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聊出好交情:66个开场、提问、接话的超级说话术

15分钟聊出好交情:66个开场、提问、接话的超级说话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沟通技巧
  • 人际交往
  • 社交
  • 说话技巧
  • 情商
  • 职场沟通
  • 快速破冰
  • 开场白
  • 提问技巧
  • 高效沟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荣获日本AMAZON年度TOP 20金榜,最畅销的话术书!!

和10,000名豪门贵妇聊出好交情的超级说话术,一次倾囊相授!
50,000名以上学员实际演练,成功掳获人心,个个成为说话高手!

日本最厉害的说话专家,教你:
  让别人对你敞开心胸.再难聊的人都能聊.再冷的话题都能接.随时都能找到好话题.再难搞的客户也能变麻吉……

66个超级说话术
  无论是自己口拙或是对方不擅长聊天,都可以话题不断,持续15分钟以上!!
  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场合,都能轻松聊出好交情,人生从此顺心如意!

<想知道心仪对象有没有伴侣时>
  不要问:「有没有男(女)朋友?」
  要说:「你一定有很棒的伴侣吧?」

<想探询对方收入时>
  不要问:「你年收入多少?」
  要说:「你的收入应该不错吧?」

<想邀请对方时>
  不要问:「你喜不喜欢喝酒?」
  要说:「你看起来酒量好像很好耶?」

  本书用丰富多样的实际场面,传授你让人敞开心房的说话技巧!

  作者强调,说话不只是言词的往来,而是感受的交流。把焦点放在「对方的感受」上就对了!

  如此,你只要一开口,就能快速拉拢人心,并且说话得体,又能正确完整的传达心意。无论是业务厂商、公司同事、相亲、约会、晚宴……各种场合都能派上用场!

作者简介

野口 敏

  生于1959年,关西大学毕业后进入和服专卖店工作,接触过一万名以上的豪门客户,从中累积了察言观色、具艺术感的沟通技巧,启发能掳获人心的说话术,退职后专职教授沟通课程,至今已累积了20年以上的经验。并成立沟通学苑「TALK&TALK」。

  现任GOOD COMMUNICATION(股)的董事长,主导「说话术教室TALK&TALK」。以提供为说话而烦恼的人具体而简单的沟通技巧而备受好评,学员遍及日本全国各地,目前已有50000人以上参与过课程,变成聆听与说话的高手。

  座右铭为「今天学习,今天成长」。总是亲切的传授可以立即运用在生活上的know-how与例句,其温馨幽默的教学方式充满人情味,很多学员都乐于重复受训。具有生涯学习开发财团认定的教练资格。

  现在活跃于各大企业员工教育训练、工商研习、就业对策实习等广泛领域,着有《瞬间掳获人心的说话术》(学习研究社)等书。

  说话教室TALK&TALK
  www.e-0874.net

译者简介

张佳雯

  辅大日文系毕业,曾任职于杂志社、出版社、日商科技公司。

  目前为专职翻译暨口译。译作有《书桌上的金榜军团》《书桌上的家教军团》《打造创意小宅》《弘兼宪史顶级葡萄酒讲座》《赚钱力上身》等20余本。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自序 不论是谁,你都能侃侃而谈!

第1章 由此开始很简单
「倾听力」让每个人都能聊不停!

1 每个人都想谈论「自己」
倾听力的重要性 / 这样做会更有得聊!
2 「听」是一种「反应」
点头的方式也有节奏
3 不要突然发问
对方想说的到底是什么? / 好的应对方式
4练习了解他人情绪
比「开心」好上千倍的心情?
5 针对「希望你了解」的部分来回应
审视声音的音调和表情
6 等5秒钟,别急着说话
表情沉稳,眼神交会
7 不要诱导别人说「你想听的」
等待话题核心
8 「重复」让对方说得更起劲!
语尾加上「 ~ 」
9 多准备一些「回话用语」
原则上禁止说「好辛苦喔」「太好了」 / 让对方开心的回话语词?
10 打破谈话僵局
总之就是多说「共鸣用语」
11 沉默是「休息时间」
视线稍微离开,放松一下

