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文化研究的根基经典名着
你真的理解「御宅族」是什么意思吗?
从「理想的时代」到「虚构的时代」,人类将走向什么样的未来?
御宅族的消费行为的变化,为日本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欲了解当代日本社会,必先了解御宅族系文化的来龙去脉!
御宅系文化研究第一把交椅──东浩纪,带你一探究竟。
御宅族的消费行为的变化,不只对日本,对世界其他国家也造成了很大影响。御宅族一向被赋予负面的意义,但是当这个族群所形成的影响力已经不只限于一个小圈圈内时,透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这个族群对于动漫甚至当代文化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而且这些被误解的族群,其行为模式是文化的脉络之一,也正在改变着人类的整个历史文化。
作者以其丰富的文化论述内涵,概要而精辟的分析御宅族文化影响下的日本社会和日本思想,并从中理出御宅族文化的形成与未来的可能性。
作者简介
东 浩纪
1971年出生于东京,东京大学总合文化科博士,以研究并评论御宅族文化而闻名,是日本着名评论家、作家,以及文化学者。曾任东京大学研究所资讯研究客座助教授;国际大学全球通讯中心副所长、教授。现为早稻田大学文化构想学部教授、东京工业大学世界文明中心人文学院特任教授。编着有文化研究等专书数十种。除了学术研究以外,2008年发表了第一本小说《量子家族》,并于2010年获得三岛由纪夫赏。
译者简介
褚炫初
毕业于京都同志社大学新闻学专攻(现改为媒体学科),早稻田大学亚太研究所。曾任职电子媒体编辑部与国际新闻中心、日商智库研究员、本土食品集团新事业开发部门、GTDI Co. Ltd.设计公司台湾代表。现为建筑、设计美学、品牌行销等相关领域之专职日文口译员与自由文字工作者。着有《爱不释手的理由:日本行销包装大师打造人气商品的祕密》。
第一章 御宅族的拟日本
1 何谓御宅族系文化?
显现「御宅族系文化」构造的后现代之样貌∕御宅族的三个世代
2 御宅族性质的模拟日本
何谓后现代?∕御宅族系文化所拥有的日本式图像∕御宅族系文化的来源是美国∕日本的动画发展出独特的美学∕存在日本文化背景中的败战伤痕∕后现代主义的流行与御宅族系文化的扩张∕日本最前卫的幻想∕用美国的材料做出的模拟日本∕江户町人文化的幻想∕御宅族系文化的重要性
第二章 资料库式动物
1 御宅族与后现代
拟像(simulacre)的繁殖∕大型故事的凋零
2 故事消费
故事消费论∕从树状结构型的世界到资料库型的世界
3 大型的非故事
大型故事的凋零与做为其填补之虚构∕从意识形态到虚构∕不需要大型故事的世代登场∕「新世纪福音战士」的影迷所谋求的东西
4 萌的要素
故事与马克杯是同列的商品∕组合萌的要素
5 资料库消费
从个别的作品也能感受到角色人物的魅力∕角色人物的连结跨越了作品∕从「萌角色」看到消费的双重构造∕从「故事消费」到「资料库消费」∕「动漫式的写实主义」小说∕推理的要素也是萌的要素
6 拟像与资料库
拟像论的缺点∕从原创相对复制到资料库相对拟像∕二次创作的心理∕村上隆与御宅族的龃龉
7 势利(snobbism)与虚构的时代
黑格尔式「历史的终结」∕美国式的「回归动物」与日本式的势利∕受到御宅族系文化洗礼的日本式势利∕犬儒主义所支配的二十世纪∕在御宅族的势利里可看见的犬儒主义∕理想的时代与虚构的时代
8 分解的人类
对女仆式故事的欲求之高涨∕「读」游戏成为御宅族文化的中心∕在故事性电玩中「能哭泣」的意义∕更加彻底拟像的制作是有可能的∕小故事与大型非故事各自杂处共存
9 动物的时代
无须他人即可自足的社会∕御宅族的「动物式」消费行为∕御宅族保守型的性∕从虚构的时代到动物的时代∕高中女生与御宅族的类似性∕御宅族的社交性∕不存在巨大认同感的社会∕
第三章 超平面性与多重人格
1 超平面性与过视性
后现代的美学∕HTML的性质∕有复数「看得见的事物」的世界∕「看不见的事物」的不安定的位置∕资料库消费与WEB理论相似∕不同的阶层被并列的世界∕故事平移的结构
2 多重人格
在「看得见的事物」做出双重构造的作品∕诞生于超平面的世界的主角∕寻求多重人格的文化∕后现代的寓言
参考文献
参考作品
谢辞
我最近读完的《动物化的后现代:御宅族如何影响日本社会》,简直是一场颠覆我原有认知的学术盛宴。我之前对日本的御宅族文化,只是停留在一些浅显的了解层面,比如动漫、游戏、cosplay等等。但这本书,以一种极其深刻和多维度的视角,将这个亚文化群体置于日本后现代社会的复杂语境中进行考察。作者提出的“动物化”这一核心概念,非常精准地捕捉到了御宅族文化中,个体在现实与虚拟、理性与情感、自我与社会之间游移、融合的特征。我特别喜欢书中那种对细节的刻画,以及对现象背后逻辑的挖掘。比如,作者如何分析御宅族群体在信息爆炸时代,如何通过构建虚拟社群来获得归属感,又如何将虚拟世界的“秩序”和“规则”投射到现实生活中。书中关于“萌经济”的分析,也让我看到了亚文化如何反哺主流商业,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这本书的论证严谨而富有洞见,让我对日本社会,以及后现代文化现象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它不是一本简单的科普读物,而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社会学和文化研究著作。
