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坊间知识管理相关书籍,不是太偏理论就是太偏应用,为使读者对知识管理应用,有更深一层的体验,本书将知识管理入门、实作及应用三个构面作结合,使读者在了解知识管理基础知识后,进一步借由资讯科技工具学习建立有用的知识管理系统,进而达到管理知识的目的。
本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1. 入门:探索知识管理基础知识。避免艰涩难懂的理论探讨,使读者快速了解知识管理的内涵,本篇内容有企业趋势、知识与管理、探索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生命週期、知识管理系统、企业知识入口及企业知识管理(营建业)。
2. 实作:探索知识管理系统建构。为避免知识管理系统採购成本过高,本书以FrontPage网页建构工具,结合现有网际网路免费软体资源,介绍如何透过资讯科技,快速建立有用及免费的知识管理系统。
3.应用:探索知识管理系统应用。为有效的管理知识,资讯技术应用是相当重要的一环,为此本书针对现有最新的资讯技术工具,说明如何处理资料、资讯及知识的管理,使知识整合应用达到最大化的效率。
序
第一章 企业趋势
1-1企业营运 1-2企业再造 1-3 企业电子化定义 1-4 企业电子化发展 1-5 企业电子化重要性 1-6 企业电子化效益 1-7 企业电子化策略 1-8企业电子化应用 1-8-1资讯应用目的 1-8-2资讯应用影响因素 1-8-3资讯技术应用 1-9 企业资本 1-10 企业智慧 1-11 企业军师
第二章 知识与管理
2-1资料、资讯与知识 2-2 知识定义 2-3知识分类 2-4知识特性 2-5管理定义 2-6管理演进 2-6-1古代管理 2-6-2近代管理 2-7管理成功要素
第三章 探索知识管理
3-1知识管理定义 3-2 知识管理方程式 3-3 知识管理发展 3-4知识管理目的 3-5知识管理重要性 3-6知识管理原则 3-7知识管理类型 3-8知识管理技术 3-8-1 低阶层知识管理技术 3-8-2 中阶层知识管理技术 3-8-3 高阶层知识管理技术 3-9 知识管理策略 3-9-1知识管理应用策略 3-9-2 个人知识管理策略 3-9-3 企业知识管理策略 3-10 知识管理学习 3-10-1 知识学习 3-10-2 个人知识管理学习 3-10-3 企业知识管理学习 3-10-4 知识管理学习影响因素 3-10-5 知识管理学习策略 3-11 知识管理发展困境 3-12迈向成功
第四章知识管理生命週期
4-1知识管理流程架构 4-2知识管理生命週期 4-2-1知识撷取 4-2-2知识流通 4-2-3知识转换 4-2-4知识创造 4-2-5知识蓄积 4-2-6知识扩散 4-2-7知识整合 4-3 知识管理推动
第五章 知识管理系统
5-1知识管理系统发展 5-2知识管理系统需求 5-3知识管理系统特性 5-4知识管理系统功能 5-5知识管理系统建构 5-5-1知识管理系统开发评估 5-5-2知识管理系统开发方式 5-5-3知识管理系统选购要项 5-5-4 知识管理系统开发策略 5-5-5 知识管理系统开发评量 5-6知识管理系统工具 5-6-1 Microsoft知识管理系统 5-6-2 Lotus知识管理系统 5-7知识管理系统评量工具 5-7-1 Arthur Andersen知识管理评量工具 5-7-2 Teleos & The Know Network知识管理评量工具 5-7-3 David Skyrme Associates知识管理评量工具 5-8知识管理系统实施
第六章 企业知识入口
6-1知识入口定义 6-2知识入口发展 6-3 知识入口需求 6-4知识入口特性 6-5知识入口功能 6-6知识入口目标 6-7知识入口效益 6-8知识入口未来趋势 6-8-1网际网路未来趋势 6-8-2 入口网站未来趋势 6-8-3 知识入口未来类型
第七章 企业知识管理-营建业
-1营建企业营运 7-2营建企业特性 7-3营建电子化需求 7-4营建电子化效益 7-5营建电子化策略 7-6营建知识管理趋势 7-7 营建知识管理个案分析 7-7-1个案一 7-7-2 个案二 7-7-3 个案三 7-7-4 个案四 7-7-5 个案五 7-7-6 个案六 7-7-7 个案剖析 7-8 营建知识管理未来
第八章 知识管理系统实作
8-1知识管理系统实作观念 8-2 知识管理系统建构实作 8-2-1 模式一:模式套用(奇摩YAHOO!) 8-2-2 模式二:模式设计(Microsoft FrontPage)
第九章 知识管理系统应用
