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是学得好的关键!
喜欢,是学习最好的黄金起跑点!
一位让孩子学习「资优态度」的老师!资优的态度比资优更重要,
因为那才是孩子一生受用不尽的宝藏!
她教过的学生,在全美的医学、法学、音乐,散发无法逼视的光芒。
◎全球华文部落格评审团特别奖
◎三届美国州长艺术学校「最佳启蒙老师奖」(Favorite Mentor Award)得主
全天下父母的最大期待:孩子主动学习、快乐学习,这一切,要从「喜欢」开始。
「喜欢」是最棒的学习动机
在爱及安全感的环境里,让孩子尽情探索、尝试,并陪伴孩子,找出孩子的兴趣及潜能。一旦孩子「喜欢」,孩子将投入最巨大的热情与动力。
所以,高二女孩那样热爱贝多芬,即使课业再重,她也不放弃钢琴。狮子老师更认为,学习的起跑点并非绝对重要,最重要的是你有多喜欢,你可以多认真地跑。
学习「资优的学习态度」,即使是小天才,也不例外
比资优更重要的,是资优的学习态度,于是,狮子老师鼓励8岁,仅用一星期就能背好6页琴谱的小天才,自我挑战;她让5岁的小咪自己来上课,培养专注力、大方与自信,她教导高三男孩学习为自己做决定与负责。
时刻以爱为出发点,狮子老师的因材施教,让她教过的学生,在全美的医学、法学、音乐等领域,散发无法逼视的光芒。
作者简介
狮子老师
本名王意青,台南人。曾荣获三届美国艺术教育「最佳启蒙老师奖」殊荣,指导的学生更获「州立音乐节特优和优等奖」、「州立音乐节荣誉音乐会奖」、「州立音乐夏令营奖学金」。
她六岁开始学琴,妈妈是启蒙老师,毕业后出国深造,取得美国北德州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钢琴演奏学士、德州休士顿大学(University of Houston)钢琴演奏硕士。曾任台南师院、新竹师院,以及美国贝瑟尼学院兼任钢琴讲师。现为美国音乐荣誉协会(Pi Kappa Lambda)会员及「狮子老师音乐作坊」负责人,已出版《琴键上的教养课》、《当孩子最好的启蒙导师》。
《琴键上的教养课》获中国时报2008年开卷美好生活书决选、博客来2008年亲子家庭书排行版top30,经营的部落格「狮子老师的山居笔记」(www.wretch.cc/blog/lioness)获全球华文部落格评审团特别奖。
全球华文部落格评审团特别奖:
狮子老师是一位钢琴老师,部落格里所书写的,除了家庭、艺术、生活……等外,最令人印象深刻和感动的则是「学生」类别。不谈技术、不谈学理,狮子老师总是细细观察和理解每个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鼓励和帮助学生克服难题。
这一篇篇看似单纯的教学记事,其实一点也不单纯,不只是讲述师生、亲子间的教育互动,其实更包含扩大到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细读每篇文章,彷彿能够感受到写作者那份充满良善、尊重的温柔心灵,彷彿有着如艺术般神奇的感染力,无比动人!