第2章 「选择话题」这样做就对了
让对方兴致越来越高昂的「稍稍敞开心胸」说话术

12 让谈话更丰富的「话题」?
将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 / 「些微的情绪」就已足够
13 「单纯的感受」更能引起共鸣
将1星期内发生的事当做话题
14 「日常生活」也能成为有趣的话题
早上出门的方式也很精采 / 「如何度过假日」这种话题就可以聊10分钟。
15 「不经意」的谈话大大增进亲密感!
旅行、美食、兴趣都可以作为话题
16 任何人都会买帐的「天气话题」
「降雨机率多少的时候会带伞?」
17 显露出自己的「弱点、缺点」
如果你害怕跟女生说话 / 让人莞尔的「糗事」
18 不要累积「负面情绪」
「生气」就直说无妨
发发牢骚无妨
19 如果话题说尽,就直捣黄龙!
在工作场合的说法
20 发现鲜活的话题
故事性于焉诞生 / 让人会心一笑的一幕

第3章 询问感受让人意象更广
话题倾泻而出的「发问」秘诀!

21 能引发故事的问题
「5W1H」有其极限 / 这样附和气氛更好!
22 问一问「积藏在心里的感受」
就因为平常无法大剌剌的说出来 / 「你也有不开心的事吧」是万用对白
23 「不能说出口」的更想说!
「有让你很讨厌的事吧」威力强大 / 谈论负面情绪话题的注意事项
24 利用「 ~ 吧」来帮腔附和
谈话接续的必要桥段 / 也可以用于开场白 / 询问「难以启齿」的问题
25 想知道「对方的私事」
「 ~ 吧?」的发问法也很有效果
26 可以直接询问「心情」的场合
「大事件」后是绝佳时机
27 巧妙谈论「兴趣话题」
让对方成为主角 / 让对方开心的秘诀
28 不要问「怎么样?」
太过含煳很难回答 / 高明询问不好启齿的问题
29 「不懂的话题」也能聊得很开心
提问格外简单
30 隐私可以问到什么程度?
如果对方主动聊起就没关系 / 「……可以问吗?」试探反应

第4章 「困窘」时的应对技巧
任何场合都能克服的「应答」技巧

31 「天气话题」进阶版
制造共同话题让对方也能参与 / 加上个人短句
32 给时间让对方跟上你
等待对方的回应
33 说话方式要让对方容易深谈
对方沉默时的应对 / 如果还是沈默不语,就这样问
34 「没有下文」的应对法
回答「对」之后再多加一点讯息
35 「体贴小语」创造好气氛!
绝佳时机 / 职场关键用语
36 和主管自然而然打成一片的方法
打招唿后再加一句!
37 较难攀谈的人利用「打带跑」说话术
慢慢缩短距离
38 和「客户」「厂商」的谈话实例
开场白与谈话秘诀
39 沉默来临时请回溯「过去说过的话」
引出别的话题
40 「没话题」时的处理方式
以物品、景物当话题

第5章 「肢体语言&打招唿」
独门课程 创造可轻松交谈的关系的秘诀

41 见面10秒内决胜负
最基本的要主动打招唿!
42 用眼神解除武装
自然露出笑容
43 和难相处的人建立良好关系
这么做说不定会有好的回应!?
44 打招唿对方却视而不见
刚开始要打持久战 / 必杀技-叫名字
45 第一印象左右相亲成败?!
当场会被拒绝或接受的人 / 先和对方眼神接触
46 朋友的朋友,请这样说
顾虑到同行的人

第6章 没有拘束的愉快对话
轻松「融入大众」的「基本说话术」

47 基本原则和一对一对话相同
为什么会觉得困难呢?
48 以附和的方式融入
不要破坏欢乐气氛
49 和周围的人互相调息
和其他人做出同样举动即可
50 讲一些自己的讯息借此提供话题
听的人比较好发问 / 说出来就能消除压力
51 众人沈默时的提问法!
回溯过去的话题也可以
52 选择「大家都可以参与」的话题
事先收集电视、杂志上的资料
53 不要聊只有少部分人才懂的话题
小圈圈的话题太无趣
54 创造共同话题
如果大家东一句、西一句没有交集
55 笑谈失败
「○○遇到这种状况会怎么做?」
56 抓住邻座者的心
让他成为「沟通的桥樑」
57 你可以融入各种团体
和每个人建立「稳固踏实」的关系

