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节能环保协会 用力推荐
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来拯救地球
你知道吗??2009年的7-9月
全台湾节能减碳运动总共省下电度数9.1亿度
省下的电费共高达20.2亿元
为地球减少排放约578000公斤的二氧化碳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来拯救地球
真的!!它一点都不难
只要你能在生活上做一点点改变
累积起来就有巨大影响力
本书特色
.告诉你最新的环保观念,如何进行低碳消费
.让你用最好的消费习惯,有效进行正确消费
.以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例子,告诉你在如何不降低生活的品质,又能同时做到节能、减碳。
选购低碳产品 / 需要什么买什么 / 注意商品的使用期限
留意商品包装安全 / 减少肉食品 / 省时烹调诀窍
瓦斯炉的使用 / 微波炉的使用 / 冰箱的使用 / 冰箱收纳
延长衣物使用寿命 / 住宅生活节能 / 生活起居节水
低碳装修 / 选择低碳代步工具 / 多利用公共交通
选购环保车 / 增加家庭绿化
2010年,世界进入了低碳时代。发展低碳经济,实行低碳生活,成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和行动。
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各国政府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40%~45%。
你、我作为二氧化碳排放的制造者,要真正实现减排目标,不仅需要政府信守诺言、恪尽职守、有所作为,同时也有赖于你、我承担起责任和义务,将低碳生活身体力行。
让我们跟着《生活小改变,地球好自在(低碳生活书)》,通过一件件生活小事的习惯改变,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减排二氧化碳,全球几十亿人定能聚沙成塔,为防止气候变暖而形成地球环境浩劫,带来最直接的帮助。
就从现在起,只要依循《生活小改变,地球好自在(低碳生活书)》从小处开始,您将发现小小的习惯改变,就能更接近低碳生活,更正确的使用地球资源。
也将发现每个人都有能力来拯救地球。人们要生长、要生活、要享受工业革命的成果,就必然要进行碳排放,这是不可避免的。虽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碳排放量,不像工业排放那样明显而具有规模性,但60亿全球人的碳排放量加起来,却会加剧地球升温和地球灾害形成。同理,如果我们有意识地改变生活方式,减少碳排放,即使每一个人的「低碳」不足以抵挡工业的碳排放,但全人类共同的低碳行动却是有可能减缓人为造成的地球升温。
只要生活小改变,累积起来就有巨大影响力!
2009年的7-9月,全台因节能减碳,总省电度数为9.1亿度,省下的电费共高达20.2亿元,减少排放约578000公斤的二氧化碳。
您知道今天排放了多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吗?
※食用肉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公斤数×13
※多买衣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件数×4.2
※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耗电度数×0.623
※用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用水度数×0.195
※用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立方公尺数×2.09
※用桶装瓦斯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立方公尺数×1.75
※2000c.c小轿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公里数×0.24835
※125c.c机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公里数×0.06278
※乘坐公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公里数×0.039189
PART1 认识节能减碳,地球好自在
低碳生活,理念先行
气候变暖,地球危机四伏
人类活动,地球升温推手
有心用心,关爱地球家园
更新观念,低碳消费
聪明消费
合理消费
正确消费
理性消费
环保消费
低碳生活,五大实用准择
需要什么买什么
避免购买侵权劣质商品
注意商品的使用期限
留意商品包装安全
选购低碳产品
PART2生活小改变,低碳生活真简单
Chapter1食
养成低碳饮食习惯
烹调和家电使用的节能技巧
外出用餐的低碳原则
Chapter2 衣
各式常见环保布料
低碳衣服
旧衣服再利用
要注意衣服中的化学含量
化妆品的选购
鞋类的选购
洗衣有方法
Chapter3 住
低碳建筑,以上海世博会为例
住宅装修的注意事项
装修材料的选择
住宅节能技巧
住宅省水技巧
Chapter4 行
零排放出行
公共交通
汽车
环保与安全
废气的危害
Chapter5 商务
电脑的省电好习惯
低碳列印
纸张精简用
通讯无负担
日常办公的好点子
Chapter6 娱乐
文化休闲也省电节能
文化娱乐最低碳
体育休闲最健康
旅游休闲也低碳
Chapter7 循环利用
少使用化学清洁用品
清洁、保养小窍门
减少废弃,垃圾分类
回收资源,循环利用
废物利用小创意
PART3 低碳生活,全体动起来
Chapter1 低碳宣传
宣传
政府部门
企业
社会团体
社区功能
Chapter2 绿化与碳汇
绿化的意义
绿化造林
城市绿化
购买碳汇
室内绿化
办公室绿化
适宜室内摆设的绿色植物
绿化,以上海世博园为例
PART4附录
附录一:低碳产品的认证标示
附录二:生活碳足迹计算公式
附录三:有关环保的重要日子
附录四:低碳相关名词
附录五:世界地球日的由来
附录六:低碳行动节能减排估算表
