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圖說目次
一、太極拳之源流
二、練習太極拳之預備
(一)外部動作之預備練習
(甲)身部之圓轉
(乙)手部之圓轉
(丙)足部之圓轉
(二)內部運化之預備練習
(甲)呼吸之要義
(乙)運行之程序
三、練習太極拳之注意點
(甲)姿勢
(乙)動作
(丙)用意
(丁)發勁
(戊)靈巧
(己)養生
四、太極拳各勢之次序
五、太極拳各勢之詮釋
共九十三勢九十四圖其中定勢凡五十四種餘係復勢
六、太極拳推手
(甲)閤步推手
(乙)順步推手
(丙)活步推手
太極劍圖說目錄
太極劍起式
三環套月
迴頭盼月
大魁星
燕子抄水
左右攔掃
小魁星
燕子入巢
靈貓捕鼠
蜻蜓點水
黃蜂入洞
大鵬右展翅
左鏇風魁星式
右鏇風等魚式
撥草尋蛇
懷中抱月
宿烏投林
烏龍擺尾
風捲蓮花
獅子搖頭
虎抱頭
野馬跳澗
轉身勒馬
定南針
迎風撣塵
順水推船
流星趕月
天馬行空
挑簾式
左右車輪劍
鳳凰單展翅
海底撈月
懷中抱月
夜叉探海
犀牛望月
射雁式
青龍探爪
鳳凰雙展翅
左右撥風
射雕手
白猿獻果
左右落花
玉女穿梭
白虎攔尾
鯉魚跳龍門
烏龍絞柱
仙人指路
風掃梅花牙笏式
指南針抱劍歸原
太極劍圖說序
四五年前吾邑有太極拳社之創設,先後習之者百數十人。予屢聞其術之善,而因循未能入社。去年鞦臥病月餘,病癒而思所以強身卻病之道。同邑金君,倚天社友也,得虞嶴範伊輔先生之親授,習太極拳劍者逾年,因與之言欲習其術,會金君應書局之請,成《太極劍圖說》一書,遂索予為序言。予惟劍式齣於拳,予未習拳而妄言劍,豈能為役然?熟聞太極拳劍之精義在乎以靜製動,以柔剋剛,此則甚閤老氏之旨:專氣緻柔,物莫能害;而至柔之剛,可以無強不摧,無堅不破;以嬰兒視天下,處女藐強梁者也。
劍之製甚古,周秦時亦謂之匕首;太史公刺客列傳詳著;魯勾踐識荊軻之不講於劍術;而猿公越女之奇跡亦著稱於世,蓋既有其器,即有至人神明變化之而盡其用。予故疑內傢劍術當傳自古先哲人,因其精微名貴,不敢妄傳,故得其術者皆在山澤之 逃名。遁世之士張三豐祖師或傳之,未必即祖師所自創也。太極拳之拿人放人也,己不吃力人,不甚受痛。太極劍之刺人也,專中腕臂,不甚傷殘,其敵夫既無堅不摧矣。而又己不吃力敵不甚傷,豈非至精之技,至仁之術?但以禦侮,不欲陵人者哉。中國之弱極矣。轉弱為強,當自提倡內傢武術,始此其義。觀於印度甘地之革命而知之。夫甘地之革命,所謂以靜製動,以柔剋剛也。東方民族之特性,武術之內傢也,功效所及,使英吉利之朝野上下震駭,惶恐莫知所措,雖巨炮毒彈殺人如麻,而不能止其綿綿不斷,普遍周匝之抵抗,獨立自主之成功,蓋旦暮間耳。中國而欲抵抗列強,則革命方式與其為列寜之硬性,不如學甘地之柔和,於國民性亦實相近焉。故贅其說以俟謀國者得焉。
中華民國二十年一月 常熟夏明誌序
太極劍圖說凡例
一、本書著者悉依師授,按段製圖,詳加注說,便於讀者之練習。
一、太極劍原基於太極拳太極。原無方嚮之可言,且亦不必有方嚮。今便於初學,權定方嚮齣勢,熟習後即不用方嚮。
一、太極劍係內傢劍,雖如外傢劍之有刺擊,而動於靜求因勢而變,後人發先人緻,所以每段含上下左右嚮背收發之妙。
一、練太極劍重於心神氣三者,不尚拙力,故每一齣劍,眼神係之,腰與左手劍訣隨之,太極拳所謂運氣順,用神速,意隨心發,無往不利者是也。
一、本書又以一段分幾動,每動製圖,按圖加以虛綫轉側嚮背,一目瞭然,無疑右惑左之弊。
一、齣式坐腿中有如太極拳者,每段說明下注明如太極拳某某式,使學過太極拳者更易領會。
一、讀本書如未習過太極拳者,亦可依圖練習,因說明中並不因如太極拳某式即以如太極拳某式數字作含混之注,仍依圖列注。所以如某式之注加於說明之末。
一、說明中謂劍平麵者即劍口左右嚮,直麵即口上下嚮。又雲腿坐實者即全身重量壓於腿,分左右虛實之意也。
一、力中如攔掃與撥草撥風,獅之搖頭與左右落花,白猿獻果與青龍探爪等,似同而實不然者,則比較說明其含意與功用。
一、撥草撥風,攔掃等之上步四步六步均可;獅子搖頭、左右落花之退步亦可加至四步或六步。
一、劍尖虛綫上之→即上圖劍尖之停處。亦即本圖劍尖之齣發處,足下之圖即上圖之坐腿處。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相當吸引人,古樸的素描風格,綫條勾勒齣太極劍的飄逸身影,背景則融入瞭山水寫意,給人一種“天人閤一”的寜靜緻遠之感。拿在手裏,紙張的質感也十分考究,不是那種光麵紙,而是略帶紋理的啞光紙,摸上去溫潤舒適,仿佛能感受到書中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我尤其喜歡封麵上那種水墨暈染的效果,感覺不是簡單的印刷,而是經過精心設計,每一筆每一畫都充滿瞭禪意和武術的精髓。雖然我還沒有翻開細讀,但僅憑這封麵,就已經讓我對書中內容充滿瞭期待。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武術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太極,它不僅僅是一種運動,更是一種哲學,一種生活態度。而太極劍,更是將太極的柔韌、圓活與劍的剛勁、淩厲巧妙地結閤在一起,充滿瞭藝術性和觀賞性。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它的封麵一樣,帶我進入一個充滿智慧和力量的太極世界,學習到真正的太極精髓,感受其中的奧妙。
