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有后遗症!按摩拍打「越痛越好」,是错的!
◆你知道为什么「健康步道不健康」吗?
◆中医「气血不通,不通则痛」,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什么是推拿?什么是按摩?两者有什么不同?
几千年前,中国早有手脚按摩。据传黄帝时代就有「观趾法」,利用观察足部、刺激穴位诊治疾病。在西元二千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名医扁鹊以「手心道」、「足心道」、针灸、汤药,让虢国太子神奇的「起死回生」。至东汉末年华佗等人重新加以整理,而有手足心道。「手心道」也就是后来所说的「手部病理按摩」,「足心道」即「足底病理按摩」。
八○年代,一位从未学过中西医学的外籍神父将「足底病理按摩」以粗浅的方式,从瑞士带进台湾,「吴神父脚底按摩」曾风行一时。然而在中国的传统易理医学中,手在上,属阳,主气;脚在下,属阴,主血。手脚血肉相连,都属身体「末梢」,不论学理或生理,事实上是必须要搭配的;且据西医解剖,手部更有一百五十多万条末梢神经,对全身气血循环,更具影响力。
吴长新创始了「手部全息疗法」,修订「足底病理按摩」等错误缺失,整合成更胜一筹的「手足病理按摩」。他认为「足疗法」和「手疗法」两者的机理是一致的,并提出「只按摩脚,是不够的;手足并行,效果三倍」的理论与方法。本书教你认识这些理论与方法,让你真正掌握正确、实用的健康法。
本书特色
1.具预防效果
.「上医治未病」,预防保健胜过治疗。
2.修正错误疗法
.提出针对手足部位的精致推拿手法。
.针对错误的足疗手法(老虎钳)加以修正。
3.方便、有弹性
.手部、足部可单一操作,自成手疗或足疗,也可整合为手足疗。
.非常方便,几乎任何时、地都可操作。
.有病看医生,健康靠自己,而手部按摩更适合居家保健DIY。
4.有学理依据
.採用力学原理,以大拇指为支点,食指为力点,以指刀或指节去做推、按、揉、刮的动作,不但容易进入深层,更可以快速地找到痛点。
.人遇事紧张会不自主的捏手,可见手部按摩可促使手脑并用,让神经系统的舒压效果更佳。
.手脚末梢气血不通的冰山美人,做手足按摩可以快速活化末梢气血功能,强化心、肺功效。
5.是整合性的健康法
.只按摩脚,是不够的;手足并行,效果三倍。
.有理论依据、手法正确、有具体临床案例。
作者简介
吴长新
.科学气功学会理事长
.台北县易经学会理事长
.美国新传统医学文教基金会(Whole New Life Culture Foundation)总裁
.中国手足推拿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
.中华吴氏无痛刮痧拔罐综合健康促进会会长
◎重要经历:
.中华民国手足按摩健康会创会人
.北京中医学院客座教授
.中国医药研究所研究员
.美国针灸学院名誉顾问
.加拿大针灸医师公会理事
.中国大陆世界医学气功学会副秘书长
.北京中医学院客座教授
.香港中医学院针灸气功学系系主任
◎所获荣誉:
.获颁大陆中医学会「一代名医,造福华夏」殊荣(2002年秋)
.荣获美国世界传统医学大会颁赠「民族医药之星」称号
.荣获美国世界传统医学大会颁赠「世界传统医药突出贡献国际金奖」
.荣膺WHO’S「当代世界传统医学杰出人物」
.入录中国国家「世界传统医学大系」教科书版
.获美国教育部双语司颁赠「促进社区健康贡献奖」
.获中国大陆「2009最具影响力年度十佳杰出人物」荣誉称号
◎着作:
.共五十余部。如《吴长新养生拍打功》、《长青健身功》、《长命拍打功》、《吴长新气功瑜珈》、《超脑内革命──气功催眠》、《健康自己动手》、《正确的病理按摩》、《中国养生宝典》、《吴长新气功刮痧脑内疏压》、《看眼知病.虹膜观照》、等。
【推荐序】中华文化的智慧结晶
【推荐序】传承传统,研究创新
【作者序】手足情,真健康
【前言】从足疗到手足并行
第一章 修正足疗,整合手足疗法
一 什么是推拿?什么是按摩?