第7章 如果有想要更亲近的人
先着一棋-「更高段的说话技巧」

58 小处「关心」让人更开心
掌握装扮仪容与行动的变化
59 从可以回答Yes、No的问提开始问
中途再换成「开放性问题」
60 谈话时多叫「对方的名字」
我的记名字秘诀
61 受女性欢迎的秘诀是?
展现出重视对方的诚意
62 负面的话题先给予认同!
让人困扰的正面建议
63 对方有错,以询问代替纠正
不要有「你很奇怪!」的否定态度
64 比刻意准备的话题还要有趣的事?
关于幽默
65 交朋友、找对象的联络方式
先传达感谢之意
66 体贴比说话技巧更重要
满足对方的需求 / 只要多练习就一定会变好 / 每天都幸福

图书序言

自序

  从今天起不论是谁都可以轻松侃侃而谈!
  遵循「基本法则」就没有问题
  我教授沟通技巧也有二十年的时间了。
  到研习班上课的学生,都有着同样的烦恼。

  「对方一点都没有反应」「接下来不知道要说什么」「不懂的事情插不上嘴」「没办法打破沉默」「缺乏可以炒热气氛的话题」。

  大家是不是也都有无法侃侃而谈的烦恼呢?说话是建构人际关系不可或缺的工具,如果对说话抱着不安感,讨厌与人沟通,可能会无法建立多样的关系。

  本书可以完全消除你的烦恼。

  我将按部就班详细说明自然提升说话技巧的「说话法则」。例如持续聊十五分钟以上的步骤如下。

  前五分钟>「听」对方讲
  顺畅进入十分钟>「说」一点自己的想法
  轻轻松松超过十五分钟>一边「询问」对方,一边拓展话题

  其实很简单,按照步骤来,不管十分钟、二十分钟、三十分钟,会越谈越有趣,越来越带劲。

  而怎么听、怎么讲、怎么问也是重点。举个例子来说。

  .说出让对方「有共鸣」的话
  .不知道怎么接话时就用「对啊 ~ 」带过
  .话题聊完了,就回溯到刚刚说的话「说到那个,就是……呢!」
  .不懂的话题就以对方为主,自己负责提问
  .「……的时候,你会怎么做?」逗大家开心!

  如同上面所述,本书会针对该如何接话,如何炒热说话气氛,提供具体的建议。其他还有介绍尴尬场面该如何应答,和他人打成一片的说话方式等等,可以应付生活上各种状况。

秘诀在于「心意相通」

  还有一件事情希望大家能先了解,说话时要互相传达的是彼此的「感受」。

  「说话不只是言词的你来我往」而是「感受的交流」。在讨论说话术之前,请别忘了这个基本原则。

  在聆听别人说话时,请注意眼前这个人的「感觉」。

  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心声能被倾听,光是这样做,开心的事会更开心,难过的心情也会一下子就烟消云散。

  对方说话的内容会变多变广,不知不觉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

  另一方面,说话时要「一点一滴」传达自己的情感。

  你要卸下心防,才能消除对方的紧张感和戒心。话题顺畅进行,充满乐趣的奇闻轶事也会应运而生。

  不过提到「感受」,大概还是有人无法立刻抓到概念。可能平常都太忙而没有余力关照到感受。自己都没有感觉了,当然也不会注意别人的情绪。

  倘若真的下定决心培养说话能力,就得把感觉的连线再度连接起来。阅读本书的同时,请开始试着慢慢抓住「表现自我感受的诀窍」。

  接下来本书按照「倾听力」「说话力」「发问力」的顺序来做说明,传授说话的基本技巧。

  发展篇则说明提升谈话气氛的「应答技巧」「建立关系的秘诀」「两人以上的说话方式」「进阶说话技巧」。应用的范围很广,不论工作、职场、聚会、派对都能派上用场。运用自如后就可以把本书束之高阁了。希望能为您的每一天带来丰富的助益。

2「听」是一种「反应」

  点头的方式也有节奏

  前面的章节有提到,「听」别人说话,光是了解对方在讲什么是不够的。请仔细思考一下。

  如果你说得兴高采烈,对方却很少答腔,或是面无表情,那你会怎么想?

