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是不想告别的聚会

唐诗是不想告别的聚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诗经是一枚月亮》系列作品
全书精选为人熟知的唐诗篇章,共分四章,精选导读
从历史故事、文章修辞结合当今电影、华文创作,讲至个人评点,古典与现代兼具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看张若虚如何仅凭《春江花月夜》,就「以孤篇压倒全唐」,稳居诗坛大家的地位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看朗月浊酒谪仙人李白如何《将进酒》,让世人仰视清高孤傲风采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足以想像往事是怎样让人魂牵梦萦,情肠百结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赞叹杜甫《旅夜书怀》的同时,我们惊讶于古今情感的相似相通,齐声慨叹「古今一也!」

  唐代是我国诗史上的黄金时代,各体诗歌全面成熟。三百年间,诗才辈出,作品繁多,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风格各异;诗坛上万紫千红,百花争艳。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而许多伟大的作品,则又是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合的典范,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

  作者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对唐诗的独特理解,她笔下的唐诗,变成了可知可感可触的现实存在,细细体会其文字深处的情感、意趣和纹理深处的优美、芬芳,或如品香茗而齿颊留芳,或如饮美酒而微醺陶然,或如沐甘泉而神清气爽。

作者简介

郭梅

  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生在钱塘,求学沪上,从教多年,桃李和文友加起来遍及天下。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特聘评论家,杭州市优秀作家。2006年获第二届“孟郊奖”全球华语散文大赛二等奖。应约在北京、杭州、深圳、昆明等地的报刊上开设专栏,颇受编辑和读者好评。已出版随笔集、评论集、小说等着作20余种。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天淡云闲今古同

静夜思──《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远离尘嚣──《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明月清浅──《白石滩》王维
朗月浊酒谪仙人──《将进酒》李白
半轮秋月忆平生──《峨眉山月歌》李白
酒里干坤大,月下孤寂长──《月下独酌》李白
星夜的孤独──《旅夜书怀》杜甫
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韦应物
悲悯的心──《观刈麦》白居易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柳宗元
期待和渴望──《闺意献张水部》朱庆余
彼岸的风景──《天上谣》李贺
沉默的骏马──《马诗》李贺
天淡云闲今古同──《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杜牧
千首诗轻万户侯──《九日齐山登高》杜牧
二十四桥明月夜──《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贫女》秦韬玉

第二章 桃花依旧笑春风

心有灵犀不点通──《听筝》李端
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崔护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菊花》吴履垒
锦瑟.无题──《锦瑟》李商隐
听听那雨声──《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李商隐

第三章 却原来(女宅)紫嫣红开遍

云想衣裳花想容──唐诗与唐诗中的美人
那时花开──《听张立本女吟》高适
流水轻舟落花羞──《江南曲》储光羲
却原来(女宅)紫嫣红开遍──《相思怨》李冶
红叶是良媒──《题红叶》韩氏
青青翠竹,清清我心──《酬人雨后玩竹》薛涛
东边日出西边雨──《竹枝词二首》(其一)刘禹钖
蜻蜓飞上玉搔头──《春词》刘禹钖
水云间──《离思》元稹
秋夕.浮沤──《秋夕》杜牧
无处安放的美丽──《赋得江边柳》(一作《临江树》)鱼玄机
只想和你一起种胡麻──《怀良人》葛鸦儿

第四章 两心喜相得

大唐时世妆──《时世妆》白居易
两心喜相得──《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孟浩然
海日生残夜──《次北固山下》王湾
人生.参商──《赠卫八处士》杜甫
父爱如山──《送杨氏女》韦应物
母爱的光辉──《游子吟》盂郊
家有儿女──《幼女词》施肩吾
何处话凄凉──《行宫》元稹
美人远嫁泣西风──《赤壁》杜牧
可怜金谷坠楼人──《题桃花夫人庙》杜牧

图书序言

心有灵犀不点通
──《听筝》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这是唐代的大历年间,是在皇帝宠溺的刁蛮公主昇平的府中,虽然处处错金缕彩,虽然日日声色歌舞,虽然那纤纤玉手日日拔着筝弦,却难得驸马都尉郭暧的倾耳一听和展颜一笑。并非这如仙音般的筝鸣不好听,并非这金光闪闪的筝儿不亮,并非这如玉纤指不柔美,而是驸马不敢放肆──人人都知道,当今皇上的爱女,独孤皇后所出的昇平公主,有多么盛气凌人,有多么霸道。她连公公郭子仪,这位平息安史之乱的挽唐室于既倒的大功臣,都不放在眼里。公公的大寿,居然摆起公主的架子,拒不出席。让郭暧这在万马军中纵横的七尺男儿在兄嫂面前丢尽脸面。驸马爷被公主逼出来的轻轻一巴掌,把不怕安禄山史思明这些乱贼的汾阳王郭子仪都吓得不知所措,只好捆着儿子上殿请罪。这幕打金枝的闹剧,连唐代宗都哭笑不得。据民间传说,中国的目连戏,就起源于郭子仪巧妙教育儿媳的一番苦心呢。