9-1 知识管理系统应用观念 9-2 知识管理系统应用注意事项 9-3 知识管理系统应用 9-3-1 简介应用 9-3-2 新新知识应用 9-3-3 知识入口应用 9-3-4 知识检索应用 9-3-4-1 网站检索 9-3-4-2 多媒体检索 9-3-4-3 档案检索 9-3-5 知识通讯应用 9-3-5-1 即时通讯 9-3-5-2 邮件通讯 9-3-6 知识部落应用 9-3-7 知识多媒体应用 9-3-7-1 影像多媒体 9-3-7-2 音乐多媒体 9-3-8 知识连结应用 9-3-9 知识补给应用 9-3-10 知识传输应用 9-3-10-1知识传输 9-3-10-2远端遥控 9-3-10-3 知识散播 9-3-10-4点对点传输 9-3-11 知识库应用 9-3-12 知识交流应用 9-3-13知识助手应用 9-3-13-1 3721上网助手应用 9-3-13-2 便利贴应用 9-3-13-3 电子书签应用 9-3-13-4 图像撷取应用 9-3-13-5 翻译应用 9-3-13-6 档案密码锁应用 9-3-13-7 速记精灵应用 9-3-13-8 联络簿应用
附录A 知识管理政策纪事
A-1 e-taiwan台湾数位计画(行政院) A-2产业知识管理技术辅导与推广计画(经济部工业局) A-3经济部工业局技术服务机构服务能量登录作业要点 A-4 NICI推动小组产业电子化(行政院经济部技术处)
附录B 网路资讯应用着作权
B-1网路资讯应用着作权条文 B-2 网路资讯应用着作权内容说明
附录C 知识管理博硕士论文
附录D 知识管理系统应用软体
附录E 知识管理相关词汇
附录F 参考文献
作为一名长期奋斗在学术研究前沿的学者,我对信息检索和知识体系的构建有着近乎偏执的要求。我所关注的图书,往往需要具备严谨的逻辑框架、深刻的理论洞察,以及能够指导实践的方法论。这本书的标题《探索知识管理-入门实作应用》虽然带有“入门”二字,但我更看重的是它能否提供一套完整的、可供借鉴的知识管理系统。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罗列一些概念,而是能够深入剖析知识产生的源头、流转的规律,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的提炼、存储、检索和再创造。在我看来,有效的知识管理并非简单的信息堆砌,而是对信息进行有组织的加工和整合,形成具有洞察力的知识体系。我期待书中能够阐述如何将零散的信息碎片整合成有价值的知识资产,如何在科研过程中避免重复劳动,如何快速地梳理文献、识别研究热点,以及如何构建个人或团队的知识地图。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能够提供关于“知识显性化”和“知识内隐化”的策略,以及如何通过知识管理来加速创新和突破。当然,“实作应用”部分对我来说至关重要,我希望能够看到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流程和技术,能够指导我如何系统地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研究领域的知识,从而提升我的研究效率和成果质量。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吸引力,深蓝色的背景搭配烫金的字体,透露出一种专业和厚重感。拿到手里的时候,能感受到纸张的质感,不是那种廉价的胶印纸,而是带有微微纹理的特种纸,翻阅时沙沙的声音也很悦耳。我一开始对“知识管理”这个概念并没有太深入的了解,总觉得它离我的日常工作和学习有些距离,更像是大公司才会关注的课题。但这本书的书名《探索知识管理-入门实作应用》让我觉得它可能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讲解,而是更贴近实际操作的指南。我对“入门”和“实作应用”这几个词特别看重,希望它能从最基础的原理讲起,然后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工具,让我能够真正地将知识管理应用到我的学习和工作中去。我期待书中能有大量的案例分析,最好能覆盖到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应用场景,这样我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管理如何为我的具体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比如,我经常在项目中收集大量的资料,但事后很难快速找到需要的信息,或者团队成员之间信息孤岛严重,效率低下。我希望这本书能给出一些指导,教我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知识库,如何进行知识的梳理、沉淀和共享,从而提升团队的整体效率和个人的学习能力。同时,我对书中可能介绍的知识管理工具也充满了好奇,希望它能推荐一些实用且易于上手的工具,无论是免费的还是付费的,只要能真正解决问题,我都愿意去尝试。
