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最珍贵的礼物;回忆,是勇往直前的甘泉
父母每分钟的陪伴,都是孩子日后乐观、爱人的养分。这本书不仅是周慧婷夫妻放下工作,陪孩子旅美120天的生活纪录,更是两位事业有成的父母送给孩子最珍贵的人生礼物。
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最想要的礼物不是玩具,而是一起探索世界的美好时光。在生活充斥着「快一点,来不及」的催促声中,「慢行」与「陪伴」是最奢侈的希求。孩子的成长转眼如烟,生活的美好稍纵即逝,父母如果懂得停下脚步,陪孩子走过成长的春夏秋冬,每次的陪伴都会在孩子的心里种下爱和勇气的种子,在他走过人生每个挑战、每次挫折时,化成乐观进取的力量。
去年,2009年,120天的全时间陪伴,让周慧婷一家享受到最甜蜜的亲子关系和夫妻之爱,一起运动、一起做菜、一起散步,一起探险,每个记忆都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的甘泉。
暂停不难,周慧婷希望借这本书给台湾父母一个为孩子放下一次的勇气。
给忙碌社会的父母思考,短暂放下工作,全时间陪伴孩子对孩子人格成长及家人情感连系的重要性。
作者简介
周慧婷
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广电硕士,现任城邦文艺基金会执行长、kisskids儿童文创总监。曾是三立电视台当家主播,与当时担任台北市新闻处处长的金溥聪结婚,被誉为才子佳人的组合。婚后育有一儿一女,加上金溥聪第一次婚姻的儿子,现在是三个孩子的母亲。
推荐序 为母则强,做事有方的聪慧母亲 柯华葳 3
金溥聪序 7
家庭成员介绍 15
关于老公 16
关于小金灵 17
关于小狮王 18
关于毓保 19
楔子 变化是人生的甘味 22
暂停,是为了再出发 32
美国的星星比较亮?34
安顿一个家 39
我们成了低收入户 44
归零,是成长的开始 52
第一个考试 54
妈妈的第一课 59
四剂疫苗的考验 67
吃午餐,学英文 75
怎么是你?怎么老是你? 80
亲师会 87
可以给我一只「长」手吗? 98
放慢,看见生活的美 104
生活大计 106
家事大考验 114
我们家的运动教养学 125
是旅行,更是生活 132
华府之树 139
异地,让彼此更贴近 144
火警惊魂记 146
小精灵的厕所恐惧症 153
我的孩子失踪了!160
小狮王终于开口说英文 169
有关诚实 174
上台说话的训练 180
小狮王的骨折意外 186
雪中寻医 196
单独约会V.S.全家共处 202
是妈妈?还是朋友?210
缺席,可以不是缺憾 220
老公的重大决定202
分离时刻228
巫婆汤 232
雪地探险236
又有新考验243
「肢障」初体验250
告别华府 258
后记266
又是九月。距离去年我们一家人启程赴美,刚好过了整整一年。我很高兴,这本书是在相隔一年,在我与老公各自回到工作岗位,孩子也都回到原本学校就读,一切生活回到常轨后一段时间,才正式出版。写书的过程,让我更清楚检视去年这趟旅程,对一家人带来的意义。
回台后,不断有人问我:「去这一趟,孩子的收获是什么?」「有什么改变吗?」答案或许令人有点失望:「我的孩子并没有因为短短几个月的西方教育突然改头换面,长大了、独立了,或聪明了……。」
教养,是一条漫漫长路。它不会因为父母一句话、一个动作,就突然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孩子也不会因为参加一个夏令营,或出去旅行一趟回来,就出现脱胎换骨的改变。这原本也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我想,对于一个家庭,一趟旅程真正的意义,应该在于父母的生活态度与对孩子的爱,透过异地环境的洗礼,与零距离的紧密互动,能更清楚地传递给孩子。
不久前,女儿突然对我说:
「妈妈,我告诉妳一件事,但妳要答应我专心听,不可以只是『嗯哼嗯哼』地回答。」
「什么『嗯哼嗯哼』?我会这样吗?」
「会啊!前几天……,还有一次……。」女儿指证历历,让我哑口无言,我只得乖乖答应,保证这次绝不再犯。
隔了几天,女儿又对我说:「妈妈,妳最近『进步』了,我跟妳说话时,妳没有再嗯哼嗯哼,只是有时候会不说话,没回答我的问题。」
我一直很喜欢和孩子聊天,深入他们异想天开的世界里,听他们的童言童语。一群大人小孩在一起时,我通常比较注意孩子的声音;朋友聚餐,当大人小孩分桌而坐,我对孩子桌的兴趣也往往超过在大人桌上把酒言欢。我是多么享受和孩子们共处的时光!因此女儿一连几次的指控,让我感到讶异与羞愧。
这段时间,我工作家庭多头烧,基金会推动的「滨海小学堂」筹备工作千头万绪;儿童学校的职业体验夏令营,老师们愈规划愈投入,课程内容不断升级,让大家疲于奔命;在这同时,新书进入收尾阶段,求好心切的出版编辑「软硬兼施」,总希望从作者这里「压榨」出更精采的东西。偏偏回台后,家中一直找不到稳定的家务帮手,老公的角色也只是「聊备一格」。每天周旋在成堆的公事与家务之间,虽然投注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并未缩减,但难免出现力不从心的疲态。女儿不知道,之前「嗯哼嗯哼」,代表的是忙里偷闲的「敷衍」,后来,可能妈妈脑袋里充塞的恼人琐事又更多了,所谓「不说话」,代表的其实是「完全忽略」,罪加一等!
