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角度的思维解读现代艺术的多面性
以独特的观点,解析现代最具影响力的三十位艺术家
解码康丁斯基的抽象思维、感受卡萝自我分析的心跳声
迫近杰克梅第的存在主义、漂浮于马格利特的超现实世界
二十世纪以降的现代艺术家,创作往往出于哲学思维,他们的创作是个人与社会、宇宙万物间的作战与对话。有发自肺腑的吶喊,有沉痛的唿吁,有时是实验,有时是游戏。
社会事件深深地烙印在艺术家的作品中,现代艺术也塑造了今日的社会。作品中展露了人文思潮的演变、个人与社会间的对抗、人类自我挖掘的深度、人类对自我存在的省思。
认识现代艺术,是一趟现代人类自我认识的旅程。
不同于一般美术史的书写方式,作者跳脱线性的时间轴,以长年浸淫于艺术史所淀积的私观点,精选现代三十位最具影响力的画家、雕塑家、行动艺术家,加以介绍。杰克梅第、培根、康丁斯基、卢梭、卡萝、克利、高更、马格利特……没有一位不冲击你的大脑,没有一位不震撼你的心灵,没有一位你可以忽视。
作者简介
魏尚河
1973年生,1995年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学习装饰绘画。2002年与渣巴发起成立「histry」(他尝试)艺术小组,histry拍摄影像作品《甘肃》。2003年《甘肃》参加北大在线新青年主办的「京西何兮」展、「中国首届纪录影片交流周」。艺术评论散见《天涯》、《江苏画刊》等刊物。
在乡村──代序
杰克梅第 .消失,出现
莫兰迪 .最终之物
基佛 .废墟下的悲剧和再生
纽曼 .呈现,自我呈现
培根 .培根的面孔很「荒诞」
马哲威尔 .《西班牙共和国輓歌》
康丁斯基 .抽象的甦醒之路
波克 .绘画实验的魔术师
罗斯科 .元素,能量,内心的戏剧
波依斯 .死兔子和荒原狼
马谛斯 .享乐主义者的色彩深渊
基亚 .杂交之后……
孟克 .第一个进入现代地狱的人
席勒 .彻底裸露的颓废主张,与你对视
托马斯 .对记忆的知觉
莫迪里亚尼 .适度夸张的绘画程式
卡萝 .画笔下的自传编年史
德.库宁 .它很微弱、很微弱,这就是内容
卢梭 .现实逃脱术.童话
霍普 .窥视或一瞥:寂静无名的空间
克利 .我与线条携手同游
达比埃斯 .把艺术变成人类的支柱
马格利特 .错误的镜子
高更 .激情的原始唿唤
布拉克 .立体主义的验证者
佛洛依德 .看见禁欲主义的样子
塔马尤 .色彩节奏,诡谲情绪
德尔沃 .哑剧的声音
夏卡尔 .他心里真的有个天使
帕雷迪诺 .镶嵌慕古情结
哈林 .涂鸦,符号,秩序
杜象 .迷恋机器,消除视觉享受
蒙德里安 .方格子:水平与垂直
李希特 .照片和绘画有何区别?
附录:画家小传
代序
在乡村
写这样一本书,比我预想的要困难得多。好些时候,有限的理解力就会被抽空,那一刻,我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微弱。书中我喜爱的画家、雕塑家和行为艺术家,他们有的影响了我,并改变着我。从某种角度来说,本书是向卓越的艺术家及其作品的致敬,也是一种自我清理。
当我尝试着进入他们的作品时,我更加懂得了一个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所需要的耐心、不断地自我折磨、专注的力量和无名的持久性。我努力接近绘画的「语言」,而事实是当我开始写作时,文体已经消失为零。我只好老老实实地去写,尽可能写得平实、准确、充分和深入,尽量去获得自己可能有的独立的声音。这有多难啊!
