
更年期障碍之一的忧郁
失智也可能隐藏着忧郁症
3接受适当的治疗一定可以痊癒
治疗
「什么都不要做」就是最好的疗法
药物疗法
脑中的麻烦需要药物
驱动调节感情的机制
抗忧郁药物的种类、作用与副作用
物理疗法
利用电的物理疗法也有效果
精神疗法
有耐心的持续接受适合自己的疗法
前兆
不要忽略自己也知道的前兆
就医
忧郁症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也很重要
4为了发现并且治癒忧郁症,周遭的人扮演的角色
发现
如果是这样的情况,不妨怀疑就是忧郁症
对待患者
先接受对方所说的事情
即使对方拒绝也要伸出援助的手
职场
正值事业高峰的人多半是因为工作上的烦恼
他并不是怠忽工作
关于医师
周围的人要积极的帮忙寻找医院或医师
自杀
没有必要刻意避开自杀的话题
检测
上司与部属的检测表
5防止复发的性格改造法
基础
了解自己生活方式中的「癖好」
思考模式
僵硬的思考方式会招来忧郁
要时常想到可以摆脱忧郁的思考方式
练习将感情与思考分离
虽然改变性格很困难
行动
身体活动的话,心也会开始活动
放轻松
利用唿吸法来缓和情绪
闭上眼睛,安静的让情绪沉静下来
放松的解放你的心
提案
一天一次日光浴,让心情焕然一新
重整生理时钟,调整生活步调
食物与喜欢的东西也和忧郁有关
台湾的谘商、医疗资源
台湾版编辑室报告
答案很简单,这本书是为「你」所制作,是需要,不是想要。
首先,忧郁症是一种极为普遍而常见的疾病,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甚至将之喻为「21世纪黑死病」。一般人对它的认识常只是片片断断的「见解」,称不上「理解」或「了解」,而本书用医药百科的形式,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的方式编写给「你」看,不管你是忧郁症患者或家属,只要你愿意了解或帮助身边有忧郁症的患者,这都是一本上乘的参考读物。
再者,我常对患者说,有头脑就会有烦恼,但有头发就会有办法,一个人能知命、认命(识命),就能控命、改命。忧郁症是生命中注定烦恼的命题,涉及生命、生活、生存、生态及生计等课题,如果你不能全面概括而正确的了解,你将左支右绌,无法走出忧郁的死胡同。本书为你做了具体而微、正确实用、概括性的编写,方便你参考、掌握,并DIY来自我改变。
另外,由于忧郁症是一个长期的「精神心理医疗问题」,也是一个「卫生健康」问题,需要医疗保健人员和民众家属通力合作,人人关注、协同处理、随时有能力面对,因此,本书也就成为一本有用的工具手册,引导医病、照护人员通力合作,共同改善。
最后,我要说的是,如果你不幸身受忧郁症的痛苦,请无需气馁,以目前的医疗而言,只要你需要,就「肯定有办法」,精神科医师及其他许多工作同仁,都会替你规划出应付忧郁症的办法、对策。这本书是个福音,能提供你许多日常生活可行的方式,帮忙你恰当处置忧郁症的苦恼,只要行动起来,就可以有效改善。
很高兴新自然主义公司愿意翻译出版这本《给陷入忧郁的你??图解忧郁症小百科》,造福有忧郁困扰的的患者及一般家属及民众。个人自当乐意为之推荐,仅叙数语,并表贺忱。
书田诊所精神科主任 陈家驹
你将更容易认识忧郁症
八年前(1999年),本会(董氏基金会)对大台北地区民众做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近七成的民众分不清忧郁情绪与忧郁症。去年(2007年),本会又对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四成六的大学生分不清忧郁情绪与忧郁症;调查结果发布的隔日,媒体斗大的头版、二版标题:「三十三万大学生很忧郁——一成五卡到阴?」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很显然的,忧郁症已是大家关心的议题,但以本会的了解,忧郁症是什么?忧郁情绪和忧郁症有什么不一样?引发忧郁症的原因又是什么?……等等有关忧郁症的正确知识仍有待釐清及教育。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团体关心忧郁症的防治工作,坊间关于忧郁症的书籍也不少,但像《给陷入忧郁的你——图解忧郁症小百科》——以大量插图、流程图及各式表格介绍忧郁症症状、发病原因、治疗方式、陪伴者可以做的事情,让读者一目了然——的书却甚少见。对读者而言,认识忧郁症不再变得枯燥乏味,这本书成功的利用轻松的形式呈现沉重的议题,不论是青少年或是成人,透过本书将更容易认识忧郁症。
「忧郁症」不是一句流行语,它代表了许多人深层的无助,也代表了相当大的医疗及社会成本。也许,你正深陷其中;也许,你身边有这样的亲友。不论如何,它不该被漠视、隐而不谈。
关于忧郁症,你该知道的,这本书会让你知道。
董氏基金会董事长 黄镇台
