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中药:百合

餐桌上的中药:百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中药
  • 百合
  • 养生
  • 食疗
  • 健康
  • 膳食
  • 药膳
  • 传统文化
  • 食材
  • 烹饪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神农本草经》已有记载:百合「益气轻身,不老延年」。本书概括介绍了百合的保健功能:化痰止咳平喘,保护胃黏膜,抗疲劳,抗应激,耐缺氧,具有镇静作用,辅助治疗痛风发作,亦可抗癌等;还推介了鑑别真伪优劣的方法、厨房应用、保存和食用宜忌等;重点介绍了130余款家庭食用方法。
药膳食谱的智慧:寻常食材中的养生之道 本书籍名称: 药膳食谱的智慧:寻常食材中的养生之道 导言:餐桌,即药房 自古以来,食物与药物在中华文化中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黄帝内经》有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这深刻地揭示了饮食在维护人体健康中的基础地位。本书并非着眼于某一特定药材的深度挖掘,而是将目光投向我们日常三餐中最常见的那些食材——那些我们早已习以为常,却往往忽略了其蕴含的深厚药用价值的蔬菜、谷物、肉类与调味品。 我们相信,真正的养生并非需要深藏宫闱的珍稀药材,而是蕴藏在柴米油盐之中。本书旨在引导读者,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审视自己的厨房,将传统中医药的辨证施治理念,巧妙地融入到日常烹饪之中,实现“药食同源,防患于未然”的境界。 第一章:厨房里的“君臣佐使”——食材的功能分类与搭配原则 中医的方剂讲究“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用以确保药效的协同与副作用的减弱。在药膳的领域,食材的选择与搭配也同样遵循此理。 1.1 基础食材的药性归类: 主导食材(君药): 通常是菜肴或汤品中的核心成分,如用于滋补的羊肉、用于清热的冬瓜等。本书会详尽列出这些食材的中医属性(寒、热、温、凉)及其归经(作用于哪个脏腑)。 辅助食材(臣药): 用于增强主导食材的功效,或针对次要症状进行调理。例如,在炖煮滋补肉类时,加入少许姜片以温中散寒,姜即为臣药。 调和与引经食材(佐使药): 这些通常是调味料或少量配菜,如葱、蒜、醋、酱油等。它们的作用在于改善口感、增强风味,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引导主药直达病所,或缓解某些食材可能带来的滞腻感。 1.2 平衡之道:寒热配伍的艺术 本书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食材的搭配来达到阴阳平衡。例如,对于体质偏寒、常感腹泻的人群,在制作以寒性蔬菜(如苦瓜)为主的菜肴时,必须搭配温性食材(如猪腰或少量花椒)进行平衡,以防损伤脾胃阳气。反之,体质燥热者,则需注意避免大量使用过于温热的油炸或辛辣物。 第二章:时令养生:顺应四时变化的餐桌智慧 中医养生强调“天人相应”。人体的生理机能必须与自然界的变化保持同步。本书将一年划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五个节令,详细阐述每个时节应侧重食补的方向。 2.1 春季:生发与疏肝 春季万物生发,人体阳气也应顺势升发,重点在于疏肝健脾,以防肝气郁结。