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造就小说家如我

如何造就小说家如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唯一一本,也是你的第一本,
认识大江健三郎创作理念与人生经验完整告白的「自传式」作品。

  一个成长于日本四国小岛偏僻山村的小男孩,日后被誉为「川端康成第二」,获颁创作者最高荣誉诺贝尔文学奖,历经被视为一个说谎的孩子而遭到孤立,却未曾因此变得沉默,反而成为一个为了寻找新听众而从未安份的小孩。

  大江说:「小说家就是这样,他们不能不心惊胆战地把自己的秘密讲出来;而且,一旦开始,他们就会千方百计地厚着脸皮讲个没完。」

  娓娓道来,优美隽永,宛如读一本对你谈心的小男孩的成长故事。

  「我惊讶地发现在那之前我从没有认真细致地观察自然界的事物,我从来没有发现自己周围有这么多的树木和杂草!毫不夸张地说,这一次的发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更明确地说,我透过那微微颤动的柿子树叶发现了包围着山谷的整个森林。如果总是不认真地观察,那些东西什么都不是。」--大江健三郎

  什么是作为小说家的才能呢,首先是敏锐的观察力,大江健三郎「被认为是老是盯着周围事物发呆的孩子」,总是认真地观察这个社会。其次是想像力,他并不认为自己是完全依靠经验写作,他更想去写虚构的东西,并期待完全依靠想像力创作,并公开承认「我的小说都只是虚构而已」。

  生命经验的投射与想像的虚构创作,如此虚实揉合的书写,加上锐利的观察,成就了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作者简介

大江健三郎

  1935年,生于日本四国偏僻的山村。1954年考入东京大学修读法国文学,在沙特哲学和欧美现代小说的影响下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57年正式踏上文坛,即赢得「川端康成第二」的赞誉。

  二十八岁那年,由于长子光的出生,已是成名作家的大江经历了有生以来最为严重的考验,他以面对天生残疾的新生儿这个痛苦经历为基础创作长篇小说,写出让他在三十年后的199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个人的体验》。

  大江一系列以残疾者与核武问题为主的作品,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关怀。他成熟地借鑑了西方现代派文学技巧,充分运用日本文学传统中的想像,巧妙地结合现实与虚构,成为其文学上的重大特色。着有小说《万延元年的足球队》(获谷崎润一郎奖)、《饲养》(获芥川赏)、《静静的生活》、《换取的孩子》、《忧容童子》、《再见,我的书!》等,以及散文集《为什么孩子要上学》、《给新新人类》等。最新作品为《优美的安娜贝尔.李──寒彻战慄早逝去》,目前正撰写小说《水死》。

译者简介

王志庚

  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获日本文学硕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日本现代文学,研究专题式大江健三郎作家及其作品。现任职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如何造就小说家如我
大江健三郎

第一章 雨滴当中/有另一个世界


一、
  我写的东西最早被印成铅字的大致就是下面所说的「诗」的形式,如果有研究者广泛调查战争刚刚结束时在中国地区和四国销售的国语教育之类的小册子,也许会碰到这首「诗」。但我认为这项工作是毫无意义的。《大江健三郎小说》全集中也仅收录了我成为一个小说家以来,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作品。为了避免在我死后出现把断简零篇都收录起来的全集,我将该书定为决定版。如果在我死之前,再有新的小说问世的话,希望作为该书的补卷,我在此明确申明一下。这是我对作品的一些考虑。

  我还想申明的是,如果实际调查的学者指出那些印刷的小册子和我在这里的引文有出入,那么我想告诉他,这唤起我当时看到寄给我的小册子后,对新制中学的老师或编辑们做的增删所感到的愤怒回忆。在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做任何增删的情况下,将我的作品平庸化,那是多么伤害年轻诗人的自尊心,使得他对诗和创作产生厌恶。增删者非常明白其中的道理,但他们并未明白说明,因此他们的行为根本就是犯罪。

 晶莹的雨滴
 映射出了风景
 雨滴当中
 有另一个世界

  也许除我之外,写与我构思相似的此「诗」的年轻人还有很多,也许他们的「诗」更加巧妙更具有个性象征。但这首「诗」一直令我难忘,我想原因在于,「诗」里表现了少年时代对于自己现实生活的态度,贸然言之,就是我的世界观的原型。事实上,创作这首「诗」至今已有半个世纪,我的文章一直在描写雨滴中呈现出的另一个世界──我有一种自觉,那里能映射出我所处的这个世界。

  如果现在让我来如实描写我的少年时代,我应该会这么写:一个茫然沉默的孩子走近果味飘香的柿子树枝,凝视着树叶上留下的雨滴。白天的我其实是个爱说话的孩子,这成了同村的孩子们疏远我的主要原因……

  写到柿子树,我的确曾让一棵特定的树苏醒过来。从我家出门向小河走,有一条用石子粗糙砌成的小路,顺路可以到达一块窄小的田地,在连续下雨的日子里,河水氾滥,田地就会变成河底。那路的尽头有一棵柿子树。

  记忆中的那棵老树也曾叶子嫩绿,枝繁叶茂;我盯着那茂密的叶丛有了一项发现,这项发现甚至影响了我对于整个自然界的认识。

  一天早上我起得非常早,我不只见到了东边树林直射过来的阳光,也看到那沐浴在金黄色大气中的柿子树,和河面反射过来的光线。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我该是早已厌倦了山谷中的风景、人物和事情,对于身边所有的事物,从没有想过可以用金黄色这类的形容词……

  总之,我去河边观察沐浴在朝阳中的柿子树上的露水是有特别原因的。就在前一天晚上,我在国民学校那杂草繁茂的校园里看了一部露天电影,放映的是战争新闻和漫画,还有谁都不喜欢的「文化电影」。那是为理科教学而拍的电影,其中有一个画面是开满樱花的树枝特写,就在那一瞬间我被深深地吸引了。那小小的树枝,还有那成串的花和树叶,微微地颤动,微微地颤动,永不停息……

  我看着电影转而一想,那个特写是在一个无风的日子,以大草原为背景拍摄的,不可能有这种事。这也许是为了表现在拍摄花朵和树叶──也就是说不是幻灯片那种静止的画面──这其实是摄影助理或是其他人故意摇晃树枝的。我无论如何不能相信,这成了我心上牵挂的问题。

  于是第二天早上,离上学的时间还早,我就起床去观察那朝阳照射下的树枝,用昨晚电影当中同样的拍摄距离,从近处注视它。柿子树的嫩叶在不停地晃动!而我的脸颊根本感觉不到一丝风……

  像一个悔改者一样,从那之后我养成了仔细观察自己周围树木花草的细微之处的习惯。每当我注视时,树木的枝、杂草的嫩叶都在不停地晃动,从来没有停息。我惊讶地发现在那之前我从没有认真细致地观察自然界的事物,我从来没有发现自己周围有这么多的树木和杂草!在那个电影镜头让我明了之前,我虽身处树林之中,踩遍长着小草的土地,却什么也没发现……

  毫不夸张地说,这一次的发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更明确地说,我透过那微微颤动的柿子树叶发现了包围着山谷的整个森林。如果总是不认真地观察,那些东西什么都不是,只是死的东西,于是我开始时时刻刻注视着树叶和小草。因此我被认为是老是盯着周围事物发呆的孩子,被国民学校的校长盯上后,几乎每天都要挨打。即便如此我也没想改变自己这个新的生活习惯,战后,在我盯着雨滴观察了一段时间后,我终于创作了此生的第一首「诗」。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