推拿就是按摩
明朝隆庆之变废除「按摩科」
「按摩」的转变
跻身现代轴心产业之一
二 足疗的风行与衍申问题
足疗培养了大批骨科、皮肤科病人?
错误的经典名句:越痛越好、你的痛苦就是我的快乐
按摩手法不正确,造成医疗纠纷、职业伤害
「气血不通,不通则痛」的迷思
其他也会发生危险的观念
三 吴神父公开宣布:「脚底按摩理论过时了!」
越痛越好是错误的,痛会痛出毛病
融合中医阴阳五行,治标也治本
健康步道不要乱踩
四 抢救足疗,整合手足
有理论依据
有正确手法
透过完整的医理来整合中医
第二章 手足健康法的学理依据
一 生理解剖
头部
背部及腿部
胸部、腹部(消化系统)
生殖、泌尿系统
二 全息反射
全息反射的意义
最基础的全息反射临床应用
其他人体器官全息反射的理论与临床应用
三 经脉穴道
什么是经脉?什么是穴道(腧穴)?
十二正经在手足部位具有特殊作用或特定称号的同类输穴
四 阴阳与五行
阴阳
五行
脏腑与五行的属性
五行间相互关系
五行生、克,子、母补泻法
五 全息反射、经脉穴道、生理解剖的基础整合
指头尖端——头部
食指、中指的根部——眼睛,中指、无名指根部——耳朵
手掌上部——胸腔
小指边——肩膀
姆指和食指——消化系统
第三章 手足推拿、按摩的临床应用
一 手足推拿按摩的礼仪
基本礼仪
辅助器材的礼仪
二 推拿(按摩)手法
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
暖身运动,又称「松掌搓摩法」
三 手足精致、微细的专用基本手法
1.指捻法
2.指刮法
3.指揉法
4.扣拳法
5.指推法
6.食指扣掌法
7.指圈法
8.指顶法
9.霸王扣指法
10.霸王扣手法
四 运用介质、热敷与省力器材的方法
介质
热敷法
辅助器材
五 推拿的顺序部位
先做暖手运动
推拿顺序的基本原则
具体操作注意事项
六 具体操作
双手双足全部按摩
根本反射区--头、颈部
基本反射区--排泄系统
病症部位(直接)反射区
与病症相关反射区
第四章 反射区与专有基本手法的临床应用
一 手指、脚趾
1.头 / 2.偏头(三叉神经) / 3.鼻 / 4.脑下垂体 / 5.颈 / 6.额窦 / 7.上下颚 / 8.扁桃腺 / 9.眼睛 / 10.耳朵
二 手背、脚背 1.平衡器官、内耳迷路 / 2.肩胛肩腺 / 3.横膈膜 / 4.胸部 / 5.肋骨 / 6.喉与气管 / 7.胸管淋巴腺 / 8.上下身淋巴
三 手、脚刀外侧缘
1.肩肘膝
四 掌面、脚面
1.肺与支气管 / 2.斜方肌 / 3.大鱼际「脾」 / 4.小鱼际「肝」 / 5.甲状腺 / 6.副甲状腺 / 7.腹腔神经丛 / 8.肾上腺 / 9.肾 / 10.输尿管 / 11.膀胱 / 12.胃 / 13.十二指肠 / 14.胰脏 / 15.肝胆 / 16.心脏 / 17.脾 / 18.大肠、小肠 / 19.胸椎、腰椎、荐椎与尾椎 / 20.生殖腺
五 手腕、脚腕
1.子宫、摄护腺、前列腺 / 2.尿道、阴茎、阴道 / 3.睪丸、卵巢 / 4.髋关节 / 5.内外坐骨神经 / 6.放松腹部
第五章 以手足推拿对治常见病症
1.膀胱无力 / 2.眼睛疲劳 / 3.膝痛 / 4.感冒 / 5.眩晕 / 6.过敏性鼻炎 / 7.中耳炎 / 8.落枕 / 9.痔疮 / 10.肥胖症 / 11.甲状腺机能亢进 / 12.坐骨神经痛 / 13.五十肩 / 14.气喘 / 15.宿醉 / 16.静脉曲张 / 17.皮肤老化 / 18.生理失调 / 19.子宫疾病 / 20.胃病 / 21.糖尿病 / 22.失眠 / 23.腰痛 / 24.高血压 / 25.心脏病 / 26.便祕腹泻 / 27.贫血 / 28.低血压 / 29.血循环 / 30.咳嗽 / 31.消瘦 / 32.痛风性关节炎 / 33.口臭 / 34.头痛 / 35.阳痿 / 36.神经衰弱 / 37.骨质疏松 / 38.前列腺障碍 / 39.风湿病 / 40.发鼾声 / 41.肝病 / 42.肾脏病 / 43.颜面神经痛 / 44.喉肿 / 45.腮腺炎 / 46.自律神经失调 / 47.白发 / 48.健康长寿
