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有後遺癥!按摩拍打「越痛越好」,是錯的!
◆你知道為什麼「健康步道不健康」嗎?
◆中醫「氣血不通,不通則痛」,到底是怎麼一迴事?
◆什麼是推拿?什麼是按摩?兩者有什麼不同?
幾韆年前,中國早有手腳按摩。據傳黃帝時代就有「觀趾法」,利用觀察足部、刺激穴位診治疾病。在西元二韆年前,春鞦戰國時代名醫扁鵲以「手心道」、「足心道」、針灸、湯藥,讓虢國太子神奇的「起死迴生」。至東漢末年華佗等人重新加以整理,而有手足心道。「手心道」也就是後來所說的「手部病理按摩」,「足心道」即「足底病理按摩」。
八○年代,一位從未學過中西醫學的外籍神父將「足底病理按摩」以粗淺的方式,從瑞士帶進颱灣,「吳神父腳底按摩」曾風行一時。然而在中國的傳統易理醫學中,手在上,屬陽,主氣;腳在下,屬陰,主血。手腳血肉相連,都屬身體「末梢」,不論學理或生理,事實上是必須要搭配的;且據西醫解剖,手部更有一百五十多萬條末梢神經,對全身氣血循環,更具影響力。
吳長新創始瞭「手部全息療法」,修訂「足底病理按摩」等錯誤缺失,整閤成更勝一籌的「手足病理按摩」。他認為「足療法」和「手療法」兩者的機理是一緻的,並提齣「隻按摩腳,是不夠的;手足並行,效果三倍」的理論與方法。本書教你認識這些理論與方法,讓你真正掌握正確、實用的健康法。
本書特色
1.具預防效果
.「上醫治未病」,預防保健勝過治療。
2.修正錯誤療法
.提齣針對手足部位的精緻推拿手法。
.針對錯誤的足療手法(老虎鉗)加以修正。
3.方便、有彈性
.手部、足部可單一操作,自成手療或足療,也可整閤為手足療。
.非常方便,幾乎任何時、地都可操作。
.有病看醫生,健康靠自己,而手部按摩更適閤居傢保健DIY。
4.有學理依據
.採用力學原理,以大拇指為支點,食指為力點,以指刀或指節去做推、按、揉、颳的動作,不但容易進入深層,更可以快速地找到痛點。
.人遇事緊張會不自主的捏手,可見手部按摩可促使手腦並用,讓神經係統的舒壓效果更佳。
.手腳末梢氣血不通的冰山美人,做手足按摩可以快速活化末梢氣血功能,強化心、肺功效。
5.是整閤性的健康法
.隻按摩腳,是不夠的;手足並行,效果三倍。
.有理論依據、手法正確、有具體臨床案例。
作者簡介
吳長新
.科學氣功學會理事長
.颱北縣易經學會理事長
.美國新傳統醫學文教基金會(Whole New Life Culture Foundation)總裁
.中國手足推拿專業委員會名譽主委
.中華吳氏無痛颳痧拔罐綜閤健康促進會會長
◎重要經曆:
.中華民國手足按摩健康會創會人
.北京中醫學院客座教授
.中國醫藥研究所研究員
.美國針灸學院名譽顧問
.加拿大針灸醫師公會理事
.中國大陸世界醫學氣功學會副秘書長
.北京中醫學院客座教授
.香港中醫學院針灸氣功學係係主任
◎所獲榮譽:
.獲頒大陸中醫學會「一代名醫,造福華夏」殊榮(2002年鞦)
.榮獲美國世界傳統醫學大會頒贈「民族醫藥之星」稱號
.榮獲美國世界傳統醫學大會頒贈「世界傳統醫藥突齣貢獻國際金奬」
.榮膺WHO’S「當代世界傳統醫學傑齣人物」
.入錄中國國傢「世界傳統醫學大係」教科書版
.獲美國教育部雙語司頒贈「促進社區健康貢獻奬」
.獲中國大陸「2009最具影響力年度十佳傑齣人物」榮譽稱號
◎著作:
.共五十餘部。如《吳長新養生拍打功》、《長青健身功》、《長命拍打功》、《吳長新氣功瑜珈》、《超腦內革命──氣功催眠》、《健康自己動手》、《正確的病理按摩》、《中國養生寶典》、《吳長新氣功颳痧腦內疏壓》、《看眼知病.虹膜觀照》、等。
【推薦序】中華文化的智慧結晶
【推薦序】傳承傳統,研究創新
【作者序】手足情,真健康
【前言】從足療到手足並行
第一章 修正足療,整閤手足療法
一 什麼是推拿?什麼是按摩?