  即使对方有将自己的话一字一句都听进心坎里,但你还是不会开心吧。

  谈话时对于聆听者的基本要求是──「反应」。

  没有反应很可能让别人有「我对你说的事情没有兴趣」的感觉,更糟的可能误以为有「你说错了」的否定印象。

  话题会越说越不带劲,最后虎头蛇尾的结束。

  你是有反应的人吗?

  例如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会点头传达「我正在听的讯息」。

  好的聆听者会随着说话者的情绪变化,时而颔首,时而用力点头。

  如此一来说话者也会觉得你很专心在听。

  「聆听」不只是耳朵的工作,而是要用全身来听。

  过去你和别人谈话总是早早画下句点,很有可能并非话题选的不对,而是你「反应」不够好。

请你跟我这样说!法则
配合对方的情绪变化,点头的方式也要改变。

9多准备一些「回话用语」

  原则上禁止说「好辛苦喔」「太好了」
  「好辛苦喔」应该是表现共鸣时最常用的一句话。
  「今天要加班。」「好辛苦喔!」
  「我有4个小孩。」「好辛苦喔!」
  「一个月内一定要写出一本两百页的书。」「好辛苦喔!」
  有些人不管什么话题,一律都是以「好辛苦喔」来回话。

  「辛苦」的日文汉字是「大变」,诚如字面所示是「巨大变化」的意思,应该用于「房子在地震中垮了」「老婆跑了要独立照顾两个小孩」这类非常严重的状况才能拿出来使用。

  如果不论什么事情都说「好辛苦」,听到的人也会怀疑「你真的了解我的心情吗?」

  让对方开心的回话语词?