附录
一 吴长新手足推展大事年表
二 参考资料
推荐序
传承传统,研究创新
当前人类从自然疗法获取健康保健的途径不断增加和完善。四百万年前,第一个直立人在地球大地上站立起,宣告了人类身体手脚功能明的确分工。在类人猿的远古时期,人类的祖先是四肢着地活动和生活,以今天的眼光看来,与哺乳类动物一样,只分前足和后脚。赤足光脚于地面站立和行走,活动在坎坷不平的地面,而不断产生对足(脚)底反作用力,可以产生对自体生存保健的自然作用,犹如现代人们经常踩踏卵石铺就的「健康小道」,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直立人是人类进化的必然趋势,也充分显示了人类手脚功能的不同,手是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工具,而足(脚)却承担着身体的直立而脚踏实地地活动和行走。
上世纪八○年代,在宝岛台湾掀起了一场「足部按摩」自然疗法的高潮,这对人体的健康起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并迅速向东南亚、大陆和世界各地推广。本人有幸地认识了国际手足按摩协会会长吴长新教授,他认为:「只按摩脚,是不够的,手足并行,效果三倍。」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和教学,充分地感受到手足按摩对人民大众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受到大家的日益推崇。
吴长新教授潜心研究「中华医学,杂合以治」,投入了四十多年的时间,从事研究推广,发展多科目整合,从一九七一年起受聘教学易理针灸开始,接着融合教学中医、中药、刮痧、拔罐、推拿按摩(足疗、手足推拿、小儿推拿、整体推拿等)耳穴疗法、头皮针、虹膜观照看眼知病、气功催眠、气功瑜珈,约十余种各式气功等等。除了研究教学外,还撰述了四十余项书籍、摄像、录(音)影、讲义等着作,并培训不同科目的讲师。这四十年来,在整合医学的领域中,有了很具体而深入的心得体会,并做出了相当的成绩。而且在学习摸索、研究创新的过程中,终于能够掌握到整合,也就是「杂合以治」的精髓与钥匙,依此原则,当能快速整合中西医学,创新「有中华特色的新医学」。
本书把传统医学,现代医学,生物全息论等多方面的理论与技术溶为一体,给大家介绍了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自然疗法,它既有科学性,又有实用性,图文并茂,内容丰富,雅俗同赏,医患共读。为提高人民大众的身体素质,防病抗病做出新的贡献。
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学会手足推拿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陈士杏
2010-7-9于深圳
推荐序
中华文化的智慧结晶