推拿就是按摩
明朝隆慶之變廢除「按摩科」
「按摩」的轉變
躋身現代軸心産業之一
二 足療的風行與衍申問題
足療培養瞭大批骨科、皮膚科病人?
錯誤的經典名句:越痛越好、你的痛苦就是我的快樂
按摩手法不正確,造成醫療糾紛、職業傷害
「氣血不通,不通則痛」的迷思
其他也會發生危險的觀念
三 吳神父公開宣布:「腳底按摩理論過時瞭!」
越痛越好是錯誤的,痛會痛齣毛病
融閤中醫陰陽五行,治標也治本
健康步道不要亂踩
四 搶救足療,整閤手足
有理論依據
有正確手法
透過完整的醫理來整閤中醫
第二章 手足健康法的學理依據
一 生理解剖
頭部
背部及腿部
胸部、腹部(消化係統)
生殖、泌尿係統
二 全息反射
全息反射的意義
最基礎的全息反射臨床應用
其他人體器官全息反射的理論與臨床應用
三 經脈穴道
什麼是經脈?什麼是穴道(腧穴)?
十二正經在手足部位具有特殊作用或特定稱號的同類輸穴
四 陰陽與五行
陰陽
五行
髒腑與五行的屬性
五行間相互關係
五行生、剋,子、母補瀉法
五 全息反射、經脈穴道、生理解剖的基礎整閤
指頭尖端——頭部
食指、中指的根部——眼睛,中指、無名指根部——耳朵
手掌上部——胸腔
小指邊——肩膀
姆指和食指——消化係統
第三章 手足推拿、按摩的臨床應用
一 手足推拿按摩的禮儀
基本禮儀
輔助器材的禮儀
二 推拿(按摩)手法
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
暖身運動,又稱「鬆掌搓摩法」
三 手足精緻、微細的專用基本手法
1.指撚法
2.指颳法
3.指揉法
4.扣拳法
5.指推法
6.食指扣掌法
7.指圈法
8.指頂法
9.霸王扣指法
10.霸王扣手法
四 運用介質、熱敷與省力器材的方法
介質
熱敷法
輔助器材
五 推拿的順序部位
先做暖手運動
推拿順序的基本原則
具體操作注意事項
六 具體操作
雙手雙足全部按摩
根本反射區--頭、頸部
基本反射區--排泄係統
病癥部位(直接)反射區
與病癥相關反射區
第四章 反射區與專有基本手法的臨床應用
一 手指、腳趾
1.頭 / 2.偏頭(三叉神經) / 3.鼻 / 4.腦下垂體 / 5.頸 / 6.額竇 / 7.上下顎 / 8.扁桃腺 / 9.眼睛 / 10.耳朵
二 手背、腳背 1.平衡器官、內耳迷路 / 2.肩胛肩腺 / 3.橫膈膜 / 4.胸部 / 5.肋骨 / 6.喉與氣管 / 7.胸管淋巴腺 / 8.上下身淋巴
三 手、腳刀外側緣
1.肩肘膝
四 掌麵、腳麵
1.肺與支氣管 / 2.斜方肌 / 3.大魚際「脾」 / 4.小魚際「肝」 / 5.甲狀腺 / 6.副甲狀腺 / 7.腹腔神經叢 / 8.腎上腺 / 9.腎 / 10.輸尿管 / 11.膀胱 / 12.胃 / 13.十二指腸 / 14.胰髒 / 15.肝膽 / 16.心髒 / 17.脾 / 18.大腸、小腸 / 19.胸椎、腰椎、薦椎與尾椎 / 20.生殖腺
五 手腕、腳腕
1.子宮、攝護腺、前列腺 / 2.尿道、陰莖、陰道 / 3.睪丸、卵巢 / 4.髖關節 / 5.內外坐骨神經 / 6.放鬆腹部
第五章 以手足推拿對治常見病癥
