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息的歌唱

无声息的歌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成长
  • 家庭
  • 亲情
  • 治愈
  • 现实主义
  • 女性
  • 情感
  • 生活
  • 无声
  • 歌唱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特色

  为什么用木头做成鱼的形状,在诵经时敲打呢?唐朝李白的诗云:「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是指哪一种法器?大钟、木鱼、蒲团、纸箔、(金本)盂…等,有何利众的功用?哪些是佛教、哪些不是佛教?哪些是正信、哪些又是迷信呢?

  六十年前,星云大师目睹佛教道业沦丧,大家借着佛教的招牌,把「寄佛偷生」、「贩卖如来」当作自己谋取生活的捷径。年轻的大师,希望佛教徒革除长久以来的陋习,廿三岁在法云寺看守山林的时候,在只能容身一人的草棚中,覆在乱草堆旁,以大是大非、直言敢言的大勇气,写成第一篇物语──大钟。

  大师透过「物语」的悲悯本怀,以「拟人化」观点,详实为佛教里二十种常见的法物器具代言发声。以各物自语的口气及散文体裁,对善的加以歌颂、播扬,对恶的施以指摘、导正,把什么是佛教,什么不是佛教说明清楚,为当时倾危的佛教拨乱反正,挹注一盏明灯。

  全书集结出版后很受欢迎,不少人因而认识佛教、同情佛教,甚至信仰了佛教。可说是台湾佛教最早的现代文学作品,釐清世人对佛教的误解,也为佛教利益人间的精神,留下一个缩影。

  新版编排搭配百余幅人文照,并辅以法器简介,是一本富含文学之美的佛教法器工具书,除了可作为学术性的研究教材,也可以帮助喜爱探索生命的读者,建立正见正信,体解无言的法器,所透显的佛语意涵。

  一甲子前,犹如佛典中「贫婆点灯」的故事,星云大师为佛教点燃一盏小灯。十七年后,这盏微小的虔诚之灯,以无声息的歌声,在世界五大洲传唱出「人间佛教」的天籁乐音…。

作者简介

星云大师

  一九二七年生,江苏江都人,为临济宗第四十八代传人。

  一九四九年初来台。曾主编《人生》月刊、《今日佛教》、《觉世》旬刊等佛教刊物。一九六七年创建佛光山,致力推广文化、教育、慈善等事业,先后在世界各地创设百余所寺院道场,并在海内外设立十六所佛教学院,培养佛门专业人才。此外,为推广社会教育,创办普门中学、南华大学、佛光大学、美国西来大学,及创办「人间福报」、「人间卫视」。

  一九八五年,卸下佛光山宗长一职,之后四处云游弘法,创办国际佛光会,现任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长、世界佛教徒友谊会荣誉会长。星云大师着作等身,着有《释迦牟尼佛传》、《玉琳国师》、《星云禅话》、《星云日记》、《往事百语》、《佛光菜根谭》、《佛光教科书》、《迷悟之间》、《星云法语》、《人间万事》、《人间佛教系列》、《人间佛教丛书》一至四集,以及《有情有义》、《佛光祈愿文》有声书等。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编者序】一甲子善美的因缘
【序】我写物语的话
1. 大钟
2. 木鱼
3. 大磬
4. 签筒
5. 香炉
6. 蒲团
7. 烛台
8. 牌位
9. 戒牒
10. 文疏
11. 纸箔
12. 缘簿
13. 佛珠
14. 海青
15. 袈裟
16. 香板
17. 僧鞋
18. (金本)盂
19. 经橱
20. 宝塔

图书序言

作者序

我写物语的话

  ……记得那是在一九四六年的春天,我无意中用物语的口气写过一篇〈钞票的话〉刊登在镇江《新江苏报》的副刊上,大概因为文学的意义是在表情达意,而这样写法,更能够生动的把情意表达出来,因此,我起初虽没有受谁的启示,但我觉得这样写法没有错。

  这里所收集的二十篇「物语」,都曾在杂志上发表过的,发表过了本来不一定急急的出什么集子,但是,说来真非常令人感动:当我「物语」还只写到第十四篇的时候,喜事天上来,我最敬仰的慈航老人托人带了一笔款子给我,记得老人信上这样向我说:「你的『物语』还要继续写吗?我先送给你一些钱把它赶快出版吧!」