评分《动物化的后现代:御宅族如何影响日本社会》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次对日本当代社会现象的“显微镜式”的解剖,而“御宅族”则是作者选取的那个最精细、也最能触及本质的切片。我个人一直觉得,日本社会的许多独特之处,都隐藏在那些看似不起眼、甚至被边缘化的角落里。这本书恰恰就是将目光聚焦在了这样一个角落——御宅族文化。作者提出的“动物化”概念,非常巧妙地捕捉到了后现代社会中,个体在面对过度信息、消费主义、以及真实与虚拟界限模糊时,所产生的一种行为模式和心理倾向。我特别喜欢书中那种跨学科的论证方式,将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甚至文化符号学等领域的理论融会贯通,来解释御宅族现象。比如,作者如何将二次元角色的“萌”属性与后现代社会对情感慰藉的渴求联系起来,是如何分析御宅族群体在现实社会中构建的“第二人生”与传统社会期望的冲突与并存。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描述了现象,更深入地挖掘了现象背后的深层动因和文化逻辑,让我们得以窥见日本社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
评分这本《动物化的后现代:御宅族如何影响日本社会》确实是一本令人耳目一新、深思熟虑的作品。我一直对日本流行文化和其背后复杂的社会心理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而这本书恰好触及了这个我既熟悉又充满未知的领域。作者以一种极其敏锐的视角,将“御宅族”这一亚文化群体置于日本现代社会的宏大叙事中进行审视。我尤其被书中对于“动物化”概念的解读所吸引,它并非简单地指向生物学上的拟人化,而是深入探讨了一种在后现代语境下,个体与现实、虚拟、以及自我之间界限模糊的现象。这种“动物化”如何体现在御宅族的生活方式、兴趣爱好、乃至于他们对社会规范的解读和实践上,作者的论述逻辑清晰,层层递进,引人入胜。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由二次元、动漫、游戏交织而成的奇妙世界,同时又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个世界如何悄然渗透并重塑着现实社会的肌理。书中对日本社会结构、消费模式、性别观念等方面的分析,也因此染上了独特的色彩,使得原有的认知被颠覆,又获得了全新的理解。这是一次关于身份认同、集体行为以及文化变迁的深刻对话,强烈推荐给所有对日本社会和流行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评分对于我来说,《动物化的后现代:御宅族如何影响日本社会》的阅读体验,更像是一场智识上的探险。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学术著作,不应是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而应该能够引领读者去思考、去发现。这本书无疑做到了这一点。作者以“动物化”这样一个颇具想象力的概念为切入点,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关于日本御宅族文化的复杂世界。这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它并没有把御宅族简单地归类或标签化,而是从更宏观的视角,审视了这一群体在日本后现代社会结构中所占据的位置,以及他们所带来的影响。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影响”的界定,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渗透或改变,而是一种更加微妙、多向度的互动。例如,书中关于御宅族审美趣味如何影响时尚潮流、消费习惯,甚至社会价值观念的分析,都极具启发性。我感觉作者的笔触既有学者严谨的论证,又不乏对文化现象的敏锐洞察。读完这本书,我不再简单地将御宅族视为一个“小圈子”的现象,而是将其视为观察日本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窗口,一个折射出现代人普遍困境和探索的镜子。
评分我拿到《动物化的后现代:御宅族如何影响日本社会》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有过高的期待,毕竟“御宅族”这个词在很多人眼中都带有刻板印象。然而,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固有认知。作者对于“动物化”的阐释,并非简单地将御宅族视为沉迷虚拟的“宅男宅女”,而是将其置于一个更广阔的后现代哲学框架下进行解读。我非常赞赏作者的论述方式,他并没有一味地批判或歌颂,而是以一种客观、冷静但又不失人文关怀的态度,剖析了御宅族文化在日本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书中关于“社畜”文化、“萌”经济、以及亚文化如何成为主流文化的反向驱动力的分析,都让我大开眼界。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如何将御宅族群体与日本社会的某些深层焦虑和不满联系起来,比如对传统社会价值观的疏离、对个体化生存的探索等。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御宅族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对现实社会的回应,一种独特的生存策略。读完这本书,我不再简单地看待御宅族,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复杂而充满活力的社会现象,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文化符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