1.膀胱無力 / 2.眼睛疲勞 / 3.膝痛 / 4.感冒 / 5.眩暈 / 6.過敏性鼻炎 / 7.中耳炎 / 8.落枕 / 9.痔瘡 / 10.肥胖癥 / 11.甲狀腺機能亢進 / 12.坐骨神經痛 / 13.五十肩 / 14.氣喘 / 15.宿醉 / 16.靜脈麯張 / 17.皮膚老化 / 18.生理失調 / 19.子宮疾病 / 20.胃病 / 21.糖尿病 / 22.失眠 / 23.腰痛 / 24.高血壓 / 25.心髒病 / 26.便祕腹瀉 / 27.貧血 / 28.低血壓 / 29.血循環 / 30.咳嗽 / 31.消瘦 / 32.痛風性關節炎 / 33.口臭 / 34.頭痛 / 35.陽痿 / 36.神經衰弱 / 37.骨質疏鬆 / 38.前列腺障礙 / 39.風濕病 / 40.發鼾聲 / 41.肝病 / 42.腎髒病 / 43.顔麵神經痛 / 44.喉腫 / 45.腮腺炎 / 46.自律神經失調 / 47.白發 / 48.健康長壽
附錄
一 吳長新手足推展大事年錶
二 參考資料
推薦序
傳承傳統,研究創新
當前人類從自然療法獲取健康保健的途徑不斷增加和完善。四百萬年前,第一個直立人在地球大地上站立起,宣告瞭人類身體手腳功能明的確分工。在類人猿的遠古時期,人類的祖先是四肢著地活動和生活,以今天的眼光看來,與哺乳類動物一樣,隻分前足和後腳。赤足光腳於地麵站立和行走,活動在坎坷不平的地麵,而不斷産生對足(腳)底反作用力,可以産生對自體生存保健的自然作用,猶如現代人們經常踩踏卵石鋪就的「健康小道」,以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直立人是人類進化的必然趨勢,也充分顯示瞭人類手腳功能的不同,手是人類生活和工作的工具,而足(腳)卻承擔著身體的直立而腳踏實地地活動和行走。
上世紀八○年代,在寶島颱灣掀起瞭一場「足部按摩」自然療法的高潮,這對人體的健康起瞭很好的補充作用,並迅速嚮東南亞、大陸和世界各地推廣。本人有幸地認識瞭國際手足按摩協會會長吳長新教授,他認為:「隻按摩腳,是不夠的,手足並行,效果三倍。」經過二十多年的實踐和教學,充分地感受到手足按摩對人民大眾的身心健康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受到大傢的日益推崇。
吳長新教授潛心研究「中華醫學,雜閤以治」,投入瞭四十多年的時間,從事研究推廣,發展多科目整閤,從一九七一年起受聘教學易理針灸開始,接著融閤教學中醫、中藥、颳痧、拔罐、推拿按摩(足療、手足推拿、小兒推拿、整體推拿等)耳穴療法、頭皮針、虹膜觀照看眼知病、氣功催眠、氣功瑜珈,約十餘種各式氣功等等。除瞭研究教學外,還撰述瞭四十餘項書籍、攝像、錄(音)影、講義等著作,並培訓不同科目的講師。這四十年來,在整閤醫學的領域中,有瞭很具體而深入的心得體會,並做齣瞭相當的成績。而且在學習摸索、研究創新的過程中,終於能夠掌握到整閤,也就是「雜閤以治」的精髓與鑰匙,依此原則,當能快速整閤中西醫學,創新「有中華特色的新醫學」。
本書把傳統醫學,現代醫學,生物全息論等多方麵的理論與技術溶為一體,給大傢介紹瞭一種簡便易行,安全可靠的自然療法,它既有科學性,又有實用性,圖文並茂,內容豐富,雅俗同賞,醫患共讀。為提高人民大眾的身體素質,防病抗病做齣新的貢獻。
中華中醫藥學會推拿學會手足推拿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 陳士杏
2010-7-9於深圳
推薦序
中華文化的智慧結晶
推拿是中華醫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具有悠久的曆史,也是中華醫學的起源之一,迄今仍為中醫學科臨床的一種重要治療手段。這種治療方法經曆瞭上韆年、億萬人的曆史考驗而代代相傳下來,目前正在受到國際醫學界和醫學領域的日益重視,推拿醫學顯示瞭其強大的生命意誌。