  想要养成说话能力,就要拥有不同于只会说「辛苦了」的表现方式。

  「今天要加班。」「那可有得累了。」

  「我有四个小孩。」请不要从负面思考,像「那一定很热闹」的回答方式,对方应该会比较开心。

  「一个月内要写好两百页的书。」请以赞赏的语气回话:「果然厉害。」

  和「辛苦了」并列为回话二宝的就是「太好了」。如果太常使用也会显得没有价值,甚至让对方失去说话的意愿。

  「我三十七岁终于交到一个女朋友,而且是个很温柔的女孩子。」

  听到别人这么说,通常会回话:「太好了。」但是如果你能深刻体会到对方的心情,希望你能说「那真是太幸福了。」

  如果你是说话者,听到「真是太幸福了」会更加快乐吧。

  拥有丰富多样的「共鸣用语」,一定能给对方更大的喜悦。

  所以平常就要开始在「感情表现」上多下点功夫,参酌周遭他人的表现方式,加以模仿也无妨。

  请你跟我这样说!法则

  增加「真有趣」「好幸福」「真让人期待」之类的共鸣用语。

11沉默是「休息时间」

  视线稍微离开,放松一下

  大多数的人害怕沉默,想尽办法希望能打破。

  但是不管两个人是什么关系,谈话中必然会出现沉默的时刻。

  如果对方卡住了,你可以用表情和眼神传达「没关系,顺其自然吧」的讯息,那对方也能心平气和,从容不迫的度过。

  常听到人家说「跟那个人在一起就觉得很平静」。

  那一定是指彼此能「共有沉默」。

  相反的,如果为了避免沉默而硬找话题来聊,会让对方觉得跟你在一起很累。如果把沉默当成「下次谈话开始前的休息时间」,双方都会很放松,成为接话对话的动力。

  沉默时别焦虑,先用眼神交流一下吧。

  如果还是继续无言,那就把视线稍微移开一下,像是要欣赏窗外的风景一般。

  等任何一方找到话题之后,再度视线交会。

  谈话中断时别自责,你一定得先放松,请谨记在心。

  请你跟我这样说!法则

  谈话中断不要焦躁,请用表情或眼神传达「没关系」的讯息给对方。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认为,沟通能力是个人发展的基石,但很多时候,我们缺乏的不是想说的内容,而是如何有效传递信息,以及如何与他人建立顺畅的连接。这本书就恰恰弥补了这一块的空白。它不是那种讲大道理的书,而是充满了实际操作的例子和步骤。我特别喜欢它关于“提问”的部分,它不仅仅是让你问问题,更是在教你如何通过提问来引导对话的走向,如何让对方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感受到被理解和被尊重。书中提到的“顺着对方的话往下说”的技巧,对我来说尤其具有启发性。我以前常常会在别人讲完后,突然插入自己的观点,或者直接跳到下一个话题,这很容易让对方觉得被忽视。这本书教我如何识别对方话语中的“亮点”,然后围绕这个亮点展开,这样不仅能让对话更连贯,还能让对方感受到你对他的重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跟人交流时,不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变成了一种互动的、充满能量的能量场。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我对“15分钟聊出好交情”这个标题持怀疑态度,觉得有点夸大其词。但读完之后,我不得不承认,它确实有它的独到之处。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把复杂的社交技巧拆解成一个个简单易懂、可操作性强的“话术”和“心法”。它不像很多心灵鸡汤类书籍那样,只给你一些空泛的鼓励,而是直接告诉你“当你想打开话题,可以这么说……”、“当对方说出这句话,你可以这样回应……”等等。我尤其欣赏书里关于“接话”的那些分析,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以前的很多回应都显得生硬和不自然,并提供了具体的改进方法。它教我如何从对方的叙述中捕捉关键词,如何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对方深入,如何用类比和分享来增加对话的趣味性。现在,我在和人聊天时,不再是漫无目的地乱说,而是能够有意识地运用书中的技巧,让对话变得更流畅、更深入,甚至真的能在短时间内与人建立起更深的连接。

评分

这本书真的让我对“聊天”这件事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前总觉得,跟人聊天是件随遇而安的事情,要么就滔滔不绝,要么就无话可说,完全没有章法。但看完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聊天也可以像学习一门技能一样,有方法、有技巧,而且非常实用。我尤其喜欢它提供的那些具体的开场白和提问技巧,不再是那种空泛的“多问开放性问题”,而是直接给出了“如果你想了解对方的周末,可以这样问……”这样的模板,而且还分析了为什么这样问会有效,对方会更容易接话。书里还有很多关于如何“接话”的建议,这一点对我来说特别重要。我常常会在别人说完话之后,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该怎么继续话题,或者只能简单地回应“嗯”、“是啊”,显得非常敷衍。这本书就教我如何从对方的话语中找到切入点,如何通过追问、延伸、分享自己的相关经历来让对话更深入、更有趣。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好像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跟人交流时不再那么紧张和尴尬,甚至开始期待下一次的社交场合。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在学习,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自我对话和反思。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觉得聊天困难,是因为我们太关注“我说什么”,而忽略了“对方想听什么”,以及“我怎么能让对方愿意说”。书里提到的一些关于“倾听的艺术”的内容,简直是醍醐灌顶。它不是简单地让你“竖起耳朵听”,而是教你如何带着好奇心去听,如何通过肢体语言和眼神交流来表达你的关注,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你听到对方的叙述后,能够给出有价值的回应,而不是匆匆打断或者立刻转到自己的话题。书中反复强调了“同理心”的重要性,让我明白,真正的交流是建立在理解和共情的基础上的。我曾经因为害怕说错话,所以宁愿少说多听,结果反而显得疏离。这本书却告诉我,适当地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能够拉近与他人的距离,让对方觉得你是一个真诚、愿意敞开心扉的人。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的社交技巧,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学会了如何更深刻地理解他人,如何建立更稳固、更有人情味的人际关系。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本秘密武器库,里面装满了让对话火花四溅的“弹药”。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跟陌生人打交道的时候,常常感觉词穷,场面一度非常尴尬。这本书就针对我的痛点,提供了很多非常接地气的解决方案。比如,它讲到如何在不同场合,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合适的开场白,这一点太有用了!我再也不用担心在酒会或者新同事聚会时,只能尴尬地站在角落里,或者泛泛地聊天气。书中还提供了很多“万能提问”的思路,这些提问既能引导对方分享,又能展现出你的兴趣,而且还不容易触及对方的隐私。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教我如何“接住”对方抛过来的话题,并且能够自然地将其引向更深层次的交流,而不是让对话在某个点上戛然而止。我试着运用书中的一些技巧,发现效果真的非常显著,以前很难聊起来的人,现在也能聊得热火朝天。感觉自己像是获得了一份社交说明书,终于知道该如何和不同的人建立连接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