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边界的教室

没有边界的教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关于德国,以下这些你都知道吗?
  .德国是一个博物馆文化高度发达的国家,全国拥有超过6000家博物馆。
  .在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德国诞生过许多贡献卓越的科学家,如:爱因斯坦。
  .知名的文学家「歌德」、「海涅」;音乐家「贝多芬」、「孟德尔颂」,也诞生于德国。
  .德国在科学技术的许多领域当中,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德国拥有许多发明家和工程师,至今德国科学家一共获得了超过60项诺贝尔物理、化学和生理医学奖。
 
  什么样的教育环境,能够孕育出这么多优秀的人才、发展出这么精采的国度?

  《没有边界的教室》作者沈佳慧,带领你透过台湾母亲之眼,跳脱身处的环境,进入德国的教育现场,用全新角度看到有别于台湾,从生活中学习的「德国启蒙式教育」。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发挥天赋与才能,才是教育最终的使命!」
  「不管书唸得好不好,每个人都需要生活的能力。」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第一名』!」
  「只要有专长,不必人人念大学!」
  「只要能对孩子有所启发,教室的范围可以无限延伸!」……

  「到底什么才是孩子长大进入社会后,最需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德国的教育制度不一定适合我们,但是在全球化竞争的地球村之中,却可以提供我们最深刻的反思!

本书特色

  .带你一窥德国成功背后的启蒙教育秘密!

  .带你了解「实事求是」的精神&「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如何使德国成为「品质保证」的国度,不论在欧洲或世界的各领域表现,皆无比亮眼。

  .每个篇章最后的BOX,让你认识你从来不知道的德国人文风貌!(如:在德国诞生的卓越科学家、文学家、哲学家……有哪些。)

本书重点

.唸过中、英、德共六所幼稚园及两间小学,不是折磨而是好玩适应力,是培养出来的。

  2009年的11月,Monica和老公、小K结束了五年多在欧洲的生活后,回到台湾。

  「你的孩子适应得如何?跟得上吗?」
  「他还会说中文吗?」
  「对他来说,学中文应该很痛苦吧?」……

  Monica被问到一堆关于孩子的适应问题,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都出笼了。

  小K唸过唸过中、英、德共六所幼稚园、及两间小学。问他:「这样搬来搬去,会不会觉得不好,或是没有朋友可以一起玩?」他竟毫不思索的回答:「不会呀,搬到新的地方,过一个月就有朋友了,新的朋友加上旧的朋友,就世界各地都有朋友啦!」

  进入一个新环境,孩子一开始需要的不是学会语言、不是课业立即赶上进度,而是耐心开导的老师、还有陪伴他们一起适应新环境的父母。

  有了这些,每一个孩子都会相信:改变环境并不可怕。

.有自由时间的孩子,才能够主宰自己的人生

  「你认识那些生活中塞满一长串课程、训练、课外活动孩子吗?……如果让他们到些美丽恬静的地方度几天假,他们将会不知所措。……他们不知道该如何享受自我,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时间学习独处,这会让他们难以面对成年后的生活。他们无法放松自己,因为从来没有人教他们,该如何轻松度日。……」

  拥有许多「空白」的时光,对德国孩子来说是一种常态,因为就算不放假也有很多「空白」,父母不安排他们上补习班,也不会因为怕输在起跑点而安排他们学很多的才艺,因此,从小就必须学会安排自己的空白时间。只有让孩子从小拥有自由的空间,孩子才懂得如何为自己做决定,这样的孩子,也才能够真正主宰自己的人生。

.不管是不是第一名,每个人都需要生活能力

  住在四季如春的福尔摩沙,我们究竟认识了多少鸟类?我们的孩子,是不是总在努力背诵着许许多多所谓的知识,却通常对身边的生活与环境一无所知?「小K在德国的时候,就已经可以说出我们常吃、只有欧洲出产、连我也不太知道的蔬菜名称,甚至,只要给他清单,他就可以上超市帮我买菜,比老公买的还正确!」这就是生活。不管书唸得好不好,是不是第一名,每个人都需要生活能力,这便是生活教育重要的地方。

  德国小学教的不只是识字、不只是知识,相反的,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得先教会孩子怎么「生活」。
 
.赢在起跑点不是赢

  大多数的德国家长和老师认为,扎好基础才是将来致胜的关键,眼前的优秀,不一定代表将来也优秀。务实的德国人,认为基础比什么都重要,没有稳固的地基,再美丽的房子也有可能坍塌。所以,「留级重读」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在德国人的观念里,留级就表示对于这一年的课程不够熟悉,所以再读一年,把基础打稳一点,对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是一件好事。