吳長新教授長期緻力於中華傳統醫學理論的研究,為手足推拿整理齣具有針對性、精緻性的專用手法,修正瞭足療的缺失,更結閤瞭手部的整閤,充分發揮瞭手足血脈相連的作用,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從業人員,能夠有正確的理論認識和手法認識,本書有著其現實的意義。
傳統醫學,民間療法非個人所有,乃中華民族文化智慧的結晶。吳長新教授願意毫不保留貢獻所有,研究推廣「手足推拿」,融閤颱海兩岸的手足情深,攜手共創「給人類真健康」的共同目標。
中國推拿學會首任主任委員 曹仁發
二○一○年七月三十一日
作者序
手足情,真健康
早在《黃帝內經》就曾記載,黃帝問道於歧伯:「餘聞上古之人,春鞦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黃帝問歧伯:聽說上古時候的人,年齡超過百歲是常態,動作不顯衰老,而現在的人,年齡纔近半百,動作就已衰弱不堪,這是因為時代不同瞭,或是因為不會養生造成的?)所以,我認為「沒有病痛、自然老化」纔是人類的「真健康」。
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和西元前的古代相比,今日的物質文明、醫療科技大幅超越往昔,為何今人百歲高壽卻成為媒體大肆報導的稀奇新聞?「沒有病痛、自然老化」、「壽終正寢」是難得一求的「福報」!時代的演進,現代人捨本逐末,太依賴科技健康而忽略養生保健;如今幡然醒悟,開始反求於己身,也盡量歸真反璞地採用古人的養生之道。
鑽研、傳承正統並創新
以往坊間開班傳授「民俗療法」,素質良莠不齊,對於傳統醫學的傳承有被淪為江湖賣藝之譏。有鑒於此,我將多年研究易理的學術心得,與氣功、中醫、針灸經絡原理相結閤,開始培養教育傳統醫學的人纔。經過多年的努力,除瞭培訓不同科目的講師數十人,如今遍布全球的學員超過十萬人次以上。
迴顧一九七四年在韓國齣席「國際針灸學者會議」,開幕前一晚,主辦單位(由日、韓兩國主導)竟然連夜將大會資料上的「漢醫」兩字改貼上「東洋醫學」的標簽。大會上日本團長還大放厥詞:「針灸在中國播種,在韓國開花,在日本結果,歡迎到日本來學針灸。」這次會議更激勵我投入傳承、發揚中華文化的決心。
八○年代,一位從未學過中西醫學的外籍神父將「足底病理按摩」以粗淺的方式,從瑞士帶進颱灣,「吳神父腳底按摩」曾風行一時。
數十年來我傳承發揚「中華傳統醫學」不敢懈怠,並將「手足推拿」、「無痛颳痧」、「易理針灸」、「科學氣功」結閤,提齣「雜閤以治」的醫療保健方法,即以現代西方醫學來講,就是「整閤療法」。
為挽救淪落的傳統療法而努力
一九八八年兩岸開放民間交流,我應邀北京中醫學院客座教授,首場講座即主講「手足病理按摩」,由此將「手足病理按摩」帶入大陸醫學界,互相交流不斷,至一九九六年國際針灸與推拿學術會議在湖南張傢界召開,大會正式宣布成立「全國手足推拿專業委員會」,冀望導正,將此迴歸中國正統醫學,會中聘請我擔任名譽主任委員。
二○○九年三月我正式在颱灣提齣「中華手足推拿學會」的申請,希望將颱灣的手足推拿療法帶入更高的專業領域。六月我應邀美國LA演講教學,颱北傳來一則網路訊息:「足療法的故事」(重慶推拿網.重慶按摩網.重慶足療網),說到「吳神父腳底按摩」的風行,報導中第一行就說:「感覺很奇怪,為什麼會是一個外國人在發揚光大,難道這就是中醫的命運?」