这时,我总忍不住怀念起去年在华盛顿的日子。虽然不管飞到哪里,「打理一个家」的工作从来都不会轻松,但当我们从庸碌的生活常轨中暂时抽离,转换个时空,往往较容易看清自己生命的优先顺序是什么。
然而,写这本书,我一直有个担忧。很不希望读者误以为我在主张:所谓全心陪伴,是非得准备一笔「资金」,抛下眼前一切,跑到天涯海角,一家人腻在一起渡假享乐。我真正想传达的是,人生其实有很多选项。有个朋友几年前因金融海啸被迫放无薪假,待在家里陪女儿,没想到他深深爱上这个「新工作」,决定炒老板鱿鱼,回家专心当奶爸;另有朋友因工作异动,一家人从台北闹区搬到后山定居,从此发现人生新天地;还有个朋友追随台商老公举家搬迁到对岸住了两年,孩子因此获得一段不同的教育经验。我想说的是,人生的机运或许无法安排,但机会绝对可以自己创造。关键在于,你愿不愿意转个念,以「家庭」为核心,以「孩子」为前提,缘着自己的机运,去营造这样的机会?
说到人生选项,我那善变的老公,最近又在他的人生路上,做了一次无奈的选择,我虽尊重,却很难赞同。真多亏华府那段一家人朝夕相处的日子,让我相信,那个爱我、爱孩子的老公并未远离,只是又暂时「消失」一下。原来,这一百二十天的养分,不只灌溉着孩子的成长,也滋养着我们夫妻的互信指数。
这本书在此时出版,还有另一个意义。再过两天,就是老公五十四岁生日。我愿以此书,做为他年过半百后的生日贺礼。我打算从此把这本书放在他床头,每天提醒:老公,别忘了你曾经对家人许下的承诺喔!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冲击,绝对是颠覆性的。我之前总是被各种“成功学”式的育儿方法所困扰,总觉得要按照某种既定的模式去培养孩子,才能让他们“赢在起跑线上”。然而,《120天给孩子一生的养分:一趟爱与发现的旅程》却给了我一种截然不同的体验。它没有灌输任何僵化的理论,而是用一种非常柔和,却又极其深刻的方式,让我重新认识了“爱”与“发现”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我尤其被作者对于“发现”的描述所吸引,她没有将它局限于知识的学习,而是将其拓展到孩子对自我、对他人、对世界的探索。书中那些生动的故事,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爱与智慧的场域,看到了孩子眼中闪烁的光芒,也看到了父母心中涌动的深情。我被书中对孩子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所打动,作者能够如此精准地捕捉到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的情感变化和思维方式,让我感叹不已。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养分”,不是那些外在的标签和成就,而是孩子内心深处的自信、勇气、好奇心和爱。它教会我如何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如何去理解他们的需求,如何在他们迷茫时成为他们的引路人,而不是控制者。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卸下了许多不必要的包袱,也找到了与孩子建立更深层连接的方法。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时,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望,毕竟市面上育儿书籍琳琅满目,内容相似度很高。《120天给孩子一生的养分:一趟爱与发现的旅程》却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它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没有给你一套死板的“操作指南”,而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你去重新审视孩子和自己的关系。作者以一种非常温暖而富有洞察力的笔触,描绘了孩子成长过程中那些充满爱与发现的时刻。我尤其欣赏她对于“发现”的解读,它不仅仅是指孩子对外在世界的探索,更重要的是指孩子对自我潜能的挖掘,以及在与世界互动中建立的自我认知。书中,有很多非常生活化的例子,让我感同身受,也从中找到了解决现实育儿难题的灵感。例如,当孩子因为一件小事而哭闹时,我该如何去理解和安抚,而不是简单地批评或敷衍。又或者,当孩子对某个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时,我该如何去支持和引导,而不是用自己的期望去束缚他们。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养分”,是来自于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和无条件的爱,是来自于孩子在自由探索中获得的自信和勇气。它教会我如何去“看见”孩子的独特性,如何去“回应”他们的需求,如何让他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自由地去发现自我,去成长为一个内心丰盈的人。