推荐序一
永远的黄金起跑点
◎洪兰教授
我很喜欢看狮子老师的文章,她不讲大道理,但是从平铺直述的故事中就把道理讲出来了。
现在很多家长都很焦虑会错过孩子学习的「黄金起跑点」,一直问要几岁学英文、学钢琴才不会太晚?虽然我们一再强调每个人成熟的早晚不同,教养孩子没有放诸四海皆准的方式,最好的方式是顺其自然,水到自然渠成。学习最重要的是热情,有热情才会去练,有练习才会有进步、才能脱颖而出,但是父母亲都听不进去,还是一窝蜂的送孩子去上各种才艺班,生怕错过了「黄金时期」。狮子老师轻松的举个例子,马上就让家长看到成功的人是下苦工的人,天分可以使他省力,却不能使他成功。
她的例子是她的同学──小伶。刚开始时,小伶的辨音能力并不是很好,音乐系的学生一定要修听写课,老师先弹一个标准音,弹完一首曲子后,老师再弹一遍,叫学生把听到的每个音写下来。小伶开始时是被分到C班,狮子老师被分到A班,上了一年课以后,学校再能力分班,这时,小伶分到B班,到三年级时,小伶到了A班,成了作者的同班同学。在三年里,小伶的听写能力从C到了A,而小伶早过了绝对音感的黄金训练时期。她可以升到A班就表示这能力是可以训练的,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天才要成功还是得下苦功,所以台湾的家长真的不要太焦虑,古语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又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孩子肯学最重要。书中有一段对话非常的好,作者问她的学生:「陶非你几岁开始学琴?」。他说:「接触琴是十岁,但是真正的开始是喜欢拉琴以后。」大哉回答!喜欢才是学习的开始,什么时候开始学不重要,什么时候真正喜欢才是关键。
我们从孩子的大脑发展上看到,小孩子一出生时,大脑中有十兆那么多的神经元,每一个神经元又可以跟别的神经元有一千个以上的连接,所以孩子在小的时候,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是我们大人的态度把他塑造成最后的他,所以英文才会有这样的谚语:「你对你的孩子的态度决定他的destiny(命运)」。每个孩子都是宝,都可以成为国家的栋樑,他们出生时,天赋的能力都差不多,最后决定他成败的是他人格的特质:遇到挫折时是否能坚持下去。所以找到孩子的兴趣是最重要的事,有热情(passion)才会锲而不舍,再接再励才会成功。
这本书最好的地方是狮子老师透过她与学生的互动,把学习的真谛教给了父母,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像她的学生一样快乐的成长,弹出美妙的琴音,带给社会欢乐。
推荐序二
在热情与爱心之外
◎蔡颖卿老师
我不知道当我用「很有工作道德」来形容自己看完这本书稿的读后感时,只有一面之缘的狮子老师会不会觉得我并未完全了解她多年来不断为孩子们付出的一片真心。然而,「工作道德」的确是我自己脑中所能想到最好的表达,也是我想用来对狮子老师表达敬意的用词。
在六月底七月初收到书稿时,我常利用忙完一整天的睡前时间细读书中的故事。时间彷彿回到童年,我生命中曾经遇过的多位钢琴老师,也一个个从记忆中走了出来,我似乎可以同时了解意青在每一则故事中留记的情怀,也回顾了那些正在经历成长与学习的孩子不同心境。人因为遇到好老师的引领而发现自己与世界之间隔着的其实是一面虚拟的墙,能看到墙外多少的景致,是靠着自己拿起笔来画出窗、画出门,就在穿越那面曾经限制我们的墙时,学习改变了每个人生命的视野。
为什么我不用「热情」、「爱心」这么适合于教育而大家也都非常熟悉的字眼来形容这本书,最重要的理由,是因为我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待狮子老师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连系。我曾是被许多老师教育过的孩童、青少年与成人,也是养育两个女儿二十四年的母亲,对于教育的复杂期待,我的了解当然是非常深刻、也层次叠叠的。
在这个互相扶持,享受彼此贡献的社会中,再有心我们也无法精通每一样事物,于是任何一个人既受教育就得仰赖专家,这是「需要」与「希望」紧紧结合的事实。我相信如今能对教育做出最大贡献的人,就是工作道德良好又精益求精的专家,他们在这个商业化的世界中不借口号地还给了教育一种初衷──单纯与安心,使传习的意义不致涣散;阅读过这本书后,我相信意青就是以此为终生目标、不断前进的老师。
热情与爱心显然是意青都已经具备的教育情愫。在这条路上灰心失意的许多老师常探讨热情用尽、爱心枯竭的感受,能从这两种失望中仍看到希望的人,深信是因为他们拥有很高的工作道德,尤其在教育环境与期望都不再单纯的今日,为人师而能不惰并常怀喜乐,背后必然有一份我们不会时时纪念的坚定。
我从这份坚定中看到希望,也得到许多人在不同角落但为着下一代齐心努力的鼓舞。
这本书我早就听说了,一直想找个时间好好拜读一下。我的孩子最近进入了小学阶段,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我特别希望能引导他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我知道教育孩子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这本书的副标题“掌握孩子主动学习的祕密”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这正是我现在最迫切需要了解的。我期待这本书能给我一些行之有效的指导,比如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他们的专注力,以及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我应该如何给予恰当的支持和引导,而不是一味地施压。我希望书中能有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让我能感同身受,更容易理解和实践。另外,我也很关心书中是否会提到一些关于学习方法论的内容,比如如何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以及如何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育儿路上的一盏明灯,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我的孩子,与孩子一起成长,共同探索学习的乐趣。