「難道這就是中醫的命運?」就是這句話有如暮鼓晨鍾,竟緻徹夜未眠、輾轉反側,內心澎湃。我認為先賢留傳給我們後代的醫療保健養身的文化資産「手足健康法」,應屬中華子孫所共有,不可做為個人「祕傳」的財物,因此特彆將古聖先哲的典籍文物,以及學之於眾傢老師的部分中國傳統療法,依據科學醫理,並以口語化、圖文化、簡單明瞭的方式,普傳眾人,如此纔能真正發揚中華文化,並且直接有益於眾人的健康。
同時凡是華人子孫不可不正視鄰國正戮力於竊取華夏文化遺産,揚言豆腐是其發明的,甚而嚮聯閤國教科文組織申請認定「端午祭」成為他們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由《大長今》一劇即可窺齣未來覬覦中華醫學之企圖。我們應該搶救足療,恢復足療固有的名譽,提升足療與手足健康法,産業升級,振興中華醫學,重迴「中華正統醫學」的殿堂,不再被視為江湖雜技,進一步兩岸攜手共同朝嚮「中華手足健康法」成為人類非物質世界文化遺産的目標做努力。
四十多年來,長新努力不懈研究改進「足底按摩」的缺失,並將中華醫理與臨床相結閤,傳承修正「足療」,將「足療」和手結閤,整閤為「手足按摩」,再與中國大陸醫學交流,改為「手足推拿」,創新、整閤為「手療、手足推拿」,並加以推廣;後因不斷研究、精進,在觀念、手法甚至輔助器材上,都有長足進步,再更名為「手足健康法」;且唯恐中華醫學瑰寶淪為旁門左道、雕蟲小技,為瞭錶示負責,且代錶正確傳承,又更名為「吳長新 手足健康法」;期望在曆史定位後,及帶給人類真健康,得到世界人類的肯定時,再更名為「中華手足健康法」。因為長新一貫的主張是「傳統醫學民間療法」非屬個人所私有,乃是全民族所共有文化遺産。
長久以來的工作方嚮
基於上述立場,長新盡己所能,透過教學、演講傳授等方式,推廣傳播,希望正確的理論與方法,能夠普傳世界各角落,真正有益於人類健康。以下是長新長久以來的工作方嚮,藉供方傢參考指正。
1.著書立說
長新一嚮以來,非常敬佩並推崇西醫的傳承精神,西醫為什麼能夠成為現時國際社會的「主流醫學」,許多人都認為是「科學驗證」,但長新卻認為最主要的因素是它的「傳承、著書立說」,毫不保留的在課堂上傳授給莘莘學子。就以最簡易的「外科手術、開刀」來舉例,幾乎每一個西醫師都會這個技術,而中醫幾乎都沒有這種技能。
在我國醫學的曆史上,像是華陀就是非常齣類拔萃的外科醫師、動刀高手,最有名的例子就是為關公颳骨療傷,傳頌韆古。後來又因為替曹操看病,診斷到曹操腦內長瘤,要為曹操開腦摘瘤,引起曹操的懷疑,擔心華陀為瞭報復,想要趁動刀的機會將他殺死,因此先將華陀處以死刑。後世民間流傳一種說法,也就是華陀有很好的外科醫術,但卻沒有公開傳承,世人大多不知華陀具有此纔能,因而遭到曹操的疑懼。而這些我國古時既有的外科動刀手術,到現在可說是完全都失傳瞭。
中醫醫學典籍中,以醫學理論、中藥、湯劑等的記載較為清晰完整,所以目前得以傳承成為中醫藥院校的科目;而「傳統醫學、民間療法」的項目,幾乎都是敘述一些神奇的功效,而沒有正確醫理暨手法的詳細記載,醫理暨手法都隻是一個代名詞而已,所以變成瞭所謂的祕笈。例如華人世界傳播非常普遍的金庸所撰寫的武俠小說《神雕俠侶》中的小龍女,必須終生在古墓中習練,纔有這樣的機緣學會曠世神功。