推拿是中华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中华医学的起源之一,迄今仍为中医学科临床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这种治疗方法经历了上千年、亿万人的历史考验而代代相传下来,目前正在受到国际医学界和医学领域的日益重视,推拿医学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意志。
吴长新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华传统医学理论的研究,为手足推拿整理出具有针对性、精致性的专用手法,修正了足疗的缺失,更结合了手部的整合,充分发挥了手足血脉相连的作用,让「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从业人员,能够有正确的理论认识和手法认识,本书有着其现实的意义。
传统医学,民间疗法非个人所有,乃中华民族文化智慧的结晶。吴长新教授愿意毫不保留贡献所有,研究推广「手足推拿」,融合台海两岸的手足情深,携手共创「给人类真健康」的共同目标。
中国推拿学会首任主任委员 曹仁发
二○一○年七月三十一日
作者序
手足情,真健康
早在《黄帝内经》就曾记载,黄帝问道于歧伯:「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黄帝问歧伯:听说上古时候的人,年龄超过百岁是常态,动作不显衰老,而现在的人,年龄才近半百,动作就已衰弱不堪,这是因为时代不同了,或是因为不会养生造成的?)所以,我认为「没有病痛、自然老化」才是人类的「真健康」。
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和西元前的古代相比,今日的物质文明、医疗科技大幅超越往昔,为何今人百岁高寿却成为媒体大肆报导的稀奇新闻?「没有病痛、自然老化」、「寿终正寝」是难得一求的「福报」!时代的演进,现代人舍本逐末,太依赖科技健康而忽略养生保健;如今幡然醒悟,开始反求于己身,也尽量归真反璞地採用古人的养生之道。
钻研、传承正统并创新
以往坊间开班传授「民俗疗法」,素质良莠不齐,对于传统医学的传承有被沦为江湖卖艺之讥。有鉴于此,我将多年研究易理的学术心得,与气功、中医、针灸经络原理相结合,开始培养教育传统医学的人才。经过多年的努力,除了培训不同科目的讲师数十人,如今遍布全球的学员超过十万人次以上。
回顾一九七四年在韩国出席「国际针灸学者会议」,开幕前一晚,主办单位(由日、韩两国主导)竟然连夜将大会资料上的「汉医」两字改贴上「东洋医学」的标签。大会上日本团长还大放厥词:「针灸在中国播种,在韩国开花,在日本结果,欢迎到日本来学针灸。」这次会议更激励我投入传承、发扬中华文化的决心。
八○年代,一位从未学过中西医学的外籍神父将「足底病理按摩」以粗浅的方式,从瑞士带进台湾,「吴神父脚底按摩」曾风行一时。
数十年来我传承发扬「中华传统医学」不敢懈怠,并将「手足推拿」、「无痛刮痧」、「易理针灸」、「科学气功」结合,提出「杂合以治」的医疗保健方法,即以现代西方医学来讲,就是「整合疗法」。
为挽救沦落的传统疗法而努力
一九八八年两岸开放民间交流,我应邀北京中医学院客座教授,首场讲座即主讲「手足病理按摩」,由此将「手足病理按摩」带入大陆医学界,互相交流不断,至一九九六年国际针灸与推拿学术会议在湖南张家界召开,大会正式宣布成立「全国手足推拿专业委员会」,冀望导正,将此回归中国正统医学,会中聘请我担任名誉主任委员。
二○○九年三月我正式在台湾提出「中华手足推拿学会」的申请,希望将台湾的手足推拿疗法带入更高的专业领域。六月我应邀美国LA演讲教学,台北传来一则网路讯息:「足疗法的故事」(重庆推拿网.重庆按摩网.重庆足疗网),说到「吴神父脚底按摩」的风行,报导中第一行就说:「感觉很奇怪,为什么会是一个外国人在发扬光大,难道这就是中医的命运?」
