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当代年青人心灵特别脆弱,承受不了一丁点的挫折、压力,情绪易受困扰,更甚是轻言放弃生命。归根究底,还是心理素质不够好所致。
国际心理学界近年兴起了一个新思潮—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目的就是研究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强调心理学不应仅在心理治疗层面上发挥作用,更应培养人积极面对人生的能力,寻找快乐泉源。。
本书是一本兼顾理论与实践的参考书,作者尝试以轻松的笔触,透过古今中外的名人佚事,深入浅出讲解积极心理的窍门,为青少年的生命注入活力。。
青年人由备受保护的儿童过渡至成年人阶段,无可避免地要面对生命中不同的挑战,学业、工作、恋爱,或逢成功,或遇挫败,能够掌握书中8堂课提到的「积极心理公式」,自能易于在学业与事业发展上找到方向,也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否定自我,明白自己在处理不同事情时的行为及心理反应,从而借着个人的努力来找出调节和进步的方法和空间,寻得快乐人生。
序文
重拾当年梦
1982年2月20日早上,一个阴冷的天。
我懒懒地躺在家中的床上,回想着昨天刚刚参加的大学毕业典礼,思绪万千。
回想在过去的四年当中,我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生活起伏,也获得了方方面面的个人成长。这是四年前,也就是1978年2月15日我第一天来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报到时所未曾想到的…… 想到这一切,我忽然产生了一个念头,就是把我大学四年来的生活经历完完整整地写下来,作为个人生活经验的积累与反思,与时下的大学生分享。
我为自己的想法深感兴奋,立即从床上蹦了起来,匆匆洗漱了一下,随便吃了一点东西,然后就坐到桌前,铺开一张纸,构思我的写作大纲。我沿着自己的思路,简要地把我的大学生活分成10大块内容:压力化解、人格完善、人际沟通、爱情成长、工作确立、自信建立、气质培养、学习方法、兴趣爱好、友情发展。可再往下面写,我除了能写出自己四年来的一些见闻体会外,什么特别的名堂都写不出来了。我开始感到很气馁,刚才的兴奋心情也一扫而空。
我索性把笔甩向一边,双手趴在桌子上,打起盹来......
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把我从睡眠中吵醒。
此时的我,正趴在我在香港城市大学主教学楼Y7422房间的办公桌上,午休打盹。日期是2007年5月15日。
来电话的人是城市大学出版社的陈家扬编辑,他想约我写一本有关大学生个人成长的书籍,作为由本系同事卢铁荣教授主编的青少年研究丛书当中的一部。他的想法立刻唤起了我当年的梦想,而听着陈编辑的写作设想和计画,我也回想起当初的那份气馁。现在看来,这全是因为当年的我,不但缺乏生活经验的积累,也缺乏生活感悟的沉淀。所以,虽然我十分清楚自己要写什么,却无从下笔,因为我还不成熟。
眼下24年过去,其间我不仅又读了10年的书,还前后工作了13年。此时,再构思一本大学生成长的书,我不仅具备了更多的生活阅历,也积累了更深刻的人生感悟。这当中既有对我个人点点滴滴成长经历的感悟,更有对形形色色他人的生活事件的反思。由此,我同样构思了八大块内容:压力应对、人格完善、自信树立、创新培养、爱情智慧、生涯规划、、幽默开发、生命珍惜。此时此刻,我感到自己有许许多多的事情可以写,方方面面的经验可以交流,其写作起来,感觉顺畅多了。
但就是这样,我还是写了一年多的时间,因为我真的想这本书写好。
在这?,我有几点想向大家交待。
首先,我将此书题名为《做个A+青少年》,这是因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学业的成长,也需要有人格的成长。而人格成长之本,莫过于养就个人的“心灵旺盛”(mind flourishing)。这是国际心理学界眼下宣导的一个理念。它泛指个人有能力创造或维持主观幸福感。心灵旺盛高之人会在任何情况下都对生活感到满意,都会感到生活有目标、有意义,都会感到自己有能力战胜压力,都会悦纳自己的一切。换言之,心灵旺盛就是自信、乐观、进取、不屈不挠的总和。它是眼下盛行的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的核心概念,是大学生成功人生的通行证。
其次,我在书中引用了大量的生活事例与相关知识,为的是增强本书的可读性与趣味性。在这点上,我甚希望本书能成为各位读者有关心理健康与个人成长知识的工具书,可以使大家根据不同的问题性质而寻找相关的答案与思路。
最后,我在每章的结尾处附加了一个资料篇,其中包括与本章相关的知识与心理/人格测试量表。希望这些资料能够帮助你更加了解自我及本章讨论的话题。
在这?,我要衷心地感谢山西《校园心理》杂志社的王艳军女士,她对本书的写作与编辑付入了大量的心血,令此书的内容不断丰满充实。此外,我还由衷地感谢城大出版社的陈编辑,他也对本书最初的写作提出了大量的建议,并为此书的顺利出版提供了各方面的方便。我以此书献给广大的学子们,希望它能伴随你三年的大学生活,并成为你终生的好友。谢谢你的厚爱!