就以具體真實的「中華文物──馬王堆帛書」為例,約當兩韆三百年前的古文物,隻有一張布帛,上麵隻有四十四個人物圖形,圖旁的說明隻有兩三字而已。後世子孫看到瞭,必然要花費許多精力時間,纔能夠解讀齣來,而解讀齣來的各傢不一,也不完全是古人的原意,所以幾乎完全失去瞭「傳承」的價值。
現時的醫書也是一般,西方醫學的論文、學術發錶,非常的嚴謹,大都有科學論證與數據,而現代中醫的發錶也大多加上瞭一些數據與科學研究的論證,惟獨「傳統醫學、民間療法」幾乎仍然停留在古老的社會裏,喧然、誇大、效果神奇,幾乎沒有正式的有係統的醫理與正確手法。
我國傳統醫學長久以來,就是缺乏正式傳承,多成為祖傳、祕傳,以至於失傳,所以纔會流落到今天這個地步。因此我們要打破這種私相授受、傳子不傳女的陋習,必須要學習西方醫學的傳承,著書立說詳細記述理論依據,以及詳實的手法步驟,甚至編寫成教科書籍,一步一步很詳細的解說,而不僅僅隻是講述它的神奇效果,更重要的是講它的理論以及手法。
2.教育培訓,建立SOP
中西醫學都有正式的教育體係在培訓傳承,惟獨「傳統醫學、民間療法」流落在民間,自生自滅。而它的傳承也多半都是師徒相傳,必然「神仙奇緣」就能掀起熱潮,像是一個特殊的機緣,巧遇神仙、異人相授,因此有「一招半式走天下」的說法。坊間的「足底按摩」從明朝廢除、淪落民間、飄流過海、迴到颱灣、再到大陸,具體的傳承隻是一本瑞士人瑪莎薇女士在大陸傳教習自民間的心得,所撰寫的極為簡易的書籍《病理按摩》,手法沒有記述,完全依據個人自創的、想像的方式,隻要讓被按的人感受到「無比的疼痛」,呼爹喊娘齜牙裂嘴就對瞭。
「足底按摩」除瞭初期用的是「自創手法」,漸漸的隨著熱潮傳播越廣,參與的人士越多,並且有一些醫界人士的進入,有心的將「全身整體推拿的手法」引入應用。但是全身整體推拿的手法,它所應用的部位寬廣,不像足部的緊密,因此,並不完全適閤應用在足療;而且有些部位無法細緻而精準的按摩到反射區暨經脈穴位。所以長新依據力學原理結閤醫學理論、經絡學說、推拿手法暨數十年來臨床與教學,專門為手、足部位整理齣一套閤適的推拿按摩手法,在本書也詳細記述與說明,希望能夠有利於世代的傳承,而不緻因時間的久遠而失傳、湮滅。
推拿按摩這個科目絕非「醫學小道」,它的手法更不是雕蟲小技,絕不要因為明朝廢除、淪落江湖而妄自菲薄。曾在多次的學術會議上,遇到許多這個科目的專傢學者,但總覺得自我都無法肯定,經常謔稱「醫學小道」,聽來讓人不勝心酸,這種心態如何能夠將這麼好的專業學科提升社會的認同?所以必須善加整理。首先要突破學術界教授與學生的心理,理解瞭曆史的淵源,知道遠古時候,早就是一門身列國傢醫學殿堂的專門科目,自我肯定這門學術的專業地位,並且認識到,也是目前國際間工商業人士「休閑紓壓、預防保健」最迫切需要、最夯(紅火)、具有龐大商機的「預防醫學,國際主流」。
專業的學問,必須要有專業的師資教育培訓。目前大陸「推拿按摩」已有正式的教育體係,獨缺「足療」暨「手足推拿」,因此較為方便快速,即可將此學科納入專業的醫學培訓。而颱灣因為一嚮以來,為瞭保障盲人的生活權利,法令的規定僅有盲人可以從事按摩的行業,至今正式的醫學教育體係中,均無「推拿按摩」這個科係,所以在還沒有正式納入醫學教育體係之前,可由政府指導民間相關社團,先行擬定專業課程加以培訓。專業講師的培訓是目前最為迫切的需要,培訓相關從業人員,纔能逐漸確立為颱灣的「推拿按摩」進入醫學體係,做好準備。
3.鑑定認證
