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由美国加州柏克莱总校荣誉校长克尔(Clark Kerr)于哈佛大学所发表的一系列演讲编撰而成,是当前谈论现代大学教育最重要的着作之一。克尔为现代的综合型大学是否能够身兼「刺猬」(指专心致志于专门的研究领域)和「狐狸」(指博于五花八门的学科)的角色,大体上提出五点学校在态度上可以修正的忠告,并对于「狐狸型」大学的行动给予参考的蓝图,也建议「刺猬型」大学需要维护大学自治及公共福祉。
如哈佛大学校长巴克(Derek Bok)所推崇的,作者对当今大学现况有针砭入理的批判,并提出最有洞察力的建言。除此之外,克尔对于「大学」或是「综合型大学」的理念应该是甚么?更有着以古为鑑、採纳各家思想的学者涵养。
本书首版在一九六三年问市,即普受欢迎,不断修正改版,迄今己进入第五版了。此书有当时克尔对教育现象的预言,与后来实际状况相互对照,有不少得到验证。克尔着述之用心,考察之严谨,曾获得亚马逊网站(www.amazon.com)读者五颗星的评价,并可以看出他对当前美国教育问题之忧虑。在台湾当今人人上大学,录取率接近百分百的时刻,克尔的观察和论点更值得我辈深思。
作者简介
克尔(Clark Kerr)
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前荣誉校长及荣誉教授,并曾为加大系统荣誉总校长。
译者简介
杨雅婷
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译有《国际人权概说》、《国际人权的进展》、《性别与女性研究手册》(皆由韦伯文化出版)、另有《权利的社会学思索》、《读懂人权概念》两本书翻译中
二○○一年版序言:高等教育的新纪元
一九六三年版序言
第一章 综合大学的理念
第二章 联邦授权大学的实况
第三章 知识份子城市的未来
第四章 一九六○年代革命后的反思
第五章 尝试改革的失败
第六章 对研究型大学黄金时期的评论
第七章 一个新时代?从增加的联邦财富到增加的州立贫穷
第八章 困难的选择
第九章 知识份子城市如何在「狐狸世纪」生存?
这本《大学的功用》无疑是一本相当有分量的著作,它抛弃了许多浅显的论调,直击大学教育的核心议题。作者在书中对“学术自由”的捍卫,以及对大学在社会变革中应扮演角色的分析,都让我深受启发。当我看到书中提到“大学不应仅仅是就业训练所,更是思想的孵化器”时,我深以为然。在当今社会,许多人都过于追求眼前的利益和即时的回报,而这本书却提醒我们,大学更重要的使命是为社会提供更深层次的思考,为未来的发展播下希望的种子。书中对不同学科之间融合的倡导,也让我看到跨领域研究的巨大潜力,这对于解决我们当下所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至关重要。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阅读过程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思考,但回报绝对是丰厚的。作者对“大学教育的长期价值”的阐释,让我对高等教育的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书中对“学习的终身性”的强调,以及大学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论述,都让我回想起自己求学时的一些经历。很多时候,我们学到的知识会随着时间而过时,但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却是能够伴随我们一生。这本书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我看到了大学教育超越功利性目标之外的更广阔天地,以及它在塑造个体生命价值和社会进步方面所能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评分一本探讨大学教育本质与社会角色的深刻论述,虽然书名《大学的功用》并未直接触及,但从字里行间,我们仿佛能窥见作者对于高等教育在个人成长、知识传承、社会创新等层面所扮演角色的细腻描摹。阅读过程中,不时会被一些引发深思的段落所打动,例如关于通识教育如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论述,让我联想到自己大学时期,那些看似“无用”的哲学、历史课程,实则为日后应对复杂社会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书中的某些章节,更是将理论与台湾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例如在探讨大学如何服务地方经济时,就生动地分析了某些大学与区域产业的互动模式,以及由此带来的双赢或潜在挑战。
评分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颇具特色,时而诗意盎然,时而逻辑严谨,让人仿佛在与一位博学多才的长者对话。书中对于“大学的社会责任”的论述,着实触动了我内心深处。作者并没有空泛地谈论责任,而是通过具体的案例,阐述了大学如何在解决社会问题、促进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大学与社区共生”的章节,它描绘了一幅理想的图景:大学不再是象牙塔,而是与周遭社区紧密相连,共同成长。这种开放、包容的姿态,我认为是未来大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 oldukça 自由,有时像是老友间的娓娓道来,有时又充斥着学者的严谨分析。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大学应该是什么样子”这一问题的多角度探讨。不同于一般强调技术技能培养的论调,书中更着重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伦理道德以及长远的社会责任感。读到“大学是孕育未来公民的摇篮”这样的句子时,脑海中便浮现出无数个在校园里汲取养分、讨论社会议题的年轻面孔。书中对于知识的定义也相当宽广,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专业知识,更包含了对世界的好奇心、对真理的追求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这种全方位的教育理念,在我看来,正是现代大学最宝贵的价值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