这本书,《生活小改变,地球好自在》(低碳生活书),真的像是一股清流,缓缓地流进我原本对环保议题感到有点疏离的心里。我一直以来都觉得,像“低碳生活”这种事情,听起来就很遥远,而且好像需要很多牺牲,所以总是提不起劲去深入了解。但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 作者的文字非常朴实,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感,更像是朋友之间分享生活心得。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描述如何在生活中“聪明地吃”。他不是要大家立刻改吃草,而是教我们如何辨识食物的产地,如何选择当季食材,如何减少不必要的包装。我以前从来没想过,原来我常买的进口水果,背后其实是长途运输的碳排放。这本书让我开始更有意识地去支持在地小农,也更懂得珍惜每一口食物。 在“衣物的消费观”上,这本书也给我很大的启发。我之前总是追逐潮流,不断买新衣服,穿几次就可能被我遗忘在衣橱深处。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一件衣服的背后,其实牵扯了多少的水资源、能源消耗和化学染料。作者鼓励我们拥抱“慢时尚”,去选择那些经典、耐穿的款式,并且学会如何去保养和改造它们。我现在逛街的时候,都会多问自己一句:“我真的需要这件衣服吗?它能穿多久?”这种思考方式,让我觉得自己的消费行为变得更有意义。 “居家节能减碳”的部分,也是我一直以来觉得最难以着手的地方。但这本书用非常生活化的例子,比如如何挑选省电的电器、如何利用回收物制作实用的居家用品,甚至是如何调整家里的灯光使用习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举动,加起来却能产生惊人的效果。我试着在家里实践了一些小改变,比如睡前检查电器是否拔掉插头,或者用废弃的纸箱制作收纳盒,感觉家里不仅更整洁了,也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 这本书最棒的地方在于,它没有把低碳生活描绘成一种负担,而是展现出它所带来的自由和自在。它让我明白,原来通过一些生活上的小调整,我们不仅能为地球减负,更能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这种积极的观点,让我愿意去持续地探索和实践。
评分《生活小改变,地球好自在》(低碳生活书)这本书,说实话,一开始我拿到的时候,以为又是那种空泛的环保口号书,但读下去之后,才发现它完全颠覆了我的想法。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接地气,就像是隔壁邻居在跟你聊天,分享他自己生活中的真实体会。他没有用那些听起来很学术的理论来压迫你,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以及那些在我们台湾随处可见的生活场景,来阐述低碳生活的可行性。 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讲到“食物的旅程”。作者用很形象的比喻,让我们明白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从生产、运输到最后摆在我们餐桌上,中间到底经历了多少碳排放。他没有一味地指责,而是提供了非常实际的建议,比如如何在市场购买当季、在地的蔬果,如何减少剩食。我以前对这些概念只是模模糊糊,看完这本书,我才真正理解到,每一次的消费选择,其实都在为地球投票。我开始更有意识地去支持小农,去选择那些有环保理念的商家。 另外,书中关于“衣物的生命周期”那一段,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们常常为了追求流行而买新衣服,旧的就丢掉,但作者却提醒我们,衣服的制作过程其实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他分享了如何用创意让旧衣新生,比如改造旧裤子变成环保袋,或者学习简单的缝纫技巧来修补破损的衣物。这不仅仅是省钱,更是一种对物品的尊重,一种不浪费的生活态度。我现在觉得,一件衣服穿得越久,越有故事,也越有价值。 “居家节能”的部分,也给了我很多实用的技巧。不是那些大动干戈的装修,而是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习惯入手。比如,作者提到如何正确地使用冷气和暖气,如何利用拖鞋和毛衣来保暖,这些都是我们台湾人冬天或夏天都会遇到的问题。我按照书里说的做,感觉家里确实比以前省电了很多,这不仅是为地球尽一份力,对自己的荷包也是一种解放。 最后,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是,它让我觉得低碳生活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选择,一种更聪明、更健康、更自在的生活方式。它不是要我们牺牲什么,而是让我们重新认识生活,发现原来可以有更好的方式。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远比强制性的规定来得更有力量。
评分《生活小改变,地球好自在》(低碳生活书)这本著作,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成功地将“低碳生活”这个听起来有点宏大且遥远的概念,拉回到了我们每一个普通台湾人的日常。我一直觉得,环保这件事,好像是政府或者大企业的事,跟我这种小老百姓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 作者在书中没有使用什么艰涩难懂的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生活化、甚至有点幽默的口吻,来分享他如何一点一滴地在生活中实践低碳。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饮食减碳”的那一部分。他不是逼着大家立马吃素,而是教我们如何去选择食物,如何去珍惜食物。比如,他分享了如何利用食材的边角料来制作美味的汤品,或者如何辨识不同食材的“碳足迹”。我以前从来没想过,原来我每天吃的便当,里面藏着这么多关于环境的故事。 在“衣物的选择”方面,这本书也提供了非常棒的思路。作者强调“少即是多”,鼓励我们去拥抱“慢时尚”的概念。他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少买衣服,而是教我们如何去挑选有质感的、耐穿的衣物,如何去保养它们,让它们陪伴我们更长的时间。我试着去实践,发现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新衣服,而是对现有衣物的用心整理和搭配。