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原住民,原来是台湾领土的主人,由于历经外来政权的统治,原有的文化特色已逐渐凋零。为了维护和保障自己的权益,台湾原住民掀起了一波波自觉性的社会运动,并于1984年成立「台湾原住民(族)权利促进会」,争取原住民的自主地位。
原住民社会运动发展至今,成果有增编原住民保留地、成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宪法增修条款、原住民电视台成立等,以及各原住民族正名、身分、母语、就业、经济立法保障等,但未来仍须再加努力,团结维护原住民的权利与文化。
本书特色
1984年成立的「台湾原住民(族)权利促进会」,系以一批原住民知识青年为中监分子,本书即以此促进会所推动的活动为主轴,看这群年轻人如何提倡「部落主义」,并跨越族群、城乡,争取原住民的身分地位、自我认同、国家族群与文化政策等诉求。
作者简介
田哲益
布农族峦社群卡豆诺兰人,族名为达西乌拉弯.毕马,国立政治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班。
曾任南投县史馆谘询委员、南投县原住民事务委员会委员,现任台湾布农文化艺术团团长、南投县布农文化学会顾问、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协会《台湾源流》杂志编辑、理事。着有《台湾原住民文化》、《中国民俗学》、《中国佛寺历史与文化》、《中国少数民族研究》、《玉山守护者--布农族》等。
自序
原住民争取民族权益
社会运动释义
原住民争取权益之发展
原住民社会运动之诉求
原住民社会运动之团体
原住民正名运动
原住民之源流
原住民民族运动
原住民之历代称唿
原住民正名运动
原住民正名运动再检讨
原住民正名运动之效应与影响
原住民还我族名运动
邹族族名运动
邵族族名运动
太鲁阁族族名运动
撒奇莱雅族族名运动
赛德克族族名运动
原住民还我族语运动
原住民族语之流失
日治语言政策
台湾光复后语言政策
原住民族语之复振
原住民还我姓氏运动
原住民还我传统领域运动
原住民族土地制度
汉族日人侵夺土地
还我土地之成因
乐信.瓦旦最早为还我土地发声
第一次还我土地运动
第二次还我土地运动
第三次还我土地运动
1026光复原住民族传统领域
抗议掠夺山地保留地强盗条例
兰屿岛上达悟族的窘境
兰阳平原噶玛兰族的窘境
邵族还我土地运动
原住民族传统领域调查
原住民抗争运动
人权运动
声援被扣留国外原住民渔民家属
抗议挖我祖坟
抗议人口贩卖救援雏妓
抗议教科书中被污辱的他者
达悟族反核废料运动
废除蒙藏委员会游行活动
排湾族反玛家水库兴建
太鲁阁族反对亚泥侵占土地运动
还我路权
还我地名
还我狩猎文化
抗议司法迫害
高砂义勇军人权运动
原住民自治运动
原住民自治运动先驱
原住民自治运动政治案件
原住民展开自觉与自治运动
部落会议
平埔族正名与抗争运动
平埔族之汉化
噶玛兰族正名运动
平埔族各群正名运动
平埔族正名运动之阻碍
声援平埔族合法正名回归原住民族行列
凯达格兰族反核运动
还我地名
平埔族还我族语运动
关怀原住民的生存与发展
原住民奋斗生存的本能与意志
关怀原住民的前途
原住民文化之丧失与醒悟
原住民的绝艺
原住民是守分及讲求荣誉的民族
原住民文化之冲击与当前迫切之课题
尊重原住民文化提昇其民族地位
附录:原住民社会运动大事年表
自序
台湾原住民社会运动
1988年,台湾解除戒严,随之而来的民主化、自由化发展,刺激了许多的社会运动,原住民亦在此时群起揭竿,为争取族群应有的权益挺身而出,如今,这些努力已经激盪出具体的成果,整个大社会已朝多元文化发展,各族群的文化也逐一受到保护与尊重。
1996年12月10日,「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创立,其设置目的是致力于推动和维护原住民族的各项权益以及部落发展事务、文化的复振,乃至民族的自治。自「台北市原住民事务委员会」成立第一个原住民事务专责单位之后,「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也随之成立,这些原住民机关的相继设置,无非在解决日益蓬勃的原住民事务。我们冀望原民会本着服务原住民的初衷,为人民谋求最大的福利。
人类生而平等:一个国家民族的组成或许有「主流社会」与「非主流社会」,但是人类生而平等,不应该特别强调「底层社会」与「上流社会」之分。
「底层社会」之造成,强势文化者以自己的标准衡量弱势文化,并且企图将他们限制于框框和格子里,弱势文化者还不能适应这些便被资本主义的洪流卷到主流社会的底层。
近几十年来,长期处在政经社会弱势的原住民,在解严之后的数十年来,权利意识逐渐觉醒,还我意识与觉醒运动炙烈。台湾的原住民正面对着民族的自尊与自信重整的问题,对经济变迁的策略所造成的文化破坏提出质疑;对自身前途命脉之最高决策中,未能获得充分参与和决定事实提出质疑;对本族应享而未获得的人权提出质疑。原住民现在已经懂得如何反击原始恶意……。
说实话,一开始拿到这本《台湾原住民社会运动》是被它的标题吸引的。我对社会运动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总觉得那是一个民族最真实、最血脉贲张的时刻。但坦白说,我对台湾原住民的了解仅限于一些零散的媒体报道,总觉得他们似乎离我的生活很遥远。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有力量,他没有采用那种枯燥乏味的学术论文写法,而是像一位说书人,将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娓娓道来。我读到那些在殖民统治下,原住民如何在夹缝中生存,如何努力保留自己的文化,又如何一步步组织起来,发出自己的声音。那些为了争夺山林、河川的权利而进行的抗争,在作者笔下变得无比生动。我仿佛能看到那些在土地上奔走的脸庞,听到他们呐喊的声音。书里对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运动都有深入的探讨,让我了解到原住民运动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充满了内部的讨论、分歧与合作。特别是关于文化复振的部分,我被那些年轻一代原住民如何运用现代科技和艺术形式,重新点燃族群认同的努力深深打动。这本书让我明白,社会运动不仅仅是政治的博弈,更是文化的传承,是民族灵魂的守护。它让我看到了一个群体在历史的碾压下,如何依靠团结和勇气,重新找回自己的尊严和地位。
