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类型文学框架下,观视性别因素影响与创造出的丰富文学样貌。探讨类型包括成长小说、乡土小说、闺秀风格文学、抒情国族小说、饮食文学及棒球文学。立基性别关怀去阅读类型文学,缘于抗拒隐藏在中性表象下,忽略女性作品的事实。阅读观点偏重性别议题,反而能给予文学正义的对待,网罗在边缘位阶不明的女性通俗作品与新兴类型文学。
作者简介
蔡玫姿
国立清华大学中文系博士,目前为成功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2004年获国科会千里马计画补助,赴美德州大学奥斯汀校区(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研习文学理论。曾获府城、竹堑、南瀛、教育部文艺奖,着有小说集《指染女身》(清蔚,2001)。参与成功大学「妇女与性别研究中心」,论文列入中心出版物《母职研究再思维》(之一)、《认同、差异与发声:性别教学演练》(之二)(五南,2009)。两度获成功大学补助优秀新进教师学术研究计画。近年多次国科会计画,以讨论五四作家跨国经验形构的文学现象为主。。不擅运动,但对运动文学感兴趣。不喜欢生硬的社会学,但研究取径偏向文学社会学。个性软弱,故阅读女性主义健身。
我从未想过,一本关于类型文学的书,会如此深刻地触及社会性别议题。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没有回避那些可能令人不适的讨论,而是勇敢地将性别视角引入对流行文学的解读之中。尤其是在对推理小说和惊悚片的研究部分,我感到非常震撼。作者分析了女性受害者形象的刻画,以及女性侦探在男性主导的破案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挣扎。 她指出,许多推理故事中,女性往往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工具,她们的死亡或遭遇不幸,仅仅是为了激发男性主角的使命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当女性成为侦探时,她们的专业能力常常被质疑,她们的动机也常常被与情感纠葛联系起来。这本书让我开始反思,为什么我们会如此习惯性地接受这些叙事模式,而忽略了其中可能存在的性别偏见。这不仅是一次文学的探索,更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学观察。
评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而且充满了对现实世界的洞察力。它并没有将类型文学视为一种纯粹的娱乐形式,而是将其置于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进行审视。作者对犯罪文学和黑色电影的分析,让我印象深刻。她揭示了在这些作品中,女性角色是如何经常被描绘成危险的诱惑者、被操纵的牺牲品,或者是为了衬托男性角色的孤独和绝望而存在的。 她还探讨了在这些类型作品中,社会对于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是如何被强化和传播的。比如,女性的性欲常常被视为一种威胁,而男性的暴力则被合理化甚至英雄化。这本书促使我思考,作为读者,我们是如何在接受这些叙事的同时,也成为这些性别刻板印象的无意识传播者。这是一次关于文学的深刻反思,也引人深思我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
评分这次阅读经历,彻底颠覆了我对奇幻文学的固有认知。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奇幻世界充满了自由想象和无限可能,然而,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隐藏在那些史诗般的战斗和神秘魔法背后的性别议题。作者对女性骑士、女巫、甚至精灵公主的解读,简直是醍醐灌顶。我之前可能只关注她们是否强大、是否聪明,却忽略了她们的力量是如何被赋予的,她们的智慧是否符合某种性别刻板印象,她们的爱情观又受到怎样的社会规范影响。 书中对“拯救公主”这一经典桥段的解构尤为精彩。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童话故事,而是折射出一种将女性置于被动、等待救援地位的性别叙事模式。而当书中提到一些打破常规的女性角色时,作者也细致地分析了她们是如何挑战了这些传统的性别预期,以及她们的“非传统”行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可能引发的解读和争议。这让我意识到,即使是在最脱离现实的奇幻世界,性别议题依然如影随形,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对故事的理解和角色的认同。
评分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鲜明,也极具启发性。作者并非枯燥地罗列学术观点,而是以一种充满激情的、引人入胜的方式,引导读者一同探索类型文学中的性别景观。她对爱情小说和青春文学的分析,让我对那些曾经被我视为“小儿科”的作品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女性凝视”的讨论,以及它如何体现在许多爱情故事中。作者认为,虽然爱情小说表面上歌颂女性的情感和追求,但其核心叙事往往仍然围绕着男性角色的出现和选择展开。女性角色的成长和独立,常常是以获得男性认可或与男性建立关系为最终目标。这种分析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曾经沉迷的那些爱情小说,发现原来自己也曾被潜移默化地灌输了某些关于女性在感情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和应该追求的目标。
评分这本书绝对是一次震撼心灵的阅读体验!作为一名长期的类型文学爱好者,我一直觉得在那些惊心动魄的冒险、缠绵悱恻的爱情、或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惊悚故事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但却难以用语言准确捕捉。作者的视角,像一把锐利的解剖刀,精准地剖析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叙事模式,揭示了其中蕴含的性别权力关系和社会性别建构。 我尤其被书中对科幻小说中女性角色的分析所吸引。过去,我曾对那些“花瓶”式的女主角感到不满,但直到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这并非偶然,而是类型文学长期以来受到男性凝视主导的结果。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批判,而是深入探讨了女性在这些作品中是如何被想象、被塑造、被赋予(或剥夺)力量的。她用大量具体的例子,从经典作品到当代佳作,展现了女性角色如何被简化为某种功能性的存在,或者被放置在特定的社会角色中,以此来满足某种男性叙事的需求。这让我重新审视了那些我曾经深爱的科幻作品,发现原来自己也曾不知不觉地接收了其中传递的性别信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