是为序。
岳晓东
2008年夏于香港
这本书中的“复原力”章节,对我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一直是个比较容易焦虑的人,遇到一点挫折就容易否定自己,情绪低落好几天。看完这一部分,我才明白,原来强大的内心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可以后天培养的。作者列举的那些面对逆境的故事,比如那些即便经历了重大打击,依然能重新站起来的普通人,让我看到了希望。最让我受益的是关于“认知重构”的技巧,学会了如何识别和挑战那些负面的、不合理的想法。比如,我考试没考好,过去我会想“我太笨了,根本不适合学习”,但现在我会尝试去想“这次没考好,可能是因为准备不足,或者题目有点难度,我下次可以调整复习方法”。这种转变听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需要不断练习,我也会在生活中不断地给自己“纠错”,用更积极、更现实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同时,书中也强调了建立支持系统的重要性,我开始更主动地和父母、朋友交流,分享我的感受,寻求他们的帮助和鼓励。这种感觉很好,我不再觉得自己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战,而是有一个温暖的后盾。这本书让我觉得,即使生活中有不如意,我也有能力去面对,去克服,去成长。
评分《做个A+青少年》这本书中关于“感恩”的章节,彻底改变了我对“快乐”的看法。一直以来,我总以为快乐是需要不断地去争取、去获得外在的东西,比如买新玩具、吃好吃的。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其实身边那些平凡而美好的事物,如果用心去发现和体会,也能带来深刻的满足感。我开始尝试每天写“感恩日记”,刚开始的时候,我甚至会写“今天天气很好”、“我的猫咪很可爱”这样的小事。但慢慢地,我发现我的关注点开始发生转移,我不再只盯着那些我还没有的东西,而是更多地去欣赏我拥有的。比如,我会感谢我的父母给我一个温暖的家,感谢老师的耐心教导,甚至感谢那些让我学到新知识的文章。这种练习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连接感,感觉自己不再那么容易被负面情绪裹挟。作者还提到了“感恩的力量”如何在人际关系中发挥作用,我尝试着对身边的人表达感谢,发现大家的回应也变得更加积极,这让我的人际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快乐,很多时候源于内心的丰盈,而感恩,正是滋养这份丰盈的最好方式。
评分这本书中关于“人际关系”的章节,简直是为我这样的“社恐”人士量身定做的。我一直以来都不太擅长和别人打交道,有时候会觉得自己说话不过脑子,或者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对方,久而久之就越来越不愿意和人交流。但书中提到的“同理心”和“积极倾听”让我豁然开朗。作者用了很多生动的场景来解释这两个概念,比如如何通过眼神交流、肢体语言来表达关注,以及如何用“复述”的方式来确认自己是否理解了对方的意思。我开始尝试在和家人、朋友交流时,更专注于对方的感受,而不是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真的很有趣,我发现当我真正用心去听别人说话时,我更能理解他们的想法,也能更自然地找到回应的方式。而且,当对方感受到被理解和被尊重时,他们的态度也会变得更加开放和友善。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并非天生拥有,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来建立和维护的。它给了我勇气去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尝试与人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让我体会到“陪伴”和“支持”的价值,这对于一个青少年来说,是无价的财富。
评分读完《做个A+青少年- 积极心理学必修的8堂课》这本书,我真的觉得就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特别是它关于“心流”那部分的解读,简直说到我心坎里了。作者用了很多生动有趣的例子,比如游戏玩家如何沉浸在虚拟世界中,以及运动员在比赛中达到巅峰状态时的那种全身心投入的感觉,让我对“心流”这个概念有了非常深刻的理解。以前我总以为要“努力”才能做好事情,但这本书告诉我,真正的“投入”和“享受”才是关键。我开始尝试把书里提到的方法运用到学习上,比如分解大任务,设置清晰的目标,同时也要找到学习中的乐趣所在。一开始有点挑战,因为我习惯了死记硬背,但慢慢地,我发现当我真正享受学习的过程,并且感受到一点点进步时,学习就不再是枯燥的负担,而是变成了一件有趣的事情。甚至在打篮球的时候,我也能更有意识地去体会那种与球、与队友融为一体的感觉,那种流畅和快乐,是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理论,更给了我实践的勇气和方法,让我看到了自己作为青少年,原来可以如此积极主动地去塑造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体验,挖掘内在的潜能,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一切。
评分我最近读了《做个A+青少年- 积极心理学必修的8堂课》,其中关于“目标设定”的部分,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我一直认为设定目标是一件很“硬核”的事情,需要非常清晰、宏大、有挑战性。但书中却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让我理解了目标设定不仅仅是“要达到什么”,更是“如何去做”。作者强调了“SMART原则”,但更重要的是,它将设定目标的过程与“意义感”联系起来。我过去常常因为目标太大而感到压力山大,或者因为觉得目标没有那么重要而提不起兴趣。读完这一章,我开始尝试将大的目标分解成小的、可执行的步骤,并且在每个小步骤的完成中找到成就感。更重要的是,我开始思考,我设定这个目标,对我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它能带给我怎样的成长?当我找到了这个“为什么”,即使过程中遇到困难,我也更有动力去坚持。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如何设定一个“A+”的目标,更是教会我如何赋予目标以生命力,让它成为我前进的内在驱动力,而不是外在的枷锁。这种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造”的转变,对于我这个年纪的青少年来说,真的太重要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