本章推荐的食谱多以新鲜的嫩芽(如豆芽、韭菜)搭配具有行气作用的食材(如香糟、柠檬皮)。我们摒弃了过于滋腻的进补,主张“食宜省酸增甘”。 2.2 夏季:清热与祛湿 夏季炎热多汗,人体消耗大,易生内热,湿气也易侵袭。此季养生重点在于“清补”。我们将介绍大量利用瓜类(如丝瓜、葫芦)和豆类(如赤小豆、薏米)制作的清热利湿的汤羹,以及如何利用荷叶、薄荷等芳香化湿之品来调理暑湿。 2.3 秋季:润燥与养阴 秋高气爽,气候开始变得干燥,首要任务是润肺养阴,防止“秋燥伤人”。我们将深入挖掘白色食物(如山药、百合、雪梨)在滋阴方面的功效,并介绍如何通过炖煮方式,将食材的精华转化为易于吸收的津液。 2.4 冬季:温补与固藏 冬季是进补的最佳时机,核心在于“温补固藏”。本章集中于传统滋补肉类的选择与炮制,如黄芪、党参、大枣等常用补气血之品,如何在肉汤中完美释放药性,同时避免过度油腻带来的消化负担。 第三章:针对常见体质的定制化食单 中医将人的体质分为九种,虽然体质并非一成不变,但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是精准食疗的前提。本书提供了基于常见体质的食谱建议,强调“辨证施食”。 3.1 气虚质的调理:重在益气 对于容易疲倦、动则气短的群体,食谱设计侧重于运用党参、黄芪、山药、大枣等甘温之品,制作软糯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生冷寒凉。 3.2 阴虚质的调理:滋阴润燥 针对口干舌燥、手足心热的阴虚体质,食谱需以滋阴为主,选用枸杞子、银耳、桑葚等,烹饪方式倾向于慢炖和蒸煮,以保留食材的“津液”。 3.3 痰湿质的调理:健脾化湿 痰湿质人群易形体肥胖、困倦,食谱需注重健脾和化痰。我们会介绍如陈皮、茯苓、薏米等食材的巧妙运用,帮助身体“祛湿除痰”,而非单纯节食。 第四章:厨房里的“应急药箱”——常见小病的小食疗方 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对家庭常见小病的食疗应对上,这些食疗方均选用厨房中唾手可得的材料,操作简单,效果温和。 4.1 消化不良与腹胀的应对: 针对食积不化导致的腹胀,介绍如何使用山楂、神曲(或以醋代替)作为辅助食材,制作消食的粥品或汤羹。 4.2 轻微感冒的食疗: 对于风寒或风热引起的初期感冒,提供葱白生姜红糖水、或者薄荷菊花茶的制作方法,明确指出寒证和热证在用药(食材)上的区别。 4.3 失眠与情绪不稳的食疗介入: 探讨如何利用酸枣仁、莲子心、小麦等安神食材,结合牛奶或米粥进行睡前调理,以达到养心安神的目的。 结语:回归本源的饮食哲学 《药膳食谱的智慧:寻常食材中的养生之道》最终希望达成的目标,是让读者将“吃”视为一种主动的健康管理行为。每一口饭菜,都蕴含着平衡身体、顺应自然的深远哲理。这本书籍提供的不是冰冷的食谱,而是一套基于中国传统医学思维的、可融入您每日生活的、充满智慧的饮食哲学。通过学习如何搭配,如何选择,您将发现,厨房,才是最安全、最有效的养生场所。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食材档案8
百合10
营养价值11
保健功效12
化痰止咳平喘12
保护胃黏膜12
抗疲劳.抗过敏12
耐缺氧作用13
镇静作用13
辅助治疗痛风发作13
影响免疫功能14
抗癌14
食用问答15
百合有哪些食用方法?15
百合如何入馔?15
鲜百合的选购要点是什么?16
作为药材如何鑑别?16
怎样贮藏鲜百合?17
怎样贮藏干百合?17
百合有哪些使用禁忌?17
百合花与百合有什么关系?
可否入馔?17
餐桌营养菜式18

