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06 ~ 2008年,全球发生许多重大事件,其中尤以美国金融风暴及气候变迁影响的层面甚大,使得全球经济陷入衰退,极端气候引发各地遭受一连串天灾肆虐。面对高度不确定的未来,台湾如何在全球化竞争的压力下,同时考量理想与现实层面,找到自身的利基,开展适合的道路成为相当重要的课题。因此,经济部技术处效法先进国家之中长期规划模式,进行「2015年台湾产业与科技整合研究计画」,以勾勒台湾未来产业发展蓝图,并借由对产业前瞻的探索,引领台湾成为活力富裕的亚洲中心。
拓墣产业研究所在此计画负责前期,针对全球环境与产业发展趋势相关之前瞻议题,进行扫瞄与监测,并从中筛选出有影响但尚未被列为目标观察名单议题,提供早期警示作用。「全球环境与产业前瞻科技发展扫瞄与监测」一书为撷取本研究成果的精华,期能提供业界先进作为企业策略拟定及佈局之参考,掌握市场未来趋势,强化企业竞争力,开创新局。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目的
1-2.扫瞄与监测的方式与程序
一.研究方式与程序
第二章 全球环境与产业前瞻科技总体扫瞄与监测
2-1.2006 ~ 2008年全球重大事件扫瞄
一.生活环境
二.商业环境
三.科技环境
2-2.国际专业研究机构前瞻观点探讨
一.生活环境
二.商业环境
三.科技环境
2-3.全球环境扫瞄与监测总论
一.扫瞄与监测分析模型
二.与2015计画对照
三.全球监测议题洞见(Insight)
四.摘选重要议题
第三章 全球主要国家政府前瞻佈局
3-1.防灾救灾
一.美国「气候和水资源策略方案」
二.印度
三.中国
3-2.安心安全
一.德国
二.日本
三.印度
四.韩国
3-3.健康长寿
一.印度
二.中国
三.欧盟
四.韩国
3-4.绿色生活
一.德国
二.欧美
三.韩国
第四章 全球生活环境扫瞄与监测
4-1.新基础建设
一.新建材
二.水处理科技
4-2.气候变迁
一.节能
二.减碳
第五章 全球商业与科技环境扫瞄与监测
5-1.企业行善
一.企业行善观念由传统到现代
二.企业行善新方针:安全、绿色生活与人文素养兼具
三.企业行善化、行善企业化是全球共同趋势
四.台湾企业行善的重点与因应
5-2.云端运算
5-3.长寿医学一.全球掀起重视长寿医学浪潮
二.各国长寿医学因应作法
三.长寿医学相关议题分析
5-4.防灾科技
一.背景说明
二.国际因应作法
三.主要议题分析
四.台湾的因应之道
5-5.水资源
一.水资源概述
二.各国的因应作法
三.水资源议题分析
四.台湾水资源环境面临的挑战与因应作法
五.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台湾未来机会
6-2.台湾环境与产业前瞻科技策略建议
一.防灾科技
二.新建材
三.健康照护系统
四.节能
拿到《全球环境与产业:前瞻科技发展扫描与监测》这本书,我最先关注的就是它关于生物科技在环境治理方面的最新进展。我一直觉得,未来的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生物的智慧来解决。书中在这方面的内容,简直是及时雨。它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多种利用微生物、酶或基因工程来降解污染物、修复污染土壤和水体的具体技术。 比如,书中详细介绍了生物修复技术在处理石油泄漏、重金属污染等方面的应用,并且列举了一些成功的国际项目。更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书中还讨论了生物技术在发展可再生材料,比如生物塑料、生物燃料等方面的潜力,以及这些技术如何能够减少我们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同时降低碳排放。它还分析了这些技术在产业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瓶颈,比如成本、效率以及生物安全问题,给读者一种非常真实和全面的视角。
评分老实说,一开始看到书名《全球环境与产业:前瞻科技发展扫描与监测》,我以为会是一本比较枯燥的技术报告。但读下去之后,完全颠覆了我的想法!它更像是一本精心编织的关于“可持续未来”的故事集,只不过这个故事是建立在严谨的科技分析之上的。书中对人工智能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特别是AI如何帮助我们更精准地预测气候变化、监测污染源,以及优化城市管理,让我觉得非常震撼。 例如,书中详细介绍了几种利用深度学习模型来分析卫星遥感数据,从而监测森林砍伐、冰川融化,甚至识别非法排污的案例。这些技术不仅能够提供实时的数据支持,还能帮助政府和企业做出更及时的决策。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提到了AI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比如精准农业,如何利用AI来优化灌溉、施肥,从而减少资源消耗,提高产量,这对于我们这个农业比重不小的地区来说,意义非凡。
评分这本《全球环境与产业:前瞻科技发展扫描与监测》实在太扎实了!翻开它,就像拿到了一张通往未来产业脉络的藏宝图。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绿色能源领域发展趋势的深度剖析,特别是对于新一代太阳能电池技术,像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潜力和面临的挑战,以及它如何可能颠覆现有的能源格局,都讲得非常具体,不是那种空泛的口号。书中列举了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研发和应用方面的投入和成果,甚至还提到了几个关键的技术瓶颈,例如稳定性问题和规模化生产的成本控制,这一点就很实在,让我们读者能更清晰地看到前景的同时,也理解了实际的阻碍。 另外,书中关于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管理技术的部分也让我大开眼界。我们都知道环保的重要性,但具体哪些科技能真正推动循环经济的落地,书中给出了非常详尽的案例。比如,对于塑料废弃物的降解和再利用技术,提到了几种不同的化学和生物分解方法,并且对比了它们的环境影响和经济可行性。书中还探讨了如何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来优化资源配置,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甚至如何构建智能化的废弃物回收体系,这些内容都让我觉得非常贴近我们生活,也为我们企业在转型升级时提供了不少启发。
评分阅读《全球环境与产业:前瞻科技发展扫描与监测》,我感觉像是进入了一个科技与环境交织的未来实验室。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没有将环境问题孤立来看,而是非常巧妙地将其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并且特别关注那些能够带来颠覆性变革的前沿科技。书中对可持续城市和智慧交通系统的展望,让我对未来的城市生活有了全新的想象。 它详细描绘了如何利用物联网、5G技术以及自动驾驶技术来构建更加高效、环保、人性化的城市交通网络。比如,书中提到了智能交通信号灯系统如何根据实时交通流量动态调整,从而减少拥堵和燃油消耗;还探讨了共享出行和微出行工具的普及,如何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进一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书中甚至还分析了这些技术在城市规划、能源管理以及应对极端天气事件方面的潜在应用,让我觉得这本书的视野非常开阔。
评分《全球环境与产业:前瞻科技发展扫描与监测》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科技扫描报告,不如说是一本指引我们走向更加理性、可持续发展的指南。它最让我感到振奋的是,书中对未来材料科学在环境友好型产业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我一直觉得,材料是支撑所有产业的基础,如果材料本身不环保,那么整个产业的发展都会面临瓶颈。 书中详细介绍了例如纳米材料、生物基材料以及可回收材料等在不同产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它不仅仅是列举了这些材料的名字,而是深入分析了它们在提高产品性能、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方面的具体作用。例如,书中提到了利用新型催化剂材料来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减少化学品的使用;或者开发能够自我修复的智能材料,延长产品使用寿命。书中还对这些新材料的生产过程、成本以及环境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评估,为我们理解科技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