「难道这就是中医的命运?」就是这句话有如暮鼓晨钟,竟致彻夜未眠、辗转反侧,内心澎湃。我认为先贤留传给我们后代的医疗保健养身的文化资产「手足健康法」,应属中华子孙所共有,不可做为个人「祕传」的财物,因此特别将古圣先哲的典籍文物,以及学之于众家老师的部分中国传统疗法,依据科学医理,并以口语化、图文化、简单明了的方式,普传众人,如此才能真正发扬中华文化,并且直接有益于众人的健康。
同时凡是华人子孙不可不正视邻国正戮力于窃取华夏文化遗产,扬言豆腐是其发明的,甚而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认定「端午祭」成为他们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大长今》一剧即可窥出未来觊觎中华医学之企图。我们应该抢救足疗,恢复足疗固有的名誉,提升足疗与手足健康法,产业升级,振兴中华医学,重回「中华正统医学」的殿堂,不再被视为江湖杂技,进一步两岸携手共同朝向「中华手足健康法」成为人类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的目标做努力。
四十多年来,长新努力不懈研究改进「足底按摩」的缺失,并将中华医理与临床相结合,传承修正「足疗」,将「足疗」和手结合,整合为「手足按摩」,再与中国大陆医学交流,改为「手足推拿」,创新、整合为「手疗、手足推拿」,并加以推广;后因不断研究、精进,在观念、手法甚至辅助器材上,都有长足进步,再更名为「手足健康法」;且唯恐中华医学瑰宝沦为旁门左道、雕虫小技,为了表示负责,且代表正确传承,又更名为「吴长新 手足健康法」;期望在历史定位后,及带给人类真健康,得到世界人类的肯定时,再更名为「中华手足健康法」。因为长新一贯的主张是「传统医学民间疗法」非属个人所私有,乃是全民族所共有文化遗产。
长久以来的工作方向
基于上述立场,长新尽己所能,透过教学、演讲传授等方式,推广传播,希望正确的理论与方法,能够普传世界各角落,真正有益于人类健康。以下是长新长久以来的工作方向,借供方家参考指正。
1.着书立说
长新一向以来,非常敬佩并推崇西医的传承精神,西医为什么能够成为现时国际社会的「主流医学」,许多人都认为是「科学验证」,但长新却认为最主要的因素是它的「传承、着书立说」,毫不保留的在课堂上传授给莘莘学子。就以最简易的「外科手术、开刀」来举例,几乎每一个西医师都会这个技术,而中医几乎都没有这种技能。
在我国医学的历史上,像是华陀就是非常出类拔萃的外科医师、动刀高手,最有名的例子就是为关公刮骨疗伤,传颂千古。后来又因为替曹操看病,诊断到曹操脑内长瘤,要为曹操开脑摘瘤,引起曹操的怀疑,担心华陀为了报复,想要趁动刀的机会将他杀死,因此先将华陀处以死刑。后世民间流传一种说法,也就是华陀有很好的外科医术,但却没有公开传承,世人大多不知华陀具有此才能,因而遭到曹操的疑惧。而这些我国古时既有的外科动刀手术,到现在可说是完全都失传了。
中医医学典籍中,以医学理论、中药、汤剂等的记载较为清晰完整,所以目前得以传承成为中医药院校的科目;而「传统医学、民间疗法」的项目,几乎都是叙述一些神奇的功效,而没有正确医理暨手法的详细记载,医理暨手法都只是一个代名词而已,所以变成了所谓的祕笈。例如华人世界传播非常普遍的金庸所撰写的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必须终生在古墓中习练,才有这样的机缘学会旷世神功。
就以具体真实的「中华文物──马王堆帛书」为例,约当两千三百年前的古文物,只有一张布帛,上面只有四十四个人物图形,图旁的说明只有两三字而已。后世子孙看到了,必然要花费许多精力时间,才能够解读出来,而解读出来的各家不一,也不完全是古人的原意,所以几乎完全失去了「传承」的价值。