最近常常感到心力交瘁,連睡覺都睡不好,醒來時更是覺得比睡前還累。看到「圖解憂鬱症小百科」這個書名,覺得好像可以稍微了解一下自己的狀況,畢竟有時候真的搞不清楚是單純的疲勞,還是有什麼更深層的問題。拿到書的時候,其實我有點害怕,怕書裡的內容會太沉重,看了反而更焦慮。結果一翻開,完全出乎意料!裡面的畫風超可愛的,而且文字也很簡單易懂,不是那種艱澀難懂的專業術語。它用很多很貼切的比喻和圖像,來解釋憂鬱症會有的各種感覺,像是腦袋裡像是塞滿了棉花,或者身體像灌了鉛一樣沉重。看到這些圖,我突然覺得,原來這些感受不只是我自己的想像,是有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驗。書裡還有教一些簡單的放鬆方法,還有告訴我們怎麼跟家人朋友開口說自己不舒服,我覺得這點超重要的。以前我都不敢跟別人講,怕他們覺得我很奇怪。現在看完這本書,感覺比較有勇氣去面對自己的情緒,也知道可以往哪裡尋求幫助,心裡踏實了很多。這本書真的就像一個溫暖的朋友,輕輕地拍著我的肩膀,告訴我:「沒事,我們可以慢慢來。」
评分身為一位長期關注心理健康議題的圖文創作者,我總是尋找能夠以更親民、更容易理解的方式來傳達這些重要資訊的媒介。當我第一次接觸到《給陷入憂郁的你:圖解憂郁症小百科》這本書時,我就被它的概念深深吸引。憂鬱症,這個詞對很多人來說可能帶有汙名,或是被誤解為「只是心情不好」。但事實上,它是一種複雜的生理和心理疾病,需要被理解和正確的面對。這本書巧妙地運用了圖解的方式,將抽象的情緒、大腦的運作機制、以及憂鬱症的各種症狀,轉化為具體、生動的圖像,讓讀者能夠輕鬆地吸收。我特別欣賞的是,它並沒有過度簡化問題,而是用一種溫和、同理的方式,引導讀者去認識憂鬱症,了解它可能發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尋求幫助。書中的插畫風格溫暖、不帶侵略性,讓人讀起來沒有壓力,反而有一種被溫柔對待的感覺。對於正在經歷憂鬱困擾的讀者來說,這本書就像一位耐心的朋友,用圖像說故事,陪伴你一點一點地認識自己,並且鼓勵你往復原的方向前進。對於身邊有憂鬱症親友的讀者,這本書也能提供很好的參考,幫助他們理解並給予更恰當的支持。
评分最近心裡有點悶,加上工作壓力又大,常常覺得提不起勁,連平常最喜歡的追劇都覺得沒啥意思。滑手機滑到一個廣告,看到這本《給陷入憂郁的你:圖解憂郁症小百科》的書名,覺得好像說中我最近的心情,而且「圖解」兩個字讓我覺得應該不會太難讀,就想說買來看看。收到書的時候,覺得封面設計得很溫暖,不是那種看了會更壓抑的風格,這點很加分。書本的紙質也很好,觸感舒服,翻開來,裡面的插圖風格很可愛,用比較輕鬆的方式呈現一些比較沉重的主題,像是情緒的起伏、腦袋裡的各種想法,或是身體發出的警訊等等。有些插圖真的讓我會心一笑,感覺作者很懂我們這些「憂鬱」的人在想什麼。雖然我還沒全部看完,但光是看到那些貼切的圖像和簡單的文字,就覺得好像有人懂我,不再是孤單一個人。而且裡面的內容,有些關於自我照顧的建議,像是深呼吸、正念練習,或是如何和身邊的人溝通自己的感受,都蠻實用的。我還蠻期待接下來的閱讀體驗,希望這本書能給我一些力量,讓我能慢慢走過這段低潮期。
评分最近工作遇到瓶頸,心情也隨之跌落谷底,常常覺得生活失去了色彩,對什麼都提不起勁。偶然在書店看到這本《給陷入憂郁的你:圖解憂郁症小百科》,光是書名就讓我感到一股莫名的親切感,彷彿它在對我說:「我知道你現在的感受。」我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帶回家。翻開書後,我真的非常驚豔。以往我對憂鬱症的了解,多半是來自新聞報導或是一些比較學術性的文章,總覺得離自己很遙遠,或者是用一種嚴肅、甚至有點可怕的態度去面對。但這本書完全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它透過非常可愛、療癒的插圖,把原本複雜且沉重的憂鬱症相關知識,變得非常容易理解。像是描繪腦袋裡情緒像打結毛線球一樣的圖、或是描述身體疲憊感的插畫,都讓我忍不住點頭,覺得「對!就是這樣!」。它不只告訴你「憂鬱症是什麼」,更像是溫柔地引導你,認識自己的情緒,理解身體的訊號,並且提供一些實際可行的方法,幫助你找回平靜。我特別喜歡書裡講到如何與自己對話,以及如何一點點地重建生活動力的部分,那種循序漸進的引導,讓我覺得很有希望,而不是一味地要求我「振作」。
评分身為一位長期在臨床上接觸各種心理困擾的朋友,我一直在尋找能夠將心理健康的知識,以最無負擔、最沒有壓迫感的方式傳遞給大眾的工具。看到《給陷入憂郁的你:圖解憂郁症小百科》這本書,我立刻就意識到它具有巨大的潛力。憂鬱症,這個詞彙本身就帶著相當的重量,許多人對它避之唯恐不及,或者是不敢面對。然而,這本書卻選擇以一種極其溫和、友善的姿態,來解構憂鬱症的複雜性。圖解的呈現方式,讓「閱讀」這件事本身,就變成了一種療癒的過程。作者透過生動、富有同理心的插畫,將那些難以言喻的情緒、生理反應,以及影響生活品質的種種面向,具象化。這不僅降低了讀者對憂鬱症的恐懼感,更能讓他們在圖像中找到共鳴,感受到「原來我不是一個人」。書中對於不同程度憂鬱情緒的描述,以及伴隨而來的身心困擾,都非常細膩。它不僅停留在「診斷」層面,更深入探討了憂鬱症可能造成的影響,以及如何透過一些生活上的調整、尋求專業協助,來逐步走出困境。這本書絕對是能夠幫助大眾,打破對憂鬱症迷思、開啟對話、並踏出求助第一步的極佳入門讀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