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与世界接轨的一段漫长旅程
世界在最近二百年发生了极大变化,所以中国也不得不变,不得不跟上世界潮流。
本书记述了自一七九三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至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巡这二百年间在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作者对这些事件的理解。
今天我们谈论中国的事情已经不能脱离世界大环境,而在康熙至干隆年间,也就是清代鼎盛期,中国的知识界还不具备这个眼光,他们还要经历不知多少磨难才学得这一点并且传授给我们。康熙大约是第一个意识到这个危机的人。所以第一章是从康熙的一席谈话讲起,因为用它做引言更容易使人了解一七九三年之前的一个重要情况。
作者依时序编排论述,用41个主题引领读者回顾这二百年间,中国这一个庞大帝国如何从鼎盛到崩解,最后又如何由谷底崛起重现生机。
作者简介
李守中
祖籍四川江油,一九三三年出生于上海市,一九五五年毕业于重庆大学採矿系,长期在煤炭部武汉设计院、水城设计院、云南设计院等处工作。一九七五年被评为云南省先进工作者,一九八○~一九八二年由国家选送美国宾夕凡尼亚州立大学作学术访问。一九九三年在云南省煤炭厅副总工程师任上退休。退休后参加中国长城学会,在国内外发表过多篇有关长城的论文,着有《长城》(远流)一书。
□《实用历史丛书》出版缘起
□自序
1.预警
2.马戛尔尼使团
3.鸦片战争
4.太平天国
5.英法联军
6.自强
7.厂矿.铁路.学堂
8.中兴
9.明治维新
10.甲午之战
11.百日维新
12.义和团
13.加快变革
14.同盟会
15.宪政危机
16.保路风潮
17.民国成立
18.妥协
19.帝制失败
20.参战
21.五月四日
22.直系和北京政府
23.孙中山和广州政府
24.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
25.五月三十日
26.中山舰
27.北京执政府
28.北伐
29.南京中央政府
30.中华苏维埃
31.民族危机
32.红军大转移
33.团结
34.抗日
35.台海分隔
36.改造
37.北京与莫斯科之争
38.史无前例
39.改革
40.新思维
41.大趋势
□后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