以前我和朋友萨莎讨论过关于文体的话题。她和我一样,都喜欢瓦尔特.本雅明的批评文体,以至于我甚至去模仿他,然而却失败了。每个人都有其特定的思维方式、发音,最后这形成他们特有的语调、气味、声音和气质。萨莎也想在她的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写作中,构建自己的个人文体。而我在本书中已和我的理想暂时告别了,我能去抓住的只能是:存在于图像世界中最基本、最核心和最动人的部分。
今年春天,我在北京郊区的一个村子里,开始写这本书。我喜欢那村子的名字:坨堤。这是一个纯粹的乡村,有时我外出散步,走不了多远,就会出现满眼的麦田、玉米地、有鱼的荷塘、各种树木,以及劳作的农民。有时我走得很远,一个人转悠着,空气清新得很,一种充实的虚空和自由浸透了我;或者骑着自行车,经过清幽的树林,来到小河边。河上有一座桥。羊群在岸边低头啃草。我记得那天,天空通透,我还向放羊的妇人打听时间,我一点都不孤独。
4月和5月,喜鹊时不时地翻飞在菜园子上空,或站在香椿和枣树上叫着,让人舒服。晚上,周围的田野里,青蛙们在清唱,夹杂着邻居的鹅,它们的声音并不吵,相反,带给工作一天的我,十分安静、享受的夜。坨堤在白天也是安静的,甚至是安详。
一天,一条小蛇在房子的门口突然出现,不足一尺长,沈默、优雅,阳光下,它是金黄的。它小小的眼睛瞅了我几下,便窜似的滑入墙壁的洞穴。我没有害怕,它给我平静的生活带来一些意外,短暂却记忆犹新。偶尔,不知谁家的白猫在菜畦间踱步,拉屎,而后用爪子抠起碎土,将其埋掉。又一日,有只黑猫却像贼一样,一看着我从门口掀起帘子,正往出走,它便利索地从菜地飞到屋顶,并回头看我一下,就不见了,给我留下一个悬在半空的问号。
6月的院子,各种昆虫开始在菜地里起舞,很美。我用瓶子收集了许多昆虫:肥胖的黑蜜蜂、细腰的黄蜂、蝴蝶、其他小甲虫和蜻蜓。这使我想起小时候,我的手老被蜜蜂蜇一箭,最简单的办法是用鼻涕涂在肿起的指头上,可以暂时止疼。这个瓶子似乎就是我触手可及的童年,一次进城,我把瓶子送给了一个人:我觉得她应该拥有我的乐趣。
夏天的城市和冬天一样荒凉。有时写得并不顺利,这便有了去乡间游荡的情形。好多个夜晚,我坐在窗子前,抬头就会看见几只紧贴在玻璃上的壁虎,发白的肚皮对着我:正伺机捕捉不远处的蛾子。过两天,就立秋了。现在,院子的菜架上吊着长长的丝瓜,敦实的南瓜坐在砖堆上,其他熟过了头的蔬菜正退出夏季。白菜和萝卜开始发芽,嫩绿的枣儿挂满了枝条,知了往死里叫。雨后,便有一地的蜗牛在蠕动,那柔软的身体驮着坚硬的壳……
这本书是依靠很多朋友的支援和帮助才最终完成的。他们有的提供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有的在生活上帮助我,有的在其他方面给予支援。在此,我真诚地向他们鞠躬致意:田有奇、赵文科、肖燊、陈勇、黄然、王宇、何尚、吴星池、王炜、王国付、闫仲全、渣巴、回地、刘向东、李昂、王辉迪、俞正运、陈志鹏。没有他们的友谊,这本书是不会在短期内写成的;同时也衷心地感谢广西师大出版社,因为他们,本书才得以出版。最后,我向多年来关爱我的家人,深深地致敬!
