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动力学应用范围广泛包括:人口分析、生态、经济、产业、工程与社会等不同的复杂现象。近年随着地球暖化议题再度发烧,许多人认为这是当年《成长的极限》所提问题的体现。另一方面则是受到《第五项修练》一书畅销的影响。
该书以系统动力学为例,说明整体性系统思维的意义与养成的重要性。它虽然是一种定量方法,但由于建模过程中所採用的因果图解分析,具有高度的直观理解性,因此也适合作为定性讨论工具。
在理论部分,本书介绍系统动力学的重要性与基本模组,并特别从方法论的角度将它与传统工程分析工具做比较,强调系统动力学的特长,方便有工程学基础的读者,能够尽快掌握这一方法的精髓。
在应用部分,支援系统动力分析的商用软体很多,本书选择Vensim这套软体作为工具,示范系统建模与程式撰写的过程。另外,本书也利用系统动力学在地理资讯系统上的应用作为实际案例,说明这套方法在现实世界的实用价值。最后,本书更以系统动力学在学术发展上的未来展望,作为全书总结。
作者简介
杨朝仲
现职:逢甲大学营建及防灾研究中心研究助理教授
学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博士
专长:系统动力学、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系统分析
e-mail:ccy@fcu.edu.tw、neural@chang.cv.nctu.edu.tw
张良正
现职: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
学历:美国康乃尔大学土木工程博士
专长:地下水、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系统分析
e-mail:lcchang@faculty.nctu.edu.tw
叶欣诚
现职:高雄师范大学环境教育研究所教授兼所长
学历:美国康乃尔大学水资源及环境系统工程博士
专长:环境科学、环境系统分析、环境经济学、永续发展研究
e-mail:scyeh@nknucc.nknu.edu.tw
陈昶宪
现职:逢甲大学水利工程与资源保育系副教授
学历:台湾大学土木工程博士
专长:水文分析、人工智慧方法、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e-mail:cschen@fcu.edu.tw
叶昭宪
现职:逢甲大学水利工程与资源保育系副教授
学历:美国克罗拉多大学土木工程博士
专长:水土保持、多评准决策、最佳化方法、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e-mail:chyeh@fcu.edu.tw
第一章 绪论
1-1 系统的定义
1-2 系统分析步骤
1-3 系统动力学的内涵与适用性
第二章 系统动力学介绍
2-1 系统动力学分析流程
2-2 系统基模
第三章 系统图、流程图与系统动力流图之差异与转换
第四章 Vensim软体教学与案例建置
4-1 Vensim软体用者介面介绍
4-2 因果回馈图的绘制
4-3 系统动力流图的绘制
4-4 系统动力模型建置与情境模拟
第五章 系统基模的组合与运用之应用案例分析
第六章 系统动力学结合地理资讯系统之应用案例分析
第七章 系统动力学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天啊!拿到這本《系統動力學思維與應用》,真的就像挖到寶一樣!光是書名就讓人覺得很有份量,加上那片光碟,感覺就是內容超紮實的。我最近剛好在思考一些關於公司營運的問題,總是覺得事情一環扣一環,牽一髮而動全身,但又抓不太到那個核心點。書裡那些關於回饋迴路、延遲效應、累積與流動的概念,聽起來就對我的困擾很有幫助。尤其想到以前學到的管理方法,很多時候都像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但系統動力學似乎能從更宏觀、更根本的角度去理解問題的根源。我還沒來得及深入研究光碟裡的內容,但光看目錄就覺得很豐富,有實際案例分析,還有可能是一些模擬軟體的操作教學,這對於我這種想把理論付諸實踐的人來說,簡直是再適合不過了!希望透過這本書,我能更精準地預測出各種決策可能帶來的連鎖反應,不再只是憑感覺,而是能更有系統、更有邏輯地去分析和解決問題。真的很期待能從中學到一套新的思維模式,應用在工作上,甚至生活周遭的各種現象。
