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儿童村的村长阿姨提出了成年礼构想,
将七名村子里十四到十九岁的青少年男女组成了勇士团,
住进「勇士之家」,
以「爱」为宗旨,让大家学习独立生活,并且进行职业性向探索。
过程中有欢笑,有泪水,有愤怒,还有满满的收获和成长,但是也有人选择中途落跑,引发群情激愤......
看他们如何克服自理生活的困难,在挫折体验中越来越成熟,到外面的世界开眼界,才发现样样都是学习,然后渐渐爱上了「觉得自己越来越好的感觉」!
你有多久没有「觉得自己越来越好」呢?
「觉得自己越来越好」的感觉,就是「成长的感觉」,
把这本书献给你,也献给我们的孩子,
原来,我们都有机会让自己长大,
欢迎一起翻开本书,
让我们共享「觉得自己越来越好的感觉」!
本书特色
国际儿童村的村长陈桂绒说:「只是把孩子餵饱、穿暖、让他们上学,真的不困难。但我希望能做一点不一样的,我希望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能真正独立生活。」
她的发心让村子里动起来。不久之后,「成年礼」的草案计画就出炉了。这一深具实验性的活动构想,改变了七个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也让参与其中的所有大人,都跟着孩子一起成长。
无论是为人师长或父母者,亦或是正值青春期的孩子,都可以从本书的欢笑、泪水、冲突、磨合中,看到自己和身边人的影子,其中有值得借鑑之处,有可以启发之处,还有更多同理的感动与正向的鼓舞,提醒我们珍重成长的美好,并且更懂得如何看待成长的意义。
村长 序
施比受更有福
★ 芭蕉之爱的灵感
想为我们的这本《成年礼》写序,但是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今早祷告中,我突然有了灵感,要以一个发生在「成年礼」期间的小故事做开场。
大约四年前,村子开始试种好种的芭蕉,这种芭蕉又Q又好吃,于是就在两年前分植了二十多棵。刚开始收成,只供村子自己吃,并分享一些给村子的好朋友。后来我们搭着「外展中心」的列车开始卖芭蕉。一个週六下午,祷告彼此祝福后,勇士们分成两组,男生女生各一组,拿着漂亮香Q的芭蕉到社区叫卖。
不到一个小时,男生组很高兴的回来了,阿基师二代把芭蕉收入二百元交给我。我疑惑地看着他们,他们争先笑闹着说:「那位全部买的叔叔给我们两百元,我们说手上没有零钱要去换,叔叔说『不用了,就给你们』!」所以他们的收入就从一百八十元变成两百元,而且那位叔叔问还有没有,他想再买一些,可惜已经没有啰!
不久,女生组也回来了,单海把芭蕉收入二百六十元交给我,我同样是满脸不解。不等我问,单海就开始说:「我们卖芭蕉的时候,经过一间土地公庙,看到两位很老的阿公坐在那里,我们就送他们一人一根芭蕉,所以只有二百六十元……」
当时我心中非常激动,给了他们大大的赞美,同时也赞美给我们爱的DNA的神。不管是该收一百八十元,多得了二十元,变成两百元,或是该收二百八十元,少收了二十元,变成二百六十元,奇妙的巧合都让我感动得难以言喻。
施比受更有福,成年礼的学习中,「爱」成为我们首要且最大的目标。我们领受那位叔叔的爱,也把爱给了那两位阿公。
★ 关于台湾国际儿童村
民国五十九年的台湾还非常贫穷,许多外国宣教士来到台湾设立慈善机构,援助困苦的人。我们的儿童村是由来自奥地利、德国、丹麦、英国的宣教士共同设立,土地为国人所捐赠。当时独创的家庭式建筑,则是由欧洲国家捐助兴建,丹麦捐赠三栋,后来陆续扩增到十六栋,最后方的一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十六家」。创办人方济会神父兴建教堂与活动中心,神父每週日会到村子帮村童作主日。
成立以来,台湾各地教会的神职人员、各机关团体和民众不断对村子付出无私的爱,创立的欧洲国家在台友人至今仍持续协助村子。这一切都让我们感激不已。
这份来自世界各地与台湾本岛无私的爱,让村童们得以在充满温暖的环境下成长。早期,我们以收容孤儿与弃婴为主,随着社会变迁,逐渐扩大收容对象,像是家庭遭遇重大变故者,如监护人癌末、精神疾病,导致无法受到照顾的孩子,以及受家暴或父母吸毒酗酒而流落街头的小孩。
★ 外展活动缘起
这些孩子因为缺乏适当照顾与家人互动,因此在身心发展上都落后正常孩子许多。他们进入学校后,通常无法与其他孩子以同样进度学习。当这些孩子长大,即使回到原生家庭或独自生活,通常也很难突破原生家庭的贫穷或生活模式,无法拥有常规性的工作,或是只能从事劳力密集工作。然而,这些孩子真的只能这样吗?