评分这本书真的带给我很多惊喜,它以一种非常引人入胜的方式,揭示了台湾原住民社会运动的深层意义。我一直认为社会运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这本书恰好印证了这一点,并且让我看到了原住民群体在这其中的独特贡献。作者的分析非常深入,他不仅仅关注了运动的表面现象,更是挖掘了其背后的历史根源、社会结构以及文化基因。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土地权利的争夺,作者通过梳理历史文献和法律条文,清晰地展现了原住民在土地问题上的困境,以及他们如何通过集体行动来捍卫自己的权益。更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书中也探讨了原住民在争取权利的过程中,如何与主流社会进行对话和博弈,以及他们如何通过争取国际社会的关注来增强自身的力量。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不同运动形式的细致解读,无论是传统的议会抗争,还是更具创造性的文化表达,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本书让我明白,原住民的社会运动不仅仅是为了改变现状,更是为了重塑历史叙事, reclaim their own narratives and build a more just and equitable society. 读完这本书,我对台湾原住民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更加钦佩他们为争取自身权益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评分这本书我最近刚看完,真的非常震撼。我一直对台湾这片土地的历史和文化很感兴趣,但之前接触的主要是殖民时期的历史,对于原住民的议题了解得比较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抱着一种想要了解“另一面”的心态,没想到它带来的冲击远比我想象的要大。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不仅仅是罗列了历史事件,更是深入到了每一个事件背后的人物情感和时代背景。读到那些原住民为了争取权益,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不屈的斗争时,我常常感到热血沸腾,有时又会忍不住心疼。书里对不同族群的社会运动做了详细的梳理,从土地权利的争夺,到文化认同的重塑,再到政治权利的争取,每一个阶段都展现了原住民社群内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关于“还我土地”运动的那几章,作者通过大量一手资料和访谈,生动地描绘了原住民如何团结起来,对抗强大的国家机器,为自己祖先世代居住的土地发声。这种力量,不是通过武力,而是通过集体的意志和对正义的执着,让我看到了弱势群体可以拥有的巨大能量。读完之后,我对台湾原住民的认识不再是模糊的概念,而是具体而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尊严,更有着不懈的追求。这本书不仅是关于历史,更是关于人性,关于不屈的灵魂,以及一个民族在时代洪流中如何顽强地生存和发展。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独特,它没有给我一种“被告知”的感觉,反而更像是一种“被邀请”去探索。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流畅,他用一种非常亲切的语言,带领读者一步步走进台湾原住民的社会运动世界。我之前对原住民的了解非常有限,总觉得他们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群体。但读完这本书,我才发现,他们其实一直都在积极地与外界互动,并且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书里详细地介绍了原住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如何面对殖民者、国民党政府以及现代社会的挑战。我尤其被那些关于文化和身份认同的章节所吸引。作者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展现了原住民如何用各种方式来传承和发扬自己的文化,比如语言的复振、传统祭仪的重建,以及艺术创作的多元化。这些努力让我看到了一个民族在外部压力下,如何顽强地守护自己的根。同时,这本书也让我看到,原住民的社会运动不仅仅是为了争取物质上的权益,更是为了找回失去的尊严和身份认同。这种精神力量,是非常宝贵的。它让我意识到,一个民族的强大,不在于其物质的丰富,而在于其精神的独立和文化的传承。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简直就像一场电影在我脑海中展开。作者的文笔很有画面感,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反而充满了戏剧张力。我原本以为关于“社会运动”的书籍会比较严肃,可能会充斥着很多理论和数据,但《台湾原住民社会运动》完全不是这样。它更像是一部史诗,记录了一个族群如何从被压迫、被边缘化,到奋起反抗、争取权益的波澜壮阔的历程。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对那些关键性事件的描绘,比如争夺土地的运动,作者通过大量的细节,让我看到了原住民在面对强权时的坚韧和智慧。他们是如何组织起来,如何与政府周旋,甚至是如何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还我土地”运动的部分,作者详细地讲述了运动的起源、发展以及最终取得的成果,让我深刻体会到原住民争取自身权利的艰辛和不易。同时,书中也展现了原住民内部的复杂性,他们有不同的族群,不同的诉求,但最终都能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团结起来,这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这本书让我对台湾原住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社会运动”这一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关于勇气、智慧和希望的故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