这种改变让我觉得,我的衣橱变得更精简,而我的生活却更加丰富。 “家居生活的巧思”也是让我惊艳的部分。书中列举了许多简单易行的方法,让我们在家中就能实现节能减碳。比如,作者分享了如何利用天然清洁剂来替代化学用品,如何巧妙地利用窗帘来调节室内温度,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小技巧。我照着书里的方法做,不仅感觉家里的空气更清新了,也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开销。 最让我感动的是,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积极的力量。它不是在贩卖焦虑,而是在传递希望。它让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愿意在生活中做出一些小小的改变,就能汇聚成巨大的力量,去守护我们共同的地球。这种赋权感,是我在这本书中最大的收获。
评分这本《生活小改变,地球好自在》(低碳生活书)真的让我感觉好像找到了一本为我量身定做的生活指南!我平常就对环境议题有点关注,但总觉得那些大道理听起来离自己好远,而且实施起来好像也很复杂。这本书却不一样,它用一种非常贴近我们台湾人日常生活的方式,一点一点地教你如何在吃、穿、住、行上做些小调整。 像是关于饮食的部分,作者不是要我们立刻变成全素主义者,而是教你如何聪明地选择当季在地食材,减少食物里程,或者分享了一些简单的蔬食料理食谱,味道都超棒的!我试做了几道,家人也都很喜欢,完全没有“为了环保所以要牺牲美味”的感觉。而且,它还讲到如何减少食物浪费,这真的太重要了,我以前常常买太多东西,最后都放坏了丢掉,看了这本书才意识到这是多大的浪费。 在“穿”的部分,我一直以为减少购物就是低碳,但作者提出了“慢时尚”的概念,教我们怎么去挑选质量好、耐穿的衣服,怎么去保养,甚至是怎么自己动手做些小修改,让旧衣服焕然一新。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衣橱,发现其实很多衣服买了却很少穿,买了不喜欢的更是占空间。现在我逛街的时候,都会多想一下,这件衣服真的需要吗?我真的会常穿它吗?这种改变让我感觉钱包也变厚了,生活也更清爽了。 “住”的部分更是让我豁然开朗!我一直觉得节能减碳都是大企业的责任,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家里的很多小细节就能做到。比如怎么选择省电的电器,怎么利用自然光,怎么回收再利用生活中的物品。我家里也有开始做一些改变,比如定时检查水龙头有没有漏水,把旧衣物拿来当抹布,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加起来真的很有成就感。而且,书里还有一些关于“断舍离”的技巧,让我觉得整理家居的同时,也是在减少不必要的消耗,让生活空间更自在。 至于“行”的部分,这本书给我的启发特别大。我以前通勤都习惯开车,觉得方便。但看完之后,我开始尝试多搭乘大众运输工具,甚至在天气好的时候选择骑脚踏车。一开始会觉得有点麻烦,但渐渐地,我发现坐公车的时候可以看看书,骑车的时候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其实也挺享受的。作者还分享了如何规划一次低碳旅行,这些都让我觉得,原来低碳生活并不遥远,而是可以融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且真的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轻松和自在。
评分《生活小改变,地球好自在》(低碳生活书)这本书,真的像是我一直在寻找的一本“行动指南”,让我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我一直觉得环保离我很远,可能是遥远的北极熊、融化的冰川,跟我每天的生活没什么直接关系。直到我翻开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低碳生活,就在我们台湾人触手可及的方方面面。 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有意思,他不是用高高在上的姿态来告诉你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是用一种非常轻松、幽默,甚至有点俏皮的口吻,和你分享他自己的实践经验。他关于“食物的足迹”的描述,让我印象深刻。他用了很多贴近我们生活的例子,比如买菜、吃饭,来告诉你这些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的碳排放。他没有要求我们立刻变成素食者,而是教我们如何选择更环保的食材,如何减少食物的浪费。我试着去减少外卖的次数,多自己做饭,不仅省钱,也发现自己真的吃得更健康了。 在“衣物的选择”这一块,我更是被狠狠地“敲醒”了。我以前总是觉得,衣服就是要买新的才开心。但作者提醒我们,衣服的生产过程会消耗大量的资源,而且很多快时尚的衣服,质量并不好,穿几次就可能被淘汰。他提倡“慢时尚”的概念,鼓励我们去投资那些质量好、耐穿的衣物,并且学会如何去搭配和保养。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衣橱,发现里面有很多衣服其实根本不适合我,买来只是因为一时冲动。这种改变,让我觉得自己的消费观变得更理性,也更少了不必要的“购物瘾”。 “居家环境的微调”这一部分,也给了我很多实用的灵感。作者分享了许多不需要大动干戈就能做到的节能减碳方法。比如,他教我们如何巧妙地利用窗户的采光,如何选择更省电的电器,甚至是如何用简单的材料来制作居家收纳用品。我按照书里的建议,对家里的灯光和电器做了一些小小的调整,感觉不仅电费有所下降,家里的空气也变得更清新了。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是它传递出来的那种积极和希望。它让我相信,即使是个体,也能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对地球产生积极的影响。它不是一种牺牲,而是一种更聪明、更健康、更自在的生活方式。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而是一个能够为改变做出贡献的行动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