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主人,尤其是愈小的,权力愈大,身价愈高;
教育,不只在教知识,而是学习人生的功课;
教养,是一种从容,一种细致的琢磨!
在维也纳,父母和孩子,都能带着笑容,慢慢来。
在维也纳:
教育的本质,不只在教孩子人学会操作什么,而是要如何「体验」生活。没有成绩单,只有人生的功课,从小学习。
幼稚园,只要好好玩就好。孩子在每个角落各自玩着,谁也没去吵谁。允许不同的游戏在同一时间进行,是一种从容,一种顺性的发展,更是种尊重!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把要教孩子的事,不着痕迹的藏在游戏间,透过极其自然、不造作的生活哲学氛围,让孩子在不知不觉间学会了!这,就是人性的教育。
女性最高一个月可领近台币10万的育婴津贴;孩子出生后至两岁半,每个月可享有台币两万八千元的育儿津贴,之后每个月享有台币六千元的教育补助津贴,一直到小孩十八岁。
维也纳,音乐之都;一个重视传统、传承及人文素养的国度。
教育,一个困惑着世代台湾父母的问题;人的价值、尊严,该如何从小培育?何时能看到从容大度的台湾孩子在自我实践的道路上自信迈进?何时能看到台湾的孩子在扶弱之际,同时对人性不公处,发出凛然之声?台湾的孩子能不能拥有一种深沈的勇气和慧眼,在芸芸众生里,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品?
作者在本书中,分享了自己二十多年来在维也纳,对于德式教育的所见所闻,借生活化的例子,对照两方观念上的差异,以及台湾父母可以汲取他人优点之处;由人格养成延伸至文化观察与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希望提供国内父母、教育者深思,到底如何做,才是真正的「打自心底为孩子设想」。
作者简介
洪雯倩
维也纳国立音乐大学演奏家文凭暨音乐学博士;西班牙巴塞隆纳Maria Canals国际钢琴大赛文凭奖,奥地利尼采协会永久会员。曾任交通大学音研所、台湾艺术大学、淡江大学助理教授;《自由时报》专栏作家,定期为《表演艺术杂志》撰稿。
着有《倾听--维也纳人文记事》允晨出版社(2006)等书。
推荐序 顺孩子的天性,才是真学习 洪兰
推荐序 什么样的游戏环境,织就什么样的童年? 宇文正
推荐序 尊重,生命丰富的开始 徐光蓉
自序 要不要学琴?
1.眼光看得远,孩子的基础才会稳
牙牙学语
孰生孰疏?
我不喜欢去幼稚园!
这是我弟弟的
应变?独立?
马丁先生的选择
理性的批判
2.比成绩更重要的事
游戏天地
让童梦成真
是游戏,也是艺术…
色彩的邀约
另类PISA
阿波罗的少年诗歌
3.对妈妈和孩子的用心,永远不嫌多
人民保母
维也纳的爱弥儿
妈妈们的惊叹
幼稚园的烛光午餐
给所有妈妈的礼物
童心未泯
百万的承诺
4.有文化,才有传承
歌德的请柬
人子.魔笛
孺子大学
诚实与正直
让儿歌,只是儿歌
无懈可击的贵妇
文化护照
上善若水
后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