.没有成绩单的一年级

  在德国小学的第一年,是没有成绩单的。一年级新生,才刚刚开始步入识字的阶段,因此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不是成绩,而是教导孩子如何学习、能够独立完成自己份内之事,更重要的是,致力于培养孩子们自动学习的好习惯,他们鼓励孩子自发学习,要求孩子守规范,但是也鼓励发问。愿意自动自发去学习的孩子,成绩自然不会太差。

  其实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协助孩子建立自信,学习他们所需的技能,孩子就能将他们的课业选择与课业成绩,转化为一个能令他们快乐的职业生涯。考试导向的方式也许有他的效果存在,但不考试就不唸书的习惯一旦养成,学习就会变成一件很痛苦的事了。

.玩,才是孩子最重要的功课

  「某一週的主题是『中古世纪』,这一週停止了平时正常的上课,每天都进行关于中古欧洲的各种活动,孩子可以参与其中,把欧洲中古世纪的生活搬进学校课堂里,老师还教大家用废弃的硬纸板,做成古代打仗时所穿的骑士服,并自己为它喷漆、上色,还把被淘汰不用的足球,洗干净、剪成一半,拿来充当骑士的头盔,孩子玩得不亦乐乎……。」德国的小学课程看起来虽然内容丰富,但并不强求孩子死记硬背,更尊重每个孩子学习的快慢不同。课程内容生活化,教学设计有趣又不失教育性,因此大多数的孩子都能快乐的成长,不会因为课业问题需要额外补习或是为功课烦恼,「玩」就是他们的主修,而从中学习更多。

作者简介

沈佳慧 Monica Shen

  唸过淡江日文系与中文系、是个旅行与生活结合的旅人,旅居欧洲五年,喜欢体验各种不同文化的旅行与生活。结婚之后才开始旅行,生完小孩后才开始写书,无论在哪里,皆乐于与孩子一同成长。

  曾任中广外制广播节目企划、执行制作;环宇电台新闻记者、播报及环宇电台旅游节目【漫步天涯】主持人。目前专职写作。

  已出版之着作有:《幸福鸡汤》(爱迪生出版社,2003)、《恋恋奥地利》(沃尔出版,2005)、《大手牵小手,世界玩透透 》(美智出版社,2007)。

  .部落格:漫步天涯──沈佳慧的部落格blog.udn.com/monikashen
  .Facebook【漫步。天涯 ~ 沈佳慧】粉丝专页:www.facebook.com/pages/man-bu-tian-ya-chen-jia-hui/156817941015993
  .E-mail:monicashen87@yahoo.com.tw

绘者简介

Kevin Chiang(小K)

  爱涂鸦的小孩。最光荣的事蹟,是在两岁时看到妈妈的第一本书出版时,就马上在上面涂鸦.……从七个月开始就跟着爸爸妈妈,在地球上到处迁徙和旅行。

  到目前为止,唸过三个国家、六个幼稚园以及两所小学。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推荐序1 李伟文
推荐序2 郑伊雯
作者序 德国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

Chapter 1 我们全家都是空中飞人
因为老公的学习和工作关系,两年内,我们从台湾飞到苏格兰,再从苏格兰飞到德国,儿子小K也因此唸过了中、英、德共六所幼稚园、及两间小学。原先我也像大部分父母一样,担心孩子的适应问题,后来却发现──改变环境并不可怕。而且,不只我这么觉得,小K也是。

缘起 开始漫步天涯的旅程──苏格兰新生活
苏格兰幼稚园历险
带着苏格兰腔到德勒斯登
说英文的国际学校
找寻新学校
进入德国幼稚园
【你所不知道的德国】

Chapter 2 没有边界的教室
兴趣和专业,是德国培养人才的重点,而不是要求每个人都要读书,或是认为读书才是──有出息。因此,以务实的专职教育、重视每个孩子的特质,让他们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是德国教育培养人才的重点和方式。

森林里的毕业典礼
入学前都会收到的红单
没有成绩单的小学一年级
不管是不是第一名,每个人都需要生活能力
「玩」就是德国小学生的主修
留级生
如铁般的纪律,来自柔软的心
不必自习的读书之夜
德国的「公立」安亲班
每个人都要有「说故事的能力」
可爱足球队
台湾妈妈的母语教学课
德国小孩的福利
可以不必唸大学,但不能没有专长
四季音乐会
【你所不知道的德国】

Chapter 3 玩出生活大道理
你认识那些生活中塞满一长串课程、训练、课外活动孩子吗?……如果让他们到些美丽恬静的地方度几天假,他们将会不知所措。……他们不知道该如何享受自我,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时间学习独处,这会让他们难以面对成年后的生活。他们无法放松自己,因为从来没有人教他们,该如何轻松度日。……」

你没看错,德国小孩七点就上床睡觉
德国小孩也提灯笼
带着三岁小孩到博物馆去
拥有一个空白的暑假
乌尔劳不(Urlaub)从小开始
德国小孩看电视
狗狗陪读计画
孩子的适应力是培养出来的
【你所不知道的德国】