  像我这样两袖清风的一个青年僧,在这样的年头,从来就不敢打什么出书的妄想,然而这位老人家的慈悲,他能关心到这些微末的地方,叫我又怎么能辜负这位老人的一片好意呢?所以我在出版了《普门品讲话》之后,还能有这本小书和读者见面。……

  我回忆起当初开始写第一篇物语,是我正给一位老和尚叫我替他看守山林的时候,出家人不能离开了生活中食住的需要,在这种流浪逃亡的日子中,我不得不向生活低头,为了一宿三餐,我就开始廉价的出售青春与劳力。

  我那时,每天山上山下,出没在森林中,像一个猎者,时时注意山中的动静。猎者的对象是獐猫鹿兔,我的责任则是注意偷伐树木的歹人。这些工作,在佛教中除了换取一句虚而不实的赞誉「发心」之外,没有别的报酬。这样,日复一日,我开始为不停留的时光与逝去的年华感到恐慌!那一个青年的生命里不充满了光热?那一个青年对未来没有美丽的希望?我想到我不能让宝贵的青春与生命无谓的虚度,我该在人生的旅途上留下一点痕迹,因此,我就在那只能容身一人的草棚中,覆在乱草堆旁写成第一篇物语──大钟。

  我在写「物语」的期中,当然收到过不少令人兴奋的鼓励,但也听到过善意的批评。当我写到物语之八〈香炉〉的时候,内中有所谓十大愿文,因此,反对的声浪,就从那些我所斥为顽固伪装的人群里向我打来。

  他们说:学佛的人不该咒诅人死,甚至有人说物语都是写的佛教中的内幕,不应该给教外的人知道。我对于「学佛的人不应该咒诅人死」这句话,在某一方面当然我是不否认这句话是对的,好像那些修阿罗汉果的人,即使有人用刀来杀他,他除了引颈就戮以外,决不愿还手。但如果以整个众生幸福为对象的大乘菩萨,他也许亲自拿起刀来去杀死几个魔鬼,让大众和静安宁的生活下去,这本不可用一面的眼光来相看的。而且,「物语」的体裁不是那些板起面孔来说教的八股文章,也可以说它是文艺的创作。文艺的意义是反映现实,对善的加以歌颂、播扬;对恶的施以指摘、咒诅。

  一个对文学有爱好的人,先天注定他是一个必然的独立人物,他必须用他独立的头脑来思考,他必需用他独立的眼睛来观察,他必须用他独立的心灵来感应!不然的话,他不是鹦鹉,就是一架留声机!文学不是那一个人要说的话,而是大家要说的话。我们即使说:站在宗教的立场,摆出道学的态度,还是说些和善的话好;但佛教中,除了那些麻木不仁的教徒以外,凡是一个关心佛教,对佛教具有抱负和热忱的人,那一个没有这种心理?文艺的价值就是敢于刻划大众想要说的话,而不是阻碍佛教的新生。还希望佛教长老不要多心才好。我虽造了口业,咒诅人死,将来即使我如何不幸,只要佛教真能中兴,我也是甘愿遭受这个果报的。

  同样的话,在别人能有不同的看法,当我又听到说有一位法师在开大座讲经的时候,把这十大愿特别提出来讲解说明,并致赞扬,说这是充份的洋溢了爱教的热情,我知道这佛教中真正的大德长者,毕竟还是多的。……

  其次,有人说「物语」的内容是佛教的内幕,不应该公诸于外人,这些话也很令我大惑不解。佛教又不是政治,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内幕,真正的佛教,唯恐别人不知道,知道倒也好办了。在我写「物语」的初愿,只想把什么是佛教,什么不是佛教分辨清楚。因为正与邪、好与坏、是与非,现在佛教再也不能不把它算清楚了。

  我在写「物语」的期中,很多人以为我和他故意为难,化缘的人以为我写〈缘簿的话〉是对付他的,做经忏的师父也以为我很多话是和他们为难。关于这一点,我不能不说这些人太过敏了。

  在「物语」中,我不会把那一个人的话,那一个人的事,写进我的文章里来;不过,在我的文章中,所叙的一些事、一些话,的确是有人这样做和这样说啊!