四十年下来,孩子一个个长大,看着他们又回到原生家庭的恶性循环模式,让我们不得不思索这里的孩子该何去何从?我向上帝唿求:「主阿!□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我声嘶力竭的唿求,灵感开始纷纷浮现。
三年多前,我们在村子口进行外展活动,想要达成三项目的:
1.让孩子学习一技之长,练习做些小吃,学习小本经营。
2. 举办义卖活动让孩子直接面对客人,学习良好的服务态度。
3.将心比心,看到弱势的人,免费赠送他们小吃,将我们收到的爱回馈给社区,展现彼此的相亲相爱。
后来我们修建村子里的第一家,成立外展中心,增加义卖的产品项目。因为外展中心的成立,让我们除了原先的劳力密集技能之外,也开始学习创意工作,提高报酬价值,让孩子走出只能从事低技术低报酬产业的命运。这个如办家家酒般的义卖,是全村大小都要参与的活动。
★ 建造属世的生命乐园
后来我又有了新的灵感,我想打破原来混龄生活教学的模式,将年龄较大的七个孩子集合在一起,让他们同步学习技能与爱的功课,这就是成年礼最初的构想。
回想团队刚成立(二○一一年五月三十一日)的第一个月,孩子们每天都有不同的极端状况发生,也产生极端的情绪反应,身为「成年礼专案」的引导者,我们这三名熟女动辄「顺了姑意,逆了嫂意」,天天被这些半大不小的孩子搅得七荤八素。
譬如团队第一次一起去教会主日。主日结束后,三个男生疯着玩篮球,班长则坚持要马上回家。男生完全无视于班长叫唤上车的唿喊声,丝毫不为所动,而另外三名女生身处在两方对峙之间,成为满脸无奈的夹心饼。我则容许这种状况持续半个小时之久,表面上不处理,但心中不断祷告着。第一个月,这种彼此磨合(折磨?)的状况层出不穷,我们三名熟女常常忙着穿梭于孩子们的混战中。
专案的成功,当然少不了很多人的帮助,例如我们的董事长王荣煇及夫人。每当我们要去体验或完成一项活动时,就会去接收董事长的祝福。董事长及夫人总是为我们连结资源或提供宝贵意见,真的是谢也谢不完。
回味着这些时光,心中的甘甜涌流不停,我不断的为孩子们感谢赞美主。我也要告诉孩子们:「我好爱你们。你们好棒。」还有亲爱的伙伴─孩子们心中所爱的Jenny阿姨,晓栴阿姨,谢谢妳们,我好爱妳们。这个成年礼过得好美,好有意义。在游泳池里训练不出游泳选手,游泳选手是来自大海的洗礼。孩子们,谢谢你们磨练我们。
当我们度过了暴风的磨合期,磨出很小的一点点彼此成全、彼此顺服的谦卑心之后,接着进入了与企业的结合,开始进行职业性向探索。很多企业不吝给予我们的孩子学习机会,让我们学做一日农夫、一日厨师、一日接待、一日外务等各式各样的专业,我们把这些感动写在书里面。孩子们的水田叔叔、优镁阿姨、Jack哥哥、阿信哥哥、秀如姐姐、戴叔叔、春樱阿姨、秀慧阿姨、Ruby阿姨、面包师傅、自然屋师傅、NOVOTEL的总经理以及经理和师傅、种姜的叔叔、饰品阿姨、电脑哥哥、美姿美仪阿姨、水饺阿姨、爱修园团队、钢琴田师母、神父、修女,你们的爱,我们无以为报,愿神亲自祝福你们,按神借着运行在你们里面的大力,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乎你们的所求所想。
我顺着一股强烈莫名的感动,把各家比较大的孩子聚集到第十六家来,做一件新事,亲爱的儿童村家人们,这期间,你们大力的成全,让我策划执行「成年礼专案」,我为这种成全的爱向神献上感谢。我爱你们,愿上帝亲自祝福你们。
