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入门的第一本书
对于刚接触佛法的有心人,本书有助于领悟佛法的深刻内涵,正信而不迷信;对于已经入门的实修者,也可以借此机缘,自我检视,弥补基础学识之不足,梳理佛法之精义,进一步扎实修为。 作者蒋维乔先生同时具有学者和修行者双重身份,因此,能更好地以理性、客观的角度来谈佛学与佛教。
本书从佛学的定义、佛学和学佛的区别、佛教的成立开始讲起,介绍佛教的历史、教理、经论,并讲述了佛家的修行方式——戒定慧、禅观、念佛及持咒等,内容丰富浅显,易于领会,是佛学界公认的普及读物中的绝佳版本。读之,可快速地直达核心,了解佛教的整体概貌。
作者简介
蒋维乔(1873 ~ 1958)
字竹庄,别号因是子,江苏武进人。着名教育家、养生家。早年致力于教育事业,曾任教育部秘书长、江苏省教育厅厅长、东南大学校长等职。后皈依谛闲大师,法名显觉,成为虔诚的佛教徒。后又亲随太虚大师学习因明学。
主要着作有《因是子静坐法》、《中国佛教史》、《废止朝食论》、《世间禅》等。
例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甚么叫做佛学
第二节 研究佛学怎么样下手
第三节 佛学和学佛要分清楚
第二章 佛教的背景和成立原因
第一节 佛出世前印度思想界
第二节 佛出世前印度的社会
第三节 佛教成立的原因
第三章 释迦牟尼史略
第一节 释迦成道以前的状况
第二节 释迦成道的时期
第三节 释迦的转法轮
第四节 释迦的入涅槃
第四章 佛教的立脚点和基本教义
第一节 佛教的立脚点
第二节 佛家的教法
第五章 释迦灭度以后弟子结集遗教
第一节 第一次结集
第二节 第二次结集
第三节 第三次结集
第四节 第四次结集
第五节 大乘经典的结集
第六节 秘密经典的结集
第六章 佛教在印度的盛衰
第一节 小乘佛教的分裂
第二节 大乘佛教的发展
第三节 大小两乘的分别
第四节 印度佛教的衰颓
第七章 佛教传入中国的状况
第一节 佛教东传的时期
第二节 历代的译经事业
第三节 各宗的次第成立
第八章 《大藏经》的雕刻
第一节 国内雕印的《大藏经》
第二节 国外雕印的《大藏经》
第九章 佛教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佛教大体的研究
第二节 佛教历史的研究
第三节 佛教教理的研究
第四节 经论的研究
第十章 佛家的修行方法
第一节 戒、定、慧三学
第二节 禅观
第三节 念佛
第四节 持咒
第十一章 结论
全书的旨趣
附录
附录一 佛学大意
附录二 佛教浅测
附录三 五蕴大意
附录四 孔子与释迦
最近在朋友圈里看到不少朋友在讨论关于“正念”和“冥想”的话题,让我对这些能够带来内心平静的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一直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了,压力太大了,如果不能找到一种方式来疏导,很容易就会被压垮。恰好在这个时候,我收到了《因是子佛学入门》这本书。拿到书的那一刻,我被它的设计所吸引,封面上那种素雅的风格,传递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让我忍不住想要立刻翻阅。 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在于,它并没有直接给我灌输太多关于佛陀的生平事迹或者寺庙的建筑风格,而是从一些非常生活化的角度切入,比如如何认识自己的情绪,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看待顺境和逆境。作者的文字就像一股清流,缓缓地流淌进我的心里,让我感到非常舒缓。我一直以为佛学是很遥远的,没想到它其实就蕴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等待我们去发掘。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缘起”的阐述。作者用非常浅显易懂的例子,解释了万事万物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道理。这让我对很多事情有了新的认识。过去我常常会把很多事情的发生归结于个别的因素,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开始明白,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一切皆有因缘”的智慧,让我看待问题的时候,能够更加客观和全面,也更能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我发现,《因是子佛学入门》在讲解佛学概念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指导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比如,书中提到如何通过观察呼吸来觉察当下的念头,如何用慈悲心去对待自己和他人。这些练习虽然简单,但却非常有效。我尝试着在日常生活中去运用这些方法,虽然有时会忘记,但总体而言,我感觉到自己的情绪变得更加稳定,与他人的沟通也更加顺畅。 我真心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佛学感兴趣,但又觉得无从下手的朋友。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友善的入门途径,让你能够轻松愉快地了解佛学的精髓,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位良师益友,能够指引你走向内心的平静与智慧。希望这本书也能像它给我的感觉一样,带给你一份安宁与启迪。