评分最近在網路上看到很多人推薦《系統動力學思維與應用》這本書,心裡就一直很想入手。我之前在工作上,常常遇到一些瓶頸,總覺得問題的根源很難釐清,有時候明明覺得做了很多努力,但效果卻不如預期。後來聽說系統動力學可以幫助我們從更宏觀的角度去分析問題,我就對這個領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本書的書名非常吸引我,特別是「思維與應用」這幾個字,聽起來就是實用性很強。我非常期待能從書中學到一套分析問題的系統化方法,不再是零散的思考,而是能夠看到問題背後更深層的連結。而且,聽到有附贈光碟,這對我來說更是錦上添花!我通常比較喜歡透過圖像或模擬來學習,光碟裡的內容想必能讓學習過程更生動、更具體。我希望透過這本書,我能培養出更敏銳的觀察力和更強的邏輯思維,能夠在複雜的環境中,找到關鍵的影響因素,並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评分拿到《系統動力學思維與應用》這本書,我第一個念頭就是「總算有人把這麼重要的概念講清楚了!」我一直對「系統」這兩個字很有感,生活周遭太多事情都脫離不了系統的概念,像是生態系統、經濟系統,甚至是我們個人的生活習慣,都可以看成一個系統。但要如何去理解一個系統的運作邏輯,以及如何去影響它,這一直是我比較摸索不清的地方。這本書光從書名就點出了「思維」和「應用」,這正是我最需要的。我不是那種只想看理論的人,而是希望能夠學到一套方法,可以實際用在生活中,解決遇到的問題。像是有時候,我們為了改善一個情況,做了 A、B、C 的措施,結果卻發現情況變得更糟,這很可能就是我們沒有理解系統的動態性,或者忽略了某些回饋機制。我相信這本書的光碟裡,一定藏著很多寶貴的實操技巧,可以幫助我們建立模型、進行模擬,進而預測不同策略的效果。我對這本書充滿了期待,希望能藉由它,讓我對世界的理解能更上一個層次。
评分終於拿到《系統動力學思維與應用》了,光是厚度和精美的封面就讓我對它充滿信心。我一直對複雜系統的運作感到著迷,像是天氣的變化、經濟的起伏,甚至是社會的演進,背後似乎都有一套看不見的規則在運作。然而,要如何理解和掌握這些規則,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本書的出現,正好解答了我長久以來的疑惑。它所強調的「系統動力學思維」,聽起來就是一種能夠幫助我們拆解複雜問題、看清事物本質的強大工具。特別是書中提到的「應用」部分,這表示它不只是紙上談兵,而是有實際的解決方案可以提供。我非常期待書中的案例分析,以及光碟裡可能包含的各種模擬工具,這絕對能幫助我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技能。我希望透過這本書,我能夠不再被表面的現象所迷惑,而是能夠深入到系統的內部,找出問題的關鍵節點,並運用科學的方法去影響和改善它們。
评分這本《系統動力學思維與應用》真的讓我耳目一新!我原本以為這類的書籍會比較偏向學術研究,枯燥乏味,但實際翻開後,才發現它的應用面向非常廣泛。作者用了很多生動的例子,像是人口成長、資源枯竭、甚至是社會衝突的演變,都用系統動力學的框架來解釋,讓人讀起來一點也不會覺得遙遠。我特別喜歡它在探討「延遲」這個概念時的深入分析,很多時候我們忽略了時間的影響,導致決策失誤,但這本書把延遲的影響拆解得很清楚,讓人恍然大悟。而且,光碟裡的東西聽說是用來輔助理解的,有些圖表和模擬,應該更能幫助我們視覺化那些抽象的系統結構。我個人比較傾向於實際操作,所以這點我非常期待。我一直覺得,很多問題的發生,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而是複雜系統互動的結果,系統動力學正好提供了這樣一個分析工具。希望透過這本書,我能培養出更具洞察力的思維,在面對複雜的商業環境時,能有更精準的判斷和更有效的解決方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