★ 期许与梦想
这本书所记录的,就是成年礼的过程。成年礼让七名大孩子在技能与爱上同步进行,希望他们将来不仅能帮助自己,也能帮助家人与周遭的人。
成年礼之后,希望孩子们能找到自己的兴趣,并且发展专业。期望未来村子具备让孩子能够自立工作的场域,让他们落实兴趣与所长。希望他们有能力爱自己与爱别人,破除原生家庭的限制,开创属于自己丰盛的人生。
★ 永远的祝福
末了,我要做一个祷告—
亲爱的主耶稣,谢谢□六年前把我从死亡中救了起来,我现在活着,就是一个神蹟,愿感动我的灵,加倍感动看这本书的所有人。人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神的灵方能成就大事,圣经说□的灵在我身上,□用油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人,宣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疾病的得医治。主啊!我就是靠着□得医治、得释放,我不致灭亡,仍要存活,为了见证主耶和华的美妙作为。谢谢□在我身上显神蹟,我爱□,耶稣,阿们。
陈桂绒
作者序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失落的社工员
二十年前,我是一名中途之家的社工员,也因为那份工作而认识了国际儿童村村长陈桂绒。当时,我们一起参加在职训练,印象中并没有太多交谈,就是彼此认识而已。
训练结束后的一年,我带着失望、挫折和机能性胃炎离开当时工作的中途之家,也离开了社会工作。那时,我觉得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再回去当社工员了,因为那是一份会让人经历完全的挫折与心碎的工作,而我真的承受不起。
我的最后一个案主(十五岁),在我决定要离开时,二度与电话交友中心认识的男子怀了小孩。由于前一次堕胎发生在不久之前,因此这一次她决定要生下腹中的孩子。我在电话那一头听到同事述说这个消息,坐在椅子上痛哭起来,完全不知道自己在中途之家的工作价值何在??
我无法再看到这位案主,因为我对她有很多不满和怨恨,也无法接受她没有学乖,并且还爱着那个两次让她怀孕却逃之夭夭的男人,但我知道自己不能将这种怨恨归咎在她身上,而这种情绪使我得了机能性胃炎,医生知道我的工作以后劝我转行。
在我离职之前,机构的督导非常平静地告诉我:「妳的价值并不在于不让她们怀孕或不再从娼,而是让她们相信世界上还有人愿意这样爱她们……」当时的我听到这些话完全没有感动,或许有那么丁点的安慰,但是并不足以治好我的胃炎。离职后,我有长达九个月过着看病吃药的生活。
★ 案主的回馈and伤口的唿唤
转行的过程遇到许多贵人,搭上了当时最热的网路风潮,成为首屈一指的网路公司旗下一员,从事网站制作,社会工作对我来说已经是非常遥远的记忆。
有一回,我在充满科技感的办公室接到一通不知名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声音虽然很熟悉,却完全没办法忆起。「刘姐,我是小美,中途之家的小美,妳还记得吗?」最后一个案主在我已经完全转行的时候出现了!