评分作为一名在台湾土生土长的平凡上班族,我每天的生活都充满了各种挑战和压力。我常常在想,除了努力工作,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来让自己活得更舒心、更自在一些?无意中,我看到了《因是子佛学入门》这本书,它的书名就有一种吸引力,仿佛能为我指点迷津。迫不及待地买回来,我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答案。 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它不像很多佛学书籍那样充斥着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口语化、接地气的方式来阐述佛陀的思想。作者好像一位老朋友,坐在你身边,用最真诚的语气,与你分享他对人生、对宇宙的理解。我最喜欢的是,作者在讲解佛法的过程中,总是会穿插一些他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这让内容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容易让我们产生共鸣。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苦”的解读。作者并没有回避人生的痛苦,而是深入地分析了苦的来源,以及我们如何能够超越苦。他强调,苦并不是人生的全部,而是一种可以被理解和转化的体验。这种观点让我感到一种释然。过去我常常对人生的不完美感到沮丧,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开始明白,即使在苦难中,我们也能找到成长的力量。 《因是子佛学入门》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佛学的理论知识,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活出智慧”的实践指南。作者在书中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方法,比如如何培养感恩之心,如何面对分别心,以及如何放下执念。我尝试着在日常生活中去运用这些方法,虽然有时会遇到困难,但总体而言,我感觉到自己的心态在慢慢地发生改变。我变得更加懂得珍惜当下,更加懂得宽容和理解。 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人生感到困惑,希望找到内心平静与力量的朋友。它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让你看到一个更广阔、更美好的世界。这本书,就像一座灯塔,在迷雾中为你指引方向,让你不再迷失。我希望它也能带给你同样深刻的感受。
评分《因是子佛学入门》这本书,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在书店一角瞥见的。当时我并没有立刻下手,只是觉得书名有种古朴的亲切感。最近的生活节奏有点快,总觉得心绪不宁,便想着找点东西来沉淀一下。于是,我又回到了那家书店,这次,我毫不犹豫地将它从书架上取了下来。 翻开书的第一页,一股淡淡的书卷气扑面而来,纸张的触感很舒服,不是那种光滑得发亮的现代印刷品,而是带点哑光的质地,仿佛能感受到岁月沉淀的痕迹。书的排版也很清爽,没有过多的花哨装饰,文字清晰,读起来很舒服。虽然我不是佛学领域的专家,但从书名“佛学入门”来看,就知道它应该是为我们这种初学者准备的。我最看重的是,作者是否能用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把佛学中那些看似深奥的道理讲清楚。我希望这本书能带领我,一步一步地认识佛教,了解佛教的根本思想,而不是被那些复杂的名词和经文吓退。 我一直对“因是子”这个名字感到好奇,总觉得背后藏着一段故事。这本书究竟是如何诠释“因是”这两个字的呢?是关于因果的道理,还是某种修行的方法?我希望作者能深入浅出地解释这些概念,用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例子来阐述,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毕竟,佛学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能指导我们生活的智慧。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看到,佛学是如何与现代人的生活相连接的,它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实际的帮助,解决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困惑。 我曾经尝试过阅读一些佛学书籍,但很多时候都因为过于晦涩难懂而半途而废。这次选择《因是子佛学入门》,是因为我听说它在佛学界有着不错的口碑,很多初学者都从中受益。我特别期待作者能够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带领我们走进佛学的世界。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慢慢深入,让我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佛学认知体系。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发我们的思考,让我们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台湾这几年对心灵成长和传统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我很高兴能看到这样一本能够连接古老智慧与现代生活的书籍出现。我希望《因是子佛学入门》能够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们能够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学习如何面对人生的起伏。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给我启发,让我对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并能从中找到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智慧的生活态度。这种感觉,就像在纷繁复杂的都市中,寻找到一处宁静的港湾,能够让我们获得内心的力量和方向。
