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尝试以简单易懂的语言来介绍统计原理与资料分析技术。全书共分十六章。前六章主要与资料准备工作的训练有关,目的在协助读者学习如何准备统计分析所需的资料,并确保资料品质。后十章则针对时下应用较广的几种统计方法进行介绍。每个单元除了介绍特定统计方法的应用时机、原理与操作步骤外,也兼顾分析结果的意义解读。
书中的光碟收录了各单元范例操作所需要的档案。读者在阅读本书时,可善用这些档案来辅助操作练习。
作者简介
谢旭洲
学历: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UW-Madison)大众传播学博士
普渡大学(Purdue, West Lafayette)社会学硕士
辅仁大学大众传播学硕士
经历:世新大学传播管理系副教授
现任:世新大学广播电视电影系副教授
自 序 i
图目录 ix
表目录 xiii
Chapter 1 资料蒐集 1
第一节 研究设计 3
第二节 测量工具与方式 10
第三节 资料蒐集 20
Chapter 2 资料准备 27
第一节 资料编码 28
第二节 资料输入 35
第三节 资料检查与校正 50
Chapter 3 资料合併与转换 57
第一节 档案合併 58
第二节 变项合计 64
第三节 转换资料结构 70
第四节 变项重新编码 76
Chapter 4 选择统计方法 83
第一节 掌握统计知识 85
第二节 掌握研究问题 94
第三节 掌握资料结构 101
Chapter 5 信度检定 107
第一节 信度之意义与分类 108
第二节 信度检定之操作 117
Chapter 6 描述统计 133
第一节 表格数据 134
第二节 统计图形式 146
Chapter 7 卡方检定 163
第一节 卡方契合度检定 164
第二节 卡方同质性检定 172
第三节 卡方独立性检定 181
Chapter 8 无母数统计 195
第一节 无母数之特性与种类 196
第二节 单一样本无母数 199
第三节 独立样本无母数 207
第四节 相依样本无母数 219
Chapter 9 t检定 233
第一节 单一样本t检定 234
第二节 独立样本t检定 240
第三节 成对样本t检定 246
Chapter 10 变异数分析(一):组间设计 253
第一节 单因子变异数分析 254
第二节 双因子变异数分析 265
第三节 主效果与交错效果 271
Chapter 11 变异数分析(二):组内设计 291
第一节 单因子组内设计 293
第二节 双因子组内设计 302
第三节 多因子混合设计 310
Chapter 12 共变数分析与多变量变异数分析 317
第一节 共变数分析 319
第二节 多变量变异数分析 328
Chapter 13 相关分析 339
第一节 统计原理与基本概念 340
第二节 皮尔逊相关分析 345
第三节 史皮尔曼等级相关 356
第四节 净相关 363
Chapter 14 回归分析 375
第一节 统计原理与基本概念 376
第二节 回归之执行与解读 382
第三节 回归分析之注意事项 398
Chapter 15 步径分析 417
第一节 统计原理与基本概念 418
第二节 步径分析之步骤 421
第三节 步径分析之执行与解释 431
Chapter 16 因素分析 449
第一节 统计原理与基本概念 450
第二节 因素分析之步骤 455
第三节 因素分析之操作与解读 460
参考书目 475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很多时候,我们学习统计学知识点都是零散的,不知道如何将它们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本书却非常有条理地从基础的描述性统计,到复杂的推论性统计,再到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等,循序渐进地展开。它不仅仅是教会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解释“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在什么情境下应该选择哪种统计方法。书中的图表和插图也用得非常巧妙,能够直观地展示数据分布、模型拟合等情况,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效率和乐趣。我特别喜欢它在解释一些较难理解的统计假设时,会通过详细的图解和通俗的语言来阐述,让我能够真正理解其背后的逻辑。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开启数据分析之旅的“启蒙导师”。在接触它之前,我总觉得统计学是一门枯燥且遥不可及的学科,充斥着各种难以理解的符号和公式。然而,这本书却颠覆了我的认知。它的语言风格非常友好,没有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即使有,也会立刻给出清晰的解释。更重要的是,它将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起来。我不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能够主动地去操作。书中的每一个案例都设计得非常贴合实际,我仿佛能看到自己的研究问题是如何通过这些统计方法得到解答的。CD中的资源也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体验,我可以随时随地跟着案例进行练习,加深对统计概念的理解。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手了这本书,主要是因为市面上同类书籍太多,很难找到一本既有深度又不至于太过晦涩的。这本书的出色之处在于它在理论深度和实践操作之间的平衡把握得恰到好处。它并没有回避那些核心的统计学原理,但解释起来却非常清晰易懂,常常会用一些类比或者生活化的例子来帮助理解,这对于我这种非数学专业出身但又需要掌握统计技能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的CD提供了大量的范例数据和相应的操作指南,我可以直接跟着书上的步骤一步一步地进行实践,这比单纯地看文字描述要高效得多。每完成一个分析,书中都会给出详细的解读,帮助我理解结果的意义,以及如何将其应用到我的研究报告中。
评分我是一名社会科学的研究生,平时需要处理大量的调研数据,但如何在茫茫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并用严谨的统计语言来呈现,一直是我头疼的问题。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是我解决这一难题的一大助力。它没有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而是引导读者一步步去思考,去探索。从数据的清洗、整理,到各种统计检验的应用,再到结果的解释和呈现,这本书都给出了非常系统化的指导。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来回答特定研究问题的论述,这对于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它帮助我理解了不同统计方法的适用条件和局限性,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在我的研究中使用统计工具,并作出更有说服力的结论。
评分这本书就像我大学生涯中的一盏明灯,尤其是在我刚开始接触那些复杂的统计模型时,简直是寸步难行。我的专业涉及大量的数据分析,但起初我对各种统计概念的理解总是模棱两可,尤其是那些需要结合实际案例来讲解的知识点。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仅仅是罗列公式和理论,而是非常注重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每一章都配有相当详实的操作步骤,指导读者如何运用SPSS等软件来处理数据,进行分析,然后解读结果。我尤其喜欢它在案例选择上的独到之处,很多都是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精心挑选的典型问题,让我能清楚地看到统计工具是如何被应用于解决实际研究难题的。有时候,即使我只是在模拟书中的练习,也能从中领悟到很多书本上难以体会到的细微之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