离开沙场,成了驸马都尉,环境的变化使赳赳武夫郭暧居然在家中广开宴席,结交文学之士。年轻英俊、初出山林的李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入驸马府的。李端的老师是当时着名的诗僧皎然,李端虽然深得老师的诗文真传,但在处世观上,显然无法认同老师甘于青灯古佛、超然世外的态度。李端这本来隐于山林的洁白云朵,随着唐皇室对文人的再一次尊崇,飘入了汾阳王的幼子、皇帝的宠婿郭暧的府中。

李端是唐代宗大历年间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是他在达官显贵前的出色表现令他赢得了「才子中的才子」的令誉。李端在驸马府的初次露脸就才惊四座。他写的《赠郭驸马》一诗,举笔流金,尽显皇家富贵,令新婚的公主和郭暧极为欣赏,将李端待为上宾。这使得同是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心中酸熘熘的不舒服,钱起认为,这是李端事先准备好的,并不算什么,如果李端真有才华,就要以他的「钱」字为韵脚再作一首。结果李端似乎真有七步之才,须臾之间,便作了一首七律,虽然其中的内容也无非是攀附权贵之意,但是语句清丽脱俗,用意委婉,令钱起自叹弗如。同时也让公主和郭暧大喜,赏了不少金帛。从此他就成了驸马府中的座上嘉宾。

李端频繁出入驸马府,他不但风度翩翩,而且谈吐彬彬有礼,为人风流潇洒,一时成为驸马府中出入宾客的形象代表。驸马府中有许多歌伎舞伎乐伎,其中亦有许多姿容绰约,色艺双绝。但是公主兇悍,驸马自经「打金枝」一役,这位二十来岁的少年将军也不复往日的勇勐冲动,态度变得温和,行动变得退缩。这些驸马府中的艺伎非常清楚,公主正年轻,又是代宗独孤皇后的爱女,这绝对不是她们得罪得起的。

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演艺事业跟今天一样兴旺发达,但是从事演艺事业的女性基本上没有独立人格,不是在教坊中献艺,便是依附于某些权贵。显贵家中的艺伎,有些姿容的,多半沦为主人或者其他显贵的玩物,她们既无选择自由爱情的权利,更无保持自己独立人格的能力。既然是依附富贵权力而生,自然也就成为富贵权力微不足道的牺牲品。驸马府中的艺伎,她们也许曾经对驸马有过许多期许,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欣赏,希望能够脱离乐籍,即便不能作为如夫人,只是一个低级的侍姬,如果有一男半女,能过上安稳满足的生活,对她们而言,也许就比这日日卖笑的生活要强出许多了。然而跟公主争夺宠爱是最不明智的,一旦失败,失去的也许不仅是目前拥有的生活,还很可能是她们的生命。在寄希望于驸马无望的情况下,很自然的,为了自己将来的生存,为了不老大嫁作商人妇,为了不成为天涯沦落人,她们只有选择第二种途径,博一把,在来往宾客中,希望有人能青睐自己,希望驸马能够成全她们,而称得上才貌双全的李端,可能就是诸多艺伎们所关注的对象。

镜儿是诸多乐伎中的一个,她长得姿色绝代,且弹得一手好筝,在众艺伎中,她自许甚高,一般的那些附庸风雅低级庸俗之徒,她是看不上的。但是如何又能知道,这些来宾中,尤其是那位李公子,不是绣花枕头烂稻草呢?有了,就借自己手中的玉筝吧。听说,那些真正的诗人也都是极有品味的音乐欣赏家,有些甚至自己就有极高的乐赋,比如最让乐伎们津津乐道的就是玄宗初年,那位白衣如雪的翩翩少年王维,凭着一曲《郁轮袍》,曲惊四座,令太平公主,那个见多识广的女人,叹为听止。如果这位李先生真有才,他应当能够听出自己乐曲中的错处吧,镜儿想。
聪慧的镜儿轻轻地拨着筝弦,不知不觉,筝声未起,却又想到三国时东吴年轻英俊的将领周瑜,他不仅有着出色的军事才能,而且还有文艺才华,特别是他精通音律,当他听到人奏乐出错时都要回头一顾。不知道这位具有周郎外貌的李公子,是不是有着周郎一般的灵性,会对自己回头顾盼呢?就把一生的幸福,押在这错误的筝曲中吧,如果他不觉,那么他不过是个空有其表的绣花枕头,如果他发现了,那么,他就是我意中的顾曲周郎,但愿他注意我,他走近我。这样,既不是我主动背叛驸马,又能够给自己的未来创造一个良机。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