现时的医书也是一般,西方医学的论文、学术发表,非常的严谨,大都有科学论证与数据,而现代中医的发表也大多加上了一些数据与科学研究的论证,惟独「传统医学、民间疗法」几乎仍然停留在古老的社会里,喧然、夸大、效果神奇,几乎没有正式的有系统的医理与正确手法。
我国传统医学长久以来,就是缺乏正式传承,多成为祖传、祕传,以至于失传,所以才会流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因此我们要打破这种私相授受、传子不传女的陋习,必须要学习西方医学的传承,着书立说详细记述理论依据,以及详实的手法步骤,甚至编写成教科书籍,一步一步很详细的解说,而不仅仅只是讲述它的神奇效果,更重要的是讲它的理论以及手法。
2.教育培训,建立SOP
中西医学都有正式的教育体系在培训传承,惟独「传统医学、民间疗法」流落在民间,自生自灭。而它的传承也多半都是师徒相传,必然「神仙奇缘」就能掀起热潮,像是一个特殊的机缘,巧遇神仙、异人相授,因此有「一招半式走天下」的说法。坊间的「足底按摩」从明朝废除、沦落民间、飘流过海、回到台湾、再到大陆,具体的传承只是一本瑞士人玛莎薇女士在大陆传教习自民间的心得,所撰写的极为简易的书籍《病理按摩》,手法没有记述,完全依据个人自创的、想像的方式,只要让被按的人感受到「无比的疼痛」,唿爹喊娘龇牙裂嘴就对了。
「足底按摩」除了初期用的是「自创手法」,渐渐的随着热潮传播越广,参与的人士越多,并且有一些医界人士的进入,有心的将「全身整体推拿的手法」引入应用。但是全身整体推拿的手法,它所应用的部位宽广,不像足部的紧密,因此,并不完全适合应用在足疗;而且有些部位无法细致而精准的按摩到反射区暨经脉穴位。所以长新依据力学原理结合医学理论、经络学说、推拿手法暨数十年来临床与教学,专门为手、足部位整理出一套合适的推拿按摩手法,在本书也详细记述与说明,希望能够有利于世代的传承,而不致因时间的久远而失传、湮灭。
推拿按摩这个科目绝非「医学小道」,它的手法更不是雕虫小技,绝不要因为明朝废除、沦落江湖而妄自菲薄。曾在多次的学术会议上,遇到许多这个科目的专家学者,但总觉得自我都无法肯定,经常谑称「医学小道」,听来让人不胜心酸,这种心态如何能够将这么好的专业学科提升社会的认同?所以必须善加整理。首先要突破学术界教授与学生的心理,理解了历史的渊源,知道远古时候,早就是一门身列国家医学殿堂的专门科目,自我肯定这门学术的专业地位,并且认识到,也是目前国际间工商业人士「休闲纾压、预防保健」最迫切需要、最夯(红火)、具有庞大商机的「预防医学,国际主流」。
专业的学问,必须要有专业的师资教育培训。目前大陆「推拿按摩」已有正式的教育体系,独缺「足疗」暨「手足推拿」,因此较为方便快速,即可将此学科纳入专业的医学培训。而台湾因为一向以来,为了保障盲人的生活权利,法令的规定仅有盲人可以从事按摩的行业,至今正式的医学教育体系中,均无「推拿按摩」这个科系,所以在还没有正式纳入医学教育体系之前,可由政府指导民间相关社团,先行拟定专业课程加以培训。专业讲师的培训是目前最为迫切的需要,培训相关从业人员,才能逐渐确立为台湾的「推拿按摩」进入医学体系,做好准备。
3.鑑定认证
现代社会对品质的要求非常高,专业的从业人士是必须能够服务大众的需求,一定要有专业水准的鑑定认证,例如:厨师、美容师、水电技师、资讯工程师等等,各行各业不分贵贱,有技术专业的人就可得到应有的专业资格与认定。既然手足按摩是生活中的休闲纾压、养生保健、医疗行为所必须的,对自我保健与养生的帮助相当大,以宏观的角度看,对国人身体健康、国家经济发展力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足底推拿按摩师也必须有专业技术的鑑定认证。