魏尚河
2003.8于北京坨堤
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艺术家的传记集合,更是一次关于“影响力”的深度剖析。作者没有简单地罗列名单,而是深入挖掘了每一位艺术家之所以能够站在“最具影响力”之巅的深层原因。是通过技法的革新?观念的颠覆?还是对社会议题的深刻介入?书中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让我对艺术的本质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开始思考,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能让一件作品穿越时空,触动无数心灵,甚至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书中对每一位艺术家的作品分析,都像是在解剖一个灵魂,挖掘其创作动机、思想源泉和情感表达。读到一位以装置艺术闻名的艺术家时,作者详细描述了其作品中材料的选择、空间的运用以及与观众的互动,这让我意识到,艺术早已不再局限于二维平面,而是延伸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对艺术的理解是否过于狭隘,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艺术天地的大门。它鼓励我去探索,去质疑,去感受,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本浓缩的艺术史,让我得以在短时间内窥见当代艺术的璀璨星河。翻开书页,迎面而来的是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他们用色彩、线条、观念和空间,构建了一个个令人惊叹的艺术世界。作者以一种充满激情又兼具洞察力的笔触,描绘了每一位艺术家独特的创作轨迹,以及他们如何打破常规,挑战传统,最终成为引领时代风潮的先驱。读到某个熟悉的艺术家时,我仿佛能看到他/她当年在工作室里挥洒汗水,在艺术的海洋里探索的场景。而那些我原本不甚了解的艺术家,也在作者的细致解读下,变得鲜活而富有魅力。书中对作品的描述,不仅仅是客观的陈列,更融入了深刻的背景分析和艺术史的脉络梳理,让我对这些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比如,有一位艺术家的装置作品,在书中被描述得那样充满象征意义,与社会现实的互动性被揭示得淋漓尽致,我仿佛亲身站在作品前,感受着那股强大的思想冲击力。这种阅读体验,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让我的视野更加开阔,对艺术的感受也更加敏锐。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益,更是一场视觉和心灵的盛宴。作者在选取的33位艺术家时,可谓是煞费苦心,他们代表了当代艺术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以及不同地域的多元化发展。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跟随作者的笔触,在世界各地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艺术巡礼。每一位艺术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气质和风格,他们的作品或炽热如火,或宁静致远,或激进先锋,或温婉细腻,共同构成了当代艺术丰富多彩的面貌。书中对作品的分析,不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更深入探讨了作品所承载的社会文化语境、历史变迁以及艺术家个人的情感抒发。我学会了从更广阔的视角去审视艺术,去理解艺术与社会、与历史、与人性的多重联系。这本书让我更加欣赏现代艺术的包容性和实验性,也让我对艺术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它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佳作,每一次翻开,都能有新的发现和感悟。
评分我一直对现代艺术抱有强烈的好奇,但总感觉它离我有些遥远,难以真正理解。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作者用一种非常亲切且引人入胜的语言,将抽象的艺术概念变得具体可感。每一位艺术家的介绍,都像是一场精彩的讲座,既有学识的深度,又不乏趣味性。书中对作品的图文并茂展示,让我能够直观地欣赏到艺术家的杰作,而作者的解读则像是一把钥匙,帮助我打开了作品背后的意义之门。我尤其喜欢书中对艺术家创作过程的描述,那些关于灵感闪现、材料探索、技术难题以及突破创新的细节,让我看到了艺术的诞生并非易事,而是无数心血与智慧的结晶。读到一位艺术家如何从一个微小的念头,发展成一个影响深远的系列作品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这本书让我觉得,艺术并非高不可攀,而是充满着人性的光辉和创造的激情,任何人都可以从中找到共鸣和启迪。
评分《百花齐放:33位最具影响力的现代艺术家及其作品》这本书,就像一位睿智的向导,带领我在当代艺术的迷宫中穿梭。我惊喜地发现,原来那些令我困惑或着迷的艺术风格,背后都有着如此清晰的逻辑和深刻的思考。作者在介绍每一位艺术家时,都非常注重将他们的个人经历、时代背景以及艺术理念融为一体,使得作品的解读更加立体和生动。例如,有一位艺术家,其作品的色彩运用极具辨识度,书中不仅分析了色彩的视觉效果,更追溯了其色彩选择背后的心理学依据和哲学思考,让我恍然大悟,原来艺术家的每一个选择,都蕴含着深意。更难得的是,本书并没有将艺术家们描绘成高高在上的神坛人物,而是展现了他们作为普通人,同样经历过挣扎、迷茫和突破的过程。这种真实感,让我觉得与这些伟大的灵魂更加贴近。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会停下来,回味那些精彩的篇章,甚至会萌生出自己动手尝试创作的冲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