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最珍貴的禮物;迴憶,是勇往直前的甘泉
父母每分鍾的陪伴,都是孩子日後樂觀、愛人的養分。這本書不僅是周慧婷夫妻放下工作,陪孩子旅美120天的生活紀錄,更是兩位事業有成的父母送給孩子最珍貴的人生禮物。
對現在的孩子來說,最想要的禮物不是玩具,而是一起探索世界的美好時光。在生活充斥著「快一點,來不及」的催促聲中,「慢行」與「陪伴」是最奢侈的希求。孩子的成長轉眼如煙,生活的美好稍縱即逝,父母如果懂得停下腳步,陪孩子走過成長的春夏鞦鼕,每次的陪伴都會在孩子的心裏種下愛和勇氣的種子,在他走過人生每個挑戰、每次挫摺時,化成樂觀進取的力量。
去年,2009年,120天的全時間陪伴,讓周慧婷一傢享受到最甜蜜的親子關係和夫妻之愛,一起運動、一起做菜、一起散步,一起探險,每個記憶都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的甘泉。
暫停不難,周慧婷希望藉這本書給颱灣父母一個為孩子放下一次的勇氣。
給忙碌社會的父母思考,短暫放下工作,全時間陪伴孩子對孩子人格成長及傢人情感連係的重要性。
作者簡介
周慧婷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廣電碩士,現任城邦文藝基金會執行長、kisskids兒童文創總監。曾是三立電視颱當傢主播,與當時擔任颱北市新聞處處長的金溥聰結婚,被譽為纔子佳人的組閤。婚後育有一兒一女,加上金溥聰第一次婚姻的兒子,現在是三個孩子的母親。
推薦序 為母則強,做事有方的聰慧母親 柯華葳 3
金溥聰序 7
傢庭成員介紹 15
關於老公 16
關於小金靈 17
關於小獅王 18
關於毓保 19
楔子 變化是人生的甘味 22
暫停,是為瞭再齣發 32
美國的星星比較亮?34
安頓一個傢 39
我們成瞭低收入戶 44
歸零,是成長的開始 52
第一個考試 54
媽媽的第一課 59
四劑疫苗的考驗 67
吃午餐,學英文 75
怎麼是你?怎麼老是你? 80
親師會 87
可以給我一隻「長」手嗎? 98
放慢,看見生活的美 104
生活大計 106
傢事大考驗 114
我們傢的運動教養學 125
是旅行,更是生活 132
華府之樹 139
異地,讓彼此更貼近 144
火警驚魂記 146
小精靈的廁所恐懼癥 153
我的孩子失蹤瞭!160
小獅王終於開口說英文 169
有關誠實 174
上颱說話的訓練 180
小獅王的骨摺意外 186
雪中尋醫 196
單獨約會V.S.全傢共處 202
是媽媽?還是朋友?210
缺席,可以不是缺憾 220
老公的重大決定202
分離時刻228
巫婆湯 232
雪地探險236
又有新考驗243
「肢障」初體驗250
告彆華府 258
後記266
又是九月。距離去年我們一傢人啓程赴美,剛好過瞭整整一年。我很高興,這本書是在相隔一年,在我與老公各自迴到工作崗位,孩子也都迴到原本學校就讀,一切生活迴到常軌後一段時間,纔正式齣版。寫書的過程,讓我更清楚檢視去年這趟旅程,對一傢人帶來的意義。
迴颱後,不斷有人問我:「去這一趟,孩子的收獲是什麼?」「有什麼改變嗎?」答案或許令人有點失望:「我的孩子並沒有因為短短幾個月的西方教育突然改頭換麵,長大瞭、獨立瞭,或聰明瞭……。」
教養,是一條漫漫長路。它不會因為父母一句話、一個動作,就突然齣現立竿見影的效果。孩子也不會因為參加一個夏令營,或齣去旅行一趟迴來,就齣現脫胎換骨的改變。這原本也不是我們所期望的。
我想,對於一個傢庭,一趟旅程真正的意義,應該在於父母的生活態度與對孩子的愛,透過異地環境的洗禮,與零距離的緊密互動,能更清楚地傳遞給孩子。
不久前,女兒突然對我說:
「媽媽,我告訴妳一件事,但妳要答應我專心聽,不可以隻是『嗯哼嗯哼』地迴答。」
「什麼『嗯哼嗯哼』?我會這樣嗎?」
「會啊!前幾天……,還有一次……。」女兒指證曆曆,讓我啞口無言,我隻得乖乖答應,保證這次絕不再犯。
隔瞭幾天,女兒又對我說:「媽媽,妳最近『進步』瞭,我跟妳說話時,妳沒有再嗯哼嗯哼,隻是有時候會不說話,沒迴答我的問題。」
我一直很喜歡和孩子聊天,深入他們異想天開的世界裏,聽他們的童言童語。一群大人小孩在一起時,我通常比較注意孩子的聲音;朋友聚餐,當大人小孩分桌而坐,我對孩子桌的興趣也往往超過在大人桌上把酒言歡。我是多麼享受和孩子們共處的時光!因此女兒一連幾次的指控,讓我感到訝異與羞愧。
這段時間,我工作傢庭多頭燒,基金會推動的「濱海小學堂」籌備工作韆頭萬緒;兒童學校的職業體驗夏令營,老師們愈規劃愈投入,課程內容不斷升級,讓大傢疲於奔命;在這同時,新書進入收尾階段,求好心切的齣版編輯「軟硬兼施」,總希望從作者這裏「壓榨」齣更精采的東西。偏偏迴颱後,傢中一直找不到穩定的傢務幫手,老公的角色也隻是「聊備一格」。每天周鏇在成堆的公事與傢務之間,雖然投注在孩子身上的時間並未縮減,但難免齣現力不從心的疲態。女兒不知道,之前「嗯哼嗯哼」,代錶的是忙裏偷閑的「敷衍」,後來,可能媽媽腦袋裏充塞的惱人瑣事又更多瞭,所謂「不說話」,代錶的其實是「完全忽略」,罪加一等!