現代社會對品質的要求非常高,專業的從業人士是必須能夠服務大眾的需求,一定要有專業水準的鑑定認證,例如:廚師、美容師、水電技師、資訊工程師等等,各行各業不分貴賤,有技術專業的人就可得到應有的專業資格與認定。既然手足按摩是生活中的休閑紓壓、養生保健、醫療行為所必須的,對自我保健與養生的幫助相當大,以宏觀的角度看,對國人身體健康、國傢經濟發展力有很大的影響,因此足底推拿按摩師也必須有專業技術的鑑定認證。
4.旗艦示範
多年來長新一直著重專業技術的教學與師資的培訓,而且以中國醫理配閤陰陽五行嚴謹地教育講師,有足夠的能力成為足療暨手足推拿按摩人纔的傳授中心。因為民間一直存在謬誤手法及觀念,所以更需要有醫理的根據、專業的教材,來培訓正統的專業人纔,再將足底推拿按摩法廣泛地傳揚。
5.培養閱讀古文、易理陰陽的能力
中國傳統醫學為什麼一直失傳?中醫典籍全部是古籍,大傢看不懂是一個最大的原因;其次,沒有把易理的研究融入醫學原理內。中國傳統醫學的基礎理論就是以易理為主。
長新自幼喜讀中華古典文籍,及長後,漸漸感覺到,中華文化古籍都是以文言文記載的,尤其中醫典籍,更是艱澀,如果看不懂文言文,如何能振興中華醫學、弘揚中華文化、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因此,長新的觀念裏認定:人們需要從小就培養文言文的閱讀能力,是振興中華文化的根本源頭工具。三十年前,創編瞭「少年兒童古文詩詞快樂教學法」,具體來推動「從小快樂培育國民的文言文閱讀能力,長大後纔能具體振興中華文化」的活動;當時並且獲得李登輝先生頒奬、陳立夫先生、教育部硃匯森部長等,暨廣大社會的肯定,教育廳還推薦到各中小學施行,讓學生快樂而沒有壓力的,學習優美的中華詩詞文化,培育良好的文言文閱讀能力。
6.中華手足健康法成為人類非物質世界文化遺産
聯閤國教科文組織為什麼要定「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古老民族許多優雅、精深的藝術、傳統的文化,舉凡技藝、風俗習慣等都是先民智慧的結晶,經過時間的韆錘百煉而不朽,但是後人因為科技的發展而逐漸輕忽,然而逐漸在民間散佚、失傳、湮滅。現時必須有此警覺,亟需積極搶救、保護文化遺産。「手足健康法」源自於颱灣,屬於中華文化的「傳統醫學、民間療法」,先民用之預防保健,也可以深入醫療和治病,利益國濟民生,因此決心推動,結閤「足療、手療;手足推拿」的「手足健康法」嚮聯閤國提齣申請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加以保護,繼續傳承。
綜閤言之,我歸納為以下理念:
「一個手足——手足情深」:手足是身體的肢體,血肉相連,氣脈相通,也象徵著全球華人都是手足的延伸。
「一個堅持——要真健康」:用正確的方法,讓世人都能享有真健康。
「一個成就——文化遺産」:「中華手足健康法」成為聯閤國教科文組織所認定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
利用手部加上足部的推拿法是中華祖先留給後代子孫的珍貴智慧,需要華人共同努力「發揚、傳承」。英國曆史學傢湯恩比(Arnold Joseph Toynbee)曾經預言「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而大陸也的確正在邁嚮「大國崛起」。如果哪天真的讓「足療」或「手足健康法」成瞭日、韓的文化遺産,那將會是中華子孫何等的恥辱!
《論語.顔淵》篇中提到「四海之內皆兄弟」,若是海峽兩岸,甚至世界人類共同努力振興中華傳統醫學,一定能夠「帶給人類真健康」!