小美告诉我,她找我很久,她说一直想要谢谢我当年对她的照顾,现在她已经嫁作人妇,刚刚生了一个可爱的宝宝。事隔十多年,同样地,我坐在椅子上大哭,完全说不出话,似乎依然能感受当年心中对她的不满。
成为一位网站制作人,让我过着不虞匮乏的生活,但心灵上的空虚却并未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填满。我在心中祈求上苍,请带我走到「能让我踏在土地上的道路」。就在那时,我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再度遇到刚从大病中康复的陈桂绒村长,直觉告诉我,我要去儿童村说故事,因为我喜欢说故事,也很擅长说故事,而我也相信听故事会让孩子快乐,我想要做让自己快乐,也让别人快乐的事情。
★ 谢谢你们疗癒了我
成为说故事阿姨是很快乐的事,每个月为村童挑选故事书,在家里把故事书看很多很多遍,模拟这故事要怎么说。每个月第二个週六下午到村子,村童看到我总是会问:「今天要说什么故事?」看到他们的笑容和期待的眼神,我知道我来对了。
二○一一年六月,我应村长邀请参加成年礼专案,在专案进行四个月之后,我除了感受到满满的爱与感动,也终于领悟到自己从来都不曾领会的宝贵道理:
单纯地做一个陪伴者,单纯地付出,尽力保持觉醒状态,让自己和别人都轻松自在做自己,就可以让生命长出属于自己的力量。
成年礼专案的美好经验让我发现,二十年前担任社工员时,我太过用力想要改变别人,以证明自己工作的价值,这使得自己和别人都承受极大的压力,其实是对生命缺乏信任的反应与挣扎。谢谢成年礼的勇士们,你们的勇敢与爱疗癒了阿姨心中多年的伤口。
这是一本能让你在阅读过程中,不自觉地屏住呼吸,眼睛紧紧盯着纸面的书。它以一种我从未想象过的方式,将童年的奇思妙想与成长中的阵痛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故事主角的旅程,与其说是一场冒险,不如说是一次灵魂的蜕变。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于“蜕变”这个概念的描绘,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华丽转身,而是充满了挣扎、犹豫、甚至痛苦的内心搏斗。书中的许多情节,虽然发生在奇幻的世界里,却有着现实般的情感共鸣,让我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也对未来的自己有了新的期待。作者的文字功底极佳,无论是宏大的场景描写,还是细腻的人物心理刻画,都恰到好处,仿佛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我脑海中展开。我能感受到字里行间流淌着的那份真挚与热忱,它激励着我,即使面对未知的挑战,也要勇敢地去探索,去成长。读完这本书,我仿佛也完成了一次小小的“成年礼”,对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对生命的韧性有了更深的敬畏。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开篇就深深抓住了我。那种扑面而来的奇幻感,以及主人公身上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立刻勾起了我早已尘封的童年梦想。但随着故事的深入,我发现这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冒险小说,它更是在用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触及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的困惑和挑战。书中的“奇幻”元素,并非只是为了点缀,而是成为了推动角色内心成长和自我发现的关键。我尤其欣赏作者对“过程”的刻画,无论是毛毛虫挣扎破茧的艰难,还是蝴蝶初次振翅的羞怯,都被描绘得无比真实,让我仿佛身临其境,体会到那种从弱小到强大的蜕变是如何炼成的。它让我看到了,真正的力量,往往蕴藏在最不起眼的开始之中,需要耐心、勇气和坚持去发掘。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它将一种近乎史诗般的宏大叙事,与一种非常贴近读者内心感受的细腻描写相结合。我很少能在一本书里同时感受到如此强烈的情感冲击和逻辑严谨的故事线。作者对于情节的设置,充满了出人意料的转折,但又合乎情理,让人在惊叹之余,又不禁为主角的命运感到牵挂。我喜欢书中对于“未知”的探索,它并非仅仅是为了制造悬念,而是借由这种探索,引出了主角内心深处的力量和勇气。那些充满象征意义的场景和元素,更是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丰富的解读空间,让我反复回味。它让我明白,即使面对看似无法逾越的障碍,内在的力量才是最可靠的支撑。这是一本能让你在阅读过程中,思考很多,感受很多,同时又欲罢不能的书。
评分我被这本书所构建的那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深深吸引了。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奇幻故事,更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寓言,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探讨着关于成长、关于自我认同的深刻议题。书中的角色,尤其是主角,他们的成长轨迹让我感同身受,那种从懵懂无知到逐渐清晰自我、认识到自身潜能的过程,充满了挑战与惊喜。作者在描写角色内心世界的变化时,显得尤为出色,那种迷茫、失落、以及最终找到力量的转变,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让我不禁为他们的命运捏一把汗,又为他们的进步感到欣慰。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变化”的态度,它并非总是美好的,有时伴随着痛苦和不舍,但最终,这种变化却带来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强大的生命力。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了“长大”的意义,它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勇气,也需要接纳。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它打破了我对于奇幻文学的固有印象,将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融入到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故事中。我一直觉得,伟大的故事,不仅仅是讲述一个精彩的情节,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引发读者对自己人生的反思,而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主角的旅程,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每个人在面对成长、面对选择时的迷茫与勇气。作者对于“变化”的描绘,并非仅仅停留在表象,而是深入到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现了那种内在的成长如何驱动着外在的改变。我特别喜欢书中传递的那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它告诉我,即使曾经渺小,即使经历风雨,最终也能够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美丽。这本书,值得每一个渴望理解自己、探索生命的人去阅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