评分最近台湾的空气质量常常不尽人意,让人有点提不起精神。我常常在想,我们忙碌的生活,到底是为了什么?每天在办公室里埋头苦干,回到家又被各种琐事缠身,好像永远没有喘息的空间。偶然间,我在网路上看到有人推荐《因是子佛学入门》,说是可以帮助人找到内心的平静。一开始我有点犹豫,因为我对佛学知之甚少,总觉得那是一种很遥远、很深奥的东西。但是,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态,我还是把它买回来了。 收到书的时候,我发现它的封面设计非常朴素,没有太多浮夸的图案,反而给人一种沉静的感觉。翻开书页,字体大小适中,排版也很简洁,读起来不会觉得眼睛疲劳。作者的文字风格非常温和,就像一位长者在娓娓道来,一点一点地引导你进入佛学的世界。我最喜欢的是,他没有用太多复杂的术语,而是用了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听到的比喻来解释佛陀的教诲。这让我觉得,原来佛学并没有那么难以理解,它其实离我们很近。 这本书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不仅仅是在讲道理,更是在教我们如何去“感受”。比如,作者在讲解“无常”的时候,并没有只是枯燥地分析概念,而是让我们去观察生活中的种种变化,从一片落叶的飘零,到人生中每一个阶段的更迭,让我们在感受中体会无常的真谛。这种方式,比单纯的理论说教更能触动人心。我感觉,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开始学会去关注自己的内心,去体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不是一味地被外界的喧嚣所裹挟。 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烦恼”这个主题时的角度。他并没有让我们去压抑自己的烦恼,而是教我们如何去理解烦恼的根源,以及如何用智慧去化解它。这对于身处压力之下的现代人来说,无疑是一盏明灯。我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感到焦虑,觉得做什么都不顺心。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开始尝试用一种更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这些事情,不再那么纠结和执着。虽然这还需要一个过程,但我能感觉到,自己内心的平静正在一点点地增加。 总体而言,《因是子佛学入门》是一本非常适合普通读者阅读的佛学入门书籍。它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用最真诚、最贴切的语言,与我们进行心灵的对话。我推荐这本书给所有感到迷茫、希望找到内心平静的朋友。它或许不能立刻解决你所有的烦恼,但它一定能给你一个全新的视角,让你看到生活的光明面,并拥有面对困难的力量。
评分最近几天,台湾的天气一直阴雨绵绵,感觉心情也跟着有些低落。我一直渴望找到一种能够让自己内心更加平静,更能面对生活中种种不如意的方式。偶然间,我听朋友说起《因是子佛学入门》这本书,据说内容非常精彩,能够帮助人提升心灵的层次。抱着好奇的心态,我立刻入手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雅致,没有过多的修饰,却散发着一种沉静的魅力。打开书页,一股浓郁的书香扑鼻而来,让我瞬间感到放松。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深厚,但他却选择了用一种极其朴实、真挚的语言来叙述。他仿佛是一位慈悲的长者,用他的人生智慧,慢慢地引领着读者去探索佛法的奥秘。我特别欣赏他在讲解佛学概念时,所运用的那些生动形象的比喻,让原本抽象的理论变得触手可及。 书中关于“空性”的阐释,让我受益匪浅。我一直对“空性”这个概念感到非常困惑,觉得它过于深奥难懂。然而,作者通过对生活现象的细致观察和深刻剖析,将“空性”的道理娓娓道来。他让我明白,“空性”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指事物没有独立的、永恒不变的自性,而是依赖于种种因缘而生灭。这种理解,让我对世界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我不再执着于事物的表象,而是开始去体悟其本质。 《因是子佛学入门》不仅仅是一本佛学著作,更是一本关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与世界和谐相处的生活哲学。作者在书中提倡一种“活在当下”的生活态度,他教导我们如何去觉察自己的念头,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用智慧去化解烦恼。我尝试着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这些方法,虽然还不能做到完美,但我能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平静和从容。 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渴望提升自我、追求心灵成长的人。它就像一位智慧的导师,能够帮助你拨开迷雾,找到人生的真正意义。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次阅读体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对生命的深刻探索。希望它也能带给你同样的感悟和启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