评分说实话,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于“如何给予孩子一生的养分”这个概念,其实是有些模糊的。我总是想着要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最好的教育资源,却很少去思考,究竟什么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能够支撑他们走完一生、面对人生风雨的“养分”。而这本《120天给孩子一生的养分:一趟爱与发现的旅程》,就像一盏明灯,为我指明了方向。它没有给我枯燥的理论,也没有给我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通过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让我看到了“爱”和“发现”这两个词的真正含义。书中描绘的许多场景,都让我感同身受。比如,当孩子因为一个小小的挫折而沮丧时,我该如何回应?当孩子对某个领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时,我该如何去支持和引导?作者提供的答案,不是简单的“鼓励”或“放弃”,而是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支持。她强调的“发现”,不是功利性的发现,而是让孩子在自由探索中,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被爱和被尊重。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的那种耐心和智慧,她不是在教你“怎么做”,而是让你“怎么去感受”,怎么去体会每一个成长瞬间的珍贵。这本书让我开始反思,我是否真的给予了孩子足够的情感支持,是否给予了他们自由探索的空间,是否让孩子感受到了无条件的爱。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育儿观得到了很大的升华,也更有信心去面对未来的挑战。
评分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触动我内心,并且提供切实可行指导的育儿书籍,而《120天给孩子一生的养分:一趟爱与发现的旅程》恰恰满足了我的期待。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和生动的描述,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我特别喜欢作者对“发现”的解读,她认为这不仅仅是孩子对外界的好奇心,更是他们探索自我、认识世界的一种内在驱动力。书中,我看到了孩子在各种情境下的真实反应,以及父母如何用爱和智慧去回应。比如,当孩子对某件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时,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这份好奇心,而不是将其扼杀于摇篮之中。又或者,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应该如何引导他们从失败中学习,而不是过度保护。作者的语言非常平实,但字里<bos>卻充满了力量。她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而是用最真挚的情感,打动了我的心。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共鸣,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孩子,也看到了自己曾经的成长经历。这本书让我明白,给予孩子“一生的养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充满爱与发现的旅程。它教会我如何用更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孩子的成长,如何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去尝试和犯错,如何在他们迷茫时给予支持,如何在他们成功时与他们一同喜悦。这是一种全新的育儿视角,让我对未来的育儿之路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真的让我惊喜连连,仿佛是一场意料之外的奇遇。我通常不太会主动去读育儿类的书籍,总觉得它们说来说去都是那些老一套的道理,缺乏新意。但当我偶然翻开这本《120天给孩子一生的养分:一趟爱与发现的旅程》时,我立刻被它的封面设计和书名所吸引。它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感,反而透着一股温和的邀请,仿佛在说:“来吧,我们一起探索。” 读下去之后,我更是爱不释手。作者的文字非常细腻,她没有像很多育儿专家那样,只关注理论和方法,而是真正走进了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用一种非常感同身受的语言去描绘孩子的成长。我尤其喜欢她对“发现”的解读,它不仅仅是孩子对外在世界的好奇,更是对自身内在潜能的挖掘。书中有很多小故事,每一个都那么真实,那么触动人心。我读的时候,常常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自己的孩子,想起他们曾经的那些可爱瞬间,那些小小的疑惑,那些闪烁着智慧的眼神。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原来育儿不仅仅是“教育”和“培养”,更是一场充满惊喜的“陪伴”和“引导”。它不是在教你怎么“塑造”一个孩子,而是在教你怎么“看见”一个独一无二的孩子,并帮助他成为最好的自己。这种视角转换,对我来说意义重大,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孩子的关系,也看到了更多可能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