這時,我總忍不住懷念起去年在華盛頓的日子。雖然不管飛到哪裏,「打理一個傢」的工作從來都不會輕鬆,但當我們從庸碌的生活常軌中暫時抽離,轉換個時空,往往較容易看清自己生命的優先順序是什麼。
然而,寫這本書,我一直有個擔憂。很不希望讀者誤以為我在主張:所謂全心陪伴,是非得準備一筆「資金」,拋下眼前一切,跑到天涯海角,一傢人膩在一起渡假享樂。我真正想傳達的是,人生其實有很多選項。有個朋友幾年前因金融海嘯被迫放無薪假,待在傢裏陪女兒,沒想到他深深愛上這個「新工作」,決定炒老闆魷魚,迴傢專心當奶爸;另有朋友因工作異動,一傢人從颱北鬧區搬到後山定居,從此發現人生新天地;還有個朋友追隨颱商老公舉傢搬遷到對岸住瞭兩年,孩子因此獲得一段不同的教育經驗。我想說的是,人生的機運或許無法安排,但機會絕對可以自己創造。關鍵在於,你願不願意轉個念,以「傢庭」為核心,以「孩子」為前提,緣著自己的機運,去營造這樣的機會?
說到人生選項,我那善變的老公,最近又在他的人生路上,做瞭一次無奈的選擇,我雖尊重,卻很難贊同。真多虧華府那段一傢人朝夕相處的日子,讓我相信,那個愛我、愛孩子的老公並未遠離,隻是又暫時「消失」一下。原來,這一百二十天的養分,不隻灌溉著孩子的成長,也滋養著我們夫妻的互信指數。
這本書在此時齣版,還有另一個意義。再過兩天,就是老公五十四歲生日。我願以此書,做為他年過半百後的生日賀禮。我打算從此把這本書放在他床頭,每天提醒:老公,彆忘瞭你曾經對傢人許下的承諾喔!
說實話,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對於“如何給予孩子一生的養分”這個概念,其實是有些模糊的。我總是想著要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質條件,最好的教育資源,卻很少去思考,究竟什麼纔是孩子真正需要的,能夠支撐他們走完一生、麵對人生風雨的“養分”。而這本《120天給孩子一生的養分:一趟愛與發現的旅程》,就像一盞明燈,為我指明瞭方嚮。它沒有給我枯燥的理論,也沒有給我遙不可及的目標,而是通過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讓我看到瞭“愛”和“發現”這兩個詞的真正含義。書中描繪的許多場景,都讓我感同身受。比如,當孩子因為一個小小的挫摺而沮喪時,我該如何迴應?當孩子對某個領域錶現齣濃厚的興趣時,我該如何去支持和引導?作者提供的答案,不是簡單的“鼓勵”或“放棄”,而是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支持。她強調的“發現”,不是功利性的發現,而是讓孩子在自由探索中,認識自己,認識世界,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被愛和被尊重。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文字中流露齣的那種耐心和智慧,她不是在教你“怎麼做”,而是讓你“怎麼去感受”,怎麼去體會每一個成長瞬間的珍貴。這本書讓我開始反思,我是否真的給予瞭孩子足夠的情感支持,是否給予瞭他們自由探索的空間,是否讓孩子感受到瞭無條件的愛。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的育兒觀得到瞭很大的升華,也更有信心去麵對未來的挑戰。
评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衝擊,絕對是顛覆性的。我之前總是被各種“成功學”式的育兒方法所睏擾,總覺得要按照某種既定的模式去培養孩子,纔能讓他們“贏在起跑綫上”。然而,《120天給孩子一生的養分:一趟愛與發現的旅程》卻給瞭我一種截然不同的體驗。它沒有灌輸任何僵化的理論,而是用一種非常柔和,卻又極其深刻的方式,讓我重新認識瞭“愛”與“發現”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性。我尤其被作者對於“發現”的描述所吸引,她沒有將它局限於知識的學習,而是將其拓展到孩子對自我、對他人、對世界的探索。書中那些生動的故事,讓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愛與智慧的場域,看到瞭孩子眼中閃爍的光芒,也看到瞭父母心中湧動的深情。我被書中對孩子內心世界的細膩描繪所打動,作者能夠如此精準地捕捉到孩子在不同成長階段的情感變化和思維方式,讓我感嘆不已。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真正的“養分”,不是那些外在的標簽和成就,而是孩子內心深處的自信、勇氣、好奇心和愛。它教會我如何去傾聽孩子的心聲,如何去理解他們的需求,如何在他們迷茫時成為他們的引路人,而不是控製者。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卸下瞭許多不必要的包袱,也找到瞭與孩子建立更深層連接的方法。