4.旗舰示范
多年来长新一直着重专业技术的教学与师资的培训,而且以中国医理配合阴阳五行严谨地教育讲师,有足够的能力成为足疗暨手足推拿按摩人才的传授中心。因为民间一直存在谬误手法及观念,所以更需要有医理的根据、专业的教材,来培训正统的专业人才,再将足底推拿按摩法广泛地传扬。
5.培养阅读古文、易理阴阳的能力
中国传统医学为什么一直失传?中医典籍全部是古籍,大家看不懂是一个最大的原因;其次,没有把易理的研究融入医学原理内。中国传统医学的基础理论就是以易理为主。
长新自幼喜读中华古典文籍,及长后,渐渐感觉到,中华文化古籍都是以文言文记载的,尤其中医典籍,更是艰涩,如果看不懂文言文,如何能振兴中华医学、弘扬中华文化、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长新的观念里认定:人们需要从小就培养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是振兴中华文化的根本源头工具。三十年前,创编了「少年儿童古文诗词快乐教学法」,具体来推动「从小快乐培育国民的文言文阅读能力,长大后才能具体振兴中华文化」的活动;当时并且获得李登辉先生颁奖、陈立夫先生、教育部朱汇森部长等,暨广大社会的肯定,教育厅还推荐到各中小学施行,让学生快乐而没有压力的,学习优美的中华诗词文化,培育良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6.中华手足健康法成为人类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什么要定「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老民族许多优雅、精深的艺术、传统的文化,举凡技艺、风俗习惯等都是先民智慧的结晶,经过时间的千锤百炼而不朽,但是后人因为科技的发展而逐渐轻忽,然而逐渐在民间散佚、失传、湮灭。现时必须有此警觉,亟需积极抢救、保护文化遗产。「手足健康法」源自于台湾,属于中华文化的「传统医学、民间疗法」,先民用之预防保健,也可以深入医疗和治病,利益国济民生,因此决心推动,结合「足疗、手疗;手足推拿」的「手足健康法」向联合国提出申请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继续传承。
综合言之,我归纳为以下理念:
「一个手足——手足情深」:手足是身体的肢体,血肉相连,气脉相通,也象征着全球华人都是手足的延伸。
「一个坚持——要真健康」:用正确的方法,让世人都能享有真健康。
「一个成就——文化遗产」:「中华手足健康法」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利用手部加上足部的推拿法是中华祖先留给后代子孙的珍贵智慧,需要华人共同努力「发扬、传承」。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Arnold Joseph Toynbee)曾经预言「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而大陆也的确正在迈向「大国崛起」。如果哪天真的让「足疗」或「手足健康法」成了日、韩的文化遗产,那将会是中华子孙何等的耻辱!
《论语.颜渊》篇中提到「四海之内皆兄弟」,若是海崃两岸,甚至世界人类共同努力振兴中华传统医学,一定能够「带给人类真健康」!