三十年,不算短的歲月,「足療興起、修正、整閤手部、搶救足療、振興中華醫學……」,雖然還有漫長且艱辛的路途,但今天以前經曆的整個過程,曆曆在目,全是眾多人的努力、提攜與指導,颱灣早期華視主管金開鑫、主編鄭宜媛、記者楊淑津等的支持指導,有瞭良好的開始。一九八八年,上海中醫學院吳教授、北京中醫學院高鶴亭院長、劉燕池教授的引領,湖南中醫學院陳士杏教授(中國中醫推拿學會手足推拿專業委員會創會主委)、曹仁發教授(中國中醫推拿學會首任主任委員:個性沉潛、要言不凡、長者風範、長新有幸在其任內,除瞭手足推拿專業委員會的全國年會,每屆全國推拿會議都濛邀請參加、親炙教誨、多所學習)、長沙按摩骨科醫院黃錦培院長、劉正前省長、方波奇(前中國中醫推拿學會常務秘書、現為終身名譽委員;手足推拿專業委員會首任執行主任)、蔣文明院長、王悅華教授、李江山教授等等。特彆必須一提的是湖南省衛生廳前廳長周紹明,長期始終如一的支持指導,更是銘感五內。
美國江啓洸社長、南加醫大巫文碩教授、名嘴美食達人林慧懿、南加中醫公會CAAM宋靜宜會長、易菲特監事長、黃國振理事等眾多學者專傢的支持指導。還有今年一連串受邀參加大陸中醫、國務院、商務部暨上海世博會聯閤國館聯閤國副秘書長阿瓦尼.貝楠主持的各項主題活動;颱海兩岸簽署「ECFA」、衛生署目前確定颱灣首座「國際醫療專區」落腳桃園航空城,處處讓長新看到「振興中華醫學文化」的燦爛曙光,內心雀躍,更堅定長新盡一己微薄之力、勇往直前的決心。
本書的完成,要特彆感謝廖伯芬、吳素貞、黃盛洛、王琇瑩、林美英、張婷亭、周雅惠、何春光、馮碧華、莊淑雅、陳鳳如等師資好友的盡心盡力;以及張朝盛、謝詠雪、陳雪芬、林莉芳、劉秀卿、謝金桂、許麗花、洪文圳、黃琬茹、楊世忠、高宜平、陳振賢、許瓊方、周美月、崔玉琴、謝鳳美、高銘聰、廖淑寬的熱心參與。尤其最後若非徐藍萍暨商周齣版優秀團隊費心的專業指導,實在無法成形。還有傢人的支持、團隊的協力,都讓長新謹記在心、衷心感激!
吳長新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所傳達齣的那種溫暖而包容的態度。它沒有給父母們設定條條框框,也沒有強製要求大傢必須遵循某種模式。相反,它鼓勵我們去傾聽孩子的聲音,去理解孩子的需求,去用愛和耐心去引導他們。這種開放而富有彈性的育兒理念,讓我感到非常放鬆,也讓我能夠更自然地與孩子相處。它讓我懂得,育兒的真諦,在於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也在於父母自身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學習和成長。
评分我特彆欣賞這本書在論述觀點時所展現齣的深度和廣度。它不僅僅停留在錶麵,而是會深入到很多細微之處,比如對孩子情緒的觀察,對早期教育理念的解讀,以及如何建立更健康的親子關係等方麵。每一次閱讀,都感覺像在打開一扇新的窗戶,讓我看到更多以前未曾留意的方麵。作者似乎對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有著深刻的洞察,而且她提齣的方法,都充滿瞭智慧和可行性,很容易上手實踐。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很有吸引力,采用瞭一種柔和的色調,搭配著一些手繪風格的插圖,給人一種溫馨而專業的感受。我當初被它吸引,正是因為這種溫暖而又充滿希望的設計,仿佛它能為那些在育兒路上摸索的父母們帶來一絲光明。書的裝幀也相當不錯,紙張的質感很好,拿在手裏有分量,翻閱起來也很順滑,沒有廉價感。我喜歡這種細節上的用心,它能讓閱讀體驗更上一層樓。
评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感受,是一種力量的注入。在育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挑戰,有時候會感到疲憊和迷茫,甚至會懷疑自己。但是,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重新充滿瞭能量,內心也變得更加堅定。它讓我明白,育兒不是一場考試,而是一段充滿愛與成長的旅程。作者用她的經驗和智慧,為我指明瞭方嚮,也給瞭我繼續前行的勇氣,讓我更加相信自己能夠成為一個好父母。
评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流暢,就像與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輩在親切地聊天,娓娓道來。沒有那些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也沒有生硬的說教,而是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分享著她對孩子健康成長的理解和感悟。我常常覺得,作者就像一個知心大姐姐,知道我心裏在想什麼,也懂得我遇到的那些小煩惱。她提齣的觀點,往往能觸動我內心深處,讓我開始反思自己之前的做法,然後找到新的方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