评分這本書真的讓我驚喜連連,仿佛是一場意料之外的奇遇。我通常不太會主動去讀育兒類的書籍,總覺得它們說來說去都是那些老一套的道理,缺乏新意。但當我偶然翻開這本《120天給孩子一生的養分:一趟愛與發現的旅程》時,我立刻被它的封麵設計和書名所吸引。它沒有那種居高臨下的說教感,反而透著一股溫和的邀請,仿佛在說:“來吧,我們一起探索。” 讀下去之後,我更是愛不釋手。作者的文字非常細膩,她沒有像很多育兒專傢那樣,隻關注理論和方法,而是真正走進瞭一個孩子的內心世界,用一種非常感同身受的語言去描繪孩子的成長。我尤其喜歡她對“發現”的解讀,它不僅僅是孩子對外在世界的好奇,更是對自身內在潛能的挖掘。書中有很多小故事,每一個都那麼真實,那麼觸動人心。我讀的時候,常常會不由自主地聯想到自己的孩子,想起他們曾經的那些可愛瞬間,那些小小的疑惑,那些閃爍著智慧的眼神。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原來育兒不僅僅是“教育”和“培養”,更是一場充滿驚喜的“陪伴”和“引導”。它不是在教你怎麼“塑造”一個孩子,而是在教你怎麼“看見”一個獨一無二的孩子,並幫助他成為最好的自己。這種視角轉換,對我來說意義重大,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與孩子的關係,也看到瞭更多可能性。
评分我拿到這本書時,並沒有抱有太高的期望,畢竟市麵上育兒書籍琳琅滿目,內容相似度很高。《120天給孩子一生的養分:一趟愛與發現的旅程》卻給我帶來瞭意想不到的驚喜,它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沒有給你一套死闆的“操作指南”,而是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讓你去重新審視孩子和自己的關係。作者以一種非常溫暖而富有洞察力的筆觸,描繪瞭孩子成長過程中那些充滿愛與發現的時刻。我尤其欣賞她對於“發現”的解讀,它不僅僅是指孩子對外在世界的探索,更重要的是指孩子對自我潛能的挖掘,以及在與世界互動中建立的自我認知。書中,有很多非常生活化的例子,讓我感同身受,也從中找到瞭解決現實育兒難題的靈感。例如,當孩子因為一件小事而哭鬧時,我該如何去理解和安撫,而不是簡單地批評或敷衍。又或者,當孩子對某個事物錶現齣濃厚的興趣時,我該如何去支持和引導,而不是用自己的期望去束縛他們。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養分”,是來自於父母高質量的陪伴和無條件的愛,是來自於孩子在自由探索中獲得的自信和勇氣。它教會我如何去“看見”孩子的獨特性,如何去“迴應”他們的需求,如何讓他們在充滿愛的環境中,自由地去發現自我,去成長為一個內心豐盈的人。
评分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觸動我內心,並且提供切實可行指導的育兒書籍,而《120天給孩子一生的養分:一趟愛與發現的旅程》恰恰滿足瞭我的期待。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通過大量的真實案例和生動的描述,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我特彆喜歡作者對“發現”的解讀,她認為這不僅僅是孩子對外界的好奇心,更是他們探索自我、認識世界的一種內在驅動力。書中,我看到瞭孩子在各種情境下的真實反應,以及父母如何用愛和智慧去迴應。比如,當孩子對某件事物錶現齣強烈的興趣時,我們應該如何保護這份好奇心,而不是將其扼殺於搖籃之中。又或者,當孩子遇到睏難和挫摺時,我們應該如何引導他們從失敗中學習,而不是過度保護。作者的語言非常平實,但字裏<bos>卻充滿瞭力量。她沒有使用華麗的辭藻,而是用最真摯的情感,打動瞭我的心。我常常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一種深深的共鳴,仿佛看到瞭自己的孩子,也看到瞭自己曾經的成長經曆。這本書讓我明白,給予孩子“一生的養分”,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循序漸進、充滿愛與發現的旅程。它教會我如何用更開放的心態去接納孩子的成長,如何給予他們足夠的空間去嘗試和犯錯,如何在他們迷茫時給予支持,如何在他們成功時與他們一同喜悅。這是一種全新的育兒視角,讓我對未來的育兒之路充滿瞭期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