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作者长期研究现代散文之系列着作之一,然与作者前此各种理论着作不同,避免谈论玄奥之文学理论,特从各种不同角度切入现代散文核心、以散文实例分析文章之优劣,读者可以全面认知现代散文诸种风貌,亦可单篇鑑赏散文特色。文字深入浅出,足以引导初学者进入现代散文堂奥,亦可为研究者参考运用,书中实例与分析并列,尤适合教学讲授之用。
第一章简介现代散文之名义与性质,读者如需进一步理解,宜辅以作者《现代散文类型论》阅读,第二章分析感性与知性在散文中的成份,第三、四章分别就现代散文之内在与外观,提供读者进入散文各种参考门径,第五章为散文与其他文类间之关系,为现代散文发展中值得重视之重要现象之一。
作者简介
郑明娳
一九五○年生于台湾新竹,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国文研究所毕业。国家文学博士。曾获一九七六年中国文艺协会文艺论评奖,一九七八、七九年教育部研究着作奖,一九八七年中兴文艺文学评论奖、新闻局优良学术着作奖助,一九八八年国家文艺文艺理论奖、十大杰出青年金手奖,一九九二年中山文艺散文创作奖等。现任东吴大学中文系专任教授。着有《葫芦,再见》、《现代散文欣赏》、《现代散文纵横论》、《现代散文类型论》、《现代散文构成论》、《现代散文现象论》等。
翻阅《现代散文(二版)》的过程,对我而言,更像是一场与自我的对话。其中一篇关于“告别”的散文,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作者用极其平和的语调,讲述了与生命中一些重要的人事告别的过程。他没有渲染悲伤,也没有回避痛苦,只是平静地陈述,那些曾经的拥有,那些曾经的陪伴,最终都将成为记忆的一部分。 我读到他描述告别一株陪伴多年的植物时的不舍,读到他怀念一段已经远去的友谊时的淡淡忧伤,这些都是生活中无法避免的经历,但作者的处理方式却显得格外成熟和豁达。他让我们看到,告别并非是终结,而是一种新的开始,是一种对过往的珍视与释怀。这本书以一种极其温柔的方式,提醒我们生命的无常,也教导我们如何坦然面对失去,如何带着对过去的美好回忆,继续前行。
评分这本《现代散文(二版)》给我的感觉,就像是陈年的老酒,初品之下或许平淡无奇,但细细回味,却能品出醇厚的香气。我尤其对其中一篇关于“阅读”的论述印象深刻。作者并没有一味地推崇某种阅读方式,或是强调阅读量,而是深入探讨了阅读与生命体验之间的关系。 他写道,阅读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更是一种与古今中外无数灵魂对话的过程。他分享了自己阅读某个古代诗人的作品时,感受到的那种跨越时空的共鸣,那种仿佛与先贤面对面交流的奇妙体验。这种分享,并非炫耀式的引经据典,而是将阅读的感悟融入到自己生活体验的叙述中,显得格外真挚。读完这篇文章,我仿佛被唤醒了内心深处的某种渴求,重新燃起了对阅读的热情,更加愿意去探索文字背后更深层的意义。
评分这次阅读《现代散文(二版)》的过程,更像是一场心灵的漫步,而不是一场智力的角逐。我尤其喜欢其中一篇关于“时间”的思考。作者没有用艰深晦涩的哲学术语去探讨时间的本质,而是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切入,比如一杯茶的冷暖,一本书的翻页,一次偶然的相遇。他观察到,我们常常在追逐未来的过程中,忽略了当下,而当我们追悔莫及想要抓住过去时,它又早已溜走。 文章中有一段关于“等待”的描写,让我印象深刻。作者写道,他等待一次会议的开始,等待一封邮件的回复,等待一场雨的落下,而在这无声的等待中,时间仿佛有了自己的生命,它缓缓流淌,滋养着万物,也塑造着我们的心境。这种对时间最朴素的感知,却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时间的关系,不再急躁,不再焦虑,而是学着去感受时间的韵律,去体味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能不动声色地改变你看待世界的方式。
评分我最近翻开了一本名为《现代散文(二版)》的书,虽然我对散文一向情有独钟,但这次的阅读体验却带给了我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洁大气,墨色浓郁的标题在米白色的封面上显得格外沉静,没有华丽的插图,也没有浮夸的宣传语,仿佛是在邀请读者一同进入一个沉思的国度。当我初次翻开,扑面而来的不是耀眼的明星作者或是惊世骇俗的论调,而是一种温润如玉的文字质感。 其中一篇关于故乡的散文,作者用极为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儿时门前的一棵老槐树。我仿佛能闻到夏日午后那股混杂着泥土和花香的气息,看到阳光穿过浓密的枝叶在地上投下的斑驳光影,听到蝉鸣在耳边萦绕。作者并没有刻意去歌颂什么,只是将那些生活中的琐碎片段,那些被时光冲刷得有些模糊的童年记忆,用一种近乎虔诚的态度一一拾起,串联成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卷。读到动情处,我甚至会放下书本,呆呆地望着窗外,脑海中也浮现出属于自己的家乡景象,那份温暖和乡愁,在作者的文字中得到了最好的慰藉。
评分手捧着《现代散文(二版)》,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由文字构建的宁静花园。其中的一篇描绘了作者在异国他乡的经历,那种孤独与疏离感被描绘得淋漓尽致。我能感受到作者在陌生的街道上行走时,那种与周遭格格不入的怅惘,也能体会到他在深夜里,望着窗外异国星空时的思念。 但他并没有沉溺于感伤,而是用一种更加广阔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他记录下当地的风土人情,记录下与当地人的短暂交流,即使是那些最微不足道的细节,在他的笔下也焕发出了动人的光彩。这让我意识到,即使身处异域,也并非全然的孤立无援,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哪怕只是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简单的问候,都能带来温暖。作者通过文字,教会我如何在陌生中寻找熟悉,如何在孤独中发现连接,这种细腻而坚韧的生命态度,让我倍感钦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