  化缘为大众做福利事业不是不好,而是化缘完全为个人的福乐打算,总嫌太自私了;做经忏也不是不能做,而是不依法做实在有失佛教的面子。佛教到了今天,这些问题应该到了摊牌的阶段。佛教的事业,大家借着佛教的招牌,当作自己谋取生活的道路,「寄佛偷生」,「贩卖如来」,说来是够伤心的!

  我写「物语」的本怀,就是希望我们佛教徒革除这些陋习,不过,我知道这是我太大的奢望了。不过,据我所知,确有不少人看了「物语」而认识了很多的是与非。看了「物语」而认识佛教、同情佛教,甚至信仰了佛教。

  现在「物语」定名为《无声息的歌唱》出版了,略说一点因缘如上。佛教里常见到的东西本来不止这二十个名目,等到将来有时间,还想再补写十篇或二十篇。我要想把整个的佛教,用很少的文字,替它留下一个缩影,这样是否得当,还希望读者给我指教!

星云  一九五三年六月台北

编者序

一甲子善美的因缘

  《无声息的歌唱》是星云大师一甲子前曾印行过的小册子,把佛教里二十种常见的法物器具,用散文的体裁和各物自语的口气写出,寓褒贬,别善恶,于微言中见大义,于法语中见本怀,为佛教利益人间的精神留下一个缩影。

  这本小册子是大师二十三岁在法云寺看守山林时,在山上「小小」的草寮里,伏在冰冷的地上,一字一句写下的。最初陆续在杂志上发表,当时还没有全部写完时,慈航法师便託人带来一笔钱,催促着大师要赶快出版。出版后很受欢迎,曾经有一位王郑法莲老太太,凭着一股信佛虔心,拿了大师所撰写的《无声息的歌唱》沿门兜售,竟然卖出了两千本,可说是台湾佛教最早的现代文学作品。

  《无声息的歌唱》是一本有别于其他佛教的书籍,以「拟人化」的体裁反映现实,而不是板起面孔来说教。在台湾当时佛道不分,缺乏佛教正信的四○年代,大师一心只想把什么是佛教,什么不是佛教分辨清楚,希望更多人认识佛教,并逐步改革旧有佛教的陋习,让佛教走上年轻化、现代化、人间化、国际化,许多热情青年因读了这本书而生发信心,信仰佛教,甚而出家,一起加入弘法的行列。

  经过半世纪以来的历史岁月洗礼之后,香海文化为了能接引旧雨新知,且在现今动盪的社会里,让更多人亲炙佛法,了解佛理,在重新出版时,特别为每一种法器拍摄照片,或特写,或人文情境照,期待这本文图并茂、富含文学之美的佛教法器工具书,帮助大众体解无言的法器,却能透出无量的佛法意涵,体会自然界中触目所及,一切皆是无声的法义禅悦。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无声息的歌唱》,这书名一出来,就勾起了我不少回忆。我一直都很喜欢一些带有诗意、又有点淡淡忧伤的书名,这本刚好就戳中了我的点。拿到书的时候,我并没有马上就迫不及待地翻开,而是先让它在书桌上静静地放了几天,每天看着它,想象着它里面会藏着怎样的故事。总觉得,有些书,光是名字就值得好好品味,它已经替你打开了一扇门,让你在进入之前,先在脑海里勾勒出一番风景。我住在台北,平常喜欢穿梭在大小书店里,寻找那些能触动心灵的文字。这次因为《无声息的歌唱》的书名,我特意去了几家我常去的诚品和独立书店,想看看它是否被摆放在显眼的位置,是否能和其他同样有着独特书名的书并列。那种感觉,就像在人群中寻找一个熟悉的身影,虽然素未谋面,却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有时候,书名本身就是一种魔力,它能让你在众多书籍中一眼认出它,然后产生一种想要了解它的冲动。我特别期待它能够给我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或许是关于某个被遗忘的角落,或许是关于某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总之,这书名已经在我心里埋下了一颗好奇的种子,等待着它在翻阅中慢慢发芽。