◤糖水茶饮20
太子参百合炖雪耳20
百合大枣鸡蛋汤21
百合川贝饮21
百合生地茶22
百合知母茶22
百合香蕉汁23
百合核桃饮23
百合桂圆汤24
百合麦芽饮24
百合煮鸡蛋25
百合蜂蜜汤25
百合鲜奶露26
百合覆盆子茶27
百合鸡蛋糖水27
雪耳百合蛋汤28
雪梨百合饮28
双百雪梨菠菜饮29
芦根百合饮29

◤粥品30
山楂大枣百合粥30
八宝粥31
三宝粥31
大枣桂圆百合粥32
山楂陈皮百合粥32
五豆百合粥33
五味粥33
百合二豆粥34
百合三仁粥34
百合干贝瘦肉粥35
百合五味子粥35
百合玉竹粥36
百合杏仁赤豆粥36
百合杞子栗子粥37
百合芝麻粥37
百合阿胶粥38
百合核桃二米粥38
百合核桃虾仁粥39
百合淮山双参粥39
百合海带粥40
百合淮山糯米粥41
百合荷叶粥41
百合萸肉大米粥42
百合绿豆白茅根粥42
百合莲子番薯粥43
百合薏苡仁粥43
决明百合菊花粥44
芋头百合二米粥44
赤小豆百合杏仁粥45
花生百合粥45
芡实百合雪耳粥46
芡实淮山粥46
扁豆薏苡仁百合粥47
桂圆百合糯米粥47
核桃仁百合粥48
栗子百合番薯粥49
桑椹大枣百合粥49
淮山大枣百合粥50
苋菜百合粥50
麦片百合粥51
莲子百合番薯粥51
荞麦百合粥52
薯仔百合大豆粥52
糯米百合莲子粥53
萝卜百合淮山粥53

◤汤羹54
玉合苹果猪肉汤54
二豆百合瘦肉汤55
三宝猪肉汤55
百合芡实瘦肉汤56
百合莲子肉片汤56
百合龙须猪肉汤57
百合双豆猪肉汤57
栗子百合猪肉汤58
清补凉汤58
莲子百合炖瘦肉59
沙参百合瘦肉汤59
百合生地猪尾汤60
灵芝冬菇瘦肉汤61
百合蜜枣猪肺汤61
百合黑豆煲猪骨62
白鳝百合汤62
百合生鱼汤63
百合杞叶墨鱼汤63
淮山百合墨鱼汤64
生蚝知母百合汤64
百合田螺汤65
白果乌鸡汤65
百合川芎鸡肉汤66
百合仙茅炖乌骨鸡66
百合淮山炖鸡67
沙参百合炖鸡67
黑豆百合鸡汤68
乌鸡百合汤69
雪耳百合鸡汤69
水鸭百合健脑汤70
冬虫夏草炖老鸭70
百合蚝豉炖鸽71
淮山百合乳鸽汤71
黄?百合炖乳鸽72
百合苁蓉鹌鹑汤72
鹌鹑百合汤73
山楂百合汤73
山楂栗子百合汤74
冬菇黑木耳百合汤74
百合栗子绿豆汤75
百合丝瓜汤75
百合芦笋汤76
柚子百合汤76
雪梨菠菜百合汤77
绿豆百合荷叶汤77
百合香蕉羹78
百合枇杷莲藕羹79
百合芝麻羹79
百合桂花羹80
百合马蹄雪梨羹80
花旗参百合羹81
香蕉百合雪耳羹81
桂圆莲子百合羹82
甜橙百合羹82
雪耳百合羹83
养心百合核桃羹83

◤小菜84
百合炒肉片84
百合莲子焖肉84
百合丹参炖猪脚85
百合猪脚85
白果百合乌骨鸡86
八宝莲子鸡87
八宝鸡87
百合焖鸡腿88
安神鸭88
养心百合鸭89
百合炒虾仁89
淮山百合炖鳗鱼90
百合炒芹菜90
大白菜百合91
丝瓜炒百合91
清蒸八宝豆腐92
鸡味大米百合92
索引93

图书序言

享传奇食材 做健康达人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是历史悠久的养生观念,而且是很讲究的一门学问。所谓药食同源,只要能选对食材,不但可以汲取丰富的营养,更能防病抗病;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对不少慢性病患者也有裨益。

  日常最为天然的中药,也可以是美味的食材。如果能从自然食材的配搭中找到保健的方法,岂不是平凡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在物流发达的今天,人们已经可以非常方便地购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食材,丰富多元,餐桌上无国界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面对种类多样、数量庞大的食材,该如何进行选择呢?

  「餐桌上的中药」系列搜罗当下保健功效显着、味道佳,且餐桌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杞子、百合、淮山、莲子、桂圆、红枣、黄□等,分别编撰成册,提供给读者最实用的保健功效常识,推介鑑别真伪优劣的方法、应用、保存和食用宜忌等,重点介绍100 余款家庭食用方法。