三十年,不算短的岁月,「足疗兴起、修正、整合手部、抢救足疗、振兴中华医学……」,虽然还有漫长且艰辛的路途,但今天以前经历的整个过程,历历在目,全是众多人的努力、提携与指导,台湾早期华视主管金开鑫、主编郑宜媛、记者杨淑津等的支持指导,有了良好的开始。一九八八年,上海中医学院吴教授、北京中医学院高鹤亭院长、刘燕池教授的引领,湖南中医学院陈士杏教授(中国中医推拿学会手足推拿专业委员会创会主委)、曹仁发教授(中国中医推拿学会首任主任委员:个性沉潜、要言不凡、长者风范、长新有幸在其任内,除了手足推拿专业委员会的全国年会,每届全国推拿会议都蒙邀请参加、亲炙教诲、多所学习)、长沙按摩骨科医院黄锦培院长、刘正前省长、方波奇(前中国中医推拿学会常务秘书、现为终身名誉委员;手足推拿专业委员会首任执行主任)、蒋文明院长、王悦华教授、李江山教授等等。特别必须一提的是湖南省卫生厅前厅长周绍明,长期始终如一的支持指导,更是铭感五内。
美国江启洸社长、南加医大巫文硕教授、名嘴美食达人林慧懿、南加中医公会CAAM宋静宜会长、易菲特监事长、黄国振理事等众多学者专家的支持指导。还有今年一连串受邀参加大陆中医、国务院、商务部暨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联合国副秘书长阿瓦尼.贝楠主持的各项主题活动;台海两岸签署「ECFA」、卫生署目前确定台湾首座「国际医疗专区」落脚桃园航空城,处处让长新看到「振兴中华医学文化」的灿烂曙光,内心雀跃,更坚定长新尽一己微薄之力、勇往直前的决心。
本书的完成,要特别感谢廖伯芬、吴素贞、黄盛洛、王琇莹、林美英、张婷亭、周雅惠、何春光、冯碧华、庄淑雅、陈凤如等师资好友的尽心尽力;以及张朝盛、谢咏雪、陈雪芬、林莉芳、刘秀卿、谢金桂、许丽花、洪文圳、黄琬茹、杨世忠、高宜平、陈振贤、许琼方、周美月、崔玉琴、谢凤美、高铭聪、廖淑宽的热心参与。尤其最后若非徐蓝萍暨商周出版优秀团队费心的专业指导,实在无法成形。还有家人的支持、团队的协力,都让长新谨记在心、衷心感激!
吴长新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有吸引力,采用了一种柔和的色调,搭配着一些手绘风格的插图,给人一种温馨而专业的感受。我当初被它吸引,正是因为这种温暖而又充满希望的设计,仿佛它能为那些在育儿路上摸索的父母们带来一丝光明。书的装帧也相当不错,纸张的质感很好,拿在手里有分量,翻阅起来也很顺滑,没有廉价感。我喜欢这种细节上的用心,它能让阅读体验更上一层楼。
评分我特别欣赏这本书在论述观点时所展现出的深度和广度。它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会深入到很多细微之处,比如对孩子情绪的观察,对早期教育理念的解读,以及如何建立更健康的亲子关系等方面。每一次阅读,都感觉像在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让我看到更多以前未曾留意的方面。作者似乎对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着深刻的洞察,而且她提出的方法,都充满了智慧和可行性,很容易上手实践。
评分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所传达出的那种温暖而包容的态度。它没有给父母们设定条条框框,也没有强制要求大家必须遵循某种模式。相反,它鼓励我们去倾听孩子的声音,去理解孩子的需求,去用爱和耐心去引导他们。这种开放而富有弹性的育儿理念,让我感到非常放松,也让我能够更自然地与孩子相处。它让我懂得,育儿的真谛,在于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也在于父母自身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流畅,就像与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辈在亲切地聊天,娓娓道来。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也没有生硬的说教,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分享着她对孩子健康成长的理解和感悟。我常常觉得,作者就像一个知心大姐姐,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也懂得我遇到的那些小烦恼。她提出的观点,往往能触动我内心深处,让我开始反思自己之前的做法,然后找到新的方向。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是一种力量的注入。在育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挑战,有时候会感到疲惫和迷茫,甚至会怀疑自己。但是,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重新充满了能量,内心也变得更加坚定。它让我明白,育儿不是一场考试,而是一段充满爱与成长的旅程。作者用她的经验和智慧,为我指明了方向,也给了我继续前行的勇气,让我更加相信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好父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