评分

《无声息的歌唱》这个书名,让我联想到很多关于音乐、关于生命、关于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被忽略的细节。我是一个喜欢安静思考的人,平时不太会去追逐那些热门的书籍,反而更偏爱一些有深度、有故事的书。在台湾,我们有太多描写乡土人情、社会变迁的作品,但我也一直希望能读到一些更具普适性、更能触及灵魂的作品。这本书的书名,就给我一种这样的感觉。它不像一些书名那样直接点明主题,而是留有大量的想象空间,让人在看到它的第一眼,就忍不住想要去探究它背后的含义。我有时候会觉得,真正动人的故事,往往就藏在那些“无声息”的地方,比如一个眼神,一个微笑,或者是一段不被察觉的陪伴。而“歌唱”则代表着生命的力量和希望,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总有那么一首歌,能够让我们重新振作起来。我非常好奇,《无声息的歌唱》这本书,会以怎样的方式来呈现这样的主题。是细腻的人物刻画,还是引人入胜的情节设计?我期待它能够带给我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就像在静谧的夜晚,突然听到一段悠扬的旋律,那种触动心灵的震撼,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评分

《无声息的歌唱》这个书名,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了一幅幅画面。我住在台中,平日里喜欢在午后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外面人来人往,思考一些关于生活的问题。这本书的名字,让我感觉它会是一个关于内心世界的探索,关于那些我们不常言说、甚至自己都不太清楚的情感。或许是关于一个人在孤独中寻找慰藉,或许是关于一段不被世人理解却至死不渝的感情。我一直觉得,台湾的文学作品,最动人的地方就在于它对人性细腻的捕捉,对情感细微之处的描绘。《无声息的歌唱》听起来就很有这种潜力,它不像那种哗众取宠的标题,而是有一种沉静的力量,让人忍不住想要去靠近,去了解。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不会有太多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它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触碰到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你产生共鸣,甚至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我期待它能够带给我一种平静而深刻的体验,就像在某个安静的时刻,突然想起一段旋律,虽然没有歌词,但却能勾起你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

评分

拿到《无声息的歌唱》这本书,说实话,我第一反应是它是不是那种比较文艺、甚至有点冷门的类型。我平时看的书很多元,但总有一些书,光看封面和书名,就觉得它不是那种速食型的读物。这本《无声息的歌唱》恰恰属于这一类。它的书名本身就带有一种含蓄的美,让人忍不住去思考“无声息”和“歌唱”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词语组合在一起,究竟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台湾,我们有很多优秀的小说家,他们擅长细腻地描绘人物的情感和生活,我希望这本书也能有这样的特质。我猜想,它可能讲述的是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那些在生活中被忽视却依然闪耀着光芒的瞬间。或许是关于成长,或许是关于失去,又或许是关于在寂静中寻找力量的过程。我喜欢那种能够引人深思,并且在读完后依然能在脑海中回响的故事,而不是读完就忘却的快餐文化。台湾的读者,尤其是在大城市里,生活节奏快,但内心深处却渴望一些能让我们慢下来、去感受生命本真的东西。《无声息的歌唱》的出现,让我觉得,它或许能够填补我内心中的某个角落,给我带来一种久违的宁静和力量。

评分

《无声息的歌唱》,这个书名真的太有画面感了。我之前在台南的老街区生活过一段时间,那里有很多老房子,每一扇窗户后面都藏着故事。那种静谧,那种时光流淌的感觉,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无声息”。而“歌唱”呢,则又代表着生命力,代表着希望,即便是在最安静的时候,生命也总是在以自己的方式歌唱。我特别喜欢那些能够引发读者思考的书,这本书名就给了我这样的感觉。它不像那种直白的标题,而是留有余韵,让人在脑海中去填补空白。我猜想,这本书可能讲述的是一些被压抑的情感,或者是一些不为人知的坚持,它们虽然没有大张旗鼓地表达,但却在内心深处默默地闪耀着光芒。在台湾,我们有很多优秀的作家,他们能够用最朴实的文字,描绘出最动人的故事。我希望《无声息的歌唱》能够有这样的特质,它不需要惊天动地的情节,但需要在某个细微之处,触动读者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我期待它能给我带来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就像置身于某个被遗忘的角落,静静地聆听生命最真实的旋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