  相信在举家围坐餐桌、享受美食的过程中,你已不知不觉成为了健康达人。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食材背后的故事和功效很感兴趣,所以当看到《餐桌上的中药:百合》这本书时,就立刻被吸引了。这本书没有像很多同类书籍那样,只是简单地列举各种药材的功效,而是通过一种非常接地气的视角,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百合这种食材的“前世今生”。作者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医师兼美食家,他不仅详细介绍了百合的药理成分和临床应用,还生动地描绘了百合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发展演变。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百合的‘五味’与‘四气’”的论述,虽然听起来有些专业,但作者用了很多形象的比喻,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百合温和的药性,以及它能够“清虚热”、“滋阴润燥”的特点。此外,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具有创新性的食谱,有些组合是我从未想象过的,比如将百合与一些西式食材结合,创造出别具一格的风味。这本书让我对百合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激发了我探索更多中药材与美食结合的兴趣。

评分

这本《餐桌上的中药:百合》真的让我眼前一亮!我平时对中医药的了解仅限于一些基础的养生知识,觉得那些药材要么是泡水喝,要么就是煎煮,总觉得有些距离感。但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它以一种非常亲切、生活化的方式,将中药材百合融入到了日常的餐桌上。我特别喜欢书中对百合药用价值的解读,它没有用艰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百合如何能够“清心安神”、“润肺止咳”。读完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常吃的百合,不仅美味,还有这么多好处!书中的食谱设计也极其贴心,从清淡的百合银耳羹,到滋补的百合莲子排骨汤,再到创意的百合炒菜,每道菜都搭配得恰到好处,既保留了百合的营养和药效,又提升了口感的层次。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其中的几个食谱,相信它们不仅能滋养我的身体,也能为我的餐桌增添不少色彩。这本书让我觉得,养生不再是枯燥的任务,而是可以融入生活点滴的美好体验。

评分

作为一名对生活品质有追求的都市白领,我一直渴望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些能够滋养身心的方式。《餐桌上的中药:百合》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它将百合这个原本略显“老派”的中药材,赋予了全新的时尚感和现代感。书中提供的食谱,不仅考虑到了药食同源的功效,更在摆盘、色彩搭配等方面融入了现代美学的元素。例如,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百合水果沙拉”的介绍,将新鲜的百合花瓣与时令水果一同制作沙拉,色彩缤纷,口感清新,既能美容养颜,又能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而且,书中还探讨了百合在中医“情志养生”方面的应用,如何通过饮食来调节情绪,缓解压力。这对于像我这样长期面对工作压力的年轻人来说,非常有启发性。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它让我感到,即使是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我们依然可以保有对生活的热爱,通过简单的饮食,实现身心的平衡和健康。

评分

我是一名非常注重饮食健康的家庭主妇,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家人改善体质、提升免疫力的健康食谱。《餐桌上的中药:百合》这本书无疑为我提供了绝佳的灵感。它不只是简单地罗列食谱,更是在每一道菜肴的背后,都详细讲解了百合与食材的搭配原理,以及这些搭配所能产生的具体养生功效。例如,书中提到百合与莲子的搭配,可以更好地发挥“清心安神”的作用,尤其适合容易失眠或者焦虑的人群。而百合与红枣的组合,则能够“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这些讲解让我能够更科学地为家人准备餐食,而不是盲目地进行搭配。此外,书中还提供了很多非常实用的烹饪技巧,比如如何挑选新鲜的百合,如何处理百合才能更好地保留其营养和口感。我最喜欢的是书中的“当季食疗”板块,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推荐相应的百合食谱,这让我能够更好地顺应四时变化,进行养生调理。这本书让我感觉自己像是一位拥有专业指导的家庭大厨,能够为家人打造出既美味又健康的餐桌。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我对《餐桌上的中药:百合》这本书的期待值并不高,以为会是一本比较枯燥的科普读物。然而,当我翻开它,才发现自己错得离谱。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它将“百合”这个中药材,化身为一位穿越时空的“美食使者”,带领读者一同探索它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餐桌上的身影。作者用一种非常诗意且富有画面感的笔触,描绘了古人如何将百合用于烹饪,如何在特定的节日里用百合制作应景的食物,甚至还穿插了一些关于百合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这些故事让百合不再仅仅是一个药材,而是一个充满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的符号。我尤其被书中关于“百合”这个名字的起源和演变的故事所吸引,原来这个平凡的花朵,承载了如此丰富的历史信息。通过这些故事,我对百合的认识得到了极大的升华,它不再仅仅是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这本书就像一本打开的画卷,让我看到了中药材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