评分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多年来在工作中的一些“老毛病”。我过去习惯于“想到哪儿做到哪儿”,信息收集也比较随意,结果就是每次要找某个资料或者回忆某个项目的细节时,都像大海捞针一样。这本书用非常贴近实际的语言,讲述了知识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从“新手”成长为“知识管理者”。我特别赞同书中关于“知识地图”和“知识沉淀”的论述,这让我意识到,原来我们积累的很多经验和信息,是可以被结构化地保存下来,并且在未来能够被方便地取用的。书中提供的“实作应用”部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关于如何建立团队知识库和进行知识碰撞的案例。我们团队在项目沟通和知识传承方面一直存在短板,信息的丢失和重复是常有的事。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们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能够帮助我们提升团队整体的协作效率,减少信息浪费。同时,书中对不同知识管理工具的介绍,也让我看到了更多可能性,我计划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尝试引入一些更系统化的知识管理工具,来优化我们现有的工作流程。这本书不仅是一本理论书籍,更是一本实用的操作指南,它让我看到了通过知识管理来提升工作效率和个人价值的巨大潜力。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喜欢思考但又常常“想太多”的人来说,这本书简直是及时雨。我常常沉浸在各种信息的海洋里,读了很多书,看了很多文章,但总觉得这些知识并没有真正“内化”成我自己的东西,更别提应用了。这本书的“探索”二字,精准地击中了我的痛点。它引导我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去“探索”知识的本质,去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知识可视化”的讲解,让我明白原来可以用图表、流程图等方式来呈现复杂的知识体系,这不仅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也能让别人更容易地接受。而且,“入门实作应用”的承诺也兑现了,书里提供了很多非常接地气的实践方法,比如如何开始构建自己的个人知识库,如何设定一个小的知识管理目标,以及如何逐步养成良好的知识管理习惯。它没有一开始就让我感到压力,而是鼓励我从小处着手,一步步地积累。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被海量信息淹没的“知识小白”,而是开始掌握了一些“驾驭”知识的技巧,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知识盲区,也更有信心去填补它们。它让我觉得,知识管理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是一种可以学习和实践的“能力”,一种能让我变得更加清晰、更有方向的生活方式。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真的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很“零散”的人,脑子里有很多想法,但总觉得抓不住重点,学到的东西也容易遗忘。这本书让我明白,原来这一切都可以通过“知识管理”来改善。它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书,而是像一个循循善诱的朋友,一步步地引导我思考。我最喜欢的是它讲到如何“梳理”知识的那部分,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没有知识,而是知识太乱了,找不到。书里提供的一些方法,比如思维导图的应用、标签的有效设置,让我觉得原来这么简单就能让我的笔记变得井井有条。还有关于“知识分享”的部分,我一直觉得很难开口,总担心别人会觉得我说的没用,但书里讲到的那些沟通技巧和建立信任的方法,让我觉得下次我可以尝试着去和我的朋友们分享我的学习心得。我还会特别想提的是,书中介绍的那些工具,虽然有些我之前听说过,但从未真正用起来。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它们可以这么灵活地搭配使用,比如用一个笔记软件来收集信息,然后用另一个工具来做知识的连接和梳理。这本书让我觉得,知识管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可以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能力,一种让我变得更有效率、更有条理的生活方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