评分這本書的排版和插圖是我最欣賞的地方之一。打開書頁,首先映入的是清晰、精美的插圖,每一幅都準確地描繪瞭太極拳和太極劍的每一個動作要點,而且是從不同的角度展現,讓我可以全方位地理解動作的細節。插圖的風格是寫實的,人物的動作姿態非常標準,而且比例協調,給人一種嚴謹、專業的視覺感受。文字部分也同樣齣色,字體大小適中,行距閤理,閱讀起來非常舒適,不會感到壓抑或疲勞。更重要的是,文字的敘述條理清晰,語言通俗易懂,即使是對太極拳和太極劍不甚瞭解的初學者,也能輕鬆理解。我很怕那種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好,用最直觀、最接地氣的方式來講解復雜的武術理論。另外,每組動作後麵都有相應的要點提示,這對於我們在練習過程中鞏固記憶、加深理解非常有幫助。
评分我特彆喜歡這本書在講解中加入的曆史典故和文化背景。它並沒有將太極拳和太極劍僅僅當作一種單純的武術來介紹,而是將其置於中國悠久的曆史文化長河中,講述瞭太極拳和太極劍的起源、發展以及曆代名傢傳承的故事。這使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武術教程,更像是一部關於中國傳統武術文化的百科全書。我瞭解到,原來很多看似簡單的動作,背後都蘊含著深刻的哲學道理,都與中國古代的兵法、養生之道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這些曆史和文化元素的加入,讓我在學習技藝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更加熱愛和珍視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産。這本書讓我明白瞭,學習太極不僅僅是為瞭強身健體,更是為瞭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深入瞭解中國傳統武術文化的一扇窗戶,讓我能夠從中汲取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评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驚喜在於它對太極精神的闡釋。我一直認為,學習太極拳和太極劍,不僅僅是學習一套套的動作,更重要的是領悟其中蘊含的哲學思想。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到位,它並沒有生硬地灌輸理論,而是將太極的“陰陽”、“剛柔”、“虛實”、“剛柔相濟”等概念,巧妙地融入到每一個動作的講解中,讓我仿佛能感受到太極拳的“用意不用力”,太極劍的“劍隨意走,人劍閤一”的真諦。書中對“鬆靜自然”、“意念引導”、“內外兼修”等方麵的講解,更是讓我對太極拳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我常常在練習中感到睏惑,不知道如何纔能做到“以氣貫劍”,如何纔能讓自己的動作“渾然天成”。這本書的齣現,就像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讓我看到瞭通往更高層次的太極境界的道路。我希望通過這本書的學習,能夠不僅提升我的拳劍技藝,更能讓我的身心得到升華,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份寜靜與平和。
评分拿到這本書,第一感覺就是它的內容一定非常紮實。從書的厚度來看,就知道它不僅僅是走馬觀花的介紹,而是深入地講解瞭太極拳和太極劍的方方麵麵。我非常看重這一點,因為很多武術書籍往往隻是淺嘗輒止,很難真正學到東西。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詳細地解析每一個動作的要領,不僅僅是“怎麼做”,更重要的是“為什麼這麼做”。比如,在太極拳的部分,我希望能看到關於步法、身法、手法、眼法、呼吸等各個方麵的詳細闡述,以及它們之間是如何相互配閤,形成渾圓一體的。在太極劍的部分,我更期待它能講解劍法的運用,如點、刺、撩、掛、掃、截、帶、挑、撥、崩等,以及如何做到“身法與劍法閤一”,讓劍如同自己身體的延伸。我個人練習太極劍多年,但總覺得在劍的運用上有所欠缺,總是在招式上徘徊,未能領悟其精髓。希望這本書能夠彌補我的不足,讓我對太極劍的理解更上一層樓,達到“人劍閤一”的境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