评分我是一名小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主动学习的孩子和被动学习的孩子在学习效果上的巨大差异。很多时候,老师的引导只能起到一部分作用,最终还是需要学生内驱力的驱动。因此,我也一直在关注如何在家校合作中,更好地促进孩子主动学习的培养。这本书的名字《喜欢:掌握孩子主动学习的祕密》,让我觉得它可能不仅仅是写给家长的,也可能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有启发。我期待书中能够探讨一些关于学习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知识,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设计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或家庭作业的思路。比如,如何通过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式,让孩子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我非常关注书中是否会提及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让他们能够自我设定学习目标,自我规划学习路径,并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负责。
评分我最近对育儿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直在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文章。当我看到《喜欢:掌握孩子主动学习的祕密》这本书时,我被它简洁明了的标题所吸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总是希望他们能够独立思考,热爱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本书的名称似乎直击了问题的核心,它强调“喜欢”二字,这让我觉得这本书很有可能从孩子的内在动机和情感需求出发,而不是简单地教授一些学习技巧。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如何理解孩子内心的“喜欢”,以及如何将这种“喜欢”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例如,孩子喜欢玩游戏,我们如何从中学习?孩子喜欢看动画片,我们如何从中获得知识?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建议,比如如何帮助他们提高专注力,如何让他们养成自主复习的习惯,以及如何在学习中保持积极的心态。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能够促进亲子关系,让家长和孩子在学习的道路上成为合作伙伴的指导。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简洁而富有力量,仿佛传递着一种积极向上的能量。我是一名职场妈妈,工作之余,陪伴孩子学习是我最重视的事情之一。最近,我发现孩子在完成作业时常常显得有些敷衍,注意力也难以集中,这让我非常苦恼。我一直在寻找一种方法,能够帮助他建立起对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让他真正“喜欢”上学习。这本书的名字《喜欢:掌握孩子主动学习的祕密》恰恰击中了我的心坎。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策略,让我能够更好地与孩子沟通,理解他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并给予他有效的支持。我想知道,如何才能让孩子摆脱“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的心态,转变为“为了探索和成长而学习”?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关于家庭学习环境的布置,或者一些能够提升孩子学习效率的小技巧?我也特别好奇,书中提到的“祕密”究竟是什么,是否有一些颠覆性的教育理念?
评分我是一名全职妈妈,我的孩子正处于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但又容易分心的年纪。作为家长,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将这份好奇心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动力。市面上关于教育类的书籍有很多,但往往理论性太强,或者过于笼统,难以落地。这本书的名称《喜欢:掌握孩子主动学习的祕密》则显得非常接地气,它强调的是“喜欢”,这让我觉得这本书可能会从孩子的情感和内在动机入手,这恰恰是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我希望书中能分享一些方法,帮助我们家长理解孩子“喜欢”什么,以及如何将这种“喜欢”巧妙地与学习结合起来。例如,孩子对恐龙着迷,我们能不能通过观察恐龙的化石来学习地质学?孩子喜欢画画,能不能引导他通过绘画来理解历史人物或事件?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亲子互动游戏或活动建议,让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轻松实践,让学习不再是枯燥的任务,而是充满乐趣的探索过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