后记

图书序言

不管是不是第一名,每个人都需要生活能力

小K在德国的时候,就已经可以说出我们常吃、只有欧洲出产、连我也不太知道的蔬菜名称,甚至,只要给他清单,他就可以上超市帮我买菜,比老公买的还正确!这就是生活。不管书唸得好不好,是不是第一名,每个人都需要生活能力,这便是生活教育重要的地方。

春天来临,冬天的积雪融化了,好不容易可以不用再踏着厚厚的积雪走路上学,我与儿子间的对话,似乎也因为天气的转暖,随着「春天」起来。

「哇~春天来了耶,你听,小鸟已经在树上叫了。」陪小K上学的途中,我随口对小K这么说。

「冬天也有鸟叫啊,但是春天的鸟叫得比较大声。」小K边走边回答着。

「?……」我一头雾水,问道:「春天的鸟叫得比较大声?你是怎么知道的?」

「老师说的啊。」小K煞有其事的开始解释:「因为春天来了,鸟要叫大声一点,告诉大家春天来了。」

哈哈,没想到,德国的生活教育教得这么仔细。在四季如春的台湾长大,我真的不知道春天的鸟儿与冬天的鸟儿有什么差别,如此说来,连叫声都有差别呀?

欧洲因为四季变化明显,因此每一个季节都有每一个季节的乐趣。秋天找叶子、认识树木;春天找寻鸟类、认识鸟类;冬天出去看雪、玩雪;夏天在学校里沖凉、玩水……。

再想想,住在四季如春的福尔摩沙,我们究竟认识了多少鸟类?我们的孩子,是不是总在努力背诵着许许多多所谓的知识,却通常对身边的生活与环境一无所知?

德国小学教的不只是识字、不只是知识,相反的,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得教会孩子怎么「生活」。

幼稚园学童,也懂得分辨植物是否有害

也许你会问,生活有什么好教的?其实生活学问可大了。

小学毕业之前,会简单的烹饪吗?知道四季成熟的果实是什么吗?知道哪些野生的果实是不能吃的吗?知道哪些是所居住的城市或地方特有且珍贵的鸟类吗?即使唸到了大学毕业,大多数的台湾学生对这些问题还是不怎么清楚。

在德国,这些就是老师在小学的课堂上、生活上所教授的「课程」。孩子从课程中学习食物是怎样来的、要如何珍惜食物;四季变换要如何穿衣;所居住的房子是用什么素材建筑的、古代的房子和现代的房子有什么不同;不论骑车或走路都要遵守交通规则……。这些不就是所谓的生活课程吗?而正是从这些看似平凡的生活课程中,孩子也同时学习到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有趣的历史、文化、自然……等知识。

在德国小学的教学课程中,有一门课叫做「Sachunterricht」(生活常识课程),在这一堂课程中,老师用既有趣又富生活化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习社会、自然等等的学习项目。不但学知识,德文的单字也同时在累积。

例如有一回,老师请孩子带用麦子做成的食品到学校来。在德国,面包是主食之一,许多面包是用麦制成的,老师会告诉孩子麦子长什么样子、麦子的生长情形、吃麦子做成的食物有什么好处。更有趣的是,这一门课还告诉你所有家畜的怀孕期究竟有多长;一只小乳牛从乳牛妈妈怀孕到分娩,需要几週;小鸡几週会孵化……等,这些我们从小到大从来都不知道的问题。开了这一扇有趣的知识之门后,对这些生物有兴趣的孩子,就会试着去找更多的书来阅读,以获得有关的知识。

这样的生活教育,不只在小学,其实幼稚园老师就开始启蒙,让孩子们认识环境、学会保护自己、也尊重并保护自己所居住的环境。有一次因为出门办事,我正巧经过小K就读的幼稚园,看到老师带着小朋友们出来「放风」,到附近的公园玩耍,老师带着孩子们,就像是大家一起散步,边走边一一介绍路边的植物和风光。偶尔有一只小刺猬,从他们面前摇摇晃晃而过,老师还会让大家停下来观察,并且让小刺猬先过呢!经过一株植物时,老师在一棵果子长得像蔓越莓的小树前,停了下来,告诉大家:「这种果子是不能吃的。」并仔细的告诉孩子怎样分辨可食用与不可食用的类似植物。

你说,才幼稚园的孩子,会懂这些吗?其实,有时候我们低估了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老师这样的生活教育方式。我发现,大部分的德国孩子,在潜移默化中,真的都认识这些在居住环境附近的植物,并且能分辨它们是否有害呢!

所以德国小学的老师,除了是孩